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003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docx

品德与生活精品教案二年级上册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1.你认识这些标志吗

时间

第一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

目标

1.行为与习惯养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行为习惯。

2.知识与技能了解、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及安全标志,知道生活中要按照标志的要求去做。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学课件。

2.各类安全标志。

学生准备

搜集各类安全标志。

(大一点)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

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二、

合作探究

认识标志

引导学生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

车辆的

喧闹声,接着是紧急刹车的声音,屏幕由黑色逐渐变成鲜红色。

师:

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

是啊!

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安全标志。

 

活动一:

小标志,大作用。

学生认真地听着,

仔细地看着……

 

学生举手交流。

 

 

引领学生进

一步认识、

了解生活中

常见的交通

及安全标

志,知道这

些标志的重

要作用,培

养遵守交通

规则、注意

安全的意识

和习惯。

 

引导学生在

游戏中更加

深入的认识

到交通及其

他安全标志

的作用。

播放课件,上面有各种交通及安全标志在闪动。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标志的分类:

禁令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并分别举例。

 

活动二:

小小标志知多少

师:

除了刚才看到的标志,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标志呢?

 

活动三:

游戏识标志

在班级中成立“小小交警队”、“小小司机队”。

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让学生说说这些是什么标志,在什么地方见过,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还搜集到了哪些安全标志。

这些标志属于哪一类,作用是什么。

全班交流:

将标志展现给全班同学看,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标志的样子。

⑴由小交警设置标志:

把教室里的几条通道当作公路,看一看,想一想,什么地方可以放哪个标志。

小交警“实地”摆放并说明原因。

 

 

三、

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开

展多种形式

的调查活

动,养成善

于观察、提

问的好习

惯,深化安

全意识。

 

教师评价、小结;提出问题:

我们的教室和教学楼还可以摆放什么样的标志?

1.教师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的安全标志粘贴到班级文化建设阵地中,作为“安全小常识”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引导学生成立“小小安全检查团”,调查、采访身边的不安全现象。

并做好记录。

 

⑵当个小司机,(在游戏

(1)的基础上)说说在开车过程中看见了什么标志牌,应该怎么做。

学生讨论、交流。

如:

禁止喧哗、禁止吸烟、

安全通道等。

 

1.将课前搜集到的安全标志粘贴到教室的文化阵地,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2.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小小安全检查团”,调查、采访交警、协管员、家长、社区居民、同学,看看我们身边有哪些不安全的现象。

 

教案设计:

青岛河西小学袁德英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1.你认识这些标志吗

时间

第一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2课时

活动

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喜欢探究、珍爱生命的情感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观察、调查、询问、查阅图书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并在活动中分享感受和成果,体验快乐。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不安全现象。

各种形状的卡片。

学生准备

调查采访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安全的现象。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

 

二、合作探究,深化认识。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感悟道理。

 

提示、引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

本第四页的三幅图片。

 

活动一:

小小新闻发布会

师:

同学们,课前我们

通过调查采访,发现了

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些

不安全的现象。

我们来

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

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搜

集到的情况。

教师进行简单板书记录。

学生就图片上出现的现象进行判断,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如:

河边树一块牌子:

水深,注意危险!

 

全班发布新闻:

交流调查采访到的一些不安全的现象。

 

 

三、

课后拓展

分享感受和成果,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更加珍爱生命。

 

引导学生将

自己在整个

活动中的收

获进行总结

提升,并设

计安全提示

语,增强学

生的安全意

识。

将课堂上学

到的安全知

识,应用到

实际生活

中,引导大

家都来提高

安全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整

理交流。

城市交通存在的不安

全现象。

小区内存在的不安全

现象。

校园内存在的不安全

现象。

其他方面存在的不安

全现象。

教师及时表扬评价

活动二:

我是小小设计师

师:

请同学们根据调查

采访到的不安全现象,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设计“安全提示语”。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活动三:

安全在我心

师:

在这次活动中你有

什么感受呢?

