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669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PSS分析报告讲解.docx

SPSS分析报告讲解

一、前言2

二、背景说明与研究意义2

三、工作流程3

(一)、问卷调查部分3

(二)、SPSS分析部分6

四、理论支持7

4.1、理论模型一8

4.2、理论模型二9

4.3、理论模型三10

五、统计数据展示10

六、统计分析11

(一)、列联表分析111

(二)、列联表分析213

(三)、方差分析119

(四)、方差分析221

(五)、方差分析323

(六)、方差分析424

(七)、相关分析125

(八)、相关分析228

(九)、相关分析329

(十)、相关分析431

七、总结与建议33

(一)、结论总结33

(二)、相关建议35

八、附录36

 

一、前言

本报告为SPSS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课程中的期末报告,本报告核心内容为SPSS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该报告为一般大学生作品,内容为我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作业,权威性不作保证,请读者自行斟酌,谢谢!

二、背景说明与研究意义

宏观上看,计算机是当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高度发达和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便是计算机,从微观上看,个人计算机素质是工作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计算机素质也是人们所追求的。

在当代中国大学教育背景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素质是各个大学重点进行的教育任务。

因此,本次研究管理学院学生计算机素质课题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课题,通过对管理学院三个年级(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再对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用到列联表、方差和相关性分析方法),从而得到一个客观真实的管理学院学生计算机素质状况,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针对调查得出的结论而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

希望本次报告可为管理学院对未来学生计算机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工作流程

(一)、问卷调查部分

问卷调查的作业流程我们将按照指导老师的授课内容,结合本组查阅的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

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的步骤

(一)

调查对象:

管理学院大二,大三,大四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样本量:

350

样本量的确立:

n=P(1-P)/(e2/Z2+P(1-P)/N)

其中,样本变异度P:

0.5

调查结果的精度值e:

0.05

统计量Z:

1.96(置信区间95%)

总体个数N:

1404(统计自各班级学委)

计算得n=301.63,由于需要考虑到误差等因素,最终取值需大于这个理论值,因此,为了方便统计,最终选取的样本量为350

样本抽样方式:

分层抽样。

由于本次调查的总体中各个样本间无明显排序关系,群与群之间差异大,群内个体之间差异小,故本组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以年级和专业为分层,按比例确立各年级各专业应有的样本量,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以最终确立样本量。

抽样汇总表:

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的步骤

(二)

本步骤主要确立此次问卷的调查方式,经小组商议,结合实际情况,本组最终决议为采用委托式现场调查,即将各年级各专业的问卷委托给其班内成员进行现场调查。

一方面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调查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是班内同学发放更容易获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从而相对更认真填写。

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的步骤(三)

本步骤为问卷的结构与设计部分。

考虑到本次问卷调查时间有限,为降低难度,本组采用完全结构化的问卷结构,问卷题目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在问卷的设计上,我们遵从指导老师给的建议,首先查阅了相关的理论指导文献等相关资料,阅读后根据资料进行问卷题目的设计。

具体的理论模型将在下一部分详细说明。

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的步骤(四)

问卷收回的统计与分析部分。

问卷在全数回收后我组首先进行问卷的计数,并剔除空白问卷等无效问卷,而后进行问卷的信息采集。

统计软件我们使用的是EXCEL进行工作辅助。

分析维度上,我们由于在问卷开始设计了两道提问进行年级和专业的问题,因此我们以年级和专业为分析维度。

(二)、SPSS分析部分

承接指导老师的课堂指导和课本知识的学习,在小组共同的讨论下,本组最终确立了基于课题的目标与步骤。

SPSS分析步骤

(一)

基于本次的研究目标和已有的事实数据,本组选择出一部分合适的问题作为分析对象。

这类合适的问题是根据本组的研究课题—管理学院学生计算机素质调查研究确立,根据问卷建立的参考模型,我们以计算机能力作为主要研究的一级指标对象,同时辅助以其它一级指标中的部分合适对象。

