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605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docx

管道顶管法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3、沉井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JO10406-2004

4、《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

2008)

5、 设计图纸及要求; 

6、 现场实地考察情况; 

7、 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积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AK0+495~AK0+555段现状地下管线多且复杂,有电有电力、通信、给水等现状地下管线。

该段横穿城南街是一个交叉路口交通繁忙,行人、车流量非大,该段的污水管道无法开挖施工,基于以上原因,业主要求横穿城南街段的污水管道采用顶管施工,管材为DN800玻璃夹砂钢管。

实施顶管施工的具体桩号部位为:

桩号AK0+495至AK0+555即W41~W39段,全长约59m。

2.2地形地貌

该工程的位于人、车流量较大的交叉路口,且地下管线非常复杂、繁多,因此,施工时须对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措施、对地面沉降量严格控制。

该工程沿线的地面标高介于117.36m~117.14m,顶管管内底标高为114.680m~114.799m,管道埋置深度约2.46~2.560m。

2.3工程地质条件

永春西半部属中亚热带,东半部属南亚热带,而千米以上山地则属北亚热带,年平均气温20.4℃,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37-39度,最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8-7度。

年降水量1685.9毫米,降雨天数年平均130~170天,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3-5月,7-9月为台风季节,10-2月为干旱季节,无霜期320天。

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素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序春"之称。

年平均日照数为2200小时,日照率50%,表现为夏季多照秋冬少,永春县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80%年蒸发量600-900mm;年日照时数:

1892-2131.5小时。

2.4其他概况

由于本工程管道整体埋深较浅,顶管施工可能存在路面拱起或沉降的风险,且该工段地处交通繁忙的交叉路口,有现状管线横穿,因此工程施工前应进行严密排查,确保顶管施工及现状管道的安全。

施工过程中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

(1)地面沉降控制;

(2)现场交通疏导;

(3)现场文明施工;

3.施工计划

3.1施工组织计划

3.1.1项目组织与管理机构

我公司在施工现场设有项目经理部,作为公司派出机构。

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按照工程项目运行的内在规律,以项目为中心,以全面、忠实地履行工程承包合同为目标,以完善、健全的公司管理体系和制度为条件,以公司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足的资源为后盾,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管理。

3.1.2项目作业施工队

项目施工所需作业队伍由我公司的劳务公司负责提供。

劳务公司根据项目经理部提交的劳动力需用计划,组织具有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工人进场作业。

作业人员按工种分成若干班组,每个班组配备班组长和班组技术员。

班组长在施工队长的直接领导下,组织本班组人员施工作业。

各作业队伍的作业内容见下表。

作业队伍

作业内容

备注

顶管施工队

工作井、检查井、顶管施工

3.2主要材料与设备计划

3.2.1主要材料计划

序号

材料构件名称

规格型号

1

混凝土

C15、C30

2

玻璃夹砂顶管

DN800

3

MU15

4

水泥砂浆

M10

5

钢筋

φ为1级钢筋、Φ为Ⅲ级钢筋

3.2.2主要设备使用计划

设备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后座顶进装置

1

油压千斤顶300t

2

通风机f-5轴流式

1

压浆设备

1

经纬仪

1

水准仪NA2

1

全站仪

1

拓普康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1

RBBJ-T

挖土机HD820

1

装载机ZL-40

1

电动震动锤45KW

1

卷扬机5t

1

水泵

3

自卸汽车8t

4

3.3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3.3.1工期目标

施工计划工期为60天,计划拟开工日期:

2016年6月5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6年8月5日。

3.3.2工期保证措施

1)按照项目施工的规律,对项目各要素及所需资源进行优化,配备优秀的项目管理班子,确保项目管理系统的全面优化。

2)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工作,保证施工所需各项资源的供应。

3)充分利用作业面,合理组织,提前插入后续工序。

4)合理安排顶进线路和方向,采用相对顶进的方法,将检查井兼作接受井减少了工作井的数量和顶进设备拆、运、装的工作量。

5)采用大刀盘土压平衡工具头施工,不受地下水位的影响,施工效率高。

6)强化技术、质量、安全管理,避免窝工、停工、返工。

4.施工工艺技术

4.1顶管工作井的设置

本工程顶管桩号AK0+500至AK0+560,即W41~W39段,全长约59m,布置W41一个工作井,W39一个接收井。

工作井的位置设置遵循如下原则:

1)应利用管线上的工艺井;

2)应考虑排水、出土和运输方便;

3)应远离居民区和高压线;

4)应尽可能避免地上或地下的管线、构筑物、树木等;

