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2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docx

整理林两传随笔doc

隨筆

XXXX.08.21隨筆之二十四springdrlin

XXXX.06.27隨筆之二十三(論蕭宏慈先生的拉筋)springdrlin

XXXX.06.19隨筆之二十二(論蕭宏慈先生的拍打)springdrlin

XXXX.05.08隨筆之二十一(答功偉學弟)springdrlin

XXXX.11.25隨筆之二十springdrlin

XXXX.10.12隨筆之十九springdrlin

XXXX.08.16隨筆之十八springdrlin

XXXX.08.11隨筆之十七springdrlin

XXXX.05.27隨筆之十六(兼答育源堂盧醫師)springdrlin

XXXX.05.18隨筆之十五springdrlin

XXXX.03.08隨筆之十四springdrlin

XXXX.03.08隨筆之十三springdrlin

XXXX.03.04隨筆之十二springdrlin

XXXX.02.20隨筆之十一springdrlin

XXXX.02.20隨筆之十springdrlin

XXXX.02.20隨筆之九springdrlin

XXXX.02.18隨筆之八springdrlin

XXXX.02.18隨筆之七springdrlin

XXXX.02.17隨筆之六springdrlin

XXXX.02.17隨筆之五springdrlin

XXXX.02.09隨筆之四springdrlin

XXXX.02.05隨筆之三springdrlin

XXXX.02.05隨筆之二springdrlin

XXXX.02.05隨筆之一springdrlin

隨筆之一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許多人說,我的手法屬於柔性的一派,跟其他人的剛性手法不同。

這種說法隱含了一種意義,就是對同樣的問題,採取不同的處理法。

我想是不太對的,我之所以採取順著身型,結構的動態,近乎不出力的(為了支撐病人的肢體重量,或真的太硬,還是要出點力的方式),是因為我對身體結構改變的認知方式和程度深淺有所不同。

一般傷科的治療是依著病人的主述,對照著既有的知識(而這知識多半是西醫對疼痛的詮釋),採行對付性的治療,對病症的實際筋骨結構變化並未清楚了然於胸。

所一般傷科治療的過程和目的都是模糊不清的,而且都是依著病人主觀的感覺及述說為依憑。

即使西方的整脊醫學,也是依著骨架的定位為診斷和治療的依據,並未考慮骨架偏斜不正的各種軟組織張力牽引的可能,只是依著強迫的外力,使骨架就位到外觀較對稱平均的狀態,而不能仔細藉著觸診,弄清楚骨架間肌肉筋膜的張力動態,是否能順暢的運作。

而我的作法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清楚看見(藉著手的觸診)肌肉筋膜的翻旋轉折,去歸位骨縫,還原出槽的筋,挪動被牽引拉扯的筋膜,這過程宛如拉平皺摺的衣服,不平的被子,只是用恰如其分的牽引翻旋動作。

因此並非我選擇了一個柔性的方法去治療,而是我手下觸見的結構變化使我在還原的過程之中,表現出看起來柔性的手法。

隨筆之二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在我學習傷科的歷程中,約略經過了四個階段。

在經歷了整脊(除了道聽塗說四處亂學一通,主要還是傳承黃家豪老師的手法)胡亂扯筋拉骨的階段,到了第四年才開始真的會調動骨頭,第五年感覺用手看見骨頭後,才清楚觸見關節上相鄰骨頭的來去互動及牽扯的張力。

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是在釐清了筋膜的結構特性和肌群的作用後,用手清楚感受到筋膜張力的轉折,知道了要調整需要順著筋膜張力轉折去理筋整骨,這時候我要跟著學的學弟調整時手要看出去,就如開車手握方向盤,眼看著前方,眼看的地方才是要到的地方。

所以在整骨時,手看著(感覺著)前方筋膜的張力,藉骨將張力調順才是目的。

這時才能談到真正的調筋,出槽的筋和偏斜的整個肌群。

第三階段在於清楚感受到一個肢體系統的細緻動態,清楚看見肢體活動中各個部位在筋膜帶動下各個不能動或動態不足關節或筋結。

這時筋膜的張力走向只是一個勢,調筋骨不能違反這個勢,卻要在阻斷上下左右筋膜張力情況下去調整每個骨頭完全無阻滯的活動在每個角度,這時才能解開骨縫間的微細粘連,真正的改變骨架,也才能攤開全部筋膜初步改變肌肉的質,做到粗略的蓄氣、引氣。

