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969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届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高三第一学期摸底考试试卷

生物

(清华附中高15级)2017.08.26

一、单项选项题:

(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1.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

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细胞基质的上清液(甲)和只含细胞器的沉淀物(乙)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培养液(丙)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并向第三个试管内同时加入等量、等浓度的丙酮酸溶液。

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释放CO2的试管是()

A.甲和乙B.甲、乙、丙

C.甲和丙D.丙和乙

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专一性决定了暗反应只能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

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D.水在光下分解和CO2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

3.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含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中存在的生理过程有[H]+O2

H2O

B.追踪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研究中用3H标记了亮氨酸的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C.卡尔文利用14CO2研究暗反应:

光照几分之一秒时发现一种14C3,5秒钟后,同时检测到了14C5和14C6。

揭示了暗反应存在一个循环的路径。

D.小白鼠吸入18O2较长时间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含C18O2,但尿中的水含H218O

4.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图1中A、B、C表示自噬的三种方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细胞通过C减少有害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延长细胞寿命

②图中能体现膜结构具有流动性的共有两处:

自吞小泡与溶酶体融合、溶酶体吞噬颗粒物

③若人工破坏溶酶体膜可阻断细胞自噬进程,受损的物质和细胞器会在细胞中积累

④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

⑤细胞自噬贯穿于正常细胞生成、分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③⑤D.③④⑤

5人体不会发生的物质运输过程是()

A.CO2通过线粒体膜和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外

B.葡萄糖分子顺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内

C.蛋白质通过核孔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D.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6.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A.性激素和胰岛素B.所有酶的磷脂分子

C.胰蛋白酶和tRNAD.细胞骨架和中心体成分

7.孟德尔用八年时间进行了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并提出开创了现代遗传学的经典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豌豆是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自然条件下多为纯种

B.因F1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充分否定了“融合遗传”的观点

C.通过正反交和自交实验提出假设测交实验验证

D.发现“1:

2:

1”的普遍规律使用数学模型推出合现的假说

8.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

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定基因的表达

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

C.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9.DNA损伤修复是指在多种酶的作用下,细胞内的DNA分子受到损伤以后恢复结构的现象。

在DNA损伤修复中有一种叫重组修复,修复过程如图2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损伤修复相关酶活性降低使细胞癌变的机率升高

B.DNA损伤部位不能作为模板进行DNA复制

C.重组修复发生在复制得到的两条DNA子链之间

D.重组修复并没有完成对DNA分子的全部修复

10.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参与ATP的合成

B.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

D.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获取能量

11.对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只有通过细胞分化才能表现出细胞的全能性

B.只要发生细胞分化就一定表现细胞的全能性

C.各种分化程度的细胞都有相同大小的全能性

D.分化程度较高的细胞相应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12.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细胞发育成的植株()

A.能稳定遗传B.高度不育C.有杂种优势D.为四倍体

13.图3为利用高秆(D)抗病(E)小麦和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3所示为单倍体育种,培育无等位基因的单倍体是关键步骤

B.①②过程中都产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的新型配子

C.③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感冒发烧的退烧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节完成

B.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时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关部分活动增强

C.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减少

D.机体通过调节在寒冷环境中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以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15.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刺激①处,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

B.电刺激①处或②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

C.电刺激②处,电流计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1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17.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内的分布型才会出现()

A.均匀分布B.集群分布

C.随机分布D.A或C

18.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40%,不考虑突变、迁移和自然选择,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下降,不变;增大,不变

19.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A.在水草丰茂处取样调查芦苇的种群密度

B.调查从山脚到山顶不同物种的配置研究群落的垂直结构

C.用标志重捕法研究草原害鼠的种群关系

D.用样方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20.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

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4天内两个种群的种内斗争和种间竞争随时间加剧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共生

D.草履虫的种群数量接近K值时λ趋向于零

2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不可能为零

B.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动物行为调节等因素影响

22.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培养液均为20mL,饲养条件相同)组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图曲线A所示。

组2:

甲种和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组1中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B.第40天组1乙种的种群密度为15只/mL

C.曲线B代表组2中甲种数量变化

D.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近岸底部的两种食物相同的鱼,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DE代表的类似

23.如图为苹果酒的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过程中酒精的产生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

B.集气管中的气体是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C.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原因是发酵瓶漏气

D.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群呈“J”型增长

24.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不影响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B.将DNA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混水浴后冷却变蓝

C.常温下菜花匀浆中有些酶类会影响DNA的提取

D.用玻璃棒缓慢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减少

25.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21三种综合征的诊断

26.下列对发酵过程中“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

A.防止杂菌污染B.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D.消灭杂菌

27.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A.经培养液选择培养后取样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菌液经稀释后,涂布到培养基上后,立刻加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了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28.某实验做了图9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纤维母细胞相比,过程①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

B.过程②是诱导干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C.每个Z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过程④经多次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验

D.过程④产生的单抗,不需要细胞膜上蛋白的协助就能释放到细胞外

29.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叙述错误的是()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性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30.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单位:

百万千焦)

种群

同化量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0.6

1.4

微量(不计)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C.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D.种群A的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3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而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B.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D.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3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33.关于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相关论述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出现四种不同的表现型证明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B.F2中出现四种不同的表现型证明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特定的性状分离比证明了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遗传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4.下列有关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基因的遗传都适用

B.遗传规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C.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遗传都适用

D.遗传规律适用于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

35.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白化病的孩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等位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

