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243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docx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

重庆石板坡长江复线桥施工技术总结-gai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

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1概况

1.1结构概述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是并列于旧桥的新建工程,也是重庆主城区又一座非常重要的特大桥梁,同时也是南北大通道上面的拓宽改造关键工程,石板坡长江大桥旧桥为86.5+43138.0+156.0+174.0+104.5米的8跨T型刚构桥,旧桥全宽21米,分为3米(人行道)+15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旧桥T型刚构悬臂部分为双箱单室结构,挂孔部分为简支T梁结构,1#—5#悬臂根部梁高8米,6#、7#T根部梁高11米。

复线桥位于旧桥上游,两桥中心距25米,上部结构净距5米,北接石板坡立交及石黄隧道,南接川黔公路。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总体桥跨与旧桥一致,除去6号墩外,其余桥墩与旧桥一一对应。

结构体系采用长联大跨径钢混组合式刚构-连续组合梁桥,桥跨布置为87.75+43138.0+330.0+133.75米,梁总长1103.5米,单向4车道,桥面全宽19米。

5、7号墩为双薄壁桥墩,1-4号墩空心薄壁单墩。

所有桥墩基础采用承台与桩基形式。

南岸桥台(A8)采用重力式桥台;北岸P0墩为交界墩,后接北引孔,再与北岸A0桥台相接,全

1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长1137.17米。

1.2技术标准

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桥跨布置为87.75+43138.0+330.0+133.75米,梁总长1103.5米。

石板坡

南坪2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Ⅰ级

(2)设计基准期:

100年

(3)设计行车速度:

V=60km/h

(4)桥面宽度19m(4车道)

其中:

行车道宽度15.5m;单侧防撞栏宽度0.5m;单侧人行道宽度3.0m。

(5)纵坡、横坡:

正桥的桥面纵坡0.0%,桥面双向横坡1.5%。

(6)荷载标准

①可变荷载

a.设计荷载:

城市-A级,汽—超20为验算荷载;人群2.5KN/m2。

c设计风速:

桥位区平均地面20m高度处,频率1/100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26.7m/s。

d温度荷载:

体系温度:

桥址处极端最高气温42.2。

C,极端最低气温-1.8。

C,月平均最低气温5.7。

C,月平均最高气温37.7。

C,最大平均日温差11.9。

C。

设计合拢温度为15。

C~25。

C,钢结构体系升温:

42.2-15=27.2。

C,体系降温:

25-(-1.8)=26.8。

C;混凝土结构体系升温:

37.7-15=22.7。

C,体系降温:

25-5.7=19.3。

C。

日照温差:

温差效应遵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并参考英BS5400取值。

3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②偶然荷载

a.地震荷载:

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结构物按Ⅶ度设防。

b.船舶撞击力:

按国家I级航道进行设计。

(7)通航标准:

按交通部交水发[2003]558号函“关于对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方案通航净空尺度及技术要求的批复”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94.43m(黄海高程频率5%)。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160.5m。

通航净宽:

单孔双向通航宽度不小于290.2m

通航净空:

最高水位时不小于18m

1.3执行的强制性标准和技术文件

(1)、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及验收规范》JTJ041-2000

(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执行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评定表格

由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重庆城建档案馆监制的统一表格

(4)、执行的施工技术文件

a、施工图纸全套

4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b、设计变更单75份

c、核定洽商单55份

(5)、执行的施工管理文件

a、建筑管理法律、法规

b、质量监督站文件

c、业主文件

d、监理文件

e、内部文件

1.4项目完成情况

本工程自2003年12月28日开工至今我司完成了施工合同范围的所有工程项目的实施。

主要包括:

桩基、承台、墩身、上部砼主梁、钢箱梁安装、南北桥台及游廊、南北现浇段、3-4跨现浇段、桥面铺装、防撞护栏、人行道及栏杆、北引道工程等项目。

完成主要工程量如下:

土石方100870立方米

混凝土62295立方米,

普通结构钢材12879吨

预应力钢材2687吨

目前有一项新增项目未实施完成或未实施:

1、1#、2#、5#、7#墩墩顶检修平台未实施。

5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2建设组织及施工准备

2.1建设组织模式

本项目采用BT施工总承包模式。

项目业主为重庆市城市投资公司;BT方为重庆城建控股集团和林同棪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设计单位为林同棪国际(重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重庆建科院监理公司;施工监控为重庆交通大学;主体施工单位为重庆桥梁工程总公司。

