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6581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名称

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名称

翻译硕士

专业代码

58010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9年8月15日

修订日期:

2009年8月28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翻译研究

主要内容:

与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等结合的跨学科翻译研究,旨在探索现代翻译学理论在英汉笔译实践中的应用。

该方向跨学科性显著,在国内有一定领先地位。

文旭(博导)、杨炳钧(博导)、刘承宇(博导)、胡显耀、杜世洪

2

专业笔译

以专业领域的笔译实务为主要内容,主要通过专业译者的指导和一定程度的理论教学,提高笔译者对翻译理论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主要翻译领域涉及经贸、典籍、法律、科技、工程、医疗、商务翻译等。

李力(博导)、文军(博导)、晏奎、牟百冶、罗朗、王勤玲等

3

文学翻译

包括外汉、汉外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提高理论素养,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能力突出的文学翻译人才。

罗益民(博导)、刘立辉(博导)、孟凡君、刘玉等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课程学分制与学位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通过授课、研讨、口译现场模拟教学、聘请专业口笔译译员授课、组织翻译相关专业讲座等形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提升国际竞争力需要及满足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的口笔译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愿意为祖国的科技、经济、文化建设做贡献。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2.具有丰富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能追踪和把握翻译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

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英美文学、翻译学等领域与翻译实践相关的研究课题,具有独立学习和掌握翻译理论的能力。

3.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语言基础,能熟练进行双语转换,具备在特定领域内从事交替专业笔译的能力。

了解专业翻译译实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高级翻译技巧,熟悉翻译业务,在专门领域的笔译能力达到专业水平。

4.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在语言、内容、形式上符合学术规范,达到相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德语、俄语、日语或法语),可以阅读一般的文章及所学专业的相关文献。

学制:

全日制脱产学习两年。

总学分:

38学分(含实习)

其中必修26学分,选修8学分,实习4学分。

三、招生对象、入学考试方法、学习方式及年限

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入学考试方式:

1.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

2.西南大学外语学院复试

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年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采取学分制与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并重的原则,撰写学位论文(或报告)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撰写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具体执行方式如下: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备案。

培养计划中必须包含课程学习计划、笔译实践目标和要求、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的预期目标和要求等。

2.笔译教学方法:

包括理论授课和笔译实践两个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笔译实践进行详细的批改,指出其中的优缺点,推荐更好的翻译方法。

教师和学院有义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加实际翻译业务的机会。

各门翻译专业课程均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两年学习时间内学生累计翻译实践至少应达到10万字。

3.开题报告:

全日制翻译专业硕士生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开题时间为第三学期第一个月内。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提交

(1)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或

(2)翻译项目报告的提纲,学院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组织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

4.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1)论文研究资料搜集与学术调研:

第2学期末开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准备开题报告;

(2)开题报告:

第3学期第一个月内,由导师及指导小组组织进行,审查和批准开题;

(3)论文或报告撰写:

第3至4学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第3学期期末必须提交论文或项目报告初稿,未按时提交初稿的自动推迟;根据导师的意见修改初稿;第4学期答辩前一个月必须定稿,提交最后的打印稿。

(4)论文答辩:

第4学期末,由导师及指导小组组织进行。

五、课程设置(英汉笔译方向)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01

政治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60

3

研究生院

考试

必修共26学分

02

中国语言与文化

2

72

3

研究生院

考试

26

第二外国语

1

40

2

研究生院

考查

平台课

11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2

40

2

李力

考试

12

语言文学导论

1

60

2

文旭、刘立辉

考试

专业课

21

翻译概论

1

40

2

杨炳钧

考试

22

高级笔译

1

40

2

胡显耀

考试

23

高级口译

2

40

2

晏奎

考试

笔译

24

文学翻译

1

40

4

罗益民

考试

25

非文学翻译

2

40

4

刘承宇

考试

选修课

51

当代翻译学前沿

3

40

2

外聘

考查

选修8学分

52

语言对比与翻译

2

40

2

文旭

考查

62

语言认知与翻译

2

40

2

文旭

考查

54

文体与翻译

2

40

2

刘承宇

考查

55

跨文化交际学

2

40

2

陈治安

考查

56

中西翻译史

2

40

2

胡显耀

考查

53

计算机辅助翻译

3

40

2

杨炳钧

考查

57

翻译批评与赏析

3

40

2

孟凡君

考查

63

中国典籍翻译

2

40

2

孟凡君

考查

58

实用翻译技巧

3

40

2

牟百冶

考查

61

商务翻译

3

40

2

外聘

考查

59

法律翻译

3

40

2

外聘

考查

60

科技翻译

3

40

2

外聘

考查

64

传媒翻译

3

40

2

外聘

考查

必修环节

实习[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在岗工作等]