5)工作井的数量不宜过多,以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缩短工期。

4.2施工顺序安排

总的施工顺序:

自W41工作井开始,先向W39接收井顶进。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

施工W41工作井;

第二步:

将顶进设备安装在W41工作井内,顶W41→W39管,同时施工W39接收井;

第四步:

顶管完成,同时施工W41与W39检查井。

4.3工作井施工

4.3.1工艺流程

平整场地

测量放线

开挖基坑

垫层施工

刃脚支设

4.3.2测量放线及基坑开挖

用全站仪测放工作井位置及沉井壁的位置。

用反铲挖机开挖基坑,人工挖探管线配合。

4.3.3铺设垫层

在刃脚处铺设10cm厚C15砼垫层,用水准仪找平。

4.3.4井壁制作

本工程沉井制作采用一次制作一次下沉。

4.3.4.1井壁模板支设

井壁模板采用钢组合式定型模板或大模板组装而成,内外脚手架与模板系统要分离,各自成系统,以免由于下沉造成破坏。

模板加固采用对拉螺栓紧固加焊止水片。

混凝土壁施工缝埋设钢板止水带,井壁模板在支设过程中要注意收口,以免上大下小。

沉井壁上预留孔在制作时保留外层钢筋及浇筑外层75mm厚混凝土,并用MU15砖墙临时封堵。

4.3.4.2井壁钢筋绑扎

沉井水平钢筋采用帮条焊接,竖向钢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接头按设计或规范要求错开,内外钢筋要设钢筋支撑,每1.5m不少于一个。

井壁预埋插筋要有加固措施。

4.3.4.3井壁混凝土浇筑

(1)沉井刃脚及筒身混凝土的浇筑应分段、对称均匀、连续进行。

以免造成地基不均匀下沉而导致沉井倾斜、裂缝。

(2)浇筑的筒身混凝土应密实,外表面平整、光滑。

有防水要求时,支设模板穿墙螺栓应在其中间加焊止水环;筒身在水平施工缝处应设凸缝或设钢板止水带,突出筒壁部分应拆模后铲平以防水。

4.3.5沉井下沉

4.3.5.1沉井下沉前应进行结构外观检查,检查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根据勘测报告计算极限承载力、分段摩阻力及下沉系数,作为判断各阶段是否出现突沉以及确定下沉方法和采取相应措施的依据。

4.3.5.2下沉前应分区分组依次对称同步的抽除(拆除)刃脚下的承垫木和砖垫座,每抽出一根垫木后,在刃脚下立即用砂、卵石或砾砂填实。

4.3.5.3沉井下沉采取排水下沉。

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配合,卷扬机吊运施工,将挖出的土用载重汽车随挖随运至指定地点。

4.3.5.4小型沉井,挖土多采用人工或风动工具;大型沉井,在井内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挖掘。

挖土须分层、对称、均匀地进行,由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高0.4~0.5m,沿刃脚周围保留0.5~1.5m宽的土堤,然后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削薄土层,每次削5~10c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挤土下沉,使不产生过大倾斜。

各仓土面高差应在50cm以内。

4.3.5.5沉井下沉采用排水挖土下沉:

设明沟、集水井排水,在沉井内离刃脚2~3m挖一圈排水明沟,设3~4个集水井,深度比开挖面低1.0~1.5m,沟和井底深度随沉井挖土而不断加深。

在井壁上设离心式水泵或井内设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井外。

4.3.5.6筒壁下沉时,外侧土会随之出现下陷,与筒壁间形成空隙,一般于筒壁外侧填砂,保持不少30cm高,随下沉灌入空隙中,以减少下沉的摩阻力,并减少了以后的清淤工作。

4.3.5.7沉井下沉出现倾斜,如调整挖土仍不能纠正时,可加荷调整,但若一侧已到设计标高,宜采用旋转喷射高压水的方法,协助下沉进行纠偏。

4.3.5.8在沉井外壁周围弹出水平线,四角作出轴线标志,在下沉过程中每班观测三次,随时掌握分析观测数据,提供纠偏数据。

4.3.5.9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二小时一次;为防止超沉,可在四角或筒壁与底梁交接处砌砖墩或垫枕木垛,使沉井压在砖墩或枕木垛上,使沉井稳定。

4.3.6沉井封底

4.3.6.1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再经2~3天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h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即可进行封底。

4.3.6.2封底前应先将刃脚处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冲洗干净和打毛,对井底进行修整使之成锅底形,由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以卵石作成滤水盲沟,在中部设2~3个集水井与盲沟连通,使井底地下水汇集于集水井中用潜水电泵排出,保持水位低于基底面0.5m以下.

