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656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金华东阳市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年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上)科学试题卷

温馨提示: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160分。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写在其他位置无效。

3、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实验室里,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而液体药品通常放在细口瓶里;

应该用酒精灯的焰心给物质加热;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A.

B.

C.

D.

2.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A.0.556L=0.556×1000mL=556mLB.1.5m=1.5m×1000=15000mm

C.7.4m=7.4m×100cm=740cmD.180μm=180×1000=180000nm

3.有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③正确  D.全部错误

4.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亮要取48克密度是0.8克/立方厘米的酒精,则应该选择(▲)

A.量程50毫升,分度值5毫升B.量程100毫升,分度值2毫升

C.量程250毫升,分度值5毫升D.量程400毫升,分度值10毫升

5.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

茄种子。

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

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大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

6.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

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

7.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

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

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

A.被子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

8.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植物叶片的表皮、动物的软骨都属于组织

C

.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胃都属于器官

D.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9.长期食用“地沟油

”可能会引发癌症。

以下都是辨别“地沟油”的简易方法,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B.降温看油是否更易凝固

C.闻油是否有异味 D.听油燃烧时是否有劈啪声

10.一位同学猜想:

绿色植物需要沙子才能更健康地生长。

为了证明她的猜想,她准备了两盆植物,其中一盆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如图所示,则另一盆所处环境和条件应该是(▲)

 

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12.小明在一只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13.在讲物质的构成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

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后的总体积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一样大

B.混合后的总体积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大

C.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得出“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结论

D.这只是一个模拟实验,用形象的宏观

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

1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

B.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

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

D.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5.自今天(11日)开始,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

……” 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A.0.80×103kg/m3B.0.75×103kg/m3C.0.72×103kg/m3D.0.70×103kg/m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类别

动物名称

燕子、野兔、青蛙

蜜蜂、蚯蚓、蜘蛛

16.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一瓶伊利纯牛奶25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50▲;某位病人体温为39▲。

17.地球的内部结构像煮熟的鸡蛋,从地心到地表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地幔、▲三层。

18.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弄清动物的特征,再根据特征进行分类。

某同学将表内六种动物分成两类,他的分类依据的是▲。

该同学家里的鱼缸中有虾、乌龟、锦鲤鱼等动物,这三种动物中属于类别Ⅰ的有▲。

19.西红柿(又名番茄)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同学把它当作水果吃。

请你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红柿富含维生素、糖类等营养物质,西红柿属于   ▲     器官。

(填“营养”或“生殖”)

(2)切开西红柿,你会发现有红色的酸甜可口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 。

有些“筋络”把汁液分隔开,推测这些输送有机物的“筋络”属于   ▲  组织。

20.如图所示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系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薄膜的铁丝圈.图(c)表示手指轻轻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

图(d)表示一侧的有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

这说明▲。

21.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该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1.4倍,尼泊尔与西藏接壤,造成中国西藏自治区2511户房屋倒塌、24797户房屋受损。

尼泊尔地震是由于▲板块和▲板块相互碰撞导致的。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如果当你遇到地震时,请你说出一种应急处理的正确方法:

▲。

22.在网上购买一包A4打印纸,为进一步了解A4纸,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用刻度尺测出了整包打印纸的总厚度如图,则一张纸的厚度为▲。

(2)用天平测量纸张的质量。

步骤一: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发现指针向左偏(图甲),这时他应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步骤二:

天平平衡后,小明测量10张A4纸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则每张A4纸的质量是▲克。

(3)两次实验都采用了累积法进行测量,这种处理的目的是:

▲。

23.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看到云南名菜气锅鸡,其做法是:

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所示)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

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水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

汤汁是水蒸气▲(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现象。

小杨也想动手来尝试,他点燃燃气灶,供燃气灶燃烧的石油气是通过▲的方法使它液化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石油气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描写的是▲(填“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

24.下图表示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步骤①滴的液体是▲。

(2)观察时,若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这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若细胞有严重重叠,是由于图中所示的步骤▲(填序号)操作不当引起的。

(3)右图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

(4)若要将视野左下方的一个细胞进行高倍镜观察,需进行下列操作中的几项: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将装片向右上方适当移动;④将装片向左下方适当移动;

⑤转动物镜转换器。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25.一天,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到窗台上,上学去了。

晚上回家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35.5℃。

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填“小于”、“大于”或“等于”)35.5℃,其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29上号的

(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   。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7.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熔化。

为了研究雪水中的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

、D、E。

任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  。

(2)经过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上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3)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  。

28.你一定见过烧水的情景,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就会沸腾起来。

那么,水在沸腾时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小明同学为“研究水的沸腾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  的温度计。

(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  ▲  ℃,直到水

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  ℃。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9.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

