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104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docx

内外账合并的方法

两账合一的方法探讨

两套账

一、什么是两套账

1、通常企业在不同目的之下,为了满足不同要求对同一个会计主体编制了两套账,甚至多套账。

这些目的通常有:

(1)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账:

内账(管理账)

(2)为了应付税务机关的账:

外账(税务账)

(3)为了贷款需要的账:

银行账

(4)为了海关检查的账:

海关账

(5)为了申请高新资格的账:

高新账

2、两套账或多套账的原理:

对于同一会计主体,对于同一个会计期间,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每套账做不同取舍,使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导致每套账的会计报表结果不一样。

3、一般来说:

大多数企业是两套账:

内帐和外账。

4、企业为什么需要两套账:

中国的税负环境太恶劣,企业若完全照章纳税,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将会有沉重负担,甚至无法生存,很多企业的原始积累都是靠偷税漏税来完成的。

企业为了减少税负,外账采取少计收入,多记成本费用等的方法来进行会计核算;但是对企业企业管理者,需要财务数据放映企业全面真实的情况,才能够利用财务数据对企业进行管理。

因此,企业编制两套账。

二、两套账簿的正确做法

1、内账目标:

内账的目标是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核算的重点是实质,不是形式。

例如:

业务员请人洗脚,没有发票,写一张纸条经过审批就可以入账;例如送人一个红包,写一张纸条经过审批就可以入账。

等等。

2、外账目标:

符合税法的要求,重点是发票。

3、两套账的程序:

先从内账入手,将内账的凭证经过增减、变换后为外账凭证。

(1)复印:

对于正常的业务,如收入、成本、费用是有发票的凭证进行复印,原件作为外账的记账凭证,复印件作为内账的记账凭证。

(2)减少:

对不符合税法要求的凭证,如不开票收入,没有发票的成本费用,只在内账核算,不在外账核算。

(3)增加:

为了多记成本费用,如多开的发票,并不是实际发生的,只在外账核算,不在内账核算。

(4)变换:

如对一些费用,没有发票,以另一种名义开发票。

例如,送人一个红包,内账凭一张纸条记到“业务招待费”、甚至记到明细科目“回佣”;然后以一张加油发票代替,外账记到“汽车费用”。

以此类推。

(5)经过复印、减少、增加、变换后,内外账分别有了自己的原始凭证,按照各自的原始凭证进行记账。

三、两套账及多套账。

两套账之间还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多套账的难度会更大,帐套太多也就混乱的情况越严重。

不管企业到底有多少套帐,内账始终是根本,外账是参考,通过一定的办法,找出最正确的账套,消灭其他账套。

四、两套账和ERP,以两账合一后的数据或以内账的数据进行ERP,因为外账通常是非常不准确的,和企业的实际差异太大,以外账数据进行ERP,将是一场灾难。

若以内账数据(当然也要准)进行ERP,在两账合一完成后,按两账合一完成后的数据对ERP重新初始化,新建账套。

两账合一

两账合一的目标:

在某一个资产负债表日,经过调整之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都是公允的,简单来说,公允可以理解为正确或准确。

在这一天,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据都是可以盘点的、可以查验的、可以询证的。

两账合一针对的是资产负债表,因为资产负债表是连续的,有期初、期末,期初期末是连续的。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期间报表。

二、两账合一的方法:

1、两账合一的时间选择

(1)选择在计划报告期的前一年,因为太早做会加重企业税务负担。

(说白了,若不是因为要上市,企业就应该做两套账才是企业的现实选择)

(2)选择在第三季度开始做。

(3)选择某一个月末为清产核资日,如6月30日,9月30日。

(4)到年末,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完毕,两账合一完成。

(5)两账合一过程采取了一些非规范的方法,是不能经过IPO审计的,因此,两账合一的年度,通常不能作为报告期。

2、对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查清楚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实际情况,和内账数据进行比较,有差异直接调整内账。

按道理,内账是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数据本身就可以来分析与外账的差异,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其实,企业的内账也是混乱的,也是有很多差错,因此通过清产核资,把内账调整正确。

3、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直接调整内账,差异倒挤到“未分配利润”。

内账的调整没有忌讳,以差异表做附件直接调。

4、清产核资日之后内外账不再发生新的差异,有差异都是清产核资日之前的,若有新的差异,那么差异就会没玩没了,永不了结,两账合一也就失去了意义,两账合一就宣告失败。

(清产核资日之后,企业不可以再进行凭证的“复印”、“减少”、“增加”,但是必要时可以“变换”,“变换”也应尽量少,不要滥用)(因为“变换”通常是费用,不影响资产负债表)。

5、清产核资日之后,内外账并行到年末,此时,内外账已经一致(实际上“应交税费”和“未分配利润”还是有差异的,无妨)(因为应交税费是永久性差异,企业只是在报告期规范纳税,此前的税是无法计算清楚的,也不应该补交,“应交税费”有问题,当然“未分配利润”也就不准确)