這時調骨時就不能看出去,只能看當下手心中,而不違反勢,已經有學弟快到這一階段了。

第四階段不能說太多細節以免予人太多想像,而致一些進步快的學弟躐等求進。

到這階段才能真正的理經絡調氣,理深層經絡調整,走進內臟的路,隔著一個系統調另一個系統,找到內在深層的關連。

我診所的病人實在太多,多到已經不是我的體力能負荷的了,所以在診所內,常只停留在第二、三階段的狀態在做治療,只有在獨自靜心下才能進入第四階段探索。

第四階段也只有在練內家拳有些心得的人才能進入,只在傷科領域探求我想是進入不了的,這階段還有些東西尚未完全釐清,我很好奇,下一階段會是什麼?

願上天給我時日!

隨筆之三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傷科是一種在動中求「定」的一門學問,跟禪宗行禪,念頭生滅來去清楚看見有點像,置心一處念念不失。

傷科調理時手下筋骨膜轉折張力變化,在醫者引動下,醫者之手清楚看見,一無遺漏止而後觀能生慧。

手下不失才能清楚筋骨膜的變化轉折,這時才知沒有對或不對,只有順或不順。

修定還是方便修才容易累積功德受用。

睡前躺著是最好的練功時間,隨息觀呼吸最簡便。

呼吸時心無旁鶩,靜靜感受息入息出時肋骨的變化,筋膜全身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一動週身無有不動,呼吸時肋骨的舉動開合,肋骨會牽動全身筋膜,可牽動到全身,靜心放鬆時可感受到牽動到所有手指腳趾的末梢,脊柱一節節的擠挪開合,如果那裏感覺不到或感覺傳不過去,便是沒有放鬆,練習久了身覺才能清晰,才會明白自己身體結構的問題,也才能明瞭病人身上結構連結的問題與處理方式。

如再能配合心臟傳遍全身的波動,慢慢便能掌握氣走經絡的初步現象。

隨筆之四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記得我在傷科做了四年左右,已經有ㄧ段時間都是自己獨立摸索,未再去找我通霄師父。

在這段過程中,我逐漸弄清楚了筋骨間跨關節互動的原理,很艱辛的初步澄清了骨錯縫筋出槽的理論,也知道西醫,ㄧ般中醫傷科理論的不足(該是瞎說),於是在民國八十九年的農曆過年前,先去給師父拜年,順便請師父印証一下自己的心得。

依例問了ㄧ下自己比較大的困擾,請師父教我ㄧ下已經問了十次(問了十次,每次師父的答案都不同),尺骨怎麼調,師父拿起我的手,剎那間我像觸電ㄧ般,彷彿懂了什麼,在師父把我的手繞一繞,說就這樣這樣就好了的過程中,我ㄧ直好想哭。

原來我辛苦了四年,ㄧ切都弄錯了,原來師父的調整並未抓住骨頭!

就那ㄧ刻開始,我才真正的會調骨,又過了半年,我在一個傍晚忽然悟道,ㄧ種用手看見骨頭的古怪感覺流遍全身,又過了好幾年,我才有能力去釐清描述那種感覺。

原來師父在整骨時並未「抓住」骨頭,只是順勢引帶,骨筋膜是分開來動的。

因為在一個動態中,骨旋轉和筋延展及筋膜的動態三個是不等同的。

如果調整過程中,ㄧ把抓死骨、筋、膜三者,則調骨時筋會被帶到過度至出槽的位置,膜也會被拉偏以至於前後或左右的張力會不平均。

試著輕輕的把手掌搭在肘後,屈伸旋轉肘部看看,便可知骨筋和膜三者的動態不同。

所以如果調骨的過程中一把抓住所有東西,則骨會被膜限制回不去,強迫骨回去時便扯歪整個筋膜原本的力線了。

所以在調整骨架時,如何引帶骨頭不扯動筋膜,不抓死肌肉,就成了入門的第一個關卡。

隨筆之五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農曆年後在泰山師父處喝春酒,餐後一個師兄拿了個超大棗子笑嘻嘻的走來說道:

「嗯,來這是醫藥費,我的腰歪了,幫幫忙。

」我把他拉到師父面前,告訴師父說:

「師父,我知道古代的導引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做給師父看看!

