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238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docx

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

2011考研之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

转载自:

天马行空转载于:

2011-04-2712:

25|分类:

转载阅读:

(1)评论:

(0)

姓名:

刘善东

本科: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报考: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成绩:

总分400,政治74、英语54、数学三138、管理经济学134

写在前面

2011年考研复试和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2012年考研正进入白热化状态。

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咨询考研的经验,我理解你们开始考研时的迷茫与彷徨,事实上当时我也是这样。

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写出来,希望能给徘徊中的你们一点帮助。

我力求尽可能详尽的再现考研时的点点滴滴,也写的十分慎重,但是这只是个人的些许感受。

希望看过的学弟学妹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好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之,以求考研成功!

考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但是人都是有惰性的,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给自己找一个充分的考研的理由,一个足以说服你为考研放弃其它一切的理由。

我有工科的背景,如果能与管理科学相结合,发展潜力将是不错的,这就是我给自己找的理由,也是一个坚定的信念。

整个考研过程中它一直陪着我,迷茫的时候用它勉励自己,痛苦的时候用它宽慰自己,高兴的时候用它警示自己。

选学校一定不要有畏惧心理,因为你的选择往往决定你努力的程度。

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问我,考这个学校难度有多大?

这个学校与那个学校相比哪个更好考?

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就用《为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无论你选择北大清华还是武大华科,你同样每天要去自习,每天必须熬夜,都会有对自己绝望的时候,也都会有对自己复习状态满意的时候。

但是学校选的不一样,对你的复习又会有不一样的影响,称之为“心理效应”。

相对于个人的能力,如果选的很好的学校,那么潜意识里你会觉得为之付出更多是值得的;而如果你选的是一般的学校,那么潜意识里你不愿意为之付出太多。

很好的学校对你的激励会使你复习的更有效率,而一般的学校只能让你的复习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

第一篇数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研四门课程中真正决定你命运的是数学和英语。

只有数学考的高总分才会高,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

英语能不能过线,直接决定着你的去留,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因为英语没过线而与心仪的学校擦肩而过。

每年也有少数人在政治上折戟,但是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只要复习到位,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专业课的分数相对集中,一般是110到120分,当然如果你的复习相当到位,也可能冲到135以上。

数学复习我用的是二李系列,这套书编的很好,难易度适中,和真题很接近,编排也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用了你就知道什么叫好书了(说明一下,我不是卖书的)。

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我想把自己最大的体会分享给你:

中国的考试的精髓不在于考察你准备复习之前的基础怎样,而是给你限定一段时间,检测在这段时间里你能够做多少事情,能够把你的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进而间接考察你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如果你各方面的过程都做到了,结果就一定会很好。

我个人的数学基础不好,07年高考当大家都考了120多甚至130分的时候,我考了110分,并且这次是超常发挥。

大一的时候高等数学学的一般,到考研复习之时也已经全忘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两科没怎么学,是靠众兄弟冒着被监考老师发现的危险才过的。

不过我清楚自己数学方面的劣势,所以制订了合理的目标和严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之,所以最后实现了原定130分的目标。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希望不要有太多的“优势心理”,任何考试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七成考你的实力,三成看你的机遇,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优势心理: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很好的基础,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突出的贡献,于是相信在这一方面或这一领域,他可以无往而不胜。

接下来把各个阶段的复习计划和方法简要说一下。

我从五月中旬开始复习,到元月中旬考试,整整八个月的时间。

如果你复习的比较早或者相对晚一些的话,适当做一些调整。

第一阶段,五月中旬到七月底总共两个半月的时间,要把教材认认真真的复习一遍,每天至少保证五六个小时的时间。

复习用的教材依次是:

高数同济六版,线代同济出版社的那本,概统浙大出的那本,此外前一年的考试大纲应该是你复习的重要参考。

大多数同学会先复习高数,接着线代,最后概统。

我当时最先复习的是线代,因为该科对我来说难度最大,个人又总是趋向于先做难做的事情,同时线代与高数没有太大的联系,有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

具体怎么安排就看个人的情况了,但是记住概统的复习一定要放在高数之后,因为概统是以高数的微积分为基础的。

这个阶段的复习是最基础的复习,但复习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到你后一阶段的复习。

首先最基础的工作是阅读教材,有很多同学都学过一遍,所以读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教材里有很多例题,建议先自己做,而后看教材中的解析。

如果直接浏览自己不做的话,效果是很差的,这是由数学这门课程的性质决定的。

写教材的那些教授把同一题型的例题整理在一起,从而更有利于我们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材阅读完了一定要做各节各章后面的习题,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做,复习效果会很差。

