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988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 浙教版3.docx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浙教版3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仪和地图》教案9浙教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了解地球仪上的两极、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了解地球仪上的赤道、纬线、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划分,了解经线、纬线表示的方向,经纬网及其作用。

2、学会制作小型地球仪。

3、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4、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仪上的经纬网的认识学生比较容易搞混,尤其是东西半球,东经西经的划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强调。

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太空拍到的照片中,我们可以分成七大洲,五大洋,但如果我要找一个具体的位置,我们该怎么去找呢?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把地球做成一个模型,然后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尽收眼底,这个模型叫做地球仪。

提问:

地球仪的作用还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地球仪的作用。

 

自然的从上节课知识入手,引出地球仪的作用。

讲述:

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知道整个地球表面的情况,可以知道自己处在地球上哪个位置,要认识地球仪,从认识经线和纬线开始。

 

结合地球仪,讲述:

1、经线和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

(南北两极,地轴,是否真的存在?

赤道:

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

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

(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线,认识他们的形状,指出南北两极,赤道,00经线和1800经线)

提问:

经纬线有哪些特点: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地球仪,所以可以很好的利用实物进行教学。

学生讨论,汇报: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这部分的内容在社会书上已经进行了教学,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印象,所以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主要是进行再认识和深化,巩固。

讲述:

温州处在北半球,东半球,那么这样是如何划分的呢?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课件演示】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

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

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提问: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讲述:

中高低纬度的划分,特别指出温州所处的是低纬度。

 

学生回答:

(1)东西半球:

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2)南北半球:

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在掌握了经纬线的基础上,进行半球的划分,学生相对来说更好掌握和记忆。

练习:

课堂练习:

利用地球仪,找出地理位置,写出经纬度,并判断东西南北半球。

(告知东E,南S,西W,北N)

1、P91练习3(先判断南北半球,再判断东西半球)

找出北京的位置,及地球背面相对经纬度的位置;找出本地的位置。

小结:

本节课的知识,对经纬线以及特点再次进行总结。

 

学生回答:

北京的所处位置:

1160E,400N

 

简单的运用所学的知识。

 

及时的进行知识系统总结,

以便更好的落实。

教学反思:

通过少讲多练多演示来让学生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和地图,结合实物的演示,设计了一些观察和探究的思考题,但是发现学生由于理论脱离实际,对方位的感觉仍然很含糊,特别是经纬线的知识,上过社会课和科学课后还是比较认识不清楚,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我们学习了地球仪之后,知道了确定了一个地点的位置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呢?

讲述:

但是在生活中,要找地球上的一个位置,用地球仪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用到地图。

 

学生回答:

经纬线确定位置。

 

复习中引入,在比较地球仪和地图中开始地图的学习。

提问:

地图的定义?

(1)怎么样把球面上的信息准确地体现到平面上去?

投影法(课件演示)世界地图的投影过程。

(2)从世界地图——中国——浙江——宁波——北仑——新契

让学生从大到小认识地图,对地图有一定的感觉。

(3)那怎么来看这些地图呢?

看地图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思考,认真听课。

 

学生回答:

注意地图的三要素。

 

简单的对地图的原理进行学习和了解,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来对地图进行学习。

逐步引出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的三要素

(1)比例尺

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提问:

比例尺都有哪些类型?

提问:

如何划分大小比例尺呢?

 

补充说明:

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

讲述:

(2)方向

定义:

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提问:

判断方向的方法都有哪些?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补充说明和讲述自然界其他定向法:

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

树冠和树轮定向(用课件演示)

地形和地物定向;北极星定向。

讲述(3)图例

定义:

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

提问:

地图都有哪些类型类型?

根据功能来划分。

(通过课件介绍,简单介绍其应用)

 

 

学生回答,认真思考。

学生回答: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直线式)

学生回答:

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

100000(10万)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

1000000(100万)1厘米表示1万米以上

 

学生回答:

a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例题说明)

b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没有上面两种,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学生回答:

版图、政区图、旅游图、平面图、立体图、电子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

 

有关于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本来在社会书上已经进行过介绍了,因此在这里的教学比较侧重于比例尺的含义以及如何区分,突出学生能在自己学习中得出所要的答案,然后能在实际的运用中,进行简单的判断,学以致用。

这部分教学比较侧重于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

小结地图的内容,并布置作业,绘制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对知识进行总结,同时在课后绘制地图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

对地图的教学中,主要是抓住了三要素来展开学习和研究,由于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熟悉,问题不大,但是对地图的原理学生比较模糊,在教学设计中,要简单化处理。

在方向的教学中,适当的补充了部分的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

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

一、地球仪的作用

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

三、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依据

四、地图的含义

五、地图的三要素3321181BB膻327647FFC翼.28830709E炞315097B15笕#2302659F2姲30254762E瘮394629A26騦qO3455086F6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