和大家

交流一下吧。

 

学生根据自己访问调查过程中的发现,分组讨论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针对调查采访到的不

安全现象,设计“安全

提示语”。

书写到课前

老师发的卡片上。

全班交流,互相评价。

 

全班交流活动感受。

将课堂上设计的“安全

提示语“张贴到小区宣

传栏和校园宣传栏内,

也可以作为一次小练

笔,让“安全伴随你我

他”。

 

教案设计:

青岛河西小学袁德英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2.我和妈妈逛商店

时间

第二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

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要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知道在公共场所要讲文明、有礼貌、守秩序、做文明人。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喜欢提问、积极动脑思考、乐于探究的情感。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考虑逛商店需要注意的问题。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

谈话导入

 

二、交流研讨,学习经验

以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逛商店时,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购买需要的东西。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商店吗?

师:

你喜欢和谁一起逛商店?

都去过哪些商店?

为什么去这些商店呢?

教师适时点评。

活动一:

小商品,大学问

师: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商品,(课件出示)想一想,如果你去逛商店的话,这些商品你会购买吗?

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意见。

 

三、课后延伸

 

引导学生根

据已有的经

验来探究怎

样逛商店,

知道怎样逛

商店。

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

教师小结:

选择学习和生活用品时要根据需要购买,用不着的不要买,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活动二:

逛商店的学问

师:

同学们,平时你是怎样逛商店的呢?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

商场导购图、导购牌、购物图片,引导学生树立文明、合理购物的意识。

 

小组讨论:

平时是怎样逛商店的?

全班交流:

归纳逛商店的注意事项。

如:

逛商店之前先想好需要买什么,

进商店时先看导购图,

买东西要有礼貌,经文明,

付款要排队,有秩序。

……

 

根据课堂上学到的逛商店的知识,和家人一起逛商店,写出逛商店的体验。

 

教案设计:

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王晶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2.我和妈妈逛商店

时间

第二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2课时

活动

目标

1.行为与习惯养成讲文明、有礼貌、守秩序、做事有主见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在逛商店的过程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用观察、提问的方式进行探究,经历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准备一些“超市欢乐购”的用品。

学生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食品、学习用品。

活动过程

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谈话

导入,激发兴趣

 

二、合作体验

 

引导学生回忆逛商店的经过,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生活常识,为后面的体验活动做好准备。

师:

同学们,前几天和家人一起逛商店了吗?

你有什么体验呢?

教师及时评价。

活动一:

策划“模拟超市”。

师: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设计一个模拟超市,我们大家一起来“逛商店”。

我们一起动手准备吧。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模拟超市,将物品分类摆放。

 

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全班交流。

 

1.将准备的物品进行分类。

2.将分类的物品,分组摆放。

如:

食品类、学习用品类、日常用品类、玩具类、收银台等。

3.成立“小超市工作组”,有售货员、收银员、顾客等。

 

三、我做

文明小顾

引导学生在

选择生活和

学习用品时

有自己的判

断,不盲从,

懂得如何做

一名文明顾

客,同时在

与别人的交

流中分享感

受和快乐。

 

引导学生用

学过的知识

指导自己的

行为。

活动二、超市欢乐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超市购物。

 

活动三:

购物体验大家谈。

师:

通过这次模拟购物活动,你有什么体验?

 

教师评价小结。

活动四:

我是“文明购物小明星”。

师:

你认为谁可以被评选为我们的“购物小明星”呢?

我们一起来评选吧。

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我和妈妈逛超市。

在模拟逛超市时体验如何购物。

学生要进行角色轮换。

2.每组表演结束后,全班进行交流评价,可以提出改进建议。

将自己的购物体验书写在本子上。

小组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看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全班民主评选“文明购物小明星”,颁发“文明章”。

1.将活动体验粘贴到教室的文化阵地内。

2.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购物知识和感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名文明的小顾客。

 

教案设计:

青岛重庆路第三小学王晶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3.我们手拉手

时间

第三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

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应该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2.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情感。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自己和手拉手小伙伴的故事。

活动过程

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音乐

导入,激发兴趣

二、故事明理

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故事,初步感受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找朋友》,请大家随着音乐想想自己的朋友吧。

(播放视频音乐)

活动一:

说说我的朋友。

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朋友是谁?

