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843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docx

K12学习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XX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表格式教案(新教材人教版)

   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

  设计说明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

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望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

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制作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

出示图片。

  .介绍诗人王之涣。

  .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学生读题质疑。

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了解诗人王之涣。

  .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必过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

如:

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指导学生说说、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

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

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指导想象:

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教师小结:

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

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

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

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并用“看到了的___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

认真读词语。

  .自由读、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

“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

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想象:

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二两句诗。

  .想象:

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

  .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古诗的意境深远,无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本课生字:

“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

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1.介绍诗人李白。

出示ppt资料。

  .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

识记这两个生字。

  .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

  .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朗读题目,读准字音。

交流识记方法。

  .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

读准“紫烟”。

  .认识生字:

相机区别“炉、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

  .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

  .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

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

5.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教师要不遗余力地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2.在指导生字书写的时候,要发挥示范的作用,要能及时反馈。

  四、再读课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美的风光。

教师解说。

  .指导朗读、二两句诗。

理解诗意。

  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精妙。

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指导学生细读第三、四两句诗,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

  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么。

  “疑”是什么意思?

作者“疑”什么?

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小结: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

  .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背诵。

1.图文结合,想象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

  .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读、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思考、交流:

一个“生”字就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把云雾写活了;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

体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有感情地朗读、二两句诗。

  .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思考交流: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笔直的特点。

  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出瀑布长的特点。

  通过资料了解——银河: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

九天:

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听老师总结。

  .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教师要指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诗中涉及的夸张的修辞方法,教师不必过多强调术语,让学生在想象里、在朗读中自然体会。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瀑布的其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如果孩子能力强,也可以写一写,还可以为自己的小诗配插图。

   黄山奇石

  导学案设计

  课题黄山奇石课型新授

  设计说明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课图文并茂,教学时,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作为导学案设计,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第2~5自然段。

  .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课前准备1.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

  .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制作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尝试质疑1.播放黄山风景的视频,教师简介黄山。

  .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设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

1.学生认真欣赏黄山风景的视频,用一句话谈谈对黄山的印象。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疑:

黄山都有哪些奇石?

奇石是什么样子的?

  都叫什么名字?

黄山奇石有趣吗?

……

  .整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1.在畅谈对黄山的印象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教师指导中的第2个环节: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中的题眼——奇石来设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检查朗读课文并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法。

  .多种形式检测生字识记情况。

  .指导书写生字。

强调“每、巨”这两个字的正确笔顺。

  .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是在介绍黄山的奇石?

数一数,课文一共介绍了几种奇石?

具体介绍了几种?

理清脉络。

1.学生带着疑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同时圈画生字。

  .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识字。

  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生字。

  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点。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看。

  .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书写生字,书空“每、巨”两个字的正确笔顺。

  .学生按自学要求小组合作探究。

理清课文脉络。

1.在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在用字谜检测后,可以鼓励学生创编字谜,让其他同学猜。

  .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时,教师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够表达清楚即可,不要抹杀学生表达的热情。

  .学生书写时,要先描红再临写。

要把字写得规范、整洁、美观。

教师要重视书写评价。

  三、研读第1自然段,感知主要内容1.指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指导学生数一数共有几句话。

  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补充黄山“四绝”资料,指导理解词语“中外闻名、秀丽神奇”。

  指导理解“尤其”。

  .指导朗读。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1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思考:

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分别讲了什么?

  看地图,了解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看黄山“四绝”资料,说说“中外闻名、秀丽神奇”的意思。

  读句子理解“尤其”的意思。

尝试用“尤其”说一句话。

  .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时,不要生硬地讲解词语的字面意思。

如理解“秀丽神奇”这个词时就可以结合“黄山四绝”的景物特点,让学生欣赏感悟到景色的神奇美丽,由景到词,自然而然地理解“秀丽神奇”。

理解“尤其”一词,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巩固生字。

  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复习检查,明确目标1.指名开火车领读课文词语,复习生字词掌握情况。

  .指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交代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做到声音响亮,认读准确。

  .齐读第1自然段。

  开火车领读词语后,要避免机械地读,要及时纠错,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二、图文对照,感知奇趣1.结合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细读课文,图文对照。

  问题引入:

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

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它们的神奇、有趣?