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

  ▲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的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  ▲  ,从而使密度值▲(填偏大、偏小、不变)。

小明思考:

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

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

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

查阅资料得知:

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

于是进行了实验二:

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注射器内空气压强

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

注射器内空气体积

压缩前

P

23毫升

V

压缩后

2P

13毫升

0.5V

(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 ▲ 克/厘米3。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4分)胭脂红作为国家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可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的着色,一旦超标使用,会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危害。

查阅资料:

胭脂红色素又称食用赤色102号,是一种呈红色或暗红包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无臭,耐光、耐热性(10

5℃)强,遇碱性物质会变为褐色。

(1)根据资料,请写出一点胭脂红的物理性质。

(2)近日,食品质量监督局曝光了某市场上的部分虾米中的胭脂红色素超标。

小明的家中也有一包虾米,为了放心使用,小明在烹饪虾米之前,先将虾米在阳光下暴晒,再将虾米在水里浸泡后再使用,请你结合以上的信息指出小明处理虾米的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1.(8分)小科同学家的水龙头漏水了,小科觉得这样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于是小科对爸爸说:

“水龙头的水一天到晚在滴,很浪费水的,你把水龙头修一修吧!

”哪知道,爸爸说:

“你看水滴的多慢,浪费不了多少的,没事情的!

”小科想知道一昼夜到底浪费了多少水,从而让爸爸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小科和他的同学们开始设计实验来计算一昼夜浪费了多少水,请你帮他们把实验补充完整

(1)想测量一昼夜浪费水的质量,小科需要的工具有烧杯、秒表、▲;

(2)下面是小科采取的测量步骤,但少了一步,请帮他补上;

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0克;

用烧杯接从水龙头上滴下的水200滴;

经秒表测量龙头滴下200滴水的时间为t秒;

(3)用上面测量的量及补上的测量量表示一昼夜浪费水的质量▲;

(4)小科的爸爸看到小科计算出来的浪费的水量,也吓了一跳,于是马上把水龙头修好了。

其实在资源保护上,我们中学生虽然不能作为主力军,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贡献的。

请你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节约用水外,我们还能为保护资源做些什么?

32.(8分)快过年了,很多农家开始烧制上好的农

家白酒。

制酒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

发酵和蒸馏。

(1)发酵的过程:

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

发酵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蒸馏过程如图所示,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酿造出的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对(混合)后才能出售。

有关行业规定:

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

该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白酒,质量是多少?

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

(ρ水=1.0×103千克/米3、ρ酒精=0.8×103千克/米3)

33.(5分)小汽车和客车后面的玻璃上嵌有一些平行的线条,对此,小明认为是为了美观,小丽认为跟后边车辆射来的灯光有关,为此他们采访了汽车司机,没想到司机叔叔只知道它们是一整根金属线,通电可以发热,

除此之外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结合冬天我们在教室里生活上的感受,你能帮他们解释吗?

 

2015年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上)

科学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16.

17.

18.

19.

(1)

(2)

20.

21.

22.

(1)

(2)

(3)

23.

24.

2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

(1)

(2)

27.

(1)

(2)

(3)

28.

(1)

(2)

(3)

(4)

 

29.

(1)

(2)

(3)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

(1)

(2)

31.

(1)

(2)

(3)

(4)

32.

(1)

(2)

(3)

 

33.

2015年下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上)

科学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B

B

B

A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D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62分)

16.千米毫升千克摄氏度

17.地核地壳

18.体内有无脊椎骨乌龟、锦鲤鱼

19.

(1)生殖

(2)液泡输导

20.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1.亚欧印度洋

迅速躲到结实的桌子底下跑到室外空旷处(合理即可)

22.

(1)0.007cm或0.07mm

(2)右4.22

(3)减小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23.放出液化扩散压缩体积化学性质

24.清水③②①④④⑤①

25.等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总分28分)

26.

(1)A

(2)D

27.

(1)5

(2)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就越大

(3)选择颗粒饱满且大小相近的种子、选择不同的种子

28.

(1)水银

(2)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温度计表面

(3)9698

(4)图略

 

29.

(1)继续往左盘添加大米直至天平平衡

(2)偏大偏小

(3)1.67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总分25分)

30.

(1)呈红色或暗红包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无臭;耐光、耐热性强(写出1个即可)

(2)在阳光下暴晒不合理,用水浸泡合理。

因为胭脂红色素易溶于水,耐热性强。

31.

(1)天平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和200滴水的质量为m克

(3)86400(m-m0)/t克

(4)合理即可

32.

(1)化学变化

(2)先汽化后液化

(3)455g0.91g/cm3或0.91X103kg/m3

33.冬天车内外温差大容易在后窗玻璃上形成雾或霜,金属线通电后使玻璃受热温度升高,雾或霜受热后变成气态。

(三点写出即可得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