2.2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配备

为全面贯彻我司确定的建设指导思想和质量方针,组织了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构,成立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选派了参加过类似工程且富有经验的人员承担合同工程的施工任务。

在施工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选派精干的项目管理班子,对本合同的质量、进度、资金、安全等进行直接有效的控制。

组建施工组织机构的基本原则是目标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素质高强,各部门的职能高效。

组织机构见如下框图。

6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2.3质量目标及控制

结合本工程特点,自始至终坚持合理、有计划地组织施工,做到施工技术全面性、可行性、针对性,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并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法的优化处置,实现了成本造价、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使石板坡长江大

桥加宽改造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控制内容:

7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1、桥梁基础、墩身施工质量控制;

2、T构悬臂浇筑施工工艺细则;

3、钢砼接头施工精度的控制;

4、主跨超大重量钢箱梁整体吊装控制;

5、高支架现浇梁体施工质量控制;

6、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实施控制。

2.4施工工期计划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全部工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控制组织实施。

2.4.1施工准备阶段

主要完成南北进场道路及临设,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线路控制桩交接及复测、桥位施工放样,熟悉施工图纸、完成技术交底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它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2.4.2基础施工阶段

控制在2004年4月中旬完成全桥1#~7#墩桩基础、承台及部分墩身的施工,保证在洪水来临前6个墩墩身施工到洪水位以上,以保证下一阶段的连续施工。

2.4.3主体施工阶段

本阶段为主体施工阶段,完成全桥墩身、桥台、上部主梁悬臂施

8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工、全部支架现浇梁体的施工、主跨钢箱梁整体吊装及所有合龙段的施工。

2.4.4收尾施工阶段

本阶段为人行道、栏杆、桥面铺装等桥面系施工及荷载试验,达到竣工验收通车的要求。

本工程以大T5号及7号墩基础、墩身、上部主梁施工及桥面系为控制工期的关键线路进行组织实施。

2.5劳动力组织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总计约60人。

开工后,我司按照工程的进展情况,陆续地组织施工人员分期分批进场,以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各个施工队配备各种熟练的技术工人(吊装工、电工、焊工、修理工、钢筋工、模板工、机操工、架子工等)。

平常600~800人,基础施工高峰期为1000人。

2.6设备配备

本工程设备投入较多,主要含施工设备、测量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

施工设备:

主要包括土石方施工设备、桩基础施工设备墩身及上不主梁施工设备、塔吊、施工挂篮、钢箱梁整体吊装设备等。

该类设备开工后按进度要求分批迅速进场。

测量设备:

为满足本工程对平面、高程精密的控制要求,配备了

9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两台日本拓普康GTS-602型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I级(2mm+2PPm),一台瑞士WILDN3精密水准仪(每Km往返中误差<0.5mm),一台日本拓普康AT-G2精密水准仪(每Km往返中误差<1.0mm),铟钢板尺一副,2秒级经纬仪四台,普通水准仪五台,其它工具若干。

检测设备:

我司的质量检测所为获得CMA资质的一级试验室,试验设备按相关标准进行了配置,保证了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第二部分工程施工情况

3工程测量

3.1概况

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认真地做好各阶段工程的施工测量及监测工作。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及时精心地做好每一次施工放样测量并提供准确数据,来指导各项工作的进行。

工程开工前,我司根据BT项目部移交提供的平面线形和高程控制点.组织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和水平仪对控制点进行精确的复核,同时布设施工用的控制网。

布设的控制点位于不受施工、滑坡、游人等情况的影响的岩石上,形成图文资料上报监理。

经审核后,才进行工程施工测量放线。

由于两岸沿江河堤(挡墙)与桥的基础平面位置很近,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平面位移及沉降观测,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10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3.2测量执行标准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3.3施测精度要求

a.平面控制水平角观测测角中误差满足M=±15″。

b.主轴线正交角与90°之比差≤±7″。

c.距离丈量相对误差满足1/15000。

d.水准测量应满足四等测量精度要求。

e.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作检验和校正。

f.穿线投点时,用盘左、盘右两次照准投点取中。

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3.4仪器配置

两台日本拓普康GTS-602型全站仪,测角精度为2秒,测距精度为I级(2mm+2PPm),一台瑞士WILDN3精密水准仪(每Km往返中误差<0.5mm),一台日本拓普康AT-G2精密水准仪(每Km往返中误差<1.0mm),铟钢板尺一副,2秒级经纬仪四台,普通水准仪五台,其它工具若干。