4.3.6.3封底一般铺一层级配碎石,再在其上浇底板混凝土垫层,在刃脚下切实填严,振捣密实,以保证沉井的最后稳定,达到50%强度后,在垫层上铺卷材防水层,绑钢筋,两端伸入刃脚或凹槽内,浇筑底板混凝土。

4.3.6.4混凝土浇筑应在整个沉井面积上分层、不间断地进行,由四周向中央推进,并用振动器振捣密实,当井内有隔墙时,应前后左右对称地逐孔浇筑。

4.3.7混凝土养护期间应继续抽水,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对集水井逐个封堵.封堵方法是将集水井中水抽干,在套管内迅速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并捣实,然后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或四周焊接封闭,上部用混凝土垫实捣平。

4.4接收井、检查井

接受井与工作井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沉井法施工。

工作井与接收井施工期间为施工用井,施工完毕后根据相应管径增加流槽,浇筑顶板,砌井筒,使用期间为检查井。

4.5顶管施工

沉井底板砼强度达到砼设计强度的50%后,根据顶管设计高程及轴线预埋钢制导轨,上放顶管设备、液压千斤顶,坑上架设龙门架起重设备,液压油箱及动力设备(液压千斤顶两只,每只不小于200吨,起重设备为3吨慢速卷扬机起升吊)。

4.5.1施工准备及方法

  顶管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然后进行顶管轴线的定位,工作坑的放样及进行高程测量。

  根据己施放轴线及平面位置,预埋导轨。

导轨用100×50×3毫米工字钢外露1.0厘米,两轨间距为0.70米。

  轨道安装完毕后即进行顶管设备、液压千斤顶的安装调试,同时在沉井上架设龙门架起重设备、液压油箱及动力设备的安装。

待砼底板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开始进行管道顶进。

4.5.2管道顶进:

  采用人挖机顶的方法进行,安放第一节顶管时应认真复核管道轴线、高程,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始进行管道顶进。

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核对的地方,并加以保护。

4.5.2.1工艺流程:

围挡→人工挖顶管坑上半部土方和支撑→搭平台、支立四角架及起重设备→挖下半部土方和支撑→安装顶管设备→顶管→砌井→拆撑还土→管道清理与打口。

4.5.2.2施工测量:

工程开工前先进行现况管线调查,复核管线的位置与高程。

顶管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

现场使用的水准点闭合后方能使用。

4.5.2.3后背安装:

⑴后背贴紧墙壁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然后加钢板贴紧墙壁,后背平面要求垂直于管道中心线。

⑵顶力设备为300t油压千斤顶,行程L=700mm。

根据顶力计算,安装2台千斤顶,与管道中心线对称布置。

顶管施工时,顶力不超过4000KN。

4.5.2.4导轨安装:

导轨使用140槽钢,导轨高程用顶管坑内的水准点测设。

钢制导轨底部和两侧用槽钢焊接固定。

4.5.2.5管前挖土与顶进施工:

顶管偏差高程控制在+1cm、-2cm,平面中心线控制在3cm左右。

⑴管前挖土长度:

本工程中规定管前挖土长度以30cm为宜,最多不能超过50cm。

⑵关于管周围的超挖:

本工程管顶以上允许超挖3cm,一定保持管壁与土基面的吻合。

⑶首节管下到导轨上应测量其高程、中心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顶进。

首节管入土后,每顶进100cm要激光尺测量中心高程一次,及时、细致操作,防止出现偏差。

⑷工作坑内设的两个进行校核的水准点、中心点,施工时应对其妥善保护,防止碰撞。

⑸顶进时昼夜三班不间断施工,防止因中途停置而导致摩擦力增加,造成顶进困难。

⑹当遇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障碍物时;后背倾斜或严重变形;顶铁发生扭曲变形现象;错位偏差太大,且校正无效;顶力较预计增大,超过管口许可承受的能力。

4.5.2.6顶管测量记录

⑴在顶进过程中,管道一直处于动态,加强顶进施工中的动态管理,是提高顶进质量的首要保证。

顶进施工记录则是反映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动态情况的依据,因此,应认真填写顶进施工记录,做好交接班,掌握顶进的动态,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有对策、处理及时。

⑵顶进中每班必须如实填写记录,记录中应包括顶进长度、土质情况、顶力数值、每次的测量记录、校正情况、机械运转情况及其它注意事项。

⑶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时当班的负责人必须向接班负责人交清记录,并说明在顶进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⑷整个施工段的顶进分阶段的进行自检,不可等到全段顶完再全面检验。