  .指名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

  指导学生汇报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词句。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石奇在哪儿。

  .组织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其他同学。

  .指导背诵。

1.结合活动卡自学,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

  .边听边圈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仙桃石”:

抓住它的形状像大桃子,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抓住一个“落”字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感受它的神奇。

  “猴子观海”:

抓住“猴子”的动作、神态,体会石头的惟妙惟肖。

  “仙人指路”:

根据石头的样子,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想象这是什么神仙在给谁指路,体会它的神奇。

  “金鸡叫天都”:

根据书上的语言,自己画一画。

  .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同学听,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

1.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要流于形式。

  .关于交流自己感觉新奇、有趣的词句:

要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感到新奇有趣的句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我想读、我要读”的氛围。

可采用:

自由读、齐读、看图读、表演读、教师示范读等多种朗读方式。

鼓励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介绍黄山的美景及黄山石的奇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对黄山奇石的赞美之情。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乐趣。

  三、展开想象,锤炼表达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出示其他黄山石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为其取名。

  .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这三种石头分别是什么样的。

  .欣赏其他黄山奇石,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学生进行想象说话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进行表达。

只要学生敢想、敢说,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四、总结全文,借鉴写法,抒发情感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法特点。

  写了几种黄山石?

这么多黄山石都是一样的吗?

  课文是怎样生动地写好每一种奇石的?

  .总结全文。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1.广泛讨论,总结写法。

  有详有略,重点写了前四种。

  根据样子进行想象。

  .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主要是为识字服务的。

对于课文的写法特点,只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带而过就可以了。

  .配乐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读出黄山石的奇,读出对黄山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0 日月潭

  导学案设计

  课题日月潭课型新授

  设计说明

  本文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读来入情入境,是一篇指导学生阅读和积累的好。

因此,本导学案设计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领会、品悟课文主题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采用图文结合、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

同时,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读、自主背、自主说,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积累。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风光秀丽”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背诵第2~4自然段。

  .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1.搜集日月潭的有关资料。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制作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揭题解字1.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台湾岛的位置。

  .出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板书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了解“潭”的意思。

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岛的位置。

  .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有哪些景色,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

  .结合插图理解“潭”。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积累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以致用。

可提示:

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组织学生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关: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第二关:

理解词语,在上面的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第三关:

出示生字,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

1.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新词,借助生字卡读准字音。

  .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关:

先同桌互读词语,再小组开火车读。

  第二关:

互动交流,说说自己懂的词语的意思。

然后找出反义词“清晰”和“朦胧”。

  第三关: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新-课-标-第-一-网

  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如,出示词语的同时出现相应的图片,可以轮读、抢读、赛读、开火车读。

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

  .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胜、央、童、境、名”,前鼻音“潭、隐、展、现”,翘舌音“绕、胜、纱、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在语言环境中识记、利用熟字换偏旁识记……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播放关于日月潭的视频,教师配乐朗读。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日月潭在哪儿?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你最喜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或语句。

1.一边欣赏视频,一边听老师读课文,进入情境。

  .小组合作学习:

自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或语句;在小组内讲讲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日月潭的情况,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在班上交流读书收获,在老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段落,做到读正确、流利。

1.给学生自读课文以充分的时间。

  .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如,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使学生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的阅读习惯。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并组词。

  .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构归类。

  .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

  .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词,巡视指导。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观察后自主交流。

  .一边听讲解,一边书空。

  .在田字格内抄写生字词。

1.二年级的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规律有难度,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增强学习的指引性。

如:

  从结构上看,哪些字是同一结构的?

  从偏旁上看,哪些字是一类的?

  哪些字与学过的字相似?

  .教师范写讲解易错字,可把关键笔画加色突出强调。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词语导入,设疑学文1.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

  .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其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日月潭的风光。

  .出示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质疑。

1.采用多种方式读词语:

自读,同桌轮流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

  .说出这些词语是描写台湾的日月潭的,找出“山清水秀”这个词。

  .朗读句子,自主质疑:

日月潭为什么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在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词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为学生内化语言创造环境。

  二、图文结合,精读感悟1.出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画出有关语句多读几遍。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指导。

  句子1: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出示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体会日月潭周围环境的美。

  句子2: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叫月潭。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句子。

  指导学生结合重点词语谈感受。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清晨”和“中午”时日月潭的美。

1.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

  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小组内合作交流:

在小组内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互相评价,互相提出建议。

  .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互动交流,在读中深化感悟,内化语言。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句子1:

  学生朗读句子并谈感受。

  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体会日月潭周围环境的美。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在教师指导下交流句子2:

  学生朗读句子并谈感受。

  学生抓住“圆圆的太阳”和“弯弯的月亮”想象、体会日月潭形状的独特。

  .学生朗读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

1.在组织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相机出示重点语句及图片,引导学生精读感悟重点语句。

  .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图片,抓住重点词,采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景物的特点。

如:

  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大”和“美”。

  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形状特点。

  第3自然段要突出雾的特点,“薄薄、隐隐约约”读得轻一点。

  读第4自然段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读第二句时语调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三、再读内化,积累语言1.组织小组间赛读课文。

  .引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再次出示“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引导学生选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1.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然后在班上比赛朗读。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然后背给同学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