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1820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docx

医务科感染消毒资料新

院内消毒隔离管理总则

一、无菌技术原则

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

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

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帽子须遮全头发,口罩须盖住口

鼻。

最好用一次性口罩,一般情况下,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一旦潮湿微生物易于穿透,应及时更换。

3、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且有明显标志。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有效期,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梅季5天,过期或受潮、污染应重新灭菌。

4、进行无菌操作时,应首先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凡经过灭菌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如已铺的无菌盘内面,已消毒的手术区和穿刺部位等。

5、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取无菌物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用物疑有或已被污染和沾有水液时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

6、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一般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2、医务人员应着装整洁、不戴戒子、手镯、耳环,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肥皂应采用悬挂式,擦手毛巾每日更换或用一次性纸巾,接触特殊感染或传染病病人后应浸泡消毒双手。

4、注射时做到一人一针一带一垫一擦手。

5、凡感染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必须实行双消毒,即消毒——清洁——灭菌或消毒。

6、凡能耐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凡士林,油类和粉剂应采用干热灭菌。

7、清洁彻底(去污)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

8、棉布包装材料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三、空气、物表、地面的消毒

1、空气消毒:

方法:

紫外线灯、熏蒸、空气消毒机、层流通风。

时间:

病区治疗室、换药室每日二次,病房每周一次,手术室每次手术后消毒加每晚一次,门诊小科每日一次,每次>30min。

2、物体表面:

包括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病历夹、门把手、水龙

头、门窗、洗手池、便池、卫生间等物表。

方法:

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

当表面受到病源菌的污染时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擦拭或用紫外线距污染物1m进行照射30min.。

3、地面:

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拖地。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化验室的各科物表及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

四、常用医疗用品的消毒

1、体温计在清洁的基础上,用0.5%过氧乙酸浸泡5min后再放入另一0.5%

过氧乙酸浸泡30min,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2、湿化瓶、螺蚊管、雾化罐、引流瓶、氧气面罩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沥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一人一用一日一换一消毒。

3、注射器、输液器、手套、鼻导管、胃管、气管插管、引流管、吸痰管等使用一次性一用一换。

4、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血压计外壳、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5、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窥阴器用后清洁去污、擦干,用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6、扎脉带:

用后清洁擦干,浸泡在500mg/L含氯制剂中30min或放入熏箱中,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7、治疗盘、离心器、微泵每日清洁,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每周消毒一次。

8、泡镊桶、碘酒、酒精小瓶每周更换2次,清洗擦干后高压灭菌,干燥保存泡镊桶4小时一换。

五、餐具,卫生洁具的消毒

1、餐具、脸盆、便器用一次性,共用坐式便器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

毒液抹洗坐板及盖板,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抹布拖把分别使用,不得混用,拖把明显标记,分区使用,用后浸入5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再用清洁水洗净,凉干备用。

六、常用物品消毒处理原则

1、无菌物品包布必须用双层,一换一清洗。

2、无菌包放入专用柜内,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置于清洁容器中,定点定

位,按时间先后顺序放置和使用,避免积压失效。

3、敷料、棉球储槽每日消毒一次。

4、伤口换药先换无菌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最后换感染伤口。

5、湿化瓶每日更换消毒,湿化液每日更换,用无菌蒸馏水。

6、负压吸引器停止使用后引流瓶、引流管、瓶盖均应用500mg/L含氯制

剂浸泡消毒30min后清洗凉干备用,引流管口按插在消毒瓶内。

7、深静脉穿剌或静脉切开,气管切开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料一次。

8、静脉输液导管24小时必须更换一次。

9、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用复合碘涂擦二遍,待半干燥后即可注射。

七、医用废物处理参照具体制度。

八、本院消毒液

1、复合碘:

主要用于注射部位,手术切口,粘膜消毒。

2、0.5%过氧乙酸:

体温表浸泡。

3、75%酒精:

浸泡棉球。

4、2%碱性戊二醛:

内窥镜、泡镊桶、车针消毒。

5、含氯制剂:

浸泡消毒、拖地、擦物表。

九、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

环境

类别

范围

标准

空气

cfu/m3

物体表面

cfu/m2

医护人员手

cfu/m2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10

≤5

≤5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

≤200

≤5

≤5

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Ⅲ类

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

≤500

≤10

≤10

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抢救室、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房

Ⅳ类

传染科及病房

——

≤15

≤15

xxxx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桌、椅床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

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

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带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

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

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具用专用。

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消毒一次。

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再进行清洗、灭菌。

xxxx医院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新入院病人(除急、重病人外),必须24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洗澡、剪指甲、更换衣服)。

二、传染病人不准和普通病人住在一个病室。

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隔离治疗措施。

三、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出院、转院、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对传染病人尸体必须经严格消毒后处理。

对其所用的物品必须消毒处理,不经消毒不准带出,更不能给他人使用。

对其所用的被服、衣服等出院时要进行高压消毒,或用化学消毒剂溶液浸泡二小时后,再行清洗。

四、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用化学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高压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消毒一次。