11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3.5人员配置:

专职测量人员8~1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工2人,熟练技工4~10人。

3.6平面线形控制

根据甲方所给点位坐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测设平面控制桩。

经过闭合后达到要求精度,即为平面控制标桩。

控制点测定后,根据施工图纸,算出结构位置进行定位测量。

控制点设置在已有建筑物及原长江大桥桥墩上,并用红三角标记和注明轴线号;地面上的控制点用砼浇筑成300330031000mm桩,顶面覆以200320034mm钢板,板面上刻十字作为桩点标志,并砌筑窨进形式加以保护。

沿工程线路走向布设三级导线,导线长度及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等均需满足设计及规范的放线精度要求。

并与所提供的高等级平面控制点进行联测、闭合,以保证平面控制点满足设计及规范的放线精度要求。

3.7高程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及业主提供的高等级水准点,沿导线方向布设一条三等附合水准路线,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

12mm,以保证施工时工程标高的准确性,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以控制和引测建筑物标高,并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实际测设时,应用精度不低于S3级水准仪。

水准标高由三处向上引测,

12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以便相互校核。

三处用钢尺向上引测投点后,把水准仪架设到施工层上,核测三点误差在3mm以内,再以引测点在施工层上抄测标高。

3.8施工放线测量

1.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的导线基点,并反复计算,校核各结构部位的中心坐标无误后,进行中心的放线施测,作好十字护桩,保证了中心位置的随时恢复利用。

2.严格按照规范及行业标准的程序进行报验,放线、复核、竣工测量等施工测量工作,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3.对重要构筑物的垂直度、标高、尺寸等定期进行复核、检查,保证了工程的品质。

4.垂直度(竖向)的控制采用激光经纬仪外控法中的延长轴线法进行,方法是将激光经纬仪安置在延长轴线的控制桩上,后视底部墩柱轴线后,抬起望远镜将轴线直接投测在施工层上,投测中的要点:

(1).测前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了严格的检校,观测时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减少了竖轴不垂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准确,标志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以底部墩柱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了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抵消了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视轴的误差影响。

(4).投测主要误差必须控制在标准以内。

13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4基础施工

4.17#墩边坡挡墙加固施工

4.1.1概述

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7#墩位于原长江大桥7#墩上游25m处,

距南岸滨路边坡挡墙0-1.6m,南岸为重力式挡墙,由于7#墩承台开挖深度约9m,给挡墙带来一定影响,因而设计对南岸挡墙直接进行锚索加固,加固范围为新桥轴线上下游各约15m。

锚索为3ф15.24、7ф15.24两种,共计75根锚索,锚索孔径为ф100mm,锚索内锚段≥10-15m,锚索外锚段≥8-10m,锚固力分别为240KN、700KN,锚索倾角为15°及20°。

4.1.2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清孔穿索锚固端压浆浇筑张拉端锚垫砼养护张拉自由端钢绞线封锚自由端压浆挂网喷射砼护面板

4.1.3施工方法

在锚索挡墙外拼宽3m的钢管支架架,安装钻机xv-300型5台,根据设计要求钻孔不少于25m,并根据孔的实际长度进行锚索下料,且外露不少于1.2m。

钢绞线每隔1m设置1道隔离环,保证钢绞线不接触孔壁且在孔中心。

然后人工进行穿束,穿束时将压浆管一起穿入。

14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穿束后用压浆机对锚固端进行第一次压浆,压浆采用P.O.42.5水泥纯浆,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且长度为孔长-10m。

然后在砼面上用冲击钻四角钻眼插入固定钢筋,安装钢筋网片及螺旋筋,锚垫钢板。

并在孔口插入ф内110的波纹管,管与孔壁缝隙用砂浆密闭,并留ф8

挂网钢筋头,然后关模浇筑锚头C30砼。

待砼达到强度后用1000KN-2000KN穿心顶进行张拉,然后封锚、压浆。

4.1.4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A、钻孔时必须确定其岩层中风化线,嵌岩深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B、钢绞线穿束时必须采用隔离措施保证其位于锚孔中心,及钢绞线均匀。