以最终在科学的一句下支撑我们的研究目标,力求结论的科学和严谨。

SPSS分析步骤

(二)

在确立了研究的对象,本组从统计问卷的数据总表中抽调出需要的数据制成原始的分析数据表,考虑到SPSS数据分析的特性,结合课程学习到的知识,本组首先选择了对数据先进行预处理。

在小组讨论和相关知识的查找下,本组确立了以数字代表所有具体属性值信息,以此制成最终的数据总表。

(详细请见统计数据展示部分)

SPSS分析步骤(三)

在获取了最终的数据总表后,本组开始进行以SPSS软件为核心的数据分析,为保证数据分析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本组以教材中的案例步骤为参考,制定了合适本次分析的步骤与选用的分析方法。

(详细请见统计分析部分)

四、理论支持

本次我组的理论支持上除了指导老师的授课内容部分,还自行进行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查阅,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我组此次工作的理论支持。

4.1、理论模型一

(信息来源:

《中职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知识:

主要为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

如计算机发展过程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常用设备,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和病毒防范意识以及网络相关概念等。

计算机技能:

(1)文字录入技能

(2)基本操作技能(3)办公软件应用技能(4)网络应用技能(5)多媒体技术应用技能

计算机能力:

(1)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信息能力(3)创新能力(4)协作能力(5)自主学习能力(6)发布成果能力(7)反思能力

计算机态度:

(1)计算机学习态度

(2)计算机学习兴趣(3)计算机道德意识

4.2、理论模型二

(信息来源:

《计算机专业学生IT能力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针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实际设计问卷上不肯能覆盖到该指标体系的所有指标,我们只能选取部分指标应用于本次问卷设计中。

4.3、理论模型三

(信息来源:

《构建贵州商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本模型的参考意义在于从更高层次的视角去看待本次问卷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主题属于信息素质调查的范畴,因而,参考更高一级的理论模型出发设计问卷有助于体现本次调查问卷的宏观科学性。

五、统计数据展示

承接前面提到的数据处理,我们将年级专业选择项等属性预处理转化为数字,方便理解和统计分析,最终形成的总表如图所示:

年级:

1代表10级,2代表11级,3代表12级;

专业:

1代表公管与社保,2代表人力,3代表信管,4代表财管;

选择项:

1代表A,2代表B,3代表C,4代表D,5代表E,6代表F。

由此形成的数据总表便是我们对接下要进行各类分析方法的对象。

六、统计分析

(一)、列联表分析1

1、操作步骤

进入数据文件,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命令,在对话框左侧选择“专业”进入“行”列表框。

在左侧对话框选择“年级”进入“列”列表框。

因为没有其它变量参与列联表分析,所以我们没有层控制变量。

然后,单击“交叉表”对话框右侧的“单元格”按钮,选中“观察值”复选框,在“百分比”选项组中选中“行”、“列”、“总计”复选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1)、数据信息

如表3.1.1所示,样本数为340,没有缺失值。

表3.1.1

(2)、列联表分析

如表6.1.2所示,参与调查的有三个年级,4个专业的学生,其中公管社保专业的学生有70人(占总数20.6%),人力专业的学生有137人(占总数的40.3%),信管专业的学生有74人(占总数的21.8%),财管专业有59人(占总数的17.4%)。

年级方面,2010级有98人(占总数28.8%),2011级有136人(占总数40.0%),2012级有106人(占总数的31.2%)。

从专业和年级上看,样本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表6.1.2

(二)、列联表分析2

1、操作步骤

选择“分析”|“描述统计”|“交叉表”命令,选择“是否考证”进入“行”列表框。

在左侧选择“使用办公软件”,“了解计算机部件”,“通过计算机进行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了解计算机语言”进入“列”列表框。

在“单元格”选项中,单击“交叉表”对话框右侧的“单元格”按钮,选中“观察值”复选框,在“百分比”选项组中选中“行”,“列”,“总计”复选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1)、数据信息

