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955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单片机课程设计定时闹钟

一、任务说明

本设计师定时闹钟的设计,由单片机AT89C51芯片和LCD、LED显示器,辅以必要的的电路,构成一个单片机定时闹钟。

电子钟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也可以采用单片机来完成。

LCD显示“时”,“分”,LED闪动来做秒计数,定时时间到能发出警报声或者启动继电器,从而控制电器的启停。

现在是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是电子类产品都是靠内部的控制电路来实现对产品的控制,达到自动运行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这里要做的设计中的电器元件及电路的支持。

在这次设计中主要是用AT89S51来进行定时,也结合着其他辅助电路实施控制,在定时的时候,按一下控制小时的键对小时加一;按一下控制分钟的键对分钟加一;到达预设的时间,此电路就会发出报警声音提示已经到点。

二、原理图绘制说明

1、原理及工作过程说明

(1)定时闹钟的基本功能如下:

(a)使用LCD液晶显示器来显示现在的时间。

(b)程序执行之后显示“Time:

00:

00”;并且LED闪烁,表示开始已经计时。

(c)由LED闪动来做秒计数表示。

(2)按键功能如下:

按键K1设置现在的时间和时调整;按键K2显示闹钟设置的时间和分调整;按键K3设置闹铃的时间和设置完成;按键K4闹铃ON/OFF的状态设置,设置为ON时连续三次发出“哗”的一声,设置为OFF发出“哗”的一声和闹铃时间到时,发出一阵声响,按下本键可以停止声响。

(3)调整计时器时间如下:

按下K1键,然后按K1调整小时,K2调整分钟,按下K3表示时间设置完成。

(4)调整闹钟时间设置如下:

再次按下K3开始闹中设置,LCD下一行显示“Alarm:

00:

00”按下K1设置小时,按一下K2设置分钟,再次按下K3设置完成,并且设置时间消失,当再次按一下K2时“Alarm:

00:

00再次显示并马上消失。

按一下K4关闭闹钟,再次按下打开闹钟。

2、原理总框图

图1总原理图

3、元器件功能说明

AT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说明

本设计的核心硬件就是8051芯片,这里选择了AT89C51,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ProgrammableandErasableReadOnly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P0口:

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

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

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

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如下所示:

P3口管脚备选功能

RXD(串行输入口)

TXD(串行输出口)

/INT0(外部中断0)

/INT1(外部中断1)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

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PROG: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

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地址上置0。

此时,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

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VPP:

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

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

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图2AT89C51引脚图

 

图2AT89C51引脚图

1602LCD液晶显示器

图3LCD1602引脚图

 

功能说明

图4LCD引脚图说明

第1脚:

VSS为地电源。

第2脚:

VDD接5V正电源。

第3脚:

VL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第4脚: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第5脚: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RS和R/W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第6脚:

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第7~14脚: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第15脚:

背光源正极。

第16脚:

背光源负极。

 

其他重要元件

独立式键盘的接口电路: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时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按键向系统输入信息。

这时,可将每个按键接在一根I/O接口线上,这种方式的连接称为独立式键盘。

每个独立式按键单独占有一根I/O接口线,每根I/O接口线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到其他I/O接口线。

这种按键接口电路配置灵活,硬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必须占用一根I/O接口线,I/O接口线浪费较大。

故只在按键数量不多时采用这种按键电路。

在此电路中,按键输入都采用低电平有效。

上拉电阻保证了按键断开时,I/O接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

当I/O接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时,外电路可以不配置上拉电阻。

 

图5键盘

 

三、流程图绘制以及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实验程序中,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定时器来计时,然后通过来判断计时器和闹铃时间来使闹铃响,通过对单片机的一些端口进行扫描来判断时分秒的调整,选择计时器调时还是定时闹钟的调时以及是否闹铃。

程序流程图

 

初始化变量

 

初始化计时器,初始化闹铃

扫描显示器更新时间数据,

闹钟时间是不是到了

是否按下5个按键NO

YSE

K1:

调时

K2:

调分

K3:

完成

K4:

打开闹铃

图6程序流程图

 

