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856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62 大小:1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2页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2页
亲,该文档总共1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1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docx

300MW锅炉运行规程10第三版

Q/CDT-LYTP1050002-2010

B﹠WB-1025/17.2-M型

300MW锅炉运行规程

(第三版)

 

2010-10-08发布2010-10-08实施

大唐耒阳发电厂

第三版前言

本规程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依据制造厂说明书、安装设计资料、行业标准,根据现场长期运行实践经验、最新设备系统异动和更新改造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修改,力求更加准确规范、更为实用可行,对现场安全经济生产和培训工作起到应有的指导工作。

现正式颁发实施,原《300MW锅炉运行规程》第二版同时废止。

如发现编写有误,欢迎及时指出,根据现场设备系统变化和标准更新情况,我们将一并及时进行修订。

修编:

赵岳凡

初审:

晏建新雷奇峰曹诚郑胜

谷爱群谢建平刘华吕建雄刘建章

复审:

吴增金冯伟刘子奇

批准:

田海军

 

大唐耒阳发电厂

2010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设备技术规范与热工定值6

1.1锅炉设备特性6

1.2锅炉设备技术规范7

1.3热工定值14

第二章锅炉启动19

2.1启动总则19

2.2启动前的机械检查19

2.3启动前的热工及电气方面检查20

2.4启动前的试验与准备20

2.5锅炉上水20

2.6炉底蒸汽加热21

2.7锅炉冷态启动步骤22

2.8锅炉冷态启动注意事项25

2.9锅炉温、热态启动26

第三章锅炉运行中的调整与维护27

3.1锅炉运行调整的主要任务27

3.2锅炉主要运行参数监视28

3.3燃烧调整28

3.4汽压的调整30

3.5汽温的调整30

3.6汽包水位的调整32

3.7给水、炉水、蒸汽品质的控制及锅炉排污34

3.8锅炉蒸汽吹灰35

3.9锅炉燃气脉冲吹灰36

第四章锅炉的正常停炉38

4.1停炉前的准备工作38

4.2锅炉滑参数停运38

4.3热备用停炉39

4.4停炉注意事项40

4.5停炉保养40

第五章事故处理42

5.1事故处理原则42

5.2紧急停炉42

5.3申请停炉44

5.4锅炉满水44

5.5锅炉缺水45

5.6汽水共腾46

5.7过热器损坏46

5.8再热器损坏47

5.9省煤器损坏48

5.10水冷壁管损坏48

5.11尾部烟道燃烧49

5.12负荷剧减50

5.13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B)51

5.14厂用电中断52

5.15OIS死机52

5.16风机失速喘振52

第六章辅机设备运行与维护54

6.1辅机通则54

6.2空预器运行维护55

6.3引、送、一次风机运行维护59

第七章制粉系统运行68

7.1制粉系统设备技术规范68

7.2制粉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70

7.3制粉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70

7.4加球装置的操作70

7.5喷淋油装置运行维护71

7.6制粉系统的启动71

7.7制粉系统运行监视与调整72

7.8制粉系统的停止73

7.9磨煤机停运后的注意事项74

7.10制粉系统的主要故障及处理74

第八章空压机系统运行与维护79

8.1空压机系统技术规范79

8.2空压机启动80

8.3#10空压机运行操作83

8.4压缩空气压力低处理84

第九章锅炉保护与自动装置85

9.1锅炉辅机大联锁85

9.2炉膛压力保护85

9.3汽包水位保护85

第十章锅炉启动前的试验86

10.1锅炉主要试验项目86

10.2电动及气动阀门、风门挡板操作试验86

10.3辅机联锁试验及拉合闸、事故按钮试验86

10.4MFT保护试验87

10.5锅炉水压试验87

10.6安全门校验90

10.7引、送风机油压试验91

第十一章除渣系统运行与维护93

11.1系统概况93

11.2除渣系统设备规范93

11.3除渣系统启动前的检查94

11.4捞渣机的启停95

11.5除渣系统的运行维护95

附录1:

阀门操作卡97

附图1:

汽包运行压力下,最大允许的上下壁温差98

 

第一章设备技术规范与热工定值

1.1锅炉设备特性

1.1.1北京巴威有限公司为耒阳电厂二期工程生产的二台B﹠WB-1025/17.2-M锅炉为单汽包、单炉膛、平衡通风、中间一次再热、固态排渣、“w”火焰燃烧方式、露天戴帽布置、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燃煤锅炉。

1.1.2锅炉为双拱炉膛,炉膛宽度为21m,上炉膛深度为8.4m,下炉膛深度为15.6m,炉高为45.12m(由水冷壁下集箱到顶棚),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7.6m,汽包中心线标高为56.99m,炉拱标高为25.37m,前后拱上各布置8支浓缩型EI-XCL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下射式喷射,火焰呈“W”形。