C、穿束前必须采用空压机对锚孔进行清孔检查,以消除锚孔内沉渣。

D、压浆时必须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且保证孔道压浆通畅及保证其密实度。

E、张拉机具必须经过校正后方个使用,并严格按照张拉顺序进行施工,并做好记录。

F、所有钢管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15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4.2桩基础施工

4.2.1施工方案的确定

根据总工期要求,在第一个枯水期必须将所有受洪水影响的1#、

16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2#、3#、4#、5#、7#墩的桩基、承台施工完成,并将墩身施工至洪水位以上,保证后续施工的连续进行。

而时间只有约110天,工期非常紧,而每个基础桩基数量多,任务十分艰巨。

根据本桥的特点及桥位处水文地质情况,我司经过认深入的分析,为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决定原则上所有桩基全面开花同时进行人工挖孔施工。

并在桩基础施工前先进行承台基坑土石方的施工作业,这样可以减少桩基覆盖层的开挖深度,并避免了承台基坑开挖和桩基施工的相互干扰,保证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基础施工时根据各墩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如下措施保证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A内河挖沟排水措施

2#墩处于内河边上,而内河已经段流,封住了约150万立方米的江水,水面标高166米,而2#墩承台底标高只有156.74米,为减小2#墩基坑施工时的渗水量,施工之前在内河下游对河道进行了河道清理,开挖了排水槽进行放水,将内河水面降道了162米,使1#、2#墩施工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B.围堰封堵措施

承台基坑土石方的施工主要采用机械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对基坑周圈覆盖层进行1:

1.5-1:

2放坡,并在高度上每4-6米设一道2-3米的安全平台,承台干处采用明挖施工作业。

如在水中作业时采用围堰的方式进行。

围堰形成后,用潜水泵和污水泵将水抽出。

经放线后,采用岩石取芯机和风镐结合人工进行桩基施工。

17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1#、7#墩分别位于北岸、南岸岸边的水中,承台底标高低于枯水期水位6-8米,参考原长江大桥施工资料,该处可进行围堰施工,经现场考察采用“匚”型半边麻袋土围堰挡住靠水一侧,然后进行排水清基,在围堰内进行桩基施工。

施工围堰时由于水深有4-6米,先用钢管拼装定位架,在定位架两侧抛填麻袋,定位架中间填粘土,形成第一道麻袋粘土围堰,随后进行基坑强排水,清理第一道麻袋粘土围堰内侧基底,同时填筑内层麻袋粘土围堰加固围堰封堵渗水,形成基坑干施工,随着基坑开挖的逐渐加深,不断加宽围堰宽度,加大渗水渗透距离,减小基坑渗水量,并在基坑底部四周设排水沟及积水井搜集渗水,用水泵抽出坑外,保证人工挖孔桩基施工的顺利进行。

由于7#墩处于主河槽边上,水深、流速大,为保证围堰的安全,在麻袋围堰内侧设置了3米高的混凝土围堰。

并对麻袋围堰进行了加高,保证了基础干施工的顺利进行。

2#、5#墩分别位于靠近内河与主航道边的珊瑚坝上,桥位地势较低,承台均位于河水位以下4-8米,采用机械先进行承台开挖,至基岩面后,强行抽水并清基,随后在基坑内壁筑粘土麻袋围堰进行彻底封水,再进行桩基人工挖孔施工。

基坑开挖时先形成沙卵石围堰,边挖边排水,并不断加宽围堰宽度,加大渗水渗透距离,围堰内侧放坡为1:

1.5-1:

2,减小基坑渗水量,挖至岩面后,在沙卵石围堰内侧填筑麻袋粘土围堰进行加固封堵渗水,并在基坑底部四周设排水沟及积水井搜集渗水,用水泵抽出坑外,形成基坑干施工,由于2#墩3#桩渗水量很大,改为冲击钻孔进行桩基施工。

18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3#、4#墩处于珊瑚坝上,位置较高,参考原长江大桥资料,承台底高均在枯水位江面以上。

施工时,先进行承台基坑开挖,在开挖过程中应对基坑周圈覆盖层进行1:

1.5-1:

2放坡,再由人工进行挖孔施工。

0#、8#桥台均处于两岸岸坡上,均直接采取放坡明挖进行基础施工。

4.2.2人工挖孔桩施工

桩孔开挖

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开挖桩孔,为防止塌孔,采取每挖深0.3~0.8m,浇筑一段钢筋砼护壁,直至设计深度,钢筋砼护壁厚度为0.20~0.25m,考虑到有可能需要进行钻孔施工,钢筋砼护壁内径为2.15m。

19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以便即时纠正偏移,达到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孔内挖土由人工用锹、镐进行,当挖至岩石时,利用人工或水钻对桩基周边进行提槽,中间部分采用空压机带动风镐破碎作业,当开挖至距底标高20CM,采用人工硬打至桩基底,以确保基底岩石的完整性。

孔口上设置钢管支架操作平台,并配置1t卷扬机作垂直提升出碴动力,用吊桶出碴,再由人工水平转运至基坑外的集中弃碴堆放场,最后由机械清除。

孔口四周应设安全防护设施,人员上下利用钢爬梯进行,对于较深的桩孔应送风排除孔内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混凝土护壁模板采用工具式定型钢模,沿圆周方向制作成三块,以方便拼拆,混凝土采用C20,其配合比中掺加1%的早强剂,加速硬化。

混凝土用吊桶运入井内,人工浇筑,上部浇筑口20cm高度用倒锥形模板,以便入模,拆模后由人工将多余混凝土凿掉。

在施工期间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孔口设排水边沟,孔内集水用潜水泵排出。

桩孔形成后应及时进行清孔、检孔工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钢筋笼安装

钢筋进场后,经母材和试件的焊接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场外制作,在孔口利用钢管支架进行绑扎与吊运入孔,由于桩基较深,钢筋一次成型重量较大,采取在孔口形成钢筋骨架(既先绑扎部分主筋及全部箍筋,每段重量控制在2.5T左右)。

用4台5T链条葫芦吊落钢筋笼至孔底后,补足剩余主筋并定位。

主筋接长采用螺

20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纹丝接的方式,接头断面按设计、规范执行。

为防止钢筋笼吊放时变形,在主筋内侧,每隔2m加一道环箍,每隔一箍内设一十字加劲支撑,以保证钢筋笼自身的刚度。

入孔时应对准孔中心慢慢轻放,严防冲、刮孔壁,为控制好钢筋笼的保护层,在主筋外侧同一平面的四个方向用Ф16钢筋加设护耳,每3~4m设一道。

就位的钢筋笼应固定牢靠,避免其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引起位移和上浮。

按设计要求埋设好检测装置,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便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桩基砼浇灌

桩基采用商品砼灌注,砼在预拌站集中拌制,用罐车运至现场,由泵车泵送,经安装在孔口集料斗和串筒入孔。

串筒挂至距桩基底小于2m,从而保证砼下落速度,防止砼产生离析。

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好砼质量及入孔砼坍落度,浇筑采用分层平铺,每层厚度控制在50cm内,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分层进行振捣密实,

在砼的浇筑过程中,前仓和砼厂家应作好协作工作,随气温,气候,施工现场等诸多因素影响,作好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工作,浇筑成型的砼顶口约高于设计的桩顶标高10CM。

4.2.3冲击钻孔桩施工

本工程只有2#墩3#桩由于渗水量很大,改为冲击钻孔进行桩基施工。

钻孔施工工序如下:

冲击成孔护壁泥浆孔内清渣、检孔清孔下放钢筋笼水下混凝土浇灌

21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浇灌水下混凝土注意事项:

灌注水下砼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其施工质量将严重影响桩的质量,施工中注意以下事宜:

A、混凝土的拌合物必须均匀,防止砼离析。

砼浇灌前在储料斗备足砼的储存量,导管使用前严格作好水密实验。

导管提升应缓慢提升。

B、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作业,一气呵成,避免任何原因的中断灌注,因此拌合物和运输设备应连续作业,防止钢筋被混凝土顶起。

C、在浇灌过程中,作好测量和记录、严格控制混凝土导管的埋深。

4.3承台施工

22

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正桥)竣工验收技术总结

4.3.1工程概况及特点

复线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