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101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docx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

郑万高铁湖北段ZWZQ-7标段

(DK500+200~D1K511+158)

保康隧道工程

质量创优规划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高铁

湖北段ZWZQ-7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保康隧道工程质量创优规划

1.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4-201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9226-2015);

中施企协字《国家优质工程审定与管理办法》;

⑸《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评选办法》;

⑹武九公司关于隧道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的系列文件;

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的装备、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及多年来在铁路特别是长大隧道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2.编制说明

明确保康隧道工程创新目标及创优措施,指导创优工作顺利实施。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标,以工程创优为契机,通过编制实施创优规划,细化创优措施,采取先进、科学、成熟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以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为原则,按期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创建优质工程,实现建设项目质量目标,指导现场施工管理和施工监控。

本规划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原则,以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自控,确保工程质量为目标,强化质量控制手段和过程控制措施,突出质量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健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不留死角。

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程、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进行作业,按《验标》要求进行检验,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使用范围

本创优规划适用于保康隧道二分部管段工程。

4.工程概况

保康隧道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桥镇和马桥镇境内,隧址区处于荆山山脉北段,主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延展,连绵起伏,地形切割较深、峰谷相间,隧道进口位于后坪镇后坪村,出口位于马桥镇塘儿河村。

洞顶部因山高坡陡,多数地段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耕地和居民点零散分布。

隧道进口处无村庄,进出口均有公路通达,交通方便。

保康隧道为Ⅱ级风险隧道。

隧道全长14570m,DK500+204.2784=D1K499+410为长链,长度为794.2784m。

隧道最大埋深504m。

隧道洞内线路坡度为单面上坡,线路坡度按里程从小到大分别为DK500+200~D1K499+500坡度为0;D1K499+500~D1K500+450坡度为0.499%;D1K500+450~D1K502+200坡度为2.1%;D1K502+200~D1K507+200坡度为2.5%;D1K507+200~D1K511+360坡度为2.5%;。

全隧除D1K499+586.082~D1K501+915.584段位于半径R=8000m的右偏曲线上,D1K508+003.197~D1K510+067.746段位于半径R=100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

为保证工期,解决防灾救援、施工通风、排水的需求等问题,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保康隧道采用本隧道设置“2横洞+1斜井+2平导”共计5座辅助坑道施工组织模式。

其中二分部负责:

“2横洞+1斜井”1#横洞长度为265m,2#横洞长度为1105m,斜井总长度为935m。

及正洞进口段DK500+200~D1K511+158的11748m的施工。

5.工程技术标准及断面围岩级别

5.1工程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

高速铁路;

⑵正线数目:

双线;

⑶设计行车速度:

350km/h;

⑷正线间距:

5.0m;

⑸最大坡度:

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⑹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7000m,困难地段5500m;

⑺牵引种类:

电力;

⑻列车类型:

电动车组;

⑼到发线有效长度:

650m;

⑽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⑾调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⑿最小行车间距:

3分钟。

5.2隧道断面围岩级别

隧道正洞断面及围岩级别情况见表5.2.1。

表5.2.1隧道正洞围岩级别情况

隧道名称

设计断面

宽×高(m)

围岩级别(m)

Ⅲ级

Ⅳ级

Ⅴ级

合计

保康隧道

14.82*12.36

5200

7161

2213

14574

本隧道设置“2横洞+1斜井+2平导”共计5座辅助坑道。

辅助坑洞均采用无轨运输。

辅助坑道断面及围岩级别情况见表5.2.2。

表5.2.2辅助坑道断面及围岩级别情况

隧道名称

设计断面

宽×高(m)

围岩级别(m)

Ⅲ级

Ⅳ级

Ⅴ级

合计

1号横洞

7.5×6.2

114.73

140

254.73

2号横洞

7.5×6.2

200

827.14

35

1062.14

斜井

7.5×6.2

823.14

103

926.14

1号平导

5.0×6.0

80

190

270

2号平导

4.5×5.0

80

170

250

1号平导至保康隧道之间设置横通道4座,2号平导至保康隧道之间设置横通道4座,长度均为22.2m。

横通道断面及围岩级别情况见表5.2.3。

表5.2.3横通道断面及围岩级别情况

横通道编号

设计断面

宽×高(m)