日常的顶进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只反映了当班的情况,但顶进的管道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则应掌握,所以每顶进一节管时即全面检验一次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应在继续顶进中得到解决。

⑸顶管记录由质量检查人员每日收集一次,并将顶进质量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4.5.2.7清理收尾

顶管工作完后,组织力量对管道内和井内进行清洗。

拆除临时砖挡墙,浇注流槽和二次砼安装盖板、土方回填、恢复到自然地坪标高。

4.5.2.8顶管质量要求

顶进不偏移,管节不错口,管底坡度不得有倒落水。

顶管接口环应对正管缝与管外周密贴,管端垫板粘牢,不脱落。

管节不裂,不渗水,管内不得有泥土,建筑垃圾等杂物。

  

5.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措施

5.1.1质量目标:

确立该工程的质量目标为:

合格工程。

5.1.2建立项目质量外控体系,如下图:

业主

监理公司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政府质量监督站

物资控制

工程部

项目管理班子

过程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不合格品预防

成品保护

服务

物资部

工程部

技术部

技术部

质监部

技术部

质监部

工程部

技术部

质监部

工程部

质监站

 

项目工程质量外控体系组织架构图

5.1.3

建立项目质量内部体系

确定技术质量措施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材料员

施工员

班组

质检员

技术员

项目质检员

制定质量管理重点

确定质量检验标准

确定操作技术规范

确定质量目标

确定技术交底

确定施工工艺

确定各类施工方法

加强材质验收

采用合格品

自检

合格

专职中间验收

技术指导QC活动

复核验收

项目质量管理

明确质量第一预防为主思想

熟悉了解施工及质量保准

明确质量重点掌握操作规程

确定材料质量

确定构件及半成品质量标准

 

项目工程质量内控体系组织架构图

5.1.4保证沉井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沉井停沉

沉井下沉被搁置或悬挂,下沉缓慢或不下沉时,可采取继续浇灌混凝土增加重量或在井顶加载;或挖出刃脚下的土,或在井内继续进行第二层碗型破土;或在井壁装射水管冲刷井周围土,减少摩阻力;或清除障碍物;确保沉井顺利下沉。

(2)沉井突沉

沉井下沉如速度过快,超过挖土速度,出现异常情况时,可采取用木垛支垫定位给以支承,并重新调整挖土;在刃脚下不挖或部分不挖土;在沉井外壁间填粗糙材料,加大摩阻力;如沉井外部的土液化发生虚坑时,可填碎石处理;或减少筒身高度,减轻沉井重量。

(3)封底不均匀下沉

封底前把井内积水和浮泥排净;封底混凝土应施工均匀、对称分格,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并宜先沿刃脚填筑一周,宽约70厘米,厚度根据刃脚斜面高度确定,逐步向锅底中心分层浇捣;在软土中宜分格逐段对称封底。

(4)接缝渗漏水

对有抗渗要求的沉井,在抽承垫木前,应对封底及底板部位的刃脚、底梁、隔墙凿毛处理,清除浮浆,封底前再次刷净接缝部位。

5.1.5保证顶管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5.1.5.1穿墙止水

为避免地下水和泥土大量涌进工作井,在穿墙管内事先填埋经夯实的黄粘土,打开穿墙管闷扳,应立即将工具管顶进。

此时穿墙管内的黄粘土受挤压,堵住穿墙管与工具管的环缝,起临时止水作用。

当工具管尾部接近穿墙管而泥浆环尚未进洞时,停止顶进,绕盘根,表轧兰,再借助管道顶进的顶力,带动轧兰将盘根压入穿墙管环缝。

盘根压得不宜过紧,以不漏浆为宜留下一定的压缩量,以便盘根磨损后再次压紧止水。

5.1.5.2顶进阶段的测量和纠偏

(1)测量与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施测污水管线的中心线和高程桩。

根据中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顶管中线桩分别测设在顶管工作坑的前后,使前后两桩互相通视,并与管线在同一条线上。

顶管工作坑内的水准点由坑上一次引测,经过校核,误差不得大于±5mm。

每座顶管坑内设2个水准点。

⑵顶管测量与纠偏:

在顶第一节管时,以及在校正偏差过程中,测量间距不应超过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层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不宜超过300cm。

中心测量:

拟采用垂球拉线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求两垂球的间距尽可能的拉大,用水平尺测量头一节管前端的中心偏差,并且每顶进12m用全站仪检测一次。

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及特制高程尺,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测头一节管前端与后端的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的走向,测量后应与工作坑内另一个水准点闭合。