4

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笔译实践(笔译10万字以上)

1-3

不计学分,由实践单位负责人和导师签字,向学院提交口笔译实践报告一份,笔译需附翻译稿复印件一份。

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开题报告

4

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开题报告一份

同等学力补修课程

英译汉

汉译英

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六、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的基本要求

翻译实务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翻译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1.各门课成绩合格,修满学分。

2.按要求参加本院及国内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中外教师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5次以上。

3.笔译实践10万字以上。

4.具备独立从事笔译实践的能力,鼓励在读期间发表译文、译著、翻译研究论文,或通过“全国外语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中级以上及“上海市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中级以上。

5.通过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的各个考核环节。

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一、资格要求:

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包括修满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参加学术活动、笔译10万字以上),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二、内容要求:

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可采用以下形式(任选一种):

1.翻译项目报告: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进行翻译,原文材料必须是某一领域的专业性文本,字数不少于10,000字,并根据译文就翻译问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

2.研究论文: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翻译研究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

三、技术规范要求:

1.翻译项目选题必须是某一领域内(如文学、典籍、经贸、法律、科技、工程、医疗等领域)的专业性文本,有一定的翻译难度。

项目报告必须撰写开题报告,详细说明选择某一翻译材料的理由、可行性和翻译计划。

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是围绕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阐述采用特定翻译方法的理由和对实际翻译效果进行比较评析,须尽量运用适当的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翻译研究论文必须撰写开题报告,提交论文提纲,参考书目,写作计划等,论文选题必须是有一定价值的理论问题。

3.上述两个方面都必须达到的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或翻译项目报告)首页。

七、需阅读的主要文献(英汉笔译方向)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系列教材:

[1]柴明颎,专题口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2]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3]傅勇林,科技英语翻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4]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北京:

外研社,2009.3

[5]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6]姜秋霞,外事笔译,北京:

外研社,2009.6

[7]李长栓,非文学翻译,北京:

外研社,2009.6

[8]廖七一,西方翻译理论原典选读,北京:

外研社,2009.7

[9]穆雷,翻译研究方法概论,北京:

外研社,2009.6

[10]秦亚青何群,英汉视译,北京:

外研社,2009.3

[11]任文,交替传译,北京:

外研社,2009.6

[12]孙致礼,高级英汉翻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1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北京:

外研社,2009.3

[14]王维东,翻译批评与赏析,北京:

外研社,2009.7

[15]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北京:

外研社,2009.6

[16]许钧,翻译概论,北京:

外研社,2009.3

[17]赵军峰,法律口译,北京:

外研社,2009.7

[18]赵军峰,商务口译,北京:

外研社,2009.4

[19]仲伟合王斌华,基础口译,北京:

外研社,2009.3

[20]仲伟合詹成,同声传译,北京:

外研社,2009.4

2.常用翻译类百科全书、词典:

[21]Baker,M.,ed.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Vol.I&II).London&NY:

Routledge,1998.

[22]Shuttleworth,Mark,andMoiraCowie,eds.DictionaryofTranslationStudies.Manchester:

St.Jerome,1999.

[23]孙艺风,仲伟合,编译.JeanDelisle,HanneloreLee-Jahnke,MoniqueC.Cormier,著,翻译研究关键词[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重要翻译理论书籍:

:

[24]Baker,M.InOtherWords:

ACoursebookonTranslation[M].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5]Baker,M.,ed.RoutledgeEncyclopediaofTranslationStudies(Vol.I&II).[1998]2004

[26]Bassnett,SusanandAndreLef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

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1998]2001.

[27]Bassnett,SusanandAndreLefevere,eds.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Cassell,1990.

[28]Bassnett,Susan.TranslationStudies.London:

Routledge,1991.

