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359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docx

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

2013年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招生考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要点

2013年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试卷总分为150分):

1、单项选择题(30个,30分)。

2、辨析题(10个,50分)。

3、计算题(1个20分,)。

4、论述题(2个,50分)。

考试知识要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代表了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和诉求的经济学。

由于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的要求同社会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客观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理论,具有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3、一切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

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在这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要素,是物质生产必备的物质资料。

4、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和人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

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

所以,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它表示人们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社会中,人们结合起来进行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5、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以及与这四个环节相联系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6、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或者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最普遍的经济规律。

这具体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它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第二,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是看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8、生产力标准和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经济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革命,创造性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经济学,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有: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抽象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及其他。

辩证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因而亦称唯物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论原理应用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

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经济范畴的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过程。

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1、商品就是为进行市场交换而生产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称。

商品经济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3、前资本主义时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人类社会到了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由于农业耕作技术和动物驯养技术进步,在满足自身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

这时,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与其他部落分离开来,农业部落与游牧部落之间的产品交换随之发生。

人类社会发展到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青铜器和铁的冶炼技术的相继发明以及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在使农业生产较以前有很大发展的同时,还使得原来附属于农业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大大改进,手工业产品也日益多样化。

这时,原来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手工业分离出来,形成与农业相区别的独立生产行业。

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之后,在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交换地区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出现了不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业务的商人,发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人的经营活动便利了商品交换,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拓展了商品交换的空间,又一次推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由于商人的作用,远距离异地贸易以至于海外贸易出现来了。

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同一商品两个性质不同的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使用价值都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体现特定社会关系的。

作为交换对象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的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比例。

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统一体。

缺少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物品都不可能成为商品。

但是,在这两个因素中,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属性。

商品的二因素虽然统一在一个商品之中,但二者又是矛盾的。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交换,获得价值;但他必须生产使用价值,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

而购买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可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一旦交换失败,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都无法实现,商品内在的矛盾就完全暴露出来。

5、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它一方面是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即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不管劳动的具体形式怎样,它们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这种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或一般劳动。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它是与其他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与其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6、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因而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是由它所包含的抽象劳动的多少决定。

而计量劳动量大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便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事实上,一种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各类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决定的。

这个平均数又被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严格定义是: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劳动生产率即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

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一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显然,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越多,则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亦然。

这就是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效率成反比。

7、从“1头羊=30斤谷子”这样的价值形式的两极可以看出,在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只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另一种商品则只是作为价值存在。

在“1头羊=30斤谷子”这一简单的价值关系中,羊作为使用价值存在,而谷子作为价值存在。

在“1头羊=30斤谷子或=2把斧子或=18尺布或=5斤茶叶或=一定量的其它商品”这样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将自己的价值表现在无数的其他商品上。

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8、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首先是作为这两项职能的统一而存在的。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作为尺度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的职能。

货币是以想象的或观念的形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它作为买和卖之间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9、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就是商品流通。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商品流通过程:

W—G—W,其中W代表商品,G代表货币。

流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W—G,即商品转化为货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关乎命运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将W—G这一形式变换称为“商品的惊险跳跃”。

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一定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至于商品流通的第二个阶段或形式变换G—W,即货币转化为商品,与第一个变换相比,一般来说不那么“惊险”。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在卖主和买主之间转手。

这种连续不断的货币转手,形成一个与商品流通W—G—W相伴随的货币流通G—W—G。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由商品流通引发并为商品流通服务。

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一定时期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各种商品的价格与商品量的乘积的总和;一是货币流通速度,即同一时期内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

显然,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或货币需求,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这是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

如果用M代表货币需求,P代表商品价格,Q代表流通的商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量的公式就是:

M=(P·Q)/V。

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基本规律。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10、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

可见,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决定的规律,又是价值实现的规律。

也可以说,它既是调节商品生产的规律,又是调节商品交换的规律。

这个规律是商品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11、商品的价值是由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

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也就是商品的价格。

也可以说,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中的必然规律,当然要通过价格运动来表现。

从根本上说,价格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商品价值的大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变动反映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但是,除了商品价值量及其变化之外,价格水平的高低和涨跌,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

第一,金属货币自身的价值量的变动,或纸币等符号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变动,是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第一,流通中的货币量变动,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大于其实际需要量时,就会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反之,流通中的货币量小于其实际需要量时,商品的价格普遍下跌。

第二,价格还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当供过于求时,生产者被迫降价促销,结果是商品价格低于其价值;而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乘机提价,结果是商品价格高于其价值。

12、由供求决定的价格的波动所带来的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的相背离,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

这是因为:

第一,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或从长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销。

因而,长期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等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从不同商品各自的价格变动来看,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

因此,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由于受供求关系、流通中货币量的变动的影响,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它既不是无限地上涨,也不是无限地下跌,既有涨,又有跌。

这正说明了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的。

所以它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反而是价值规律其作用的表现形式。

1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有两个基本作用:

一是择优汰劣,激励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二是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

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第三章剩余价值的生产、分配与资本积累

1、商品流通依靠货币做媒介而流行。

货币又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不等于资本,货币必须积累到一定数量和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才会成为资本。

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有区别的。

首先,它们各自的流通形式不同。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其流通的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而作为资本的货币,其流通形式是货币—商品—货币(G—W—G)。

其次,它们各自的目的不同。

在商品—货币—商品(W—G—W)这个流通形式中,商品所有者是为买而卖,先卖后买,其交换的目的是取得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不是为了赚钱,不是追求价值增殖。

而在货币—商品—货币(G—W—G)这个流通形式中,货币所有者是为卖而买,先买后卖,其交换的目的不是追求使用价值,而是取得交换价值,最终是为了实现价值的增殖。

2、资本流通形式的始点和终点都是货币,但如果付出的货币与流回的货币没有量的差别,货币—商品—货币(G—W—G)这个流通形式就是无意义的兜圈子,是同量货币(价值)的交换。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价值增殖,是让投下去的货币带回更多的货币。

因此,货币作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应是G—W—G΄。

其中的G΄=G+∆G,等于原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

马克思把这个增值额叫做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3、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G—W—G΄这个资本流通形式,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本质。

因此,它成为资本的总公式。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因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的结果只能使价值形式发生变化,而不能引起价值量增减。

但经过流通之后,价值增殖了。

那么,资本家从流通中取得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来呢?

马克思说,解决这一矛盾的条件就是,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又必须在流通中产生。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首先,在流通中如果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剩余价值是无从产生的。

其次,如果在流通中不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贱卖贵卖,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产生。

因为,流通是商品所有者全部关系的总和。

在流通以外,商品所有者只能同他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只表明商品所有者以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绝不可能创造剩余价值。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这个矛盾,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不仅能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能创造价值。

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有,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作为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由于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因而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人的身体的生产和再生产,这就需要消耗必要的生活资料。

所以,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这包括三个方面: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需要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

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因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和基础。

5、劳动力商品被资本家购买以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之后,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创造的价值量大于劳动力的价值,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资本家必须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价值增殖发生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全部过程都符合价值规律,即资本家购买或出售商品都是以价值为基础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6、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

马克思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是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它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即物化劳动的转移,并不改变自身的价值,也不发生价值增殖。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它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一个与自身价值相等的等价物,而且还创造一个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m)。

它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发生了价值增殖。

马克思从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中揭示出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的比率,即m΄=m/v,它表示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剩余价值率。

7、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具体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绝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是劳动者的生理界限,一是道德的界限。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它的产生不是由于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是由于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中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8、实际上,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上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9、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W)包括三部分:

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

用公式表示就是:

W=c+v+m。

这是按劳动耗费计算的生产商品的实际耗费,即它包括物化劳动耗费c和活劳动耗费v+m两部分。

但是,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量,同资本家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费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

对于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只是它的资本价值c+v,剩余价值m是资本家无偿获得的。

因此,c+v构成商品的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用k表示。

由于商品价值中的c+v转化为成本价格,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与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为:

W=k+m。

显然,成本价格小于商品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剩余价值。

但不把剩余价值看做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把它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

这样商品价值就等于成本价格加利润。

如果用p表示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就从W=c+v+m=k+m,进一步变为W=k+p。

利润本质上就是剩余价值,但在现象上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也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所用资本,即预付资本,资本家为榨取剩余价值而预先垫支的货币资本,在量上包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全部资本。

所费资本,即生产商品中耗费的资本量,包括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之和,在量上相当于生产成本。

也就是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耗费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大价值。

10、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叫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用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利润率p΄=m/C。

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是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由于全部预付资本总是大于可变资本,因此利润率在量上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它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以最小的预付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如果资本量一定,利润的大小就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

影响利润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剩余价值率。

(2)资本的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c:

v)。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状况。

1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竞争的结果。

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平均利润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利润率。

用公式表示为: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资本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即平均利润。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

而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

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和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职和来源。

12、商业资本,就是从产业资本职能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商业利润实质上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

商业资本参加了剩余价值的分配以后,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变为: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商业资本总额)。

13、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职能资本家,即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

职能资本家借贷的目的,是把借入的货币当作资本来使用,以获取利润;借贷资本家贷款的目的是获取利息。

因此,借贷资本是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为职能资本家服务的。

借贷资本从属于职能资本,归根到底是从职能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资本形式。

借贷利息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息率就是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之间的比率,即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

14、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一种非劳动收入。

资本主义地租有两种形式,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就是指与土地的不同状况(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

土地的优劣不同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客观条件,但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

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

由于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决定了农业中存在着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而由于对土地经营的垄断,决定了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只能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决定,这使得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能够从中获得超额利润。

又由于优等地、中等地数量的有限性和对土地经营的垄断,限制了各个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因此,那些租种较好土地的资本家就能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