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201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docx

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2017年上海心电图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关于delta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delta波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激动经旁路与房室结下传心室的时差

B.delta波的结束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

C.delta波的开始代表激动经旁路除极心室的开始

D.静注腺苷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变大

E.静注普罗帕酮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消失

2、对血钾增高最敏感的心脏组织是

A.窦房结B.心房肌

C.心室肌D.希氏束

E.普肯耶纤维

3、正常人运动时随运动量增加,血压的反应是

A.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步升高

B.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轻度升高或降低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不变,舒张压降低

4、产生心电图机内部噪声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噪音大

B.心电图机导联线接触不良

C.仪器周围有电磁噪声

D.心电图仪放大器元件损坏

E.放大器元件内部电子的不规则热运动

5、观测心脏转位的方法

A.从心尖部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B.从右心房向心底部方向观测

C.从前向后观测

D.从水平面观测

E.从心尖部向右心室观测

6、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动过速可被期前收缩诱发或终止

B.节律规整,心率常为150~250次/分

C.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

D.逆传P'波位于QRS波群之后

E.RP'间期<70ms

7、目前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仪自动判断室上性期前收缩是根据

A.P波的形态分类和PP间距提前量

B.QRS波群形态分类和PP间距

C.P波形态和RR间距

D.QRS波群形态分类和RR间距提前量

E.P波形态和QRS波群形态分类

8、患者男性,63岁,因心悸、胸闷半个月就诊。

心电图如图3-15-6所示,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但应除外

A.窦性心律

B.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C.间歇性左束支阻滞

D.室性期前收缩

E.急性前间壁心肌缺血或梗死

9、关于心肌缺血引起ST段压低机制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与缺血时大量消耗糖原储备有关

B.与缺血时细胞膜的过度极化有关

C.过度极化与K+有关

D.葡萄糖、K+大量溢出细胞

E.静息膜电位升高,导致4相等电位线(TP)上移,使心电图ST段相对下移

10、下列情况易发生心室颤动,但除外

A.早期复极

B.急性心肌梗死ST段明显抬高

C.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D.Brugada综合征

E.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

11、洋地黄中毒很少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

A.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B.室性心动过速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房性心动过速E.束支阻滞

12、实现患者心电图信息与计算机系统互相联系的重要基础是

A.使用单导联心电图机

B.使用数字化心电图机

C.心电图信息应是模拟心电信号

D.使用12导联心电图机

E.以上都是

13、患者男性,50岁,发作性胸痛3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长期服用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治疗,未停药即行运动试验检查,结果为阴性,正确的说法是

A.该患者可除外冠心病

B.该患者运动试验阴性是由于阿司匹林的影响

C.该患者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强

D.该患者所用药物对运动试验结果没有影响

E.该患者运动试验阴性可能是由于美托洛尔使患者具有较高的运动耐受力

14、心电图对下列疾病诊断最具有肯定价值的是

A.房室肥大B.心肌梗死

C.药物作用和电解质紊乱

D.心肌缺血E.心律失常

15、糖尿病合并自主神经功能严重损害患者的HRV分析表现为

A.LF/HF比值升高

B.所有频带功率均明显降低

C.SDNN在50~100ms

D.总功率增高

E.三角指数<30

16、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评估心肌缺血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B.可预测心律失常事件

C.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D.联合其他心电监测技术有助于筛查出高危人群

E.正常值、敏感性、特异性目前尚存在问题

17、梯形图如图4-5-2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窦性心律不齐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窦性心律不齐伴交界性逸搏

D.窦性停搏伴交界性逸搏

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伴交界性逸搏

18、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室间隔厚度>13mm,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厚度之比>1.3

B.合并梗阻时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

C.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可高达4m/s以上

D.左心室室腔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

E.左心室顺应性减低,左心房增大

19、以下情况可引起右胸导联QRS波群振幅增高,但不包括

A.右心室肥大B.右束支阻滞

C.A型预激综合征D.前间壁心肌梗死

E.正后壁心肌梗死

20、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效记录时间应不少于

A.48/小时B.24小时C.12/小时

D.22/小时E.20小时

21、患者男性,25岁,感冒后3天,因心悸就诊。

心电图如图3-14-2所示,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完全性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22、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表现为