如表6.2.1所示,样本数为340,没有缺失值。

表6.2.1

(2)、列联表分析

表6.2.2可以看出,已经持有计算机相关证书或有意向考取证书的人占65%,其中30.3%的人使用办公软件很熟练,这比没有考证意向的人中熟练的人比例(24.4%)要高,而总体上看是否考证与能否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百分比差别不大。

表3.2.2

从表6.2.3可以看出,完全知道计算机部件的占总人数15.6%,部分知道的占68.5%,完全不知道的占15.9%。

考证的人完全知道计算机部件占14%,低于不考证的人(18.5%),考证的人完全不知道计算机部件的人占17.2%,高于不考证的人(13.4%),这两项形成对比。

看以看出,不考证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不比考证的人掌握得差。

表6.2.2

表6.2.3可以看出,学院50%学生并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编程,在不考证的人中,不知道计算机编程的占62.2%,而考证的人不知道编程的人占43.4%,说明考证学习编程比不考证的人多。

而学生大部分最了解的是C类语言和JAVA,说明学院在安排编程课程有一定的侧重性。

表3.2.3

表6.2.4可以看出,考证的人大部分都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高,这与不考证的人形成对比,不考证的人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低的百分比比考证的人高。

表6.2.4

表6.2.5可以看出,学生在获取信息时,基本都会思考信息的可信度,而不考证的人从未思考信息可信度的比例比考证的要高。

表3.2.5

表6.2.6可以看出,考证的人经常通过计算机社交的占44.8%,明显比不考证(36.1%)的人要高,不考证的人从不使用计算机进行社交的占10.1%,这明显比考证的人(3.2%)要高,这也形成对比。

表6.2.6

通过列联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考证的人的计算机能力比不考证的人要高,而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两类的人差别不大。

这说明学院在安排课程上,比较注重安排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而考证的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较不考证的人稍高。

(三)、方差分析1

1、操作步骤

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命令。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的左侧列表框中,选择“主动了解”,“使用办公软件”,“通过计算机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进入因变量列表,选择“年级”进入“因子”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从表6.3.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被调查者的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使用办公软件熟练程度,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在计算机上进行社交活动的程度的显著性P值都远远大于0.05,这说明这些变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

这意味着,不同年级的人,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平均使用计算机时长,使用办公软件熟练程度,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在计算机上进行社交活动的程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不同,即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不大。

表6.3.1

(四)、方差分析2

1、操作步骤

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命令。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的左侧列表框中,选择“主动了解”,“使用办公软件”,“通过计算机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进入因变量列表,选择“专业”进入“因子”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从表6.4.1可以看出,所有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大于0.05,这说明这些变量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

这意味着,不同专业的人,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平均使用计算机时长,使用办公软件熟练程度,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在计算机上进行社交活动的程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不同,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不大。

表6.4.1

(五)、方差分析3

1、操作步骤

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命令。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的左侧列表框中,选择“主动了解”,“使用办公软件”,“通过计算机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进入因变量列表,选择“是否考证”进入“因子”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从表6.5.1中可以看出,除了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和使用办公室软件熟练程度两个因素的显著性P值大于0.05,其他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小于0.05,说明这些变量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这意味着,考证和不考证的调查者在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的程度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社交的频率都是显著不同的,但是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和使用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是没有显著差异。

表6.5.1

(六)、方差分析4

1、操作步骤

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ANOVA”命令。

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话框的左侧列表框中,选择“主动了解”,“使用办公软件”,“通过计算机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进入因变量列表,选择“是否购买软件”进入“因子”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从表6.6.1中可以看出,除了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因素的显著性P值小于0.05,其他因变量的显著性P值都大于0.05,说明这些变量都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

这意味着,是否主动购买软件的调查者在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的频率是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使用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的程度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社交的频率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表6.6.1