6、对经调整的外账的年末数,重新初始化,作为报告期第一年度的期初数,重启新的帐套,新的帐套就是以后企业的帐套,原来的帐套停止。

三、内外账差异的调整方法:

以外账为起点,以内账为目标进行调整。

内外账常见科目差异调整方法

序号

科目

调整方法

备注

1

现金

最后调整,其他科目调整完毕后本科目的差异,多就由老板拿走,少就由老板补齐

2

银行存款

1、外账会计没有严格核对银行对账单,有差错。

以银行对账单为依据,找出错漏的凭证,不管业务实际的发生时间,全部在本期补记或冲红。

2、有的银行账户没有在外账体现,而且甚至金额较大。

将这账户的资金转到老板可以控制的非本公司账户、或取现清空,然后销户。

在外账上始终视同这些银行账户不存在。

3

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有的会计从来不做账,或者没有交由外账会计做账,甚至做成“银行存款”。

根据实际盘点的应收票据。

不管业务实际的发生时间,全部在本期补记或冲红。

4

应收账款

1、由于以前对外虚开、多开发票,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的销售,因此就会有一块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外账数据大于实际数据。

金额较小时,以现金收款的形式冲掉差异。

金额较大时,以老板控制的银行账户向公司还款。

2、实际上是坏账,按道理100%提取坏账准备和进行坏账核销。

但是坏账核销在税务局办理审批有一定难度。

坏账本身不影响规范,只是太多的坏账是对公司管理能力的否定。

可以比照第一点的方法平掉一些。

3、因为收入不开票,外账的应收账款比实际小。

外账不做处理,内账将款项收回就可以了。

5

预付账款

1、外账上预付的款项,因为采购没有发票,所以预付账款没有冲销,以撤销采购的名义,收回款项冲平。

2、外账上没有预付账款,实际上有,以后收到采购发票时,无法冲平,成为应付账款,导致多出来的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这是两套账时没有做好所导致的。

若没有发票就不应该在外账付款,若有发票就应该在外账付款。

但是,要不财务经理没有审批筹划好。

要不很多老板个人随意付款,根本就没有经过会计的审批。

6

其他应收款

1、填写收据,现金收款。

2、找一些费用发票冲平。

3、若金额巨大,大多是资金占用所引起。

资金占用应清理归还。

若资金占用金额巨大,就看老板有多大的实力了。

7

原材料

1、由于有不开票的采购,外账没法入账,导致账上数据小于实际库存。

找关联方做虚假采购,凭发票入账,增加账上金额与实际一致,导致多出来的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还可以通过几个月的账务出库比实际出库小,结平差异。

2、由于为了减少增值税税负,虚开了采购发票入账,导致账上的金额大于实际。

通过几个月的账务出库比实际出库大,结平差异。

注意虚开发票风险。

减少账务出库数据会导致毛利率高升,多增利润

8

发出商品

、企业没有及时开具发票,结转收

入,大量发出商品挂账。

实际上逃脱税款,税务机关也会关注。

企业应及时开票,结转发出商品。

2、因客户验收障碍,迟迟没有开票。

企业应加强商务力量,解决分歧,及早财务可以开票,结转收入。

3、对于实在无法对应结转收入的,

结转的营业外支出。

(发出商品不能长期挂账,发出商品和收入确认相关联)

大量开票会导致大量的增值税和所得税。

这是企业以前的欠账现在的清还。

若此项处理严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则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有限,或因大量应收账款没有收回,或资金已经给消耗。

总之,这是企业经营能力弱的表现。

9

固定资产

1、因以前购买固定资产时没有取得发票,导致外账上没有固定资产入账。

采取购买一批旧设备的方法取得发票,固定资产入账和实物相符,导致多出来的应付账款按应付账款的处理方法处理掉。

2、因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丢失、报废,但是账务没有处理而导致账上多出固定资产。

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注意购买发票风险。

10

长期待摊费用

企业原来往往将开办费、装修费(租赁)列进长期待摊费用。

结转到当期损益。

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若金额较大,将严重影响利润,甚至亏损

11

应付账款

1、因虚假采购导致账上有应付账款,实际并不需要支付。

在外账银行账户写大小头支票,冲平应付账款,款项倒腾到账外。

2、因无票采购,在账上没有金额。

用账外资金支付。

外账不用处理

12

预收账款

、造成的原因和发出商品有关系,结合发出商品的处理。

2、通过账外资金结平或结转到账外

13

其他应付款

占用别人的资金,付款清理。

14

应交税费

若本年度计算错误,申报错误。

补申报、补记账。

以前年度就没法管了

15

应付职工薪酬

调整至正确,对方科目为费用科目,结转损益结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