围岩级别(m)

Ⅲ级

Ⅳ级

Ⅴ级

合计

1#

4.5×4.0

22.2

22.2

2#

4.5×4.0

22.2

22.2

3#

4.5×4.0

22.2

22.2

4#

5.0×6.0

22.2

22.2

5#

4.5×4.0

22.2

22.2

6#

4.5×4.0

22.2

22.2

7#

4.5×4.0

22.2

22.2

8#

4.5×4.0

22.2

22.2

6.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6.1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总目标: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和总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实现主体工程零缺陷,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合格。

6.2树立质量意识、制定质量管理制度

认真组织广大施工人员学习高速铁路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施工技术规程及有关法规,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质量意识,让广大施工人员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使人人重视质量;同时,按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及有关规程,认真研究、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方案,落实施工管理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质量“三检制”、质量岗位责任制,施工中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施工。

6.3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质量与进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将辩证地处理这一矛盾的统一体。

在任何情况下,质量决定一切,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

因此,当质量与进度矛盾时,进度必需服从质量,做到处处质量第一,坚决抛弃重进度轻质量的观念。

6.4创优规划领导小组及职责

6.4.1创优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

骆文学

副组长:

赵庆峰、张江卫

组员:

麻晓飞、张旭、韩伟、王利刚、李宏、李勇勇、孙伟

王长亮、杜启运、闫二兵、张大牛、王立继伟

6.4.2领导小组职责

创优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创优的组织领导工作,传达上级及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协调处理创优工作中的问题,开展工程质量评奖,架子队也成立相应的工程创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创优规划的实施,制定工程创优的施工措施和重点项目,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

项目经理:

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本办法将工程创优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具体落实到每个责任人;组织制定奖惩制度和考核措施,并定期进行考核。

在整个项目内部形成良好的创优氛围,定期组织检查,发现有不利于创优的因素及时纠正。

副经理:

是整个创优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有效合理地调配资源,保证各项计划的实现;组织创优竞赛,定期组织对各作业班组施工的检验批、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张榜公布,同时报项目经理进行奖惩;负责填写施工日志,按施工不同阶段对质量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拍照和摄像,并将有关素材交资料员妥善保存。

总工程师:

是整个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编制工程创优的详细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根据工程特点划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并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详细交底;组织成立QC小组,对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关键点实施攻关,解决问题,保证创优;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中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用科技来提高工程质量;定期组织对已形成的工程资料进行检查、分析、讲评,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纠正。

安质部部长:

是整个工程创优工作的重要责任人,负责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的专检工作。

在日常的巡检过程中,做好重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并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实施监督;在班组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负责会同有关人员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进行质量验收,收集积累质量抽检、送检及验收文件资料。

工程部部长:

组织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做好工程的隐蔽验收记录、工程技术复核记录、图纸变更记录,并及时将完成的资料交资料员保存。

物资设备管理部部长:

负责保证全部进场材料设备皆为合格品,并及时收集材料设备的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资料原件,分类交资料员保存;进场的外委加工的材料、半成品,若有要求进行复试的,按时按要求进行试验,按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保证检验结论为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对未经复试的材料必须挂牌标识。

相关业务人员:

负责将相关的工程资料及时收集,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理、汇总;认真对照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及时剔出,由项目总工处理。

6.5质量创优工作程序

为保证创优规划的实施,更好地开展质量工作,项目分部及架子队对关键工序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制定现场施工标准,将各工序质量、施工工艺、具体要求细化列表下发至作业班组。

以便工班按质量标准开展自检,不断提高施工质量。

质检人员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出现。

创优工作程序图6.5.1

 

创优工作程序图6.5.1

7.质量保证措施

7.1机械设备管理

(1)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对机械的品质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2)机械设备进场时进行调试合格后要及时索取机械设备相关的资料。