[29]Bell,RogerT.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

TheoryandPractice[M].Beijing:

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30]Biguenet,JohnandRainerSchulte,etd.TheCraftofTransaltion.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31]Boase-Beier,Jean,andMichaelHolman,eds.ThePracticesofLiteraryTranslation:

ConstraintsandCreativity.Manchester:

St.Jerome,1999.

[32]Chesterman,A.MemesofTranslation:

TheSpreadofIdeasinTranslationTheory[M].Amsterdam:

JohnBenjamins,1997.

[33]Chesterman,AndrewandEmmaWagner.CanTheoryHelpTranslators?

Manchester:

St.Jerome,2002.

[34]Davis,Kathleen.DeconstructionandTranslation.[2001]2004

[35]Delisle,JeanandJudithWoodsworth,eds.TranslatorsthroughHistory[M].Amsterdam:

JohnBenjamins,1995.

[36]Delisle,Jean.Trans.PatriciaLoganandMonicaCreery.Translation:

AnInterpretiveApproach[M].UniversityofOttawaPress,1988.

[37]Edwards,AliciaB.ThePracticeofCourtInterpreting[M].Amsterdam:

JohnBenjamins,1995.

[38]Fawcett,Peter.TranslationandLanguage:

LinguisticTheoriesExplained.Manchester:

St.Jerome,1997.

[39]Fawcett,Peter.TranslationandLanguage:

LinguisticTheoriesExplained[M].Manchester:

St.Jerome,1997.

[40]Flotow,LuiseVon.TranslationandGender:

Translatinginthe‘EraofFeminism’.[1997]2004

[41]Gentzler,Edwin.ContemporaryTranslationTheories(RevisedSecondEdition)[M].[2001]2004.

[42]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

CognitionandContext.[2000]2004

[43]Hann,Michael.TheKeytoTechnicalTranslation,Vol.1:

ConceptSpecification[M].Amsterdam:

JohnBenjamins,1992.

[44]Hatim,Basil.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

TranslationTheoryandContrastiveTextLinguistics.[1997]2001.

[45]Hatim,Basil.TeachingandResearchingTranslation.Harlow:

Longman,2001.

[46]Hermans,Theo.TranslationinSystems:

DescriptiveandSystemicApproachesExplained[M].Manchester:

St.Jerome,1999.

[47]Hermans,Theo.TranslationinSystems:

DescriptiveandSystem-orientedApproachesExplained.[1999]2004

[48]Hickey,Leo.Etd.,ThePragmaticsofTranslation.[1998]2001.

[49]JinDi.LiteraryTranslation:

QuestforArtisticIntegrity[M].Manchester:

St.Jerome,2003.

[50]Katan,David.TranlatingCultures:

AnIntroductionforTranslators,InterpretersandMediator.[1999]2004

[51]Kugler,M.,K.AhmadandG.Thurmair,eds.Translator’sWorkbench:

ToolsandTerminologyforTranslationandText-processing[M].Verlag:

Springer,1995.

[52]Lefevere,A.Translation,Rewritingandthe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M].[1992]2004.

[53]Lefevere,A.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Sourcebook[M].[1992]2004.

[54]Lefevere,André.TranslatingLiterature:

PracticeandTheoryinaComparativeLiteratureContext.NewYork:

The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ofAmerica,1992.

[55]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ManipulationofLiteraryFame.London:

Routledge,1992.

[56]Lörscher,Wolfgang.TranslationPerformance,TranslationProcess,andTranslationStrategies:

APsycholinguisticInvestigation[M].Tübingen:

Narr,1991.

[57]Malone,JosephL.TheScienceofLinguisticsintheArtofTranslation:

SomeToolsfromLinguisticsfortheAnalysisandPracticeofTranslation[M].Albany:

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1988.

[58]Munday,Jeremy.IntroducingTranslationStudies:

TheoriesandApplications.London&NY:

Routledge,2001.

[59]Neubert,A.andShreve,G.M.TranslationasText[M].Kent:

TheKentStateUniversityPress,1992.

[60]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1988]2001

[61]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1982]2001.

[62]Nida,EugeneA.LanguageandCulture:

ContextsinTranslating.2001

[63]Nida,EugeneandCharlesR.Taber.TheTheoryandPrac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