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一模理综.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1970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房山一模理综.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山一模理综.doc

《房山一模理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山一模理综.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山一模理综.doc

2018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

理综2018.4

1.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均不含有糖类成分的是

A.蛋白酶和细胞壁 B.Ti质粒和噬菌体

C.脂肪和细胞骨架 D.核糖体和染色体

2.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以降低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由细胞溶胶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如下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当PER基因有活性时,可以合成PERmRNA,PERmRNA进入细胞质后开始合成PER蛋白。

随后,PER蛋白则进入细胞核,逐渐积累,抑制PER基因的活性,使其表达的PER蛋白减少。

PER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4h。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解旋酶

C.②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为左→右

D.③过程PER蛋白进入细胞核促进PER基因的表达

4.北美两种高山熊蜂甲和乙曾具有非常典型的“长舌”口器,可以采到花冠长度为12mm的花朵底部的花蜜。

但是不到半个世纪它们的口器缩短一半(“短舌”口器)。

调查发现甲乙两种熊蜂的相对数量分别由50年前的60%和30%下降至30%和15%。

同时气候变暖使花冠长度为12mm的数量较之50年前减少大约2/3,蜜源的减少,使两种熊蜂开始以长度为5mm的花朵为采蜜对象。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50年间甲乙两种熊蜂口器缩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可用样方法调查蜜源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C.甲乙熊蜂数量下降可能与多种熊蜂物种间竞争有关

D.“短舌”口器的出现是长花冠植物的数量减少而导致的变异

5.下列实验操作中均涉及清水,其中错误的是

A.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后,需要再用清水洗去浮色

B.制备细胞膜时,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渗透压逐渐变小直至涨破

C.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置于清水中后,液泡颜色变浅

D.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用清水漂洗以去除解离液

6.中国健儿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五百米决赛上获得金牌,下列运动装备材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冰刀片——抗腐蚀合金钢

B

速滑服——芳纶纤维

C

防切割手套内层材质——聚乙烯纤维

D

防护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7.下列水处理方法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明矾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用Na2S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C.用FeSO4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再调节pH除去Cr3+

 D.用NaOH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8.Cl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

包装

钢瓶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类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2:

2Cl-+2H2O2OH-+H2↑+Cl2↑

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Cl2+H2O2H++Cl-+ClO-

C.浓氨水检验泄露的氯气,产生白烟:

8NH3+3Cl2===6NH4Cl+N2

D.氯气“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

HSO3-+Cl2+H2O===SO42-+3H++2Cl-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原子半径:

r(X)<r(Z)<r(Y)<r(W)

C.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离子键和共价键

D.X、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10.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NOx、O2

CO、CxHy

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N2,转移电子数为0.5mol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50-60℃

H2SO4

11.硝基苯是一种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实验室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C6H6+HNO3C6H5—NO2+H2OΔH<0

已知该反应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硝基苯

间二硝基苯

浓硝酸

浓硫酸

沸点/℃

80

211

301

83

338

溶解性

微溶于水

难溶于水

微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采用蒸馏的方法可将硝基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C.该反应温度控制在50-60℃的原因是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和副产物的生成

D.采用加入NaOH溶液、水洗涤、以及分液的方法可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无机杂质

12.某同学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将SO2通入水中得到pH=2的溶液A,后续操作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1

i.10滴碘酒

ii.用NaOH溶液调节pH=2

iii.2滴品红溶液

红色溶液

无色溶液

2mLA溶液

实验2

ii.加入10滴碘酒

iii.用NaOH溶液调节pH=2

i.加入2滴品红溶液

红色复原

无色溶液

2mLA溶液

A.溶液A的pH=2原因是:

SO2+H2OH2SO3H++HSO3-

B.实验1、实验2均体现了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C.经实验1、2对比可知品红溶液褪色的过程是可逆的

D.实验2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2的原因是排除H+浓度变化产生的干扰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

C.当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时,分子势能最大

D.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14.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B.在三棱镜中a光传播速度小于b光传播速度

C.在三棱镜中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

D.a光的光子能量小于b光的光子能量

1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说明原子内部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B.β衰变说明原子的原子核外部存在自由电子

C.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D.轻核聚变更为清洁、安全,目前大型核电站都是利用轻核的聚变发电的

x/cm

y/cm

-4

2

0

4

6

8

10

12

4

1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已知波的周期为T,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cm处质点的位移最大

B.x=4cm处质点的速度最大

C.x=6cm处的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12cm处

D.x=8cm处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地球

P

高三理综试卷第6页(共16页)

17.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如图所示,假若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先沿椭圆轨道Ⅰ飞行,后在远地点P处由椭圆轨道Ⅰ变轨进入地球同步圆轨道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