於是我要師兄脫鞋站穩兩腳平行與肩同寬,我手扶其雙髖處,依著腳底上來的力線,左右挪移,使其各個腳底上來的力線在身體各處暢行無阻,一、兩分鐘力線重組完成,我說:

「好了!

」旁觀眾人大大驚奇,而該師兄前彎、後仰活動腰部後也驚嘆說:

「真的好了,而且開始全身發熱!

又有兩、三個師兄弟爭先恐後的要我「搖晃一下」來感受感受,每個人都不知道我做了什麼,只覺得全身鬆解開來。

師父說話了:

「有形引,有經絡引,有氣引,你這形引引不進臟腑!

」我說:

「怎麼不行,師父您站起來我給你試試!

」師父說:

「我正好偏頭痛,來試試!

師父跟我功出同源,調起來該更容易,沒想到事情不然,師父年輕時練柔道摔傷腰椎,力線的引導變得頗為困難,掙扎了數分鐘後才漸通,然後跟師父說:

「督脈通了,再來引任脈,……,再來入腸區,……,再來入胃……。

」在整個過程師父未再說話,只是微笑,最後告訴我:

「頭還痛!

」我再仔細摸了一下,說:

「喔!

是師父手拉住了!

」再把手放平一下子,讓尺撓腕骨自然鬆開,氣機流過,就好了。

師父說:

「這不是導引,!

」我大驚說:

「怎麼不是呢?

」師父說:

「你之前就會了的,只是之前做得不夠好!

就是你拉手指的那個!

」我想了一下子才想起來說:

「我明白了!

」師父說:

「你之前因手不夠潤,所以做不來。

」我就拉了一個做推拿師的師兄過來,他的手師父說經絡做壞了,所以僵緊,翻轉不全。

我說:

「師父,我再做給你看,我拉師父的手觸師兄的背,師父說:

「該遠遠的看才清楚的!

我在師兄各手指末端開穴處,攤平各不平的筋膜終點,要師兄吸吐,然後各經絡漸順,背後肋骨一根根跳回,尺撓骨翻轉鬆解,指間筋膜也輕微彈離!

師父說:

「這才是!

於是我知道了,原本我是藉形鬆解讓氣機流過,而後來才能真正的控制筋膜經絡的走向,實質依著醫者的意念去走,而不是完全依病人自身的氣去自己走回,而且細部還不一定走得通,會拐彎的。

之前因我功未練足,手上陰氣不足不潤,不能細微涵攝經絡,現在才是真正能非常微細的去調整。

我向師父說:

「功力到時,也未必要病人吸吐氣才能引動。

」師父說:

「是啊!

但為什麼要硬幹呢?

」我恍然大悟!

於是師父又教我如何用鹿站遠晀逐一引動經絡的方法!

隨筆之六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泰山師父處農曆春酒後,好幾個中醫師及做推拿理療的師兄弟,纏著問如何才能學會理療,如何才能進步,進入堂奧!

我說:

「關鍵在能捨!

」「捨己從病人,捨才而能觀,捨醫者之主觀意識而靜觀病人身體的形、氣、質!

」「在操作的過程中,完全不能用力,才能順隨病人身體的須要,依次第排列回病人的各種結構!

」「如果依著醫者的主觀意識操作,與病人的自然結構有所違抗,而醫者又不肯捨,自然會用力,用意去強行操作,就不是自然之道!

」「所以醫者不僅要捨力,還要捨意!

」「能捨才是真正進步的開始,舊酒清除後,瓶子才能裝新酒!

師父在旁微笑道:

「對!

就是捨!

隨筆之七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骨錯縫筋出槽只是描述肢體功能異常的結構性狀態,實際在做調整時則所依並非筋骨的對錯,而是動態的順或不順,也是在肢體的活動中,是否所有的骨頭都能自如的依著活動的動線互動,,沒有額外的張力或阻力去對抗或扯歪這個動線,如果有的話,那在形態上表現出來的就會是骨錯縫和筋出槽。

因為出槽的筋不能和肌群協同運作順利而有額外張力阻撓力線。

因此自然的調整法是利用各種肢體的動態,圓弧形的伸展,將出槽的筋由肌群的動態引導歸位,則骨亦就位。

就是把在動態中不能動的骨弄動,不能協同運作的筋,藉著筋膜的伸展帶開鬆解,其中沒有須單獨去對抗的骨或筋,沒有須要施以頓挫力量的關節,只有伸展的力線,帶領著力線的圓弧,凸出或凹入的圓弧,而所希望改變的結構就在弧的中心,自然陷入歸位或凸出伸展開來。

隨筆之八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有學弟問為什麼可以有些功夫,而他卻做不到。

我說只因為妳們不如我專心ㄧ致罷了!