A.QT间期延长B.QRS波群增宽

C.U波倒置

D.ST段压低,T波低平及U波增高

E.T波倒置

23、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根据是

A.心室肌呈不均匀性增厚

B.心室肌呈普遍性收缩降低

C.心室肌收缩幅度普遍性增大

D.左心室腔内径增大

E.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24、患者男性,48岁,活动后胸闷半年,常规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

行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至5分钟时,Ⅱ、Ⅲ、aVF导联出现ST段水平型压低0.15mV,运动后6分钟时ST段压低才恢复正常。

其结果应判断为

A.阴性B.阳性

C.可疑阳性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25、关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快慢型约占90%

B.心房和心室是折返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房室结内或房室结周围存在双径路是形成折返的基础

D.通常快径路的不应期较短,慢径路的不应期较长

E.最早的逆传心房激动点位于冠状静脉窦远端

26、可引起QRS波群振幅降低的原因是

A.皮下气肿B.肺气肿

C.胸腔积液D.全身明显水肿

E.以上都是

27、患者男性,59岁,高血压病史4年余,近1月活动后有胸骨后闷痛感,休息可缓解。

今因情绪激动又感胸骨后疼痛,听诊心率为120次/分,心电图检查如图3-2-1所示,应考虑为

A.急性心包炎B.变异型心绞痛

C.心肌缺血D.急性心肌梗死

E.自发性气胸

28、关于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

A.P波振幅减小或消失

B.PR间期缩短

C.QRS波群增宽,尤其是终末部分增宽

D.T波高尖E.ST段下移或抬高

29、长QT间期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

A.QT间期延长,女性QTC>0.48s

B.可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C.T波可发生电交替或有切迹

D.可发生心室颤动E.常有ST段抬高

30、心电图检查常见的干扰是

A.心电图机内部噪声

B.基线漂移、肌肉震颤

C.导联线折断、电极接触不良

D.交流电干扰、电磁场干扰、静电干扰

E.以上都是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窦房传导时间时,S2刺激后的代偿间期完全,提示S2位于

A.窦房结周围干扰区

B.窦房结内干扰区C.窦房折返区

D.窦房结有效不应期

E.心房有效不应期

2、以下为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可出现的心电图表现,但应除外

A.轻度狭窄时,心电图可正常

B.左心室肥大C.双侧心室肥大

D.心房肥大E.右束支阻滞

3、关于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代偿间歇多完全

B.室性期前收缩后不应出现逆行P'波

C.单源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多固定

D.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多≥0.12s

E.继发性ST-T改变

4、患者男性,28岁,乏力,气短,下肢水肿。

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应不包括

A.房室瓣开放幅度减低,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D.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E.二尖瓣-室间隔间距(EPSS)增大

5、正常额面QRS心电轴的范围为

A.0°~+90°B.0°~+60°

C.-30°~+90°D.0°~+110°

E.+30°~+90°

6、患者男性,32岁,有多发性骨髓瘤病史。

心电图如图3-6-7所示,应考虑为

A.正常心电图B.高钾血症

C.高钙血症D.低钙血症

E.洋地黄效应

7、关于房间隔缺损心电图改变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原发孔型缺损者,PR间期常延长,电轴左偏

B.常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右心室肥大

D.继发孔型缺损者均有心电图异常

E.右心房肥大

8、关于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检查之前停用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半衰期

B.心内电生理检查时,电极导管只需放置到希氏束区和右心室心尖部

C.依据电生理检查结果,可以指导对患者进行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

D.电生理检查室不需配备抢救药品和除颤器

E.电生理检查的操作者只需熟悉心电图学知识,操作前不需培训

9、患者男性,23岁,心悸1周。

心电图如图3-8-2所示,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E.窦性心律不齐

10、患者男性,56岁。

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发生胸痛并向左肩放射,发生胸痛时的动态心电图见图4-3-3,应诊断为

A.急性心肌梗死B.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C.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肺栓塞