B.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上的P点处减速进入轨道Ⅱ

D.卫星在轨道Ⅱ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

18.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跳过程可简化为:

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向上弹起,直到运动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完成规定动作落入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下压跳板运动至最低点C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

A

B

C

B.运动员从B到C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C.运动员从B到C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

D.在从C到A的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19.电磁感应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图甲为工业上探测物件表面层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涡流探伤技术原理图。

其原理是将线圈中通入电流,使被测物件内产生涡流,借助探测线圈内电流变化测定涡流的改变,从而获得被测物件内部是否断裂及位置的信息。

图乙为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开关S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的跳环实验装置,将一个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其中,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将立刻跳起。

关于对以上两个应用实例理解正确的是

甲乙

A.能被探测的物件和实验所用的套环必须是导电材料

B.涡流探伤技术运用了互感原理,跳环实验演示了自感现象

C.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电源都必须是变化的交流电源

D.以上两个应用实例中的线圈所连接电源也可以都是稳恒电源

20.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和玻璃幕墙,其透视方向是由光的强度决定。

当室外比室内明亮时,单向透视玻璃与普通镜子相似,室外看不到室内的景物,但室内可以看清室外的景物。

而当室外比室内昏暗时,室外可看到室内的景物,且室内也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其清晰程度取决于室外照度的强弱。

根据以上信息和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反射玻璃可以有效的阻止过强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B.热反射玻璃应该具有保温隔热作用

C.热反射玻璃和普通玻璃一样,能有效的减弱噪声

D.热反射玻璃的单向透视性不遵从光路可逆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21.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和小球2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

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指的H

A

m1

m2

O

M

P

N

位置O。

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

(1)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2)入射小球质量为,被碰小球质量为,两小球的质量应满足m1m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中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用秒表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D.分别确定m1碰撞前后落地点的位置和m2碰后的落地点P、M、N,并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射程OP、OM、ON。

(4)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则可判定两个小球相碰前后动量守恒。

(5)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所测物理量还应该满足的表达式为。

(6)一个运动的球与一个静止的球碰撞,如果碰撞之前球的运动速度与两球心的连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碰撞之后两球的速度都会偏离原来两球心的连线。

这种碰撞称为非对心碰撞。

如图A球以速度v1与同样质量且处于静止的B球发生弹性碰撞。

某同学判断碰后两个球的运动方向一定垂直。

你同意他的判断吗?

说出你的理由。

2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0.5m的单匝正方形闭合导体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4T的有界匀强磁场中,其ab边与磁场的边界重合。

线框由同种粗细均匀、电阻为R=2Ω的导线制成。

现用垂直于线框ab边的水平拉力,将线框以速度v=5m/s向右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出磁场,此过程中保持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且ab边与磁场边界平行。

求线框被拉出磁场的过程中:

(1)通过线框的电流大小及方向;

(2)线框中c、d两点间的电压大小;

(3)水平拉力的功率。

23.粗糙绝缘的水平面附近存在一个平行于水平面的电场,其中某一区域的电场线与x轴平行,且沿x轴方向的电势φ与坐标值x的函数关系满足(V),据此可作出如图所示的φ-x图象。

图中虚线AB为图线在x=0.15m处的切线。

现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滑块P(可视作质点),其质量为m=0.10kg,电荷量为q=1.0×10-7C,其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g取10m/s2。

求:

(1)沿x轴方向上,x1=0.1m和x2=0.15m两点间的电势差;

高三理综试卷第10页(共16页)

(2)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0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运动到x2=0.15m处时速度的大小;

(3)对于变化的电场,在极小的区域内可以看成匀强电场。

若将滑块P无初速度地放在x1=0.1m处,滑块将由静止开始运动,

a.它位于x2=0.15m处时加速度为多大;

b.物块最终停在何处?

分析说明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和速度如何变化。

24.某游乐园入口旁有一鲸鱼喷泉,在水泵作用下会从鲸鱼模型背部喷出竖直向上的水柱,将站在冲浪板上的玩偶模型托起,悬停在空中,伴随着音乐旋律,玩偶模型能够上下运动,非常引人驻足,如图所示。

这一景观可做如下简化,假设水柱从横截面积为S的喷口持续以速度v0竖直向上喷出;设同一高度水柱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率都相同,冲浪板底部为平板且其面积大于水柱的横截面积,保证所有水都能喷到冲浪板的底部。

水柱冲击冲浪板前其水平方向的速度可忽略不计,冲击冲浪板后,水在竖直方向的速度立即变为零,在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

已知玩偶模型和冲浪板的总质量为M,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空气阻力及水的粘滞阻力均可忽略不计。