當年我正在學整骨的時候,有ㄧ段時間晚上常會醒來,而醒來的前一個夢境都是在調骨頭,醒來後繼續在腦中想上一、二個鐘頭,才能再入睡,而第二天所做的便是前一晚所夢所想,而直到現在,也是每一、兩週治療的方法便會改變,永遠在尋找著各種突破的可能。

我跟學弟說,如果那天你半夜醒來,發現前一個夢境是在整骨,那就接近了!

隨筆之九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常有病人說:

「醫師!

你又換招數了喔!

」「這一招有用嗎?

」我常開玩笑回答:

「這是我爸爸昨天托夢給我的!

沒錯!

在治療上,我ㄧ直不斷的變換著不同的方式,我跟學弟們開玩笑說我至少發明過一百種以上的治療方法,坐站走躺都有。

其實每一種方法我都是在試圖釐清身體上的某個結構或共構,在整個身體互動上所扮演的角色或功能。

透過種種不同的方法去改變身體上各處結構才能逐步解開身體上許多結構與動態的謎,也才知道西醫教科書對疼痛的荒謬。

在學習的過程中,知道了人體有著無窮的變化與可能,因此在治療上當因時因地制宜,法無定法。

守著死法去對應同類症狀只會壞事,所有的定法皆是笨法。

因此常對學弟們說:

「你們要去跟任何老師學東西都要秉持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那個老師所教的任何法,如果不能增進你對人體的理解,便不值得學,無論那個法有多神妙,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在人體作用上的因果來去,便不要學,以免變成「求醫道上的障礙!

法無定法,一直是我在學習上的最高原則之一,我真的不能明白怎麼會有人相信出現什麼脈點就用什麼方這回事!

就像網球肘怎麼會有固定的治法。

隨筆之十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在我治療筋骨結構的手法中,最動要的原則之一是圓弧的製造,而欲調整的結構就在圓弧的弧心。

其中圓弧製造的要領是其勢必須透貫全身垂直線,如坐時須包涵由頭至坐骨,而站立時須包涵由腳掌至頭頂,這樣被改變的結構其勢才能通透而不易回轉,也才能真正的重組結構。

其中造弧的關鍵便在「等候」二字。

常見學弟在做調整時未待弧完整圓透便進行動搖歸位的手法,於是效果不佳,也不知問題出在哪裏。

問題便常在未能等候。

等候其實就是靜觀然後隨勢而動,依勢而盡,至形飽滿,至體圓融。

因此這種靜觀等候的心是貫串於整個察病及治療的過程。

能靜觀等候,才不會見一、二症候便魯莽下手,也不會在勢未盡便急於收手,更不會使主客體對抗而違反自然之勢。

審病須盡症而觀體,整骨須待勢盡而圓融,行針須待筋膜翻透潤澤而後止,調通氣道須待氣滿而後進,導引須待經盡而後轉。

以此時時自勉!

隨筆之十一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從前練拳時,師父常說這一式眼睛要看那裡;那一式手引時眼睛要看手前方,用眼睛引導手,手才能動,才會動,手自己動是不對的;又如眼睛要看手中指,看食指引就不對了!

還有如此之類的:

要看雙手中間前端空處才能引而起,中脈才會伸展……。

之前都是認為用神帶氣,用氣引質,只是抽象的概念,把眼神看成是非常神妙的東西,難以體會。

直到全身經絡筋膜感受逐漸貫通後,在一次放鬆的情況下,不經意眼睛盯著一隻蚊子轉而身不動時,忽然感受到由眼而下貫通至坐骨下湧泉的感受,眼轉時由眼而下的牽引感受,隨眼睛轉動而不斷變換路線清晰明白,如細線牽引不斷。

那時才明白師父用眼睛引的用意,也逐漸明白「意到氣到」的某些意涵。

之後在經絡的導引和針灸上也有了新體會。

可惜診所太忙,這種感受在時間空間壓力下常消失殆盡。

此時才懂何謂「大醫習心!