你们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

 

全班交流。

1.找同班同学做朋友的小故事。

2.找同级部同学做朋友的小故事。

3.找本校同学做朋友的小故事。

4.找其他学校同学做朋友的小故事。

5.找其他城市同学做朋友的小故事。

 

三、课后

延伸

 

 

让学生初

步懂得如

何选择自

己的手拉

手伙伴,知

道同学之

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及时引导、评价、鼓励。

让学生知道同伴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活动二:

找朋友。

除了现在的朋友,你还想找什么样的朋友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同学做朋友。

 

小结:

学习和生活中能互相给予帮助,共同进步的小伙伴就是我们的手拉手好朋友。

1.指导学生将手拉手计划粘贴到教室宣传栏内。

2.指导学生和远方的伙伴写信交流,共同成长。

 

全班交流。

现场找朋友,结成手拉手好朋友。

和手拉手好朋友制定“手拉手”计划,一起快乐成长,共同进步。

全班交流手拉手计划。

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不断修改完善计划。

 

1.将手拉手计划粘贴到教室宣传栏内,作为自己成长进步的动力。

2.写信给其他城市的手拉手伙伴,共同制定手拉手计划,一起进步,快乐成长。

 

教案设计:

青岛双山学校赵晓恬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3.我们手拉手

时间

第三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2课时

活动

目标

1.行为与习惯在同伴有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地进行帮助,关心爱护同伴,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讲文明,有礼貌。

2.过程与方法在与同伴手拉手中分享感受,体验快乐。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温馨卡片

学生准备

完善手拉手计划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交流探究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快乐。

 

引导学生将

在手拉手中

的感受或是

自己的知心

活动一:

真情手拉手。

师:

你和手拉手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告诉大家吧。

 

教师及时鼓励、评价。

活动二:

礼物表情谊。

师:

为了表达你的情谊,你觉得应该送给小伙伴什么礼物呢?

活动三:

温馨卡片

师:

请在温馨卡片上写下你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验吧。

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方式展示自己和手拉手好朋友活动的情况。

如:

一起做游戏、锻炼身体、帮助学习、做客等。

全班评价。

 

全班交流:

送给手拉手好朋友什么礼物?

为什么?

(要求礼物要实用,对小伙伴有帮助)

在“温馨卡片”上写下在手拉手活动中,自己为小伙伴做的好事,向小伙伴学到的新知识

 

二、课后延伸

话写在卡片

上,在享受

快乐的同

时,培养乐

于助人的品

质。

 

引导学生将

活动落到实

处,在活动

中获得更多

的感悟和快

乐。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

教师指导学生将卡片粘贴到班级文化建设专栏中。

 

活动四:

手拉手新目标。

师:

同学们,我们开展手拉手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都有很大的收获,那么在今后的活动中,大家还有什么打算呢?

 

教师引导学生将手拉手活动持续开展下去。

 

以及自己的活动感受、收获。

全班交流。

 

将卡片粘贴到班级文化建设专栏中,营造一个快乐、幸福、和谐、温馨的氛围。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手拉手好朋友一起活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教案设计:

青岛双山学校赵晓恬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4.可爱的祖国

时间

第四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

目标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

准备

教师

准备

课件

学生

准备

自己收集的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图片、照片、旅游纪念品,名人的图片,故事。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听歌曲,导入课堂

 

二、找中国

激趣

引入课题

 

提高学生兴趣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体验学习的快乐。

播放了一首歌颂祖国的儿歌《祖国祖国,我爱你》

接着富于激情的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出生在中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国,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可爱的祖国妈妈

板书课题:

可爱的祖国

地球仪,圆又圆,拨一拨,转一转,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找,我们的祖国在哪里呢?

我用儿歌启迪孩子们,让每组从地球仪上寻找中国的版图。

师:

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找到祖国的?