四、proteus仿真说明

1,开始程序

图7显示器开始及定时

图8定时闹铃开并调定时闹钟的时间

2.当闹铃打开,计时时间到了定时闹铃的时间后,喇叭开始叫

图9仿真结果

 

五、课程设计体

这次课程设计一个星期,刚知道课程设计的时候感觉题目很简单,应该花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课程设计,感觉如果用汇编语言的话感觉程序会有点多,所以我决定用C语言编程,开始编程时,发现编程的时候就有些问题了。

要学会怎么用KEIL,然后把生成的HEX文档,把它加载到Proteus里的89c51芯片,使芯片能工作。

这次仿真要用到单片机种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外部中断和外部计时器,另外学会了如何驱动1602液晶显示器。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会了怎么用C语言来编写程序以供单片机使用,对单片机中的外部中断还有一些P0,P1,P2口的使用,P0需要添加上拉电阻,对单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Proteus,keil的使用更加熟练了。

实验中同样出现些问题,比如闹钟的设定以及K4功能的实现,还有延时功能的实现,所以要对单片机的执行程序需要的机器周期得完全了解清楚,用汇编语言容易计算所用的机器周期,用C语言的话就难些,这次课程设计使单片机能够实现定时闹钟的功能,实现了这次设计的要求。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认真的自己做了些以前想做想学的东西,并且认识到要多请教同学。

 

参考文献

[1]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98-118,185-198

[2]刘和平.单片机编程与入门.重庆大学出版社,,111-122

[3]陈明荧.89C51单片机课程设计实训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102-118

[4]刘瑞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杨文龙.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6]董国增.单片机接口及应用实验和训练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7]付寿英,张登举,徐飞.单片机接口技术及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

 

附录I电路原理图

 

附录II源程序代码

#include<>

#defineuintunsignedint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sbitkey1=P1^0;

sbitkey2=P1^1;

sbitkey3=P1^2;

sbitkey4=P1^3;

sbitlcden=P2^2;

sbitlcdrs=P2^0;

sbitlcdrw=P2^1;

sbitled=P2^4;

sbitsound=P2^5;

uinta,b,i,min,hour,minge,minshi,hourge,hourshi,amin,ahour,aminge,aminshi,ahourge,ahourshi,sec;

//unsignedcharcodex[]={0xFF,0xC7,0x83,0x01,0x00,0x00,0x00,0x01,0x03,0x07,0x0F,0x1F,0x3F,0x7F,0xFF,0xFF};

//unsignedcharcodez[]={0xFF,0xE3,0xC1,0x80,0x00,0x00,0x00,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7F,0xFF,0xFF};

ucharcodetable1[]={'0','1','2','3','4','5','6','7','8','9'};

ucharcodetable2[]="Time:

00:

00";

ucharcodeAlarm_1[]="Alarm:

00:

00";

ucharcodenul[]="";

ucharnum1,num2;

voiddelay(unsignedintxms)//

{uinti,j;

for(i=xms;i>0;i--)

for(j=124;j>0;j--);

}

voidwrite_com(ucharcom)//LCD命令控制

{delay(5);

lcdrs=0;

P0=com;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write_data(uchardate)//LCD数据控制

{

delay(5);

lcdrs=1;

P0=date;

delay(5);

lcden=1;

delay(5);

lcden=0;

}

voidtime()

{

while

(1)

{

if(key1==0)

{delay(10);

if(key1==0)

{

if(hour==23)//设置时间

hour=0;

else

hour++;

hourge=hour%10;

hourshi=hour/10;

write_com(0x0f);

delay

(2);

write_com(0x80+6);

write_data(table1[hourge]);

delay(5);

write_com(0x80+5);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hourshi]);

while(!

key1);

//delay

(1);

}

}

if(key2==0)

{

delay(10);

if(key2==0)

{

if(min==59)//分钟设置

min=0;

else

min++;

minge=min%10;

minshi=min/10;

write_com(0x0f);

write_com(0x80+9);

write_data(table1[minge]);

delay

(1);

write_com(0x80+8);

write_data(table1[minshi]);

delay

(1);

while(!