(七)、相关分析1

1、操作步骤

这一部分主要是分析学生计算机能力与学生其他计算机素质的相关性分析,由于我们选择了五项学生的计算机指标(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使用办公软件熟练度,通过计算机学习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社交活动”)作为计算机能力的代表因素,所以为了便于相关性的分析,这里我们首先先将五项指标汇总为“计算机能力”新的变量,该变量越小,则说明计算机能力越强,具体操作如下:

选择“转换”|“计算变量”,在对话框的目标变量写上新变量“计算机能力”;在数学表达式选择“主动了解+使用办公软件+通过计算机学习+思考可信度+社交活动”。

确定生成新变量“计算机能力”。

如下图所示:

数据处理后,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命令,选中“计算机能力”,“年级”进入“变量”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

从表6.7.1可以看出,年级和计算机能力是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显著性并不高,不能说明年级与计算机能力存在绝对的相关性。

这一点与前文方差分析的年级间计算机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相呼应。

表6.7.1

(八)、相关分析2

1、操作步骤

数据处理后,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命令,选中“计算机能力”,“开始使用”,“开始学习”,“平均时长”进入“变量”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数据分析

从表6.8.1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力与学生开始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开始学习计算机的时间、每日平均使用计算机时长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1)。

其中,计算机能力与开始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开始学习计算机的时间成显著正相关,与每日平均时长成负相关。

这意味着,开始使用计算机时间越早,计算机的能力越高,开始学习计算机越早,计算机的能力越高。

而另一方面,每日花费的平均时长越长,计算机的水平越高。

这一部分说明了,计算机的能力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越早开始接触和学习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的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计算机能力强的人,自然每日花费的时间会高。

表6.8.1

(九)、相关分析3

1、操作步骤

数据处理后,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命令,选中“计算机能力”,“是否考证”,“是否自主购买软件”进入“变量”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数据分析

从表6.9.1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力与是否考证存在着显著正相关,与是否自主购买软件存在负相关但是不显著。

这意味着,有考证意向或者已经考证的人计算机能力比没有考证意向的人强。

这可能是由于考证的人倾向于学习计算机的知识会增加,而且花费在计算机的时间会增加,自然计算机能力会上升。

这里和前面的计算机能力与时间的相关相契合。

表6.9.1

(十)、相关分析4

1、操作步骤

数据处理后,选择“分析”|“相关”|“双变量”命令,选中“计算机能力”,“开设计算机课程”,“开设学时”进入“变量”列表框。

如下图所示:

2、数据分析

从表6.10.1可以看出,开设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开设学时的相关性不显著。

这意味着,计算机能力高的人比较倾向于研究开发类的课程,而计算机能力相对低的人会选择计算机应用型的课程。

这是由于计算机能力高的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而且可能会考取一些专业证书,所以他们更喜欢一些开发类的课程,计算机能力偏低的人可能对于开发性课程的接受能力不高,但是他们也需要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表6.10.1

七、总结与建议

(一)、结论总结

1,我们选取的样本,无论从年级、专业的角度来看,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本次调查,我们可以挖掘出管院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及相关因素。

2,通过列联表的分析,可以看出考证的人的计算机能力比不考证的人要高,而在计算机知识方面两类的人差别不大。

这说明学院在安排课程上,比较注重安排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而考证的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较不考证的人稍高。

3,不同年级,专业的人,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平均使用计算机时长,使用办公软件熟练程度,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在计算机上进行社交活动的程度的水平不存在显著的不同,即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不大。

4,考证和不考证的调查者在通过计算机学习的频率、思考信息可信度的程度和使用计算机进行社交的频率都是显著不同的,但是主动了解计算机知识和使用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是没有显著差异。

这说明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能力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态度和水平有显著不同。

5,计算机的能力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越早开始接触和学习计算机,对于计算机的能力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计算机能力强的人,每日花费在计算机的时间长。