E.主动脉夹层

11、关于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突然P波下传受阻,QRS波群脱落

B.下传的PR间期恒定

C.QRS波群形态大多正常

D.听诊可发现有间歇性心搏脱漏

E.常见的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急性风湿热等

12、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查前的准备不包括

A.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血脂、血糖等检查有无异常

B.认真体格检查,尤其要注意血压、心脏杂音等情况

C.试验前1~2天停用特殊的心血管药物,如洋地黄、血管扩张剂等

D.详细了解患者心慌发作前后的经过

E.向患者解释检查的一般过程和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签订知情同意书

13、心肌梗死急性期典型的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出现坏死性Q波,伴T波倒置

D.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ST-T多数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14、关于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15、支持心房扑动折返机制的证据是

A.心房刺激可以诱发和终止

B.可以被超速起搏拖带C.碎裂电位

D.心房扑动时,期前刺激后可重整

E.以上均是

16、以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时出现的表现,但应除外

A.起搏频率快慢不均

B.感知功能不良或丧失

C.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VVI

D.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AAI

E.磁铁频率下降

17、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最具特征性的改变为

A.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B.QRS波群时限≥0.12s

C.V5导联R峰时间>0.06s

D.V5、V6、Ⅰ、aVL导联R波增宽有切迹,无q波

E.V5、V6导联出现q波

18、AAI起搏器患者,有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4-8-11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A.感知不良B.感知过度

C.起搏功能异常

D.起搏器工作正常

E.起搏器电池耗竭

19、属于运动试验相对禁忌证的是

A.急性心肌梗死(2周以内)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各种疾病的急性期

D.运动能力障碍

E.年龄过大(>70岁)

20、以下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

A.ST段(J点)抬高出现在2个或2个以上相邻的导联

B.V1导联J点抬高≥0.2mV

C.在V2~V3导联,男性J点抬高≥0.2mV

D.在V2~V3导联,女性J点抬高≥0.15mV

E.除V2~V3导联外,其他导联J点抬高≥0.1mV

20、以下为目前国际上推荐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标准,其中不正确的是

A.ST段(J点)抬高出现在2个或2个以上相邻的导联

B.V1导联J点抬高≥0.2mV

C.在V2~V3导联,男性J点抬高≥0.2mV

D.在V2~V3导联,女性J点抬高≥0.15mV

E.除V2~V3导联外,其他导联J点抬高≥0.1mV

21、以自律性增高为主要发生机制的室性心动过速是

A.洋地黄中毒时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

B.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C.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以上都是

22、关于宽QRS波群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额面QRS心电轴为-90°~±180°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B.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不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

C.V1导联QRS为多相波,支持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D.心室夺获或室性融合波是诊断室性心动过速的有利证据

E.V1导联QRS波群呈“兔耳征”支持室性心动过速

23、关于心尖现象(孤立性T波倒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v4(或Tv5)倒置

B.在肥胖型青年人中多见

C.右侧卧位可使T波转为直立

D.其产生机制可能和心尖与胸壁接触干扰了心肌复极有关

E.属正常变异

24、以下不属于心电图正常变异的是

A.运动时出现一过性肺性P波

B.早期复极

C.运动时J点型ST段下降

D.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E.卧位时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25、关于交界性期前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在期前收缩中最多见

B.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前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12s

C.若提前出现的QRS波群后见逆行P'波,则P'R间期>0.20s

D.提前的QRS波群前后可有或无逆行P'波

E.仔细观察,提前的QRS波群前后一定有逆行P'波

26、兴奋在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A.心房肌B.房室结

C.心室肌D.普肯耶纤维

E.结间束

27、患者女性,61岁,冠心病。

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15-4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

C.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D.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28、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I的优点是

A.反映肾脏的损伤

B.反映大脑的损伤

C.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D.不受肝脏损伤的影响

E.不受溶血的影响

29、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A.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B.右冠状动脉远端闭塞

C.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D.左回旋支近端闭塞

E.左前降支的对角支闭塞

30、患者女性,72岁。

自觉有心跳不齐感,心电图检查见图4-2-3。

以下为该心电图的诊断,其中错误的是

A.伪差B.心房颤动

C.窦性心律不齐D.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E.左前分支阻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