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2202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奢华(shē) 亲昵(nì) 搭讪(shàn) 瘐毙(yǔ)

B.丛冢(zǒng) 模样(mú) 蹩进(bié) 咂摸(zā)

C.打烊(yàng) 踌躇(chú) 踉跄(qiàng) 竦然(sǒng)

D.谙熟(ān) 暗礁(àn)韵味(yùn) 万马齐喑(yī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誊写 恻隐 魁梧 瑰丽奇特 B.感慨 洞箫 铁锭 板上定钉

C.弥留 帷幕 侮辱 自认晦气D.惬意 瘦削 逍遥 宵衣旰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运营艰难,于是纷纷瘦身,因此,2009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B.一向自诩写作高手的扬云天缺少基本写作常识,连标点符号的用法都弄不懂,文不加点,写的文章简直像一堆烂稻草。

C.电视发展到了70年代,在黑白与彩色电视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电视多路广播,于是第三代电视广播便应运而生了。

D.危机过后,金融体系必会改弦更张,政府应该查封所有破产的金融机构,清理股东和债权人,迅速降低杠杆率,吸引外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以及直接通邮于12月15日正式开始,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实现。

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的称号,这是全世界第六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也是首个中国获得这一荣誉的城市。

C.1—11月,我国CPI同去年相比,同比上涨6.3%,涨幅比1—10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D.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的光荣传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护党的先进性的首要问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戈5—7题。

云朵中的羌族能否幸存?

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

不过,一些专家希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使这个曾经兴盛的少数民族获得重生的机会。

以“云朵中的民族”著称的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如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汶川、茂县和北川等县,而这几个县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许多专家认为,此次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的影响近乎灭绝之灾。

有些人担心,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将意味着羌族文化的消亡。

还有些专家指出,羌族文化在地震前很长一段时期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经过世世代代与汉族的共生融合,加之缺乏有效的文化保护计划,其民族传统的日渐淡化也是无可避免的结果。

他们预计,此次地震将会进一步削弱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认为羌族在地震之前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的专家指出,羌族没有书面语言,且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

他们指出,羌族的“汉化”在北川尤为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羌族传统的吊脚楼都在汶川和茂县。

北川的建筑都很现代,只有很少的羌族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能讲羌族话的人就更少了。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认为,北川在地震中损失了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以及绝顶珍贵的活体记载——人。

包括北川羌族博物馆珍藏的800件文物在内,许多史料都已永久埋在了废墟下。

组建保护羌族文化专家组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许多都已罹难。

北川县青片乡是少数几个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业保持村民原有生活风貌的乡镇之一.但地震后由于家园被毁,绝大多数人已离家另谋职业。

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杨华武认为,全面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他说: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挽救羌族文化。

重建羌族自治区首府是重新展现羌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选自2008年6月13日香港《南华早报》)

5.下列说法不能支持“羌族文化濒临消亡”观点的一项是

A.没有制定对羌族文化的保护计划,使羌族文化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B.羌族文化在震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

C.此次地震加剧了对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削弱。

D.羌族世世代代与汉族共生融合,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6.下列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都已罹难。

B.羌族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因而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

C.四川大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来说是灭绝之灾。

D.有的专家认为在地震之前羌族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已经永久埋在了废墟下,这意味着挽救羌族文化的工作举步维艰。

B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羌族文化就可能消亡。

C只要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就能使羌族文化重现生机。

D由于作为弥足珍贵的羌族文化活体记载的羌民在这次大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走,因此保护羌族文化困难重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岑文本传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

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

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

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其辞甚美。

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

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撝挹。

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

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

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

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

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

文本再拜曰:

“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

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恩泽。

”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

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

“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亲宾有来庆贺,辄曰:

“今受吊,不受贺也。

”又有劝其营产业者,文本叹曰:

“南方一布衣,徒步入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

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

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言者叹息而退。

及将伐辽,几所筹度,一皆委之,文本受委既深,神情顿竭。

言辞举措,颇异平常。

太宗见而忧之,谓左右曰:

“文本今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

”及至幽州,遇暴疾,太宗亲自临视,抚之流涕。

寻卒,年五十一。

赠侍中、广州都督,谥曰宪,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

有集六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旧唐书·岑文本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之年,除秘书郎 除:

授职B.抚弟侄恩义甚笃 笃:

深厚

C.岂宜更添春坊,以速时谤 速:

加速D.不愿更希东宫恩泽 希:

希求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B.