五、病人用过的被服要定期清洗,有污染严重的要随时拆洗,被褥服装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

每出院一个病人要更换一次。

六、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每周更换一次。

污染严重时随时更换。

七、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1—2次。

八、大小便器每用一次,消毒一次,病人用的大小便器,由护理员放在盛有化学消毒剂溶液池内浸泡30分钟后再用。

xxxx医院治疗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带口罩。

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

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有紫外线照射消毒,消毒液喷雾等措施,每月空气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二次,所有器械用物,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打开的无菌液及无菌物品需继续使用时,应无菌保持24小时有效。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制(含皮试);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应浸泡在有效消毒液内,消毒后送供应室统一处理。

六、体温表应在有效消毒液中浸泡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1∕2---2∕3处,有定期更换、消毒制度,并注明日期。

八、特殊感染、乙肝表抗阳性病人所用针头、针管、输液器等应单独浸泡处理,实行“双消毒”。

xxxx医院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候诊室必须保持清洁,地面、门窗、内壁每日进行湿式清擦一次,走廊痰盂内存放1:

200的“84”消毒溶液.每日更换一次。

二、门诊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两次。

三、门诊观察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室内要经常进行消毒,如有污染,随即清除和消毒,对不明高热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

四、厕所必须保持洁净。

每天由卫生员进行两次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准带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即消除和消毒。

五、门诊各科室的污染废料、纱布、棉球等,必须集中放在一起,每日由本科人员,送烧脏炉进行焚化处理,绝不准乱扔、乱放,更不能混为一般垃圾处理。

六、肝炎诊室和夏季肠道门诊诊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

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经常用1:

200的“84”消毒液喷雾或浸泡拭布进行清擦。

室内不准陈放食品和就餐。

xxxx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对清洁与不清洁的物品应分别放置。

并设置清洁与污染两个窗口。

消毒后的物品要有标志,并标明消毒日期,放在清洁干燥室内。

二、各种敷料制成后,须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

三、高压消毒锅要定期检查,鉴定消毒效果,发现故障或未达到效果时,应即时维修找出原因,对维修工作要有记录。

四、对针管、输液器等玻璃器材,必须进行两次冲洗、两次消毒。

五、每日消毒工作要有记录,已经消毒的物品,必须有消毒人员签字后方可领用。

xxxx医院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口腔科常用器械,每用一人后,要进行煮沸消毒或高压消毒;未经消毒的器械,不准给第二个人使用。

二、污染的敷料、棉球、每日进行焚烧处理。

三、病人用的漱口杯每用一人次后,要用1∶200的“84”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后方可再用。

xxxx医院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二、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

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三、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严格消毒处理措施。

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

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四、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带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五、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六、各种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高压蒸汽消毒。

七、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八、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九、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十、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十一、手术室应有定期清洁卫生制度,每日、每周、每月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定期做空气培养,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0个∕m。

xxxx医院放射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凡行胃肠道检查病人,应采用一次性口杯,做到一人一杯一勺,用后统一消毒处理。

二、凡行钡灌肠、抽吸胃液、插导管等病人,使用各种引流管,一人一管一用,用后消毒液浸泡冲洗,高压灭菌。

三、凡传染性疾病患者,应按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进行,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行双消毒。

四、每月对导管室空气细菌培养一次,细菌总数不超过500个/m3,并做好记录。

xxxx医院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分娩室要求无尘,环境清洁、空气新鲜。

每周大扫除,室内空气、家具、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体表面,每月作细菌监测,并记录。

物品表面细菌少于8∕m,空气培养应少于500个∕m。

二、每日通风两次,每日紫外线照射一小时,紫外线强度每季度监测一次,有记录。

三、每日用消毒液浸泡湿的抹布擦拭全部用具,每班用浸有消毒液的拖把,擦地面1—2次。

四、拖把、抹布分区专用,设有标志。

五、产床每次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抹洗,然后才能重复使用。

六、接生用的臀垫,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非一次性的,用后应用杀菌剂浸泡,刷洗凉干再用。

七、各类物品如体温表、剃毛刀、毛刷、洗手桶等均按常规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

八、持物筒、持物镊、敷料缸、器械盘冲洗用品,每周进行二次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更换消毒液。

九、接生后所用物品、器械、敷料应及时处理、更换、消毒。

十、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应标明时间,一切无菌物品必须具有灭菌日期。

十一、产妇用卫生纸,必须高压消毒、灭菌,方可再用。

十二、病人便器应固定使用,用后刷净、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xxxx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经常存在问题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

很多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手卫生内涵

手卫生(handhygiene):

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洗手(handwashing):

是指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暂居菌的过程。

手消毒(handantisepsis):

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以酒精为主要成份的擦手液即ABHR,alcohol-basedhandrubs)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

外科手消毒(surgicalhandantisepsis):

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消毒效应。

暂居菌(transient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

常居菌(residentflora):