做完了参考配套的解析,建议各位到图书馆借一套习题全解,里面会教你一些教材里没有的方法,你也会从中悟出一些教材里没出现过的解题思路。

这个时候需要你准备一个笔记本,因为做题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而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影响你成绩的往往是那20%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这需要花掉你80%的时间,剩下的80%只需要你20%的时间。

我当时把阅读教材时的笔记,连同各章节后面做错的题目,以及阅读习题辅导过程中悟出来的一些东西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以后经常翻一翻,对你的复习肯定大有裨益。

此外还需强调的是,各科的复习一定要制订严密的计划,数学尤其如此。

我当时将两个半月共计75天左右的时间分成了三个部分:

线代15天,高数40天,概统20天。

每一章我又会根据其内容的多少分配适当的时间,而后将各章节的复习按时间的推移做成计划表。

比如5.15-16两天时间复习线代第一章,5.17-5.19三天时间复习第二章,依此类推。

为了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每科可以留三到五天的弹性时间,这些都是很细节的东西,具体怎么做就看各位了。

你会发现,计划真的可以帮助你克服懒惰,事实上我就是一个慵懒的人。

第二阶段,八月、九月两个月的时间,任务主要是复习全书。

需要提醒一下,不管你何时开始复习,十一长假之前一定要把这本厚厚的全书给啃完,否则后面的复习将会很被动。

因为到那时周围的人差不多都在做真题或者模拟题了,如果你还在啃复习全书,那么潜意识里你肯定会想办法去追赶别人的进度,而数学的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如果没有计划,复习效果是很差的。

复习全书是按照知识要点、例题解析到课后习题的结构安排的,所以可以采取第一轮复习类似的方法。

首先阅读知识要点,记下重要的以及经常遗忘或忽视的知识点。

而后做例题,做错了的用红色标记出来,以便后续的复习,可以将解题心得写在复习全书上或者笔记本上。

最后做章节后面的习题,做完了对照解析总结,将错题整理在笔记本上,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和复习心得。

提醒一点的就是,一定不要把习题解析原封不动的抄在笔记本上,这样是毫无效果的,而应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解题语言整理出来。

以后要经常翻一翻你的笔记本,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它能给你带来不少好处。

有学长说复习全书最好看五遍云云,我没试过,也不知道这样效果如何。

但是个人觉得二李系列是按照章节的顺序编排的,其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四本书的始终,所以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用了一个半月做上面所说的工作,另外半个月着重看前面标记的知识重点和出错的题目。

这个阶段同样需要严密的计划和坚定的执行力,应该说这是考研复习的两大法宝。

第三阶段,十月,任务主要是真题解析和经典400题,这段时间要疯狂的做题了,虽然我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数学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达到质的飞跃的。

应该说有了前面的复习,真题应该不算太难,基本上三个小时能做完一套,也能拿到100来分。

我当时是花了15天的时间将15套真题跑了一遍,每天一套,上午规定三个小时做一遍,晚上花一个多小时看一下答案,做一些总结。

后半个月又将400题的10套做完了,当然400题是很有难度的,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考察知识点灵活、计算量大,这对于你提升解题速度是很有帮助的。

每套题你可能要花去五个小时的时间,还不一定做的理想,也许你会受到打击,但是请保持淡定,要相信风雨之后方有彩虹,黎明之前定是黑暗。

后来回想起来,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但还是将其归结于目标的原动力和执行力两个方面。

第四阶段,十一月,任务主要是再过一遍真题解析和经典400题,这段时间做题可能会比十月要少一些,但是请注意知识总结的任务加重了,同时时间也更少了,时间的安排要向政治和专业课倾斜。

前二十天我主要看真题解析,这本书用最简洁的语言将各章的知识总结在一起,很适合后期的复习,也是基于这一点我建议各位不要相信什么五遍的云云。

后十天将400题中做错的习题再做一遍,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

各科的复习我都很看重知识的总结,因为这是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解题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就数学三来说,题型分部是:

选择题,共八题32分,其中高数四题,线代和概统各两题;填空题,共六题24分,其中高数四题,线代和概统各一题;解答题,共九题94分,其中高数五题50分,线代和概统各两题22分。

我把解答题的出题点大致归纳一下,供参考。

1、求极限,除07年没考之外年年都考,这个题型很简单,要保证不丢分。

2、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的应用、夹逼准则,一般会考一题,也比较简单,最好拿全分。

3、微分、积分中值定理,微分、积分等式或不等式的证明,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一般的题目却并不简单,应保证至少拿到一半的分数。

