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19370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项目设计方案.doc

昆仑银行综合布线规划方案

XXX数据中心综合布线

项目设计方案

数据中心

2017年2月13日

文档修订记录

序号

修订内容

修订时间

版本

1

编制文档

2017-2-13

v1.0

目录

1.系统的总体概述 4

1.1机房概述 4

1.2参考文档 5

2.机房综合布线规划 5

2.1当前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 5

2.2如何实现数据中心的核心要求 6

2.3网络规划 6

2.4设备选型 8

2.5水平分区 9

2.6机柜 9

3结束语 9

1.系统的总体概述

1.1机房概述

数据中心在完成物理资源大集中、数据大集中和应用大集中后,又面临着绿色节能的新要求。

数据中心需要具有高集中、高密度、高带宽、高速率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特点,同时又要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

首先要建设一个绿色数据中心,就是对数据中心的IT系统、机械、照明、电气和综合布线系统等取得最大化的能源效率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

同时又要保证数据中心的灵活性,既满足现在的需求,对将来的需求又有良好的扩展性。

另外还要考虑今后的管理维护成本,应从机房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考量,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的建设成本只占总成本的10%~20%,更多的成本还是体现在维护和电费等方面。

数据中心从功能上可划分为五个部分:

(1)机房装修:

包括主机房、办公区、系统监控中心、动力四个分区的环境工程。

(2)空调:

专用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等。

(3)消防:

气体消防、消防报警等。

(4)弱电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机房环境监控、KVM等。

(5)电气系统:

UPS、柴油发电机、防雷、配电、接地等。

该机房设备区M17、M18包括放置主机、服务器的主机区、网络区、UPS、配电。

采用上吊顶、下送风、上走线方式。

1.2参考文档

《中国移动电信级数据机房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国际综合布线标准ISO/IEC11801》

2.机房综合布线规划

机房综合布线对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解:

实际上就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在数据中心这样一个应用环境中进行一个有效的系统集成。

2.1当前数据中心对综合布线的要求

(1)更高的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

数据中心需要24小时运营

双网络和布线备份系统保障稳定性和运营安全性

预留布线端口和网络端口用于系统的扩容

(2)系统的易管理性。

能够快速查找、定位、解决运营中的问题

需要完整的文档,保证未来维护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3)优化投资、节能增效。

2.2如何实现数据中心的核心要求

(1)高宽带设计满足数据中心的海量数据传输需要。

(2)高品质的产品解决日常使用和维护的后顾之忧

(3)双备份网络和布线系统保障系统运行的连续性

(4)10G系统的预先考虑可以可以轻松实现整个系统的快速升级。

(5)预端接系统可以轻松实现数据主干的增加和改变,满足灵活的同时,还节省80%的空间。

(6)端口的冗余设计满足网络未来的扩展需要。

(7)数据存储区、服务器机柜区、主配线区的分区管理。

(8)双路由设计确保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

(9)屏蔽系统的应用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3网络规划

(1)把整个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根据不同的区域分成主配线区和分配线区。

(2)主配线区和分配线区用主干光缆连接,分配线区内部才用光线跳线连接。

(3)采用支持10G万兆或更高速率的技术:

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是数据越来越集中,要求数据处理的速度更快,以前是千兆,现在是万兆。

展望将来的发展,要考虑到10G技术。

要确保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无需更换或升级布线系统。

(4)要考虑支持新型存储设备:

现在以服务器为中心发展到以存储为中心,要考虑对存储设备的有效支持。

(5)安全性:

采用CMP防火等级线缆。

(6)采用交叉连接的管理:

交叉连接所具有的管理便利性与可靠性是互连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使用交叉连接方式,可以将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的线缆固定不动,视为永久连接。

当需要进行移动、添加和更换时,只需变更跳线盘之间的跳线,这样,在日常维护时将尽量避开接触敏感的设备端口。

(7)避免外来串扰对数据中心布线的影

响:

既要注意美观的布线,同时又要防止背后隐藏的外来串扰的威胁。

线缆敷设时,避免过紧捆扎、超量的通道填充容量和避免过于弯曲。

宜采用6A类以上的布线系统、万兆屏蔽布线系统以及完善的接地系统等。

(8)尽量节约空间,实现数据中心高密度布线管理:

规划设计时尽量做到以最小的空间实现最大的应用,通过高密度配线架等设备的使用以节约空间。

(9)冷热通道要充分体现:

在设计以及施工环节要注意布线系统不能成为冷热通道的障碍。

(10)充分体现环保节能:

采用良好的设计和施工,延长布线系统生命周期。

通过产品设计降低原料的消耗。

(11)数据主干网的选择:

拟采用万兆多模或单模光缆。

2.4设备选型

(1)配线架的选择:

拟选择模块化的配线架以灵活配置端接数量,既减少端口浪费又便于日后的维护变更。

拟使用高密度配线架,来提高机柜的使用密度,节省空间。

(2)跳线的选择:

用颜色来区分不同网络的跳线;跳线性能指标应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拟采用高密度的铜缆和光纤跳线,以提高高密度环境的插拔准确性和安全性。

(3)线缆的选择:

选择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占用空间,具有更好的传输容量,具有安全阻燃性,提供多种颜色区分;拟选择的传输介质为6A类双绞线、多模光缆、单模光缆。

(4)机柜的选择:

选择开放式的机架,来安装配线设备;选择封闭式的机柜,来安装网络设备、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统一采用标准的19英寸的机架和机柜。

预留足够的布线空间、线缆管理器、电源插座和电源线以确保充足的气流。

(5)线缆管理器的选择:

灵活使用水平线缆管理器和垂直线缆管理器,实现对机柜或机架内空间的整合,提升线缆管理效率,避免跳线管理的杂乱无章。

(6)预连接系统的选择:

采用配线架、模块插盒和经过预端接的铜缆和光缆组件在内的预连接系统。

以快捷地连接系统部件,实现铜缆和光缆的即插即用,减少变动的风险,节省空间,使管理和操作具有方便性、灵活性。

2.5水平分区

本项目水平分配区共划分为xx个分区,有xx个机柜组成,水平分区每个机柜区布置24根6类双绞线至列头柜,每个列头柜至核心区布置1根6对多模光纤。

水平分配区主要包括水平跳接、SAN网络交换机、服务器和KVM交换机。

2.6机柜

每个机柜配置一个24口快接式配线架至列头柜,为一些应用(如无线接入点,IP摄像机和自动控制系统等)考虑的线缆也要规划并在此端接好,配线架之间的水平布线采用6类低烟无卤线缆。

3结束语

数据中心的综合布线,是一个相对独立,设备集中,管理要求比较强的布线工程类型,它的设计、工艺、产品质量和运行维护状况,直接影响相关的网络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行运作,因此需要在设计初期就了解其实际需求,精心设计,精密施工,选择质量优良的设备材料。

另外,在设备如此密集的空间内布线,线缆的合理布置尤为重要,否则会为日后维护带来极大困难,而且不利于设备散热,造成严重隐患。

总的来讲,机房布线工程在要求设计和实施者有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大量设计、施工经验的同时,也要求整体布局合理、美观,具有艺术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