C.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文本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很好,善于写文章。

B.岑文本为人廉洁、节俭,所居之处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

C.岑文本为人谨慎,但有时又近乎胆小,太宗让他兼任东宫属官,他因害怕惹祸而推辞。

D.岑文本因为富有才干,又加上他孝谨仁厚,对皇室忠诚尽职,所以深得唐太宗信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四、(16分)

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太宗乃止,仍令五日一参东宫,皇太子执宾友之礼,与之答拜,其见待如此。

(5分)

②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

宫殿名。

这是一首表现宫女怨苦的诗。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五、阅读下面小说,完成13~16题。

(18分)

定局楼

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

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

太祖说:

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

刘伯温奉诏上了楼。

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

太祖阻拦:

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

叫他平身,又赐了座。

俩人面对面坐了。

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

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

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

刘伯温佯作不解。

太祖说:

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

赌注是大明江山。

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

那潭水未现波纹。

太祖执黑,先落一子。

伯温执白,随便落下。

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

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

刘伯温却专注棋盘。

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

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

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

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

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

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

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

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

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

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从罐里取出一枚白子。

太祖觉得刘伯温的手捏着他的肉。

刘伯温捏着棋子的手悬着不动。

日影在悄悄地移。

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太祖的脸似铜铸铁浇,有口长长的气在胸中憋着,一直未吐。

太祖忽然想起件事,他取过玉玺往案上一礅。

说,刘爱卿,棋,你该怎么下就怎么下。

这玉玺我早就给你预备下了。

刘伯温脸上现出一丝笑纹,他手一松,白子便落入了瓷罐,然后缓缓立起,从容地下了楼。

明太祖立在定局楼上,眼见刘伯温的身影消失在山野里,他便望着江山长啸。

他以为自己这一招奠定了万古基业。

未料想,如今上谷城只剩了个明孝陵,荒草萋萋。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刘伯温的性格特点。

(4分)

14.你认为小说的高潮在哪里?

理由是什么?

(4分)

15.你怎样理解末段的意思?

(6分)

16.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小说的详略安排十分得当,前半盘棋的斗智斗勇写得十分简略,“关键一子”如何下,写得浓墨重彩,情景毕现。

B小说善于描写人物的表情,如“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

刘伯温的脸是无源无流的潭水”,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一个紧张、一个平静的不同心态。

C小说的篇幅虽短,但情节却起伏跌宕。

下“关键一子”时,仅太祖的神情举止就经历了松弛——紧张——松弛三个阶段。

D“日影在悄悄地移。

那只悬着的手依然是悬着。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刘伯温还没有最后想好这步棋该如何下,二是他不知道这步已经想好的决胜的一子该不该下。

E小说通过一盘未下完的棋,生动地表现了古代封建帝王与臣子之间勾心斗角的权力斗争。

六、语言运用(6分)

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要求语言符合每个人特定的身份,每人不能超过20字。

三个朋友郊游,迎面遇到一株苍劲的巨松,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站住。

这三个朋友一个是木材商,一个是植物学家,一个是画家,他们对着这株松树会怎么说呢?

请拟出三个人的话。

(1)木材商说:

(2)植物学家说:

(3)画家说:

答题卡

1-10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13.

14.

15.

16.()()

17.

(1)木材商说:

(2)植物学家说:

(3)画家说:

七、(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三个学习绘画的人在学艺途中将自己的得意之作1000元标价出售,他们的第一位顾客说了一句相同的话:

“您的画怕是值不了那么多吧?

其中一个人听了后,对自己的画仔细掂量,最终以2000元售出,而他经过后来的刻苦努力,成了著名的画家。

他就是丁托列托。

另一个听后只是轻轻地将画撕毁,从此改行学习雕塑而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他就是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

第三个呢,认为自己的画或许真的值不了那个价,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

至今,他也只是一个三流的画家,以卖画糊口,过着流浪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B

3.B(文不加点,指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删改。

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

而该句却误用成“写文章不加标点”。

4.A(B.词序不当,应将“首个”移至“中国”之后;C.重复,删去“同去年相比”;D.搭配不当,“保护”与“先进性”不搭配,可改为“保持”。

7.C(C项的推断太绝对)

7.C(速,招致。

8.B(A.第一个“虽”,连词,即使;第二个“虽”,连词,虽然。

B.两个“以”均为介词,因。

C.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

D.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9.B(A项上句写岑文本善写文章,下句写任命岑文本担任中书侍郎;B项上下两句分别表明岑文本“谦虚”和“忠谨”;C项上句写岑文本节俭;D项下句写太宗对岑文本的关切。

10.C(只能说岑文本谨慎,说他胆小不妥。

11.