(3)对有关于计量方面的机具设备进场后必须送至相关的计量仪器检测部门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在现场使用。

(4)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在施工中加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5)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确认合格者发给操作证,持证上岗。

7.2材料的进场管理

(1)工程所用主要原材料必须按照业主下发文件所规定的范围来选定厂家,必须验证厂家的资质证明材料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监理,会同监理对厂家的生产规模、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经批复后方可进场使用。

(2)审核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的出厂证明、出厂批号、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有问题的材料,拒绝进入施工现场。

(3)进场材料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填写《材料进出场检验记录》,需要进行复试的材料,试验室按照取样频率进行取样送检。

(4)项目分部技术和质量部门负责原材料的可追溯性。

需要追溯的材料包括:

钢筋、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预拌混凝土及其它有追溯要求的材料,其可追溯性反映在标识内容中,通过各种记录、签字、盖章、实物标识牌等追溯原材料的来源、时间期限、质量要求、使用部位等。

7.3施工过程控制

(1)实行首件验收制度

为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管理,强化质量检查程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章、有序、有效地实施,向业主交付满意的工程,工程开工之初确定了首件验收制度的实施办法。

首件验收制度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旨在以首件样本的标准,在分项工程的每一个检验批的施工过程中得以推广,认真落实质量控制程序,标准工序检查和中间验收,统一操作规范和工作原则,从而带动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高标准,以分项工程优质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优质。

对验收指标不达标的分项首件坚决返工,经评审达标的分项首件工程,现场指出大面积施工还应注意的事项,并批准展开大面积施工。

(2)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工序质量是基础,它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

要控制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工序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在每一项工序施工完后均需由班组对所施工质量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上下工序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上下工序班组应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

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检记录,经班组长签字认可后,上报值班技术人员。

由项目质量工程师组织专业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质量分析会及例会制度

施工过程中对质量问题或缺陷或不合格,均应找出根源,制定整改措施。

针对施工中具体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开专业人员参加的质量分析会是找根源的最好办法。

项目分部每周一、三、五召开生产例会,项目经理把质量讲评放在例会的重要议程上,除布置生产任务外,还要对近两天工地质量动态作一全面的总结,指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措施要切合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并要形成会议记录,以便在下次例会时逐项检查执行情况。

(4)特殊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是指该施工过程或工序施工质量不易或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而得到充分的验证,或者万一发生质量事故则难以挽救的施工对象。

特殊过程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在这些工序或部位上应设置质量控制点,事先分析影响质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主动地、预防性的控制。

特殊过程应先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凡列为特殊过程控制的对象,必须在规定的控制点到来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派员到现场监督、检查。

7.4组织保证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深入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队自检、项目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

(3)项目分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架子队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质检工程师拥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则、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或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杜绝半成品或成品不合格。

(4)制定实施性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准开工。

质量保证体系和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的应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5)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做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6)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

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内容要认真进行检查,使施工规范化、合理化。

(7)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8)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置保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

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标高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9)施工所用的各种计量仪器设备按照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标定,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严格计量施工。

(10)所有工程材料应事先进行检查,严格把好原材料进场关,不合格材料不准验收,保证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每项材料到工地应有出厂检验单,同时在现场进行抽查。

做到来历不明的材料不用,过期变质的材料不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不用,消除外来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1)做好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与质量活动同步进行,内容要客观、具体、完整、真实、有效,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各方签字齐全,具有可追溯性。

由施工技术员、质检员、测试人员或施工负责人按时收集记录并保存,确保本工程全过程记录齐全。

7.5制度保证措施

(1)按照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程序,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系统,抓好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查和监督。

(2)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记录系统,对记录的编写、收集、分发、标识、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3)建立不合格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及时将不合格项报告及建议处置方案和有关技术处理方案报业主及其代表审查认可,并接受业主及监理对纠正行动的验证。

对严重有损于质量和重复发生的不合格项以及质量下降趋势的状况,必须认真分析、鉴定并查明起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重复出现。