每台燃烧器配备火焰检测器和点火器,火检配备二台探头冷却风机,点火器由高能点火装置和点火油枪组成,其推进机构采用气动驱动方式。

油枪采用机械雾化,燃用轻柴油,16支油枪可带负荷30%MCR以上。

在前后墙上各布置一个分隔风箱,在下炉膛前后墙布置了分级风,二次风调节系统采用推拉式轴向调风结构。

水冷壁为膜式水冷壁,在热负荷较高的区域布置内螺纹管,有4根集中下降管。

1.1.3过热器由顶棚、包墙、一级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及二级过热器组成。

顶棚管处于炉膛和水平烟道上部;包墙管为膜式结构;一级过热器位于后竖井烟道;屏式过热器位于炉膛上部;二级过热器位于折焰角上方;一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一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到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的连接管上,二级喷水减温器布置在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到二级过热器进口集箱的导管上,一二级减温器均采用文丘里式。

1.1.4再热器分低温、高温两部分:

低温部分布置在竖井前部,由四个水平管组形成,高温部分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低温再热器进口处有事故喷水,正常调温由烟气挡板调节。

1.1.5省煤器位于尾部竖井后烟道下部的低温区,由与烟气成逆流布置的水平管组和悬吊一级过热器水平管组的引出管组成。

给水从锅炉左侧引入省煤器下集箱。

省煤器前后上集箱通过90度弯头和T形管接头连到一起,给水经由左右两根导管引入锅筒。

1.1.6配备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离心式一次风机和密封风机各二台,四台瑞典SVEDALA双进双出磨煤机,八台沈阳STOCK称重给煤机。

1.1.7风烟系统配两台动叶可调轴流式引、送风机、离心式一次风机,二台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

1.1.8五台ATLAS生产的20Nm3/min无油空压机供两台机组仪用和厂用共用。

1.1.9二台BE型电除尘器,设计效率为99.68%。

除渣系统采用就地集中控制,包括炉底渣系统、省煤器水力输送系统、溢流水系统。

1.1.10炉膛、水平烟道及尾部受热面配有蒸汽吹灰器。

1.1.11锅炉可带基本负荷和变负荷调峰;锅炉能以滑压和定压模式运行;滑压运行范围为30~90%BMCR。

1.2锅炉设备技术规范

1.2.1锅炉主要性能参数

名称

单位

负荷工况

B-MCR

THA

主蒸汽流量

t/h

1025

895

主蒸汽压力

Mpa

17.2

17.08

主蒸汽温度

540

540

再热蒸汽流量

t/h

849

748

再热蒸汽压力(进/出口)

Mpa

3.827/3.682

3.51/3.386

再热蒸汽温度(进/出口)

329/540

316/540

给水温度

280

272

空预器一次风进口温度

37

36

空预器二次风进口温度

28

28

热风温度

378

364

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1.25

1.25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1.24

1.24

排烟温度(未修正)

121

114

干烟气热损失(q2)

%

4.08

3.78

燃料中H2及H2O热损失

%

0.2

0.18

空气中水分热损失

%

0.09

0.08

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q4)

%

3.30

3.30

散热损失(q5)

%

0.25

0.25

制造裕度/未计损失

%

0.21/0.5

0.21/0.5

锅炉热效率

%

91.37

91.70

炉膛容积热负荷

Kw/m3

98.8

炉膛断面热负荷

(上/下炉膛)

Kw/m3

4.55/2.45

炉膛出口烟温

1025

排污率

%

≤1

≤1

循环倍率

4.623

出口含汽率

40.37

32.2

引出管占连接系统截面比

49.09

49.09

过热器设计压力

MPa

19.65

再热器设计压力

MPa

5.0

省煤器设计压力

MPa

20

1.2.2燃料特性参数

锅炉设计煤种为耒阳无烟煤,其煤质及灰成分分析数据如下:

项目

单位

数值

变化范围

A.煤质分析(设计煤)

碳Car(收到基)

62.29

氢Har(收到基)

1.08

氧Oar(收到基)

2.83

+0.1,-0.05

氮Nar(收到基)

0.42

硫Sar(收到基)

0.38

灰Aar(收到基)

24.89

+4.5,-4.5

全水份Mt(收到基)

8.11

+1,-2

空干基水份Mad

2.20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6.19

+1.5,-1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

KJ/kg

21248

+1254,-2091

可磨性系数HGI

68

+6,-5

进入炉前煤仓的最大粒径

mm

120

B.煤灰分析(设计煤)

三氧化二铁Fe2O3

4.81

氧化钙CaO

3.40

氧化镁MgO

1.33

氧化二钠Na2O

1.20

氧化二钾K2O

1.92

二氧化硅SiO2

55.93

三氧化二铝Al2O3

23.98

二氧化钛TiO2

1.49

三氧化硫S2O3

4.00

二氧化二磷P2O5

0.20

变形温度DT

1260

软化温度ST

1315

熔融温度FT

1415

C.点火及助燃用油(#0轻柴油)

胶体

Mg/100ml

<70

运动粘度(20℃)

CST

3.0-8.16

0