隨筆之十二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在電腦上瀏覽自己網頁被點閱的情況,不禁好奇,有幾個篇幅頗巨的演講文稿,到底有多少人從頭到尾好好看完的,又好奇是否真有人認真重讀幾次的。

其實每個演講文稿內,都涵藏了一些我在演講當時最新的心得,所以有一些內容對於初接觸我想法的人,該是不容易理解的,甚至跟了許久診的學弟也未必能懂。

看來隨筆該是最受歡迎的,短小輕薄,但對於一些有心的初學學弟們,該是最沒有用的。

當用心把演講內容多讀幾次,默存於心,自己去澄清,印證或有疑甚至是反駁,才能逐漸貫通思路,日漸心靈手巧。

比方說要自己手下清楚驗證,第1、2肋、胛骨、肱骨、撓骨及伸肌、之間的共構,以造成網球肘的現象;或者換清楚跟骨的歪斜和骨盤的力量連線。

而不是只在一兩次治療有效下便相信,或一次治療無效下便嗤之以鼻。

怕繁畏難的,是不容易有成就的。

大腦沒有持續艱困運作的,是不會產生自己的,有用的心得的。

只懂得蒐集別人的想法的人,永遠只能隨波逐流,與道友共勉!

隨筆之十三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再談談前面隨筆說過的,抓死骨頭的問題。

其實許多學弟都在這一關卡上,卡死許久,過不了關,以致不能再進步,甚至不自知。

施用調整手法,當然有要調整的目標,可以是骨,可以是筋,或筋膜。

對於要調整的目標,骨筋或膜,當然要「鎖定」,就是在調整引動的過程中,一直粘住其中之一不放。

但是其他的兩種組織,各有各的動態,固然是一起動,但移動的幅度,旋轉的角度都不相同。

因為筋的可動性遠大於骨,而膜的可動性遠小於骨,如果調骨時連筋和膜一起抓死,則骨到定位時,筋因無法自行翻轉跳開,歸位的骨並不穩定,而膜則被牽扯過巨,遠端的結構會因此被拉垮。

所以要清楚骨、筋、膜的各自動態,手下能如實掌握這三者,才能做到我前面說的「不抓死」。

即調骨要給肌肉、筋膜各自活動的空間,整個調整的過程,骨頭都被引著不放(粘、隨),但因其他兩者都不斷給予空間自在隨動,因此好像沒有抓住骨一般,嗯!

該說是沒抓實吧!

隨筆之十四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兒子的足弓垮掉了,就是變得扁平了。

於是腰椎就沒有辦法非常正,因此有時會跟我抱怨手緊緊的。

我給他做了足弓墊後好些,但一直在想著,我自己的骨盤並沒有很正,為什麼足弓沒有垮掉?

慢慢地思索,回想起小時候,走路時如果腳尖沒有朝正前方,而略有外八時,我爸爸就會罵人,甚至敲頭。

我想這就該是我有一個還算完美足弓的原因吧。

試想當你腳外八字走路,起腳時,受力會偏在大趾側,慢慢的舟狀骨和大趾踱骨會突出,久了足弓便垮了。

如果腳尖朝正前方時起腳,足弓被小腿後肌肉平均牽拉,即使骨盤上方的形狀不是很正,也不會垮掉。

這正是可藉著行動的習慣形塑肢體的例子。

為人父母者,慎思!

隨筆之十五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畢業後開始行醫,照著學校的那一套理論,治療先父遺下的一堆傷科疼痛病患,療效極差。

直到遇見通霄師父。

肩痛、肘痛、、踝痛,西醫診斷下的關節炎、網球肘、挫傷,師父都只把筋骨理順重組,立刻就好了。

於是我知道西醫對疼痛的闡述有一大半是胡說,筋骨結構是可以重組,包括不正的身形,歪斜的臉都可某種程度的回正。

還在醫學院讀書時,有一次帶了好朋友的太太,去給父親的一個結拜兄弟「中醫師」看病,那位伯父完全沒有問診,只把了脈,就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無比震撼的說;「怎麼搞到流產!