key2);

}

}

if(key3==0)

{

delay(10);

if(key3==0)

{

write_com(0x0c);

TR1=1;

while(!

key3);

break;

}

}

}

}

voidalarm()

{

while

(1)

{

if(key1==0)

{

delay(10);

if(key1==0)

{

if(ahour==24)

ahour=0;

else

ahour++;

ahourge=ahour%10;

ahourshi=ahour/10;

write_com(0x0f);

//delay

(2);

write_com(0x80+0x40+8);

write_data(':

');

write_com(0x80+0x40+7);

write_data(table1[ahourge]);

delay

(1);

write_com(0x80+0x40+6);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hourshi]);

delay

(1);

while(!

key1);

}

}

if(key2==0)

{

delay(10);

if(key2==0)

{

if(amin==59)

amin=0;

else

amin++;

aminge=amin%10;

aminshi=amin/10;

write_com(0x0f);

//delay

(2);

write_com(0x80+0x40+10);

write_data(table1[aminge]);

delay

(1);

write_com(0x80+0x40+9);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minshi]);

delay

(1);

while(!

key2);

}

}

if(key3==0)

{

delay(10);

if(key3==0)

{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1;i++)

write_data(nul[i]);

while(!

key3);

break;

}

}

}

}

voidkeyscan()

{

if(key1==0)

{

delay(10);

if(key1==0)

{

while(!

key1);

time();

}

}

elseif(key2==0)

{

delay(10);

if(key2==0)

{

while(!

key2)

{

ahourge=ahour%10;

ahourshi=ahour/10;

write_com(0x80+0x40+7);

write_data(table1[ahourge]);

delay(5);

write_com(0x80+0x40+6);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hourshi]);

aminge=amin%10;

aminshi=amin/10;

write_com(0x80+0x40+10);

write_data(table1[aminge]);

delay(5);

write_com(0x80+0x40+9);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minshi]);

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1;++i)

write_data(Alarm_1[i]);

}

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1;i++)

write_data(nul[i]);

}

}

elseif(key3==0)

{

delay(10);

if(key3==0)

{

while(!

key3);

ahourge=ahour%10;

ahourshi=ahour/10;

write_com(0x80+0x40+7);

write_data(table1[ahourge]);

delay(5);

write_com(0x80+0x40+6);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hourshi]);

aminge=amin%10;

aminshi=amin/10;

write_com(0x80+0x40+10);

write_data(table1[aminge]);

delay(5);

write_com(0x80+0x40+9);

delay

(2);

write_data(table1[aminshi]);

write_com(0x80+0x40);

for(i=0;i<11;++i)

write_data(Alarm_1[i]);

alarm();

}

}

elseif(key4==0)

delay(5);

if(key4==0)

{

while(!

key4);

a=a+1;

if(a%2==0)

{

for(b=0;b<6;b++)

{

sound=~sound;

delay(200);

}

sound=1;

}

elseif(a%2==1)

{

sound=0;

delay(300);

sound=1;

delay(300);

}

sound=1;

}

}

}

voidlcd_init()

lcden=0;

lcdrw=0;

write_com(0x38);

write_com(0x0c);

write_com(0x06);

write_com(0x01);

delay

(2);

write_com(0x80);

for(i=0;i<16;i++)

{

write_data(table2[i]);

delay

(1);

}

}

voidinit()

key1=1;key2=1;key3=1;key4=1;sec=0;a=0;sound=1;amin=1;

//led=1;

TMOD=0x11;

TH1=0x3C;

TL1=0xB0;

EA=1;

ET1=1;

TR1=1;

}

voidled1()interrupt3

{

TH1=0x3C;

TL1=0xB0;

num1++;

num2++;

if(num1==10)

{

num1=0;

led=~led;

}

if(amin==min&&ahour==hour&&a%2==0)

sound=0;

}

voidmain()

{

lcd_init();

init();

while

(1)

{

keyscan();

if(num2==20)

{

num2=0;

if(hour==23&&min==59&&sec==59)

{

hour=0;min=0;sec=0;

}

elseif(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