(1)试计算玩偶模型在空中悬停时,水对冲浪板的冲击力大小和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2)实际上当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喷出的水柱在空中上升阶段并不是粗细均匀的,而是在竖直方向上一端粗一端细,请你分析上升阶段的水柱是上端较粗还是下端较粗,并说明水柱呈现该形态的原因。

(3)由于水柱顶部的水与冲浪板相互作用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分析水对冲浪板的作用力时可忽略这部分水所受的重力作用。

求玩偶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25.(17分)有机物I是重要有机中间体,其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如下图所示:

已知:

ii.HCl

i.NaOH

R—CNR—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B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

(3)D是一种合成高分子,它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I发生缩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5)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6)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质I能发生消去反应

CH2OH

—Cl

②F→G过程产生的副产物与物质G互为同分异构体

③B、D均存在顺反异构

A

B······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目标产物)

(8)结合题给信息,以乙烯、HBr为起始原料制备丙酸,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

26.(15分)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2

8

18

+31

3

(1)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镓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氮化镓在电和光的转化方面性能突出,是迄今理论上光电转化效率最高的材料。

资料:

镓的熔点较低(29.8℃),沸点很高(2403℃)。

①传统的氮化镓(GaN)制备方法是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代工业上固态氮化镓(GaN)的制备方法是利用镓与NH3在1000℃高温下合成,同时生成氢气,每生成lmolH2时放出10.27kJ热量。

该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

T2

A

B

C

·

·

·

P1P2P3P4P5P6P7P8P9

0

0.1

0.2

0.3

0.4

0.5

0.6

0.7

NH3

的体积分数

%

压强/Pa

图1

③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Ga与NH3

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平衡体系中

NH3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T的关系

曲线如图1所示。

图中A点和C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是:

KA_____KC(填“>”“=”或“<”),

高纯镓

粗镓

NaOH溶液

图2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法可以提纯粗镓,具体原理如图2所示:

①粗镓与电源____极相连。

(填“正”或“负”)

②镓在阳极溶解生成的Ga3+与NaOH溶液反应

生成GaO2-,GaO2-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1)钛铁矿在预处理时需要进行粉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_______。

(3)过程①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8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②中固体TiO2与双氧水、氨水反应转化成(NH4)2Ti5O15溶液时,Ti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温度过高时,Ti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在滤液B转化为FePO4沉淀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应,请配平:

Fe2++_____+H3PO4===FePO4+____+_____

(6)过程③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铁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将一束光亮洁净的铁丝伸入到0.1mol/L的AgNO3溶液中

铁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II

取少量实验I中上层清液,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有Fe2+生成,铁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实验中可能生成Fe3+,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II

取少量实验I中上层清液,滴入少量KSCN溶液,振荡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局部变红,振荡后红色消失,沉淀量增加

查阅资料:

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

乙同学判断有Fe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继续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V

取少量实验I中上层清液,滴加几滴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V

取1mL Fe(NO3)3溶液,滴加2滴等浓度的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少量AgNO3溶液

溶液变红;振荡溶液颜色无变化,滴加AgNO3后溶液红色褪去,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V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认为溶液中Fe3+是Fe2+被Ag+氧化所致。

按下图连接装置并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取出左侧烧杯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①其中X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得出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及结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9.(18分)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人的情绪是由位于脑干的“奖励中心”和位于大脑的“反奖励中枢”---外侧缰核(LHB)共同调控的。

研究人员发现正常小鼠的外侧缰核神经元为单次放电;而抑郁症模型小鼠则表现为簇状放电(爆发式放电),使LHB神经元向“奖励中心”发送信号增强,导致LHB对“奖励中心”的抑制作用增强,使小鼠无法感受到快乐,而产生抑郁。

请回答问题:

(1)研究者发现正常小鼠和抑郁模型鼠LHB区的细胞Kir4.1蛋白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如图1、图2所示(左侧为电泳图)。

图1a抑郁模型鼠和正常鼠的Kir4.1蛋白表达量图2b抑郁模型鼠和正常鼠的Kir4.1蛋白表达量

注:

左测为电泳图注:

左测为电泳图

据图1、图2分析,a、b两种抑郁模型鼠的Kir4.1蛋白的表达量均,原因是。

(2)研究发现,Kir4.1蛋白是一种K+通道,在LHB区的星胶质细胞中表达,其功能如图3所示。

图3

注:

图中NMDAR、T-VSCC是两种不同类型的Ca2+通道蛋白

据图3分析,抑郁模型鼠的LHB星胶质细胞膜上Kir4.1蛋白数量的变化,导致细胞外K+的浓度,引起LHB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进而导致两种不同类型的Ca2+通道,使LHB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的值,细胞兴奋性增强,导致簇状放电(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