6,有考证意向或者已经考证的人计算机能力比没有考证意向的人强。

这可能是由于考证的人倾向于学习计算机的知识会增加,而且花费在计算机的时间会增加,自然计算机能力会上升。

7,计算机能力高的人比较倾向于研究开发类的课程,而计算机能力相对低的人会选择计算机应用型的课程。

这是由于计算机能力高的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长,而且可能会考取一些专业证书,所以他们更喜欢一些开发类的课程,计算机能力偏低的人可能对于开发性课程的接受能力不高,但是他们也需要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使用计算机处理工作的能力。

 

(二)、相关建议

1,计算机能力对时间有明显相关性,学院可以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设计算机的课程;对于不同专业开设不同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的概论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对本专业要使用的软件有一定的认识。

2,有考证倾向的人,计算机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学院可以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考取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水平认证,学院可以依证给予学分上的奖励。

3,对于计算机类的课程学院可适当增加课时以保证计算机学习时间,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八、附录

完整调查问卷展示:

管理学院学生计算机素质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好!

本问卷为管理学院针对学生计算机素质调查的调查问卷,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参与本问卷的调查。

本问卷意在获取本学院学生计算机素质情况的真实数据,以便学院日后针对性研究。

本问卷不涉及任何团体或个人的利益,请被调查者放心填写。

本问卷所有信息将做保密处理,绝不会将原始问卷交给任何单位或个人。

填写说明:

所有题目均为单选题,请在您认可的选项的序号下打“√”

一,参与者基本情况

1,您的年级是?

A,2010级B,2011级C,2012级

2,您的专业是?

A,信管B,人力C,财管D,公管E,社保

二,计算机概况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计算机的?

A,小学及以前B,初中C,高中D,大学

2,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计算机类或相关的课程的(含校内校外)?

A,小学及以前B,初中C,高中D,大学

3,您在平时会主动去学习或了解计算机及相关的知识吗?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4,在校期间,您平均每日花费在计算机上的时间长度是?

A,1小时及以下B,1~2小时C,2~5小时D,5小时以上

三,计算机知识

1,您知道一般计算机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吗?

A,完全知道B,部分知道C,基本不知道

2,除了Windows类,您最了解以下哪种桌面级操作系统?

A,iOS类B,Linux类C,Unix类D,其他类E,均不了解

3,您最了解以下哪种程序设计语言?

A,BASICB,C及C类C,JAVAD,PythonE,其他或均不了解

4,您认为计算机最常使用的运算进制为几进制?

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

四,计算机技能

1,您能使用办公类软件解决问题吗?

A,熟练使用B,会使用,但效率较低C,不太会用,需要外部帮助D,基本不会用

2,您最常使用哪类系统防护软件?

A,卡巴斯基等传统杀毒软件B,360,QQ管家等新兴安全软件

C,非企业开发的防护类程序D,不使用防护类软件

3,对于某项学术性资料的查找,您通常优先使用以下哪类方法?

A,XX等搜索引擎类B,数据库类C,学术网站类D,其他类

4,对于工作事务的交流,您通常优先哪类交流方式?

A,QQ等即时通讯软件B,电子邮件C,论坛或交流圈D,其他类

五,计算机能力

1,您打算持有或已持有哪类计算机类考核证明?

A,计算机一级B,计算机二级及以上C,网络工程师D,软件或硬件工程师

E,系统工程师F,未有此打算

2,您是否常通过计算机进行学习?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3,您在获得您想要的信息时会在意它的信息来源并且思考可信度吗?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4,您经常通过计算机进行社交活动吗?

A,经常B,有时C,偶尔D,从不

六,计算机态度

1,您自主购买过几款正版软件?

A,从未自主购买过正版B,1款C,2~5款D,6款及以上

2,您认可黑客行为吗?

A,认可,这是技术的体现B,大体认可,以不造成恶意后果为前提

C,不太认可,行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D,坚决不认可,此类行为已触犯法律

3,您认为对于您的专业最应当开设哪类计算机类课程。

A,程序设计类B,网络开发类C,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