36.哈维是首次把实验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英国学者。

他曾经作过这样的实验:

将蛇剖开,用镊子夹住静脉,发现静脉和心脏之间马上空虚,镊子松开后恢复原状。

在这个实验中,哪一环节最能体现实验法的思想()

A.选择动物作实验材料B.将蛇剖开进行观察

C.用镊子夹住静脉进行观察D.将镊子松开进行观察

37.探测地外生命时,科学家把寻找水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是因为()

A.水能为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B.水能参与生化反应是各种代谢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水能使温度始终保持在生命活动所适宜的范围内

D.水能与多种物质结合使这些物质呈一种水合状态

38.变形虫是一种身体微小的单细细胞生物。

下列关于变形虫生命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形虫无法完成生命的自我复制

B.不具有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应激能力

C.一个变形虫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

D.其代谢包括体内和体外化学反应的总和

39.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一定随同源染色体分离

B.非等位基因只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非等位基因可能因交叉互换而自由组合

D.真核生物的基因不一定在染色体上

40.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极性分子或离子易溶于水,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B.维持血浆在正常浓度、酸碱平衡等需要保持恒定的无机盐浓度

C.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D.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必须侵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

二、简答题:

(每空1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41.(10分)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是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两种特有的绿色植物。

科研人员在7月份测定了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结果见图,请分析回答:

(1)8:

00时,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为负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8:

00~20:

00时,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塔干柽柳有机物积累最多。

(2)12:

00~14:

00时,塔干柽柳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直接导致__________,进而影响了在__________进行的__________过程。

该时间段塔干沙拐枣的净交合速率也有所下降,其下降的原因与塔干柽柳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塔干沙拐枣和塔干柽柳光合作用的特点是经过__________而形成的对沙漠环境的__________。

42.(10分)35~40%的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可作为防腐剂,其防腐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

自然界中有能分解甲醛的细菌和真菌。

如图为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细菌的实验过程。

请分析回答:

(1)②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③过程培养出的是__________。

(2)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

(3)由③→④的接种可选用__________法,通过培养能获得__________。

经过⑤过程后,取样测定甲醛浓度,选出__________,再分离、培养其中的菌株。

此菌种异化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_。

(4)为研究甲醛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甲醛能力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并得到如图结果。

由图可知,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小于1200mg/L时,菌株__________;当甲醛的初始浓度增高至1600mg/L时,48小时后菌株对甲醛的降解能力很弱,甚至失去降解能力,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铁含量极低,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培育出了铁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0%的转基因水稻,改良了稻米的营养品质。

图14为培育转基因水稻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铁结合蛋白基因来自菜豆,且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已知,可以用__________法获得此目的基因或用__________扩增目的的基因。

(2)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__________分别切割__________。

使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________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

(3)将含有重组Ti质粒的农秆菌与水稻愈伤组织共同培养时,通过培养基2的筛选培养,可以获得__________;培养基3与培养基2的区别是__________。

检测培育基因水稻的目的是否达到,需要检测转基因水稻__________。

(4)为研究外源基因的遗传方式,将T0代植株上收获的种子种植成T1代株系,检测各单株的潮霉素抗性。

在检测的多数T1代株系内,抗潮霉素植株与潮霉素敏感植株的比例为3:

1,此结果说明外源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

有少数T1代株系的所有植株都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但其体内能检测到铁结合蛋白基因,造成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4.(8分)小鼠的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群控制,科学家利用基因群组成为aa的A品系小鼠和基因群组成为bb的B品系小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并获得了X品系小鼠。

请据此图回答:

(注:

不考虑MHC基因群内各基因通过染色体交叉互换进行基因重组)

(1)小鼠MHC的遗传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群组成为__________。

(2)研究表明,器官移植时受体是否对供体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只取决于两者的MHC是否完合相同。

从F2、F3、……若F20中选出基因群组成为ab的小鼠的方法是:

将每只小鼠的皮肤移植到A品系小鼠身上,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1中X品系小鼠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获得的X品系小鼠的遗传物质除了MHC基因群外,其他与__________品系小鼠的基本一致。

若将X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到__________品系小鼠时会发生免疫排斥。

(4)已知小鼠对M、N抗原免疫应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品系小鼠对M应答,对N不应答;B品系小鼠对M不应答,对N应答;F1对M、N均应答。

①F21小鼠的表现型有__________种。

②若X品系小鼠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确定小鼠针对M、N免疫应答的基因属于MHC基因群。

45.(11分)研究人员在一些果树种植区,构建了如图所示“果-草-牧-菌-沼”生态农业模式。

请分析回答

(1)人工构建的“果-草-牧-菌-沼”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生态系统结构中的__________。

果树和牧草可从菌土中获取___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

该生态系统能量散失的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此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验了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昆虫的密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昆虫种类

害虫

害虫天敌

金纹细蛾幼虫体内有姬小蜂卵的百分率(%)

蚜虫

(头/枝)

雌成螨

(头/叶)

小花蝽

(头/枝)

瓢虫

(头/枝)

食蚜盲蝽

(头/枝)

40~60

生态果园

39.3

0.34

0.47

0.29

0.33

3~6

对照果园

79.1

2.58

0.15

0.26

0.02

①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昆虫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果园中的__________有捕食关系,姬小蜂和金纹细蛾幼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

(3)从表中结果可知,生态果园的建立形成了有利于__________生存的生态环境,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对提高果品的品质产量和__________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