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谈感受

小组交流并汇报。

 

教师也把中国版图贴在了黑板上,接着,渗透祖国首都是北京,祖国生日是十月一日,祖国面积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

师:

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因此,我国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全国各族人民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祖国的生日,表达高兴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天安门前更是鲜花盛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面。

小组交流

 

学生与老师谈话交流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交流

 

教案设计:

青岛湖岛小学赵添姿

课题

4.可爱的祖国

时间

第四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

目标

1、初步了解祖国的知识,感受祖国的壮美与伟大。

2、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课前

准备

教师

准备

课件

学生

准备

自己收集的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图片、照片、旅游纪念品,名人的图片,故事。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三、小眼睛看大中国,感受祖国伟大

 

四、课内活动:

我们都爱大中国

激趣

引入课题

 

提高学生兴趣

 

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体验学习的快乐。

1、教师展示图片,初步感受祖国的可爱。

师: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啊,除了用“可爱”来形容我们的祖国,我们还用了其他的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

美丽队、强大队、发展队、富饶队、团结队、伟大队

 

师:

我们都爱大中国。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吧!

老师想要用一首诗表达我队祖国的喜爱!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展示

 

 

 

五、课外延伸:

可爱的青岛

诗歌朗诵:

可爱的祖国

在地球的东方,

有一只昂首高亢的雄鸡,

那就是中国,

那就是美丽可爱的祖国。

她有幽蓝碧绿的湖水,

有平坦辽阔的草原,

有平无数雄伟高耸的山峦。

 啊,可爱的祖国,

我祝愿您青春永驻,永远美丽动人!

师: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发现祖国妈妈真美,真可爱,我们生活的城市青岛,更是我们大家的家,青岛近几年发生巨大变化。

周末,请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去青岛的大街小巷转一转,把你看到的青岛的变化记录下来,或用照相机拍下来。

教案设计:

青岛湖岛小学赵添姿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5.祝福您,祖国妈妈

时间

第五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1课时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0月1日是祖国的生日——国庆节。

2.过程与方法感受国庆节的欢乐气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祖国风光录像。

(包括长城、故宫、长江、黄河、天安门等祖国著名风光)

教师准备有关国庆节来历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搜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导入新课

 

创设活动情境

 

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每当你过生日,爸爸、妈妈、亲朋好友都给你准备礼物,你多么快乐呀!

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祖国妈妈也有生日,关于祖国妈妈的生日,你们知道些什么?

 

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学生可能会说出祖国的生日是国庆节,是10月1日等一些简单的常识

 

二、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

引发讨论

 

二、讨论交流

1、播放开国大典录像,教师解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那一天起,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2、师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生日是10月1日,祖国的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国已经有60岁了,庆祝祖国生日的日子就是国庆节。

3、播放祖国风光录像,让学生了解祖国妈妈的样子。

教师随录像进行适当解说。

 

 

学生自由说说通过录像知道了什么。

 

学生对祖国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以祖国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案设计:

青岛开平路小学崔欣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5.祝福您,祖国妈妈

时间

第五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2

第2课时

活动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跳舞、写诗、画画等)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亲身体验等方式,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庆祝活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

活动过程基本环节

设计目的

教师指导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

一、导入新课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庆节的来历,知道了我们美丽的祖国妈妈已经60岁了,每一年,各地的祖国儿女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给祖国妈妈过生日。

你知道人们是怎么庆祝国庆节的吗?

 

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结合自己观察到的说说人们是怎样庆祝国庆节的。

二、讨论交流

 

三、活动延伸

 

四、小结

资料展示,丰富知识。

 

交流拓展,深化理解。

 

交流收获

 

1、教师播放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录像(解说:

人们为了庆祝国庆节,在天安门前面设计了许多有精美图案的花坛,在大门口挂上了国旗,人们还举行了庆国庆文艺演出,海外同胞也在各地庆祝国庆节,向我们的祖国祝贺。

刚才知道了过去人们是怎样为她过生日的,今天,我们一起为祖国妈妈开一个“生日庆祝会”。

 

今天,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为祖国妈妈庆祝了生日,表达了对祖国妈妈的无比热爱,在平时我们要努力学习,做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孩子,这是对祖国妈妈最好的报答。

 

引导学生说说看了录像以后的感受,注意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与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教育。

 

讨论:

可以用什么形式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

如画画、写诗、跳舞、唱歌、制作一件工艺品等。

 

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教案设计:

青岛开平路小学崔欣

《品德与生活》教与学活动设计表

课题

6、国庆假日

时间

第六周

地点

教室

课时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