每工作班要求做好顶管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中心位置与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其错口的高差。

顶管误差校正逐步进行。

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慢进行,使管子逐渐复位,切忌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

纠偏过程中应加强测量密度,每10~20cm测量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纠偏方式。

常用的纠偏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超挖纠偏法:

偏差为1~2cm时,可采取此法。

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步回到设计位置。

②顶木纠偏:

偏差大于2cm时,在超挖纠偏不起作用时采用。

用圆木或方木的一端顶在管子偏向的另一侧内壁上,另一端斜撑在钢板或木板的管前土壤上,支顶牢固后,在顶进过程中配合超挖纠偏法,边顶边支。

利用顶进时的斜支撑分力产生的阻力,使顶管向阻力小的一侧校正。

③千斤顶纠偏法:

方法基本同顶木纠偏法,只是在顶木上用小千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纠正。

5.1.5.3泥浆减阻措施

为减小后座顶力,利用工具管尾部的压浆孔压入以澎润土为主的泥浆作减阻手段,可把管壁摩阻力减到1.0t/m2以下。

泥浆系统采用拌浆机贮浆筒和压浆机,通过2”管道分送到各泥浆口,压浆过程做好记录,根据地质资料,一般不需要采取补浆措施。

5.1.5.4管内弃土运输

管内挖土拟采用矿车运输至工作井坑,然后再由卷扬机吊运至坑外。

5.1.5.5进洞措施

顶管进入接收井的预留洞时,其允许进洞误差平面为±10cm,高程为±8cm。

要求是相当高的,为确保顺利进洞拟采用如下措施。

(1)提高轴线测高精度,特别是把轴线设至井下时尽量减少精度损失。

(2)顶进过程中勤测勤纠,力争使整个轴线始终地在±5cm之内(包括高程)。

(3)当工具头接近洞口时作一次全轴线复核。

(4)在确认进洞无误后,在接收井内做好接收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接收平台的搭设等。

(5)工具头顶进到井壁后,停止压浆,凿除砖封口,工具管进洞穿过井墙后开始上接收架,马上采取永久性止水措施。

(6)工具头解体,起吊,转移到下一个工作井或运离工地。

5.1.5.6接口

接口是顶管工程的关键部分,保证做好接口部分是顶管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对组成接口的每一部分都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程的要求逐一分别严格制作。

顶进前应对成品管、钢套环、橡胶密封圈和软木衬垫从尺寸、规格、性能、数量等均作详细检查,必须符合设计图的要求。

顶进前还必须在现场作试安装,对不合格的砼成品管应予以剔除。

5.1.5.7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1)导轨安装严格控制偏差,顶管轴线按实际位置确定,测量结果必须得监理工程师认可,确保顶进方向准确。

(2)成品管质量检查必须严格,管道进场前必须进行试安,保证管材、钢套等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对不合格品予以删除。

(3)第1~3节管道顶进前应对管身进行润滑处理(如涂黄油或肥皂),以确保管道顶进滑顺。

必要时应采用钻孔注泥浆护壁保持润滑。

(4)管道顶进至接收井段时,应特别提醒操作人员缓慢顶进,控制顶进距离及顶进冲程,保证检查井的正常施工。

(5)管道在顶进过程中,应连续作业,不到检查井位置不得停止。

(6)顶管结束后应按设计要求在内间隙以密封膏填满,与管口抹平,管道顶进,顶出的洞要作好永久止水措施,确保地下水与检查井隔离。

(7)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对特殊工种要有特种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5.2安全保证措施

5.2.1建立项目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施工

公司安监站

公司

施工安全

各班组兼职安全员

项目施工员

项目质安部

项目经理

 

5.2.2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及内容

 

5.2.3沉井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5.2.3.1施工过程危害及安全控制措施

表五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1

沉井垫架拆除

人身伤害

严格遵循沉井垫架拆除程序,防止发生严重倾斜现象、突然性下沉、,导致人身伤亡

2

沉井挖土

沉井突沉

沉井挖土应分层、分段、对称、均匀地进行,达到破土下沉时,操作人员要离开刃脚一定距离,防止突然下沉而造成事故

3

沉井下沉中的排水

淹井事故

做好沉井下沉中的排水工作,并设备用电源,以保证沉井挖土过程中不出现大量涌水、涌泥或流沙现象,以避免造成淹井事故

4

井下作业

高处坠落

沉井上部应设安全平台,周围设栏杆,井内上下交叉作业时,设安全网、安全挡板,避免在出土的垂直下方作业;井下作业应戴安全帽

5

机械设备操作

机械伤害

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查、保养,机电设备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