(4)对构成工程主体的材料、半成品供货商进行资格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报业主审查认可,必要时业主可参加资格评价工作或委派监理公司参加资格评价工作。

(5)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抓好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质量关,严格执行“三级质量检查”(即班组自检、项目分部复检、监理专检)制度。

填写检查验评表,逐级签字,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原则。

(6)建立质量评定制度,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树立样板工程,及时反馈工程质量信息,把评定结果作为制定项目施工计划的依据之一。

制定工程创优规划,明确工程创优目标,层层落实创优措施,责任到人。

建立质量奖罚制度,明确奖罚标准,作到奖罚分明,杜绝质量事故发生。

(7)建立图纸会审制度,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充分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对设计文件中的差错与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积极提出修改意见,避免技术事故或产生经济与质量事故。

(8)建立技术交底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要接受企业技术主管部门的技术交底,同时项目技术负责人又要在项目内进行层层技术交底,以保证技术责任制的落实,技术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技术管理工作有效。

(9)成立QC小组,开展QC小组活动,定期进行QC小组成果发布,巩固和扩大QC小组活动成果。

7.6责任保证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领导下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责任制度。

(2)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技术规范标准和上级技术决定,制定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

(3)技术负责人直接领导技术员及有关职能人员的技术工作。

(4)及时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编制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5)对于施工中的重要工序,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施工项目内有关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6)定期审定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7)技术负责人应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处理质量事故并向上级报告。

(8)负责组织工程档案中各项技术资料的签证收集整理并汇总上报。

(9)领导项目部有关人员组织技术学习,总结交流技术经验。

8.技术保证措施

8.1施工组织编制及管理

(1)详细阅读工程地质勘测报告、工程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和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监理大纲及有关文件;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设计、建设、监理和施工四个单位有关人员参加的技术、质量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

(2)工程施工前,按照设计技术规格书、施工图纸、设计变更等设计文件要求编制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计划、质量控制程序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经工程监理单位审查批复后实施。

8.2现场施工技术管理

(1)根据施工任务需要,配置足够的、能满足使用要求与测试精度的各种设备、工具、卡具、仪器仪表、计量器具。

现场所用计量器具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有关部门或单位检定,并在检定合格证的有效期内使用。

(2)混凝土拌合、运输、入模、捣固、养护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混凝土内实外光,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8.3贯彻技术交底制度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指导施工,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保证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坚决执行“三个必须”的技术管理制度,即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审查,未经审核的设计图纸不得交付施工;方案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的方案不施工:

技术必须交底,特别是在施工前要详细进行交底,把施工要点、质量标准通过各种形式写出来,做到人人心中有数。

8.4贯彻技术复核制度

(1)子项工程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任务和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作好各项工程的衔接,认真进行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防止污染措施的检验,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按技术标准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代表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同时对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管理,使整个工程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2)把好各道工序中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关,对加工的半成品按要求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并报驻地监理检验。

认真作好原材料的检查试验和对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工作,使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做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反复复核,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4)工程实施前,严格按照经过业主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保证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每道工序都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不折不扣的执行ISO9001标准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作出的技术规定。

8.5主动接受质量监督及施工监理

进入本工程的每一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接受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监督,并严格认真地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命令,确保工程质量。

尊重和支持质量监督人员、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服从监督,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数据,经常征询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对监理工程师指出的质量问题立即改正。

在工序衔接上严格自检、互检和监理工程师认可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查和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禁止下道工序开工。

对无视检查和监理认可制度的作业人员,严肃处理,造成质量问题的坚决返工。

8.6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1)项目部安质部门按时填报工程质量事故统计报表,上报工程监理站和建设指挥部。

(2)工程发生质量事故,事故部位或工点技术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3)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用电话报告指挥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并通知设计、监理(或监督)单位驻现场有关人员。

(4)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3天内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报告,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发生的简要经过、损失情况;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事故报告单位。

8.7保证工程质量奖罚办法

为确保我单位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实现质量目标,严格工程工序质量控制、质量记录的真实、准确、及时性,严格按照项目部下发的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