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125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6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docx

福建省宁德市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宁德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西周建立后,设立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王国达53个。

由此可见,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王族B.异姓功臣C.平民D.先代贵族

2.图1所示的是清代某一份圣旨,其撰拟者应是

A.丞相B.军机大臣C.皇帝D.礼部尚书

3.下列选项中,与条文“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属于同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赔款二亿两白银B.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C.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4.某同学推断图2所示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情景。

他推断的主要依据是图中的

A.建筑B.人物C.国旗D.硝烟

5.“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此语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A.背景B.经过C.性质D.影响

6.中国从水逝云卷而去的专制国到风驰电掣而成的共和国,“诚列强所不信,吾同胞梦计所不及”。

促成这一历史巨变的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解放战争

7.图3是某同学收集的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的一部分。

该图所示的是

A.川陕革命根据地B.苏北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D.间东革命根据地

8.词句“横扫黔省,所向无敌。

威震云南,龙云丧胆。

追剿之敌,叫苦连天。

克服天险金江,战胜雪山草地”,所描写的历史事件

A.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B.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批骨干

C.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D.促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9.蒋介石在1931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倭寇果乘粤逆叛变、内部分裂之时,来侵略我东三省矣!

”“余唯有鞠躬尽瘁然后面已保…报我民族!

”此篇日记应写于

A.九一八事变后B.西安事变后C.七七事变后D.淞沪会战后

10.与西方资本主义宪法相比较,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了明确而坚定的方向性。

这里的“方向性”是指

A.封建主义B.民族主义C.社会主义D.资本主义

11.根据图4所示,可判断出该“主要内容”应属于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1946年,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中国提出并实行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

13.与图5所示邮票纪念的史事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

14.《十二铜表法》中有一条文规定: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这一

规定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B.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15.从1689年的《权利法案》到18世纪的《王位继承法》,再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这一进程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是

A.追求民族解放B.实现国家统C.争取自由平等D.实行民主政治

16.1787年,美国为改变“权利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了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邦联体制D.联邦体制

17.1878年到1890年,德意志共有338个工人组织被解散,1800种出版物被禁止,1500多人入狱,900多人被放逐。

由此可见,当时的德意志

A.政治上专制色彩浓厚B.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C.宰相享有最高统治权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18.以下名句中,出自《共产党宣言》的是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19世纪工人掌握政权、建设新社会的唯一经验来自于

A.英国光荣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二月革命D.中国五四运动

20.图6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中华民国的成立B.十月革命的胜利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1.据统计,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给西欧国家,其中90%是赠予。

这一举措

A.抑制了西欧经济的发展B.促进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便利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D.导致了二战后朝鲜的分裂

22.西欧国家一些领导人认为,只有通过超国家组织的建立才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大国间

的战争威胁。

基于这一认识,二战后欧洲走向

A.战争B.分裂C.联合D.独立

23.“它是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独联体B.欧洲共同体C.不结盟运动D.北约组织

24.图7所示的是某一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

这一期周刊最有可能出版于

A.1949年B.1955年C.1985年D.1991年

25.图8所示内容可用来佐证1991-2006年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一走向

A.区域化B.单极化C,全球化D.多极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唐太宗时期,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选官的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

要求:

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图9.

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一一翦伯赞《义和团》(1958年)(1958年)

材料三义和团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出更多的反侵略勇气。

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

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

一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992年)

(1)材料一中图9所示义和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哪两个省份?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义和团所体现的精神。

(2分)

 

(3)材料二、三中两位史学家在评价义和团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上评价方法不同的原因:

(8分)

 

A组题:

以下题目由一、二级达标高中考生作答,三级达标和非达标高中考生不做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雅典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两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在其民主政治进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但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世出…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摘编自《历史中的英雄》等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位即可)。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和“笼子”所反映的权力结构体制,并分析这一权力结构体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6分)

 

(3)综合以上材料,举一例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

(4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材料二现代中国外交概况

(1)材料一中图10、图11所示的场景分别反映哪一历史事件?

这两个事件对中国国际地位各产生什么影响?

(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分)

 

(3)与近代外交相比,中国现代亻外交具有明显的改变。

结合材料二分析其政治原因。

(4分)

 

B组题:

以下题目由三级达标和非达标高中考生作答,一、二级达标高中考生不做。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雅典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两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

在其民主政治进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但一个民主的社会对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一一摘编自《历史中的英雄》等

材料二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

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前总统布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中做出重大页献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位即可)。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布什认为“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最为珍贵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约束总统的“笼子”(机构)及其行使的权力。

(8分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关系。

(2分)

 

29.(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现代中国外交概况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1)材料一中图10所示的是哪一时期的外交场景?

图1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对中国而言有何国际意义?

(8分)

 

(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新中国外交政策。

(4分)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是现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目标。

结合材料二中的一个外交事例加以说明。

(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D

C

A

A

C

B

A

C

D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D

D

A

B

B

B

C

C

C

D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8分)

(1)由重门第到重才学。

(2分)

(2)评分说明:

一等(5-6分):

观点明确,2分。

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

观点较明确,1分。

两个史实或事例,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

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答案示例]

观点: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2分)

论述: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对科举制加以完善,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与政治,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秦朝吸取分封制的历史教训,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辖。

(4分)

27.(12分)

(1)山东;直隶。

(2分。

其中一个省份1分)

(2)反帝爱国精神。

(2分)

(3)不同:

材料二只肯定了义和团积极的一面;材料三则一分为二地评价义和团。

(4分)

原因:

时代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4分。

若结合史实加以概述且符合题意的亦可,每点2分)

28.(14分)

(1)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

(4分。

答出其中两位即可)

(2)体制:

三权分立。

(2分)

意义:

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4分。

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

(3)影响:

美国政治文明传承和借鉴了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分)

例说:

如美国借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做法对官员实行任期制。

(2分)

29.(16分)

(1)事件:

图10:

签订《马关条约》;图11:

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向中国正式投降)。

(4分)

影响:

图10: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进一步削弱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分)

图11: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分)

(2)阶段性;自主外交或和平外交。

(4分。

若答“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给2分。

若答出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亦可。

每点2分)

(3)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美苏冷战);审时度势制定外交政策;毛泽东、周恩来等政治家的外交努力等。

(4分。

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