」。

泰山師父帶了一個朋友去給高雄一位老醫師看病,那位老醫師把了脈未問診,就說:

「糖尿病多年了,尿血也多年了怎麼不好好醫。

」於是我知道書本上,說脈只是把病邪表裏,正氣盛衰,氣血盈虧,都是胡說的。

有一次我背部膏肓痛了一天,抽痛不休,泰山師父把手放在我的痛處,一陣陣熱傳入,幾分鐘後膏肓就不再痛了。

那是個多年反覆疼痛的地方,從此未再痛過。

又有一次,泰山師父把食指放在我的食指上方2、3公分處,說你的氣可以放出這麼長,我感覺到師父和我的手指宛若兩個磁鐵同極相斥般的隔空相抗滑動,那感覺和感動至今仍在,於是我知道傳統道家、醫家的「氣」是真實不虛的,並非只是抽象概念。

跟著士林師父練太極拳,五禽之戲。

有一次師父要我搭著他的背,做了一個練功的起式,那一剎那真是讓我差點嚇壞了,原來武俠小說中的許多描述竟是真的,於是我知道西方醫學背景下的運動健身概念根本是錯的。

泰山師父曾說,「功法修練到處有許多是你連做夢都夢不到的。

」十年前初聽這句話有點嗤之以鼻,現在卻深信不疑,我想這句話再轉送給後來的學弟,該也會被嗤之以鼻吧!

眼界決定一個人的境界,於是我拋棄了一般人所相信的知識,艱辛的在荊棘叢中走著自己的路。

取法乎上,其得也中,取法乎中,其得也下;取法乎下,斯則濫矣!

時時以此自勉,勿畏艱怕難!

隨筆之十六(兼答育源堂盧醫師)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林兩傳醫師榮春中醫診所院長

傳統內家功法,分動靜二途,但兩者皆屬動靜相涵,異曲而同功。

動功如太極拳、八卦掌、五禽之戲、八段錦,於動中修定,動中觀體,是動中靜。

靜功如導大小周天、吐吶、守竅,靜中養氣觀體,是靜中動。

我所學傷科是從動功而來,從太極拳、五禽之戲而來。

是從練功中體會出身體內在筋、骨、膜的連貫、互動,而施之於傷科病患的治療。

在太極、五禽的練習中,並未雜入經絡穴道的概念,只是純粹如實體會身體的動態。

我想如果當年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動作都雜入經絡的概念,比如說這一動是由湧泉而走腎經接肺經,下一動再轉陽明而入督脈,這樣一來在練功的過程中,就會有許多關於身體的幻象,混在真實身體的動態感受中,不能如實的體會。

有關經絡的系統知識,經過歷代的層層堆疊發展下,在每個學醫練武的人心中,有著無比崇高莊嚴的地位,其具有無所不能並無與倫比的威力,生命的所有活動現象皆由經絡統合,不懂經絡開口即動手便錯。

不懂經絡,學醫練武彷彿都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任何一項醫術或武術如不論及經絡,就像是層次頗低的一種境界。

但是關於這種想法,我一直不以為然。

或許不理會經絡是我的一種偏見,但確實是我在學醫練功初期的心態。

一直不認為非要有經絡概念才能做傷科。

隨著練功漸深,觀念逐步修正著,雖然慢慢的也探索出經絡的實質及其作用現象,但還是很慶幸初期完全捨棄附會經絡在動態中的想像,才能有所小成,也才能對身體有許多真實的體會。

其實許多功法也未必要與經絡牽扯,就如我所知道的一些太極拳名家們的拳經、拳譜之類,便只是直述力和勁在體內的運作連貫,而不涉經絡。

但在傳統內家的靜功修練上,經絡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除了佛家注重在心性的修為外,與道家有關之色身的修練,均離不開經絡。

自己在修練的境界尚淺,不敢胡言亂道,但從幾個老師所教授的經歷中,也體會出一些現象,提供大家參考!

上次隨筆中提到我在士林師父背上,摸到令我無比震撼的感覺,好幾個學弟一直很感興趣,追問不休。

師父只做一個雙手側上抬,左腳橫跨步,再雙手抱胸而後放下的一個太極拳的簡單起式。

就在師父雙手環抱欲放下的當時,師父要我把手放在他的背上,並且輕輕壓著。

因為有輕輕的壓住,所以氣行略受阻滯,使得師父督脈氣無法順行而下,其附近肌肉及胸椎在我手下不斷劇烈收縮抖動,如一群小老鼠般,硬擠滑過我的手下,並且發出聲音,咔拉咔拉地作響。

那時我才明白原來氣行在身上是如此真實,在筋骨間流動,並帶動著筋骨順勢漂流或挪移,而非只是想像中的一種無形無質的概念。

許多年前,有一段時間,我都只用一根彎彎的小木棒,敲點著病人身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