(1)太宗于是停止(让他兼任太子的属官),仍然让他五天参拜一次太子,皇太子按照宾友之礼,与他答拜,他就是像这样被礼遇。

(“执”、“见”各1分,语意通畅1分。

(2)我承受了很重的俸禄,已经是很不安,哪里能再谈添置产业呢?

(“荷”“更”反问句式各1分。

12.

(1)“锁”字是诗眼,(2分)它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高墙之内,无法泄露;(1分)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流逝。

(1分)

(2)运用了反衬手法。

(2分)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人不如花,(1分)这里以落红飞舞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

(1分)

13.足智多谋,大度潇洒,淡泊名利

14小说的高潮是写双方如何下关键的一步棋。

情节从这里急转直下,人物的性格也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15明太祖挖空心思铲除不放心的人,费尽心机保住皇位,到头来也只能是孤坟一堆,荒草一丛;刘伯温淡泊名利,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清高智慧的形象。

16DE

17.(6分)木材商说:

这株巨松用来做家具真是太好了!

植物学家说:

这株巨松大约有500年的历史了,并且多次遭过雷击。

画家说:

这株巨松的外形非常独特。

参考译文:

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

性格沉稳文静,容貌气质好,学识广博,能融会贯通,谈吐很好,善于写文章。

贞观元年,被任命为秘书郎,同时在中书省兼职。

正遇上太宗行藉田之礼,岑文本上《藉田颂》。

等到正月初一太宗亲临宴请百宫的时候,文本又献上《三元颂》,文辞很美。

文本的文才已经很有名气,李靖又称赞推荐他,于是太宗任命他为中书侍郎,专门掌管朝中的机密文件。

文本认为自己出身书生,因此总是很谦逊。

以前的友朋,即使出自微贱,文本也一定与他行对等的礼。

文本的住所低矮简陋,室内连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也没有。

侍奉老母以孝顺闻名,抚养弟侄们情深意重。

太宗常常说他“宽宏仁厚,忠诚严谨,我亲近他也信任他”。

此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任太子的属官,太宗想让文本也兼任太子的属官。

文本拜了两拜,说道:

“我凭借平庸的才能,所居官职早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只担任这一官职,还担心富贵过甚(招致灾祸),怎能再辱列太子的属官,来招致舆论的非议呢?

请您允许我一心侍奉您,不愿再希求太子的恩泽。

”太宗于是放弃了,仍然让他五日参拜一次太子,皇太子按照宾友之礼,与他答拜,他就是这样被礼遇。

不久被封为中书令,回家后面带忧色,他的母亲很奇怪,问他,文本说:

“我既非元勋又非先王旧臣,承受了朝廷过多的宠信和荣耀,责任重,官职高,因此忧惧。

”亲戚朋友有来庆贺的,文本就说:

“现在只接受哀悼,不接受庆贺。

”又有人劝他置产业,文本叹息说:

“我南方一平民百姓,空手进京,当初的愿望,不过做个秘书郎、县令而已。

没有战功,仅仅凭着文章官至中书令,这已经到了极点了。

承受那么重的俸禄,已经很不安,哪里谈得到再置产业呢?

”劝他置产业的人叹息着离开了。

等到将要攻打辽国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筹划准备工作,太宗完全都交给了他。

岑文本接受的任务繁多,(劳累得)精力交瘁,说话行动,同平常很不同。

太宗看见他的样子十分担忧,对左右说:

“文本现在同我一起出发,恐怕不能同我一起返回。

”等到到了幽州,(文本)患上大病,太宗亲自前往看望,抚摸着他流泪不止。

不久,(岑文本)病死,年仅51岁。

(太宗)赠他为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还)赠东园秘器,(让他)陪葬昭陵。

有60卷文集在世上刊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