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

这种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不易被机械的磨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某些菌种,不动杆菌属,丙酸菌属等。

二、手卫生设施

(一)洗手设施

1、水龙头:

如为手触式开关,洗手后应用擦手纸巾或毛巾关闭开关,以免洗后的手被污染。

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包括脚踏式、肘式、膝式等。

水龙头最好具有冷热水源和控制把柄,以便调节水温和水量。

2、肥皂或皂液:

普通肥皂要保持清洁、干燥。

皂液置于洁净容器内,更换时先清洁取液器再添加,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手术室应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3、干手物品:

消毒干手纸或干手机(建议优先使用干手纸),外科手消毒必须使用放在灭菌容器内的灭菌毛巾。

4、其它相关设施:

手术室洗手池旁配备指甲刀,指甲刀定期消毒,洗手池上方安装钟表(洗手计时器更好)。

其他科室也建议安装钟表。

(二)消毒剂

1、速干手消毒剂:

重症监护病房、肿瘤科病房等病人的床单位旁及进入病房的各种治疗车上应备速干手消毒剂,以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外科手消毒剂:

一次性包装,消毒液分配器采用非手操作式,可用感应式、脚踏式或肘按压式。

三、手卫生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2、当医务人员的手明显污染或被血液、体液和蛋白性物质污染后。

3、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4、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5、处理污染物品后。

6、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7、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8、接触伤口前后。

9、护理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或特殊感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建议使用抗菌皂液),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四、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参见图示)

1、湿手:

用水打湿双手。

2、涂皂:

取适量皂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

揉搓双手过程至少15秒钟,步骤包括: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冲洗: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干手:

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关水龙头:

如为手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小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洗手方法与步骤如图所示:

0湿手1涂皂2掌心对掌心揉搓

3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4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5手指互握,揉搓手指

6拇指在掌中揉搓7指尖在掌心中揉搓8流水冲洗

9干手10用纸巾或毛巾关水龙头11你的手是安全的

(二)手消毒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手的所有皮肤,揉搓方法参照洗手方法中的揉搓步骤。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三)外科手消毒

1、洗手:

洗手方法参照上述洗手各步骤,但外科洗手双手需洗至前臂及上臂下1/3,干手用品要用无菌毛巾。

2、外科手消毒步骤:

洗手后取适量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分钟(请注意各产品说明书)至消毒剂干燥。

五、手卫生监测与要求

(一)监测

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进行监测。

监测的重点部门包括各重症监护病区、血液透析室、手术室等。

(二)要求

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六、手卫生注意事项

(一)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乙肝病毒、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手表与手镯。

(三)应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的手卫生培训、教育和监督。

注意水龙头的清洁消毒。

(四)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进入病室探视患者前,和结束探视离开患者时,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液消毒进行手卫生。

七、手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各科室领导及感控员应对本科各级医务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并加强其监督和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对各科室的手卫生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医院医疗数质量量化考评。

xxxx医院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检查与评分标准

一、无菌技术操作13分

1、护士技术操作前后洗手、每项治疗后消毒液抹手,特殊传染病人采血手套一人一更换,手套有明显污迹更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规程。

   3分   任何一项未做到不得分,个别未做到扣0.5分/人次。

2、注射、采血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集中静脉采血、小儿头皮穿刺做到一人一巾,护士换药执行一碗一盘两镊制度,无菌物品一人一用。

   5分   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不得分,未做到一人一带一巾每人次扣0.5分。

3、无菌溶液、药品开瓶后注明时间、用法,按要求保存(抽出的药液、开瓶的静脉用溶液、静脉肝素封管液保存2小时,各种溶媒24小时)无过期,皮试液无保留。

   5分   溶液过期扣5分,其余每项不符各扣1分。

二、病区感染管理40分 

1、按要求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及监测(包括空气、物表、无菌物品、医务人员的手),有记录,感染监测报告单齐全,监测结果达标。

   4分   环境卫生监测项目不全扣2分/次,监测报告丢失扣2分,监测结果不达标扣1分/项。

2、病人被服、床单、枕套每周更换1-2次,湿式扫床一床一巾,用后消毒。

   4分   个别未做到每人次扣1分,执行不好不得分。

3、消毒液擦拭病床单元,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候诊椅、各诊室桌、椅、台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次。

   3分   个别未做到每项每次扣0.5分,执行不好不得分。

4、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拖桶、抹台巾)明确标识,分开使用。

   3分   任何一项未做到不得分。

5、湿式清扫地面,每日两次,受病原菌污染用消毒液拖地,病区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5分   病区环境卫生差不得分,执行不佳每项扣1分。

6、空调过滤网、窗帘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2分   未定期清洗、不清洁不得分。

7、出院、转科、死亡床单元终末消毒符合要求。

   4分   未做到不得分,终末消毒措施欠缺每人次扣1分/项。

8、对传染病人实行床边隔离,床头有隔离标识,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3分   未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