4、不定积分的计算以及定积分的比较和应用,变限积分的综合,一般会考一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基础扎实的话还是很容易拿满分的。

5、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可能会结合其它题型出题,难度中等,争取尽可能多的拿分。

6、偏导数、全微分以及多元函数的极值最值,这也是必考内容,却比较简单。

7、二重积分的计算,02年没考,其它没有一年少过这一题,这个题型规律性最强,计算量可能会有点大,但是解题思路并不复杂。

8、无穷级数,这一点有几年没考过了,但是前几年是热点,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9、向量线性相关、无关性与线性方程组的综合题,线代的题型比较固定,这也是年年必考的内容。

10、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与二次型的综合,这种题型有一定的难度,技巧性也比较强,平时应多训练一下,找到其解题思路。

11、离散型随即变量的综合题;1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综合题。

需要说明一下,概统近十年考试的知识点不太稳定,但重点集中在第二、第三章,也就是一维、二维随机变量的分布问题,数字特征可能出解答题,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在前几年出过解答题,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也曾一度成为考研数学三的热点,所以复习一定要全面,不要遗漏任何知识点。

第五阶段,十二月到考试前,这段时间建议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参考超越135有目的的进行复习,同时要注意看以前做错过的题和笔记,还要记得隔几天做一套题以保持解题状态和手感。

也许到了这段时间你就会感觉到数学的复习似乎可以了,但是提醒各位一定要沉得住气,如前所说,考试靠实力也靠机遇。

我当时的软肋是:

微积分中值定理、微积分等式、不等式的证明,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一点上,虽然最终不一定能拿全分,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你拿本应该属于你的那几分,而这几分往往决定着你的命运。

此外,要阅读你以前做过的笔记、总结和错题了,这样有助于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回你所遗忘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也是笔记本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一定要用好它。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一定不要忘了做套题,因为数学考试的不稳定性最大,你的解题手感和状态决定你分数的高低,好的状态和不好的状态在分数上的差距能达到二三十分之多,这对你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不想多啰嗦。

至于选择什么套题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我当时用的是文都蔡子华的三套题,感觉一般,其他的最后几套题系列也都可以的,这段时间做题的主要目的是保持手感,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套题就成了次要的问题了。

第二篇英语

提到英语,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从何开始复习,单词要记,阅读要做,作文相当重要,翻译也不能丢。

就我个人而言,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词汇和阅读两方面。

大纲要求有5000多词汇,但是如果你只记这么多的话,肯定还会遇到很多生词,为顺利通过英语科目的考试,词汇量要达到7000以上。

很令人头疼的一个数字是吗,但是为了梦想,再大的困难也只有迎难而上。

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我的建议是: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考研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复习的状态和效果,与你原来的基础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二的时候我就一次性通过了四六级考试,大三又自学了商务英语,应该说基础是可以的,但是正是这种“优势心理”让我在考研中折戟。

到了后期复习紧张的时候,我甚至将英语的复习时间一再压缩,当我发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太晚了,离考试差不多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于是我决定在作文上多花时间,这个策略是正确的,但还是无法挽回在阅读方面落下的许许多多。

虽然最终作文差不多拿了24分,但40分的阅读只得了历史最低的18分。

事实上我之前也看了一些学长的忠告,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我相信自己英语不会有问题,但结果却与预期相反。

希望这一点引起各位足够的重视,也希望你们不要再犯我所犯过的错误。

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我建议多花一些时间在英语上,但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包袱,因为复习实质上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这是我想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英语和数学的教训和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一阶段,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重点是词汇,同时可以阅读一些材料,每天花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个阶段要把词汇过一遍,至于是用新东方还是星火的词汇,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新东方的红宝书收录了3000多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同时删除了大家复习四六级时就已经熟悉掌握的词汇,应该说重点突出。

同时这本书贯彻了新东方一贯的风格,里面有很多漫画,也将很多相关的词汇收录到一起,这样有利于记忆。

星火的考研词汇我没用过,但据说比新东方的全面,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

新东方的词汇书总共分了50来个单元,平均每天看一单元的话,差不多两个月时间可以看完。

这一阶段的复习可能会让你很烦,因为记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第一天记得很牢的单词第二天就完全忘记了。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躁,因为遗忘是不可避免的,而只有反复才能加深记忆。

我当时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第二天早上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检查前一单元的复习效果,我会把遗忘的词汇收录在上面,注意收录的仅仅是词汇,词性或意思什么的都不用写下来,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你二轮复习的时候做自我检测。

词汇复习之余,可以选一些英文材料阅读。

大多数同学可能会选择新概念三和四,这套书不错的,如果认真读了的话,对你阅读和词汇的复习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各位有意背诵的话,可以从新概念三的第40课开始,因为前面的大多是记叙文,新概念四中的背诵L1、L2、L3、L5、L6、L11、L21、L22、L33、L34这十课就足够了,堪称经典。

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材料,比如经济学家等原版读物,这个图书馆应该有卖,是国内的专家写的,他们对原版做了很多注释,读起来压力也不会很大。

第二阶段,七月中旬到八月底,重点是词汇和阅读,每天花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段时间英语的任务可能有点重,词汇要进入二轮复习,阅读也要开始复习了。

词汇不要换复习用书,阅读的话可以选张剑的黄宝书,这本书名气很大有口皆碑,其他的书也都还可以,我没用过就不做过多的评论。

这个时候你第一阶段做的词汇笔记就发挥重要作用了,我当时是直接参照笔记检测复习效果,里面收录的都是第一阶段遗忘的词汇,同时你也会发现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词汇还是记不住。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没有关系,如果你都记住了,还二轮复习干嘛呢。

我会把遗忘的词汇用下划线标记出来,第二天继续检测记忆效果。

当然不要忘记温习第一遍没有遗忘的词汇,只需要把该单元的词汇迅速浏览一下就可以了,这个过程还是相当轻松的。

另外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你会发现正确率很低,我当时平均一篇对三个左右,有时候也会全军覆没,很打击人的信心。

但是请记住,不要让这些阻碍了你复习的脚步,任何考试都是有套路可循的,只要你找到了其中的秘诀,就可以无往而不胜。

这个阶段阅读属于泛读阶段,平均每天能做一到两篇就可以了,不求把每个词汇都整的清清楚楚,但是一定要知道做错的题目错在什么地方,出题人的意图是什么,应该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第三阶段,九月初到十月底,重点还是词汇和阅读,每天还是花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段时间要加强阅读的复习,词汇的话任务相对会轻一些,只要按部就班的依照前面的方法,在两个月时间内将其复习两遍就可以了,也就是词汇的第三、第四遍复习。

需要注意的是,词汇的复习要贯穿你考研复习的始终,因为考研的词汇量大、考察的也很深,加上人的记忆的遗忘性。

我考研英语的失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忽视了词汇的重要性,导致考试时有很多词汇不认识,自然也就做不了题目。

阅读要开始做真题了,并且要精读。

和泛读不一样,精读不仅要求你搞清楚题目的对错以及出题人的思路和意图,还要求你对文章的结构和遣词造句都有很深的把握。

我见过一个考清华的同学,他把每篇文章都翻译过来了,这样会很费时间,但是复习效果却很好,能很系统的复习词汇、翻译、作文以及阅读。

一般说来,每篇文章有三个题目是比较容易的,正确率通常在50%以上,也是我们拿分的关键点,这类题差不多占了阅读的18分左右。

还有两个是比较难的,正确率通常在30%到40%,这类题在一套试卷中占了六个左右,争取能拿一半,也就是6分,这样你阅读就能拿到24分了,这个分数在考研英语阅读中算是比较高的了。

此外每套试卷中还会有两个左右正确率在20%以下的题目,这类题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还不一定能做对,考试的时候可以放弃这两个题,碰运气看自己的人品如何。

第四阶段,十一月,要全面复习,每天可以适当压缩复习时间,但不要少于两个小时。

首先是词汇,可以在第五遍复习词汇的时候做一些归纳,比如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用词的归纳,以及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归纳等等。

网上有很多词汇归纳的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其次是套题,建议用真题,虽然阅读做过一遍,但是如果你再做一遍的话,相信会有不少收获。

每周建议做两套,这样一个月的时间差不多能做完最近十年的真题。

此外,要花半个月的时间看一下语法,半个月的时间看一下翻译。

星火的高频语法不错,我当时用的就是这本,语法的复习对翻译和阅读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有助于长难句的理解和分析。

新航道的四步定位翻译法名气很大,我在看第一篇的时候就爱上它了,此后陪它走过了半个月,感觉收获很大,无论是词汇方面、长难句方面、阅读方面还是作文方面,你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五阶段,十二月到考试前,重点是作文,每天花两个小时的时间。

作文有好几个版本的书都很好的,个人推荐新东方的辅导书,因为我觉得新东方的英语确实做的不错。

作文的复习不在于你看了多少文章,读了多少材料,而在于你写了多少文章,对自己写的文章做过何种程度的修改。

首先是散文,根据往年经验,出现频率最高的有两类话题:

环境保护类和人生价值类,2011年作文是环境保护类,个人觉得今年还考的可能性比较小,加上有几年没出人生价值类的题目,所以2012年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素材,很可能今年就考它。

我当时差不多每三天做一套作文,用时50来分钟,这个时间可能开始的时候会不够,但是写多了速度自然就起来了。

写完后我会找相关的范文,总结一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以及有欠缺的地方,并比照范文用红笔做进一步的修改,修改的多了你就会形成自己的修改体系,比如说是词汇用的不好,句子结构不合理或者举例失当。

隔一段时间把自己修改的作文翻一翻,再根据不同的话题总结不同的写作思路以及如何展开叙述、如何援引事例等等。

最后一段时间我背了几个通用的事例,比如说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事例、马云的奋斗历程、千手观音的事例等等,根据个人情况。

我还总结了一些万能的句子,比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呀什么的,这些都是一些很宽泛但很实用的号召性的语句,放在文章的最后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说到这一点,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历年考研英语的作文基本上都是正面色彩的,也就是倡导青年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追求,为将来的学习和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也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所以,如果把握了这一点精髓,你的作文分数一定不会太低,个人觉得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就把自己的作文提高到24分,关键就在于做好了这一点,各位可以借鉴一下。

至于段落结构,建议采用经典的三段式:

第一段简单描述图画,40词左右;第二段分析图画以及其所揭示的现象,80词左右;第三段阐述个人的观点或发表议论,60词左右。

段落结构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些通用的句子或句型,比如说第一句话怎么写,怎么最简洁又最明了的描述图画,第一段到第二段该如何过渡,第二段到第三段又该怎样衔接。

说理的时候建议分三条来写,每条不超过三句话。

这也就是本人总结的英语作文通用的“三个三原则”:

三段式、三条说理、三句话。

其次是应用文,每年考的都不一样,也没法预测,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对各类应用文的文体、格式、语域等有所了解。

当然应用文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这个就看自己把握了。

除此之外,一定不要忘了词汇、阅读、翻译、完型、新题型的复习。

第三篇政治

虽然我在前面说,政治的分数比较平均,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因为每年同样有人因为政治没过线而宣告考研失败。

同时,政治的复习时间较短,记忆量大,文科生有很好的基础复习会相对容易一些,而理科生就不一样了,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

当然,对于基础较差的部分理科生,我希望你们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包袱,只要你有足够多的付出,就一定能够取得那些所谓的政治基础较好的考生所能取得的好成绩。

我用个人的例子再次强调一下:

考试并不是检测你原本的基础怎么样,而是考察你经过一定时间的复习能把自己的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进而检测你的学习能力、计划与执行力、意志与信念力。

第一阶段,九月初到十月中旬一个半月的时间,主要任务是任汝芬的序列一。

说明一下,政治的辅导书最多,教材也有好几个版本,用的最多的有任汝芬的序列、高教社的红宝书。

任汝芬的书重点分明、条分缕析,他老人家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把重点和需要强化记忆的东西标记出来,记起来不是很困难,适合我这样记忆力不好的人。

红宝书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那些命题人写的,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全面,所有要考试的东西都会出现在这上面。

具体选哪本书根据自己的情况,当然也可以两本都买,比照着阅读和记忆。

辅导班可以去听一下,海天的名气比较大,师资力量也强一些(声明:

我不是海天的代理,去年考研也没有报任何的辅导班)。

这些老师都是该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对于自觉性不是太高或者自学能力较差的同学,由他们引导着复习,效果会好一些。

当然,没有报班也没关系,只要一轮复习的时候把班上听过课的同学的教材和笔记借过来,记下他们划的重点和记的笔记就可以了,我当时就是这么做的。

顺便说一下,政治考试的信息很重要,一定要和班上的研友或者其他你认识的研友保持信息的共享关系,当然由于你们是相互竞争的关系,所有会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将一些信息透露给你,这就需要你主动将重要信息给别人分享,说不定一下感动了,就把他们本不愿告诉你的信息透露给你了。

如果选择自学的话,一定要做好计划并严格执行之,关于这点我强调过多次,希望引起各位足够的重视。

一个半月共计45天的时间如何分配到各章节的复习当中,每天要看多少页,都要有明确的计划。

我当时准备了一个本子,里面是我的复习总纲,复习的所有细分的计划都写在这里,每天我都会看,以检测自己是否完成了计划的任务。

这一阶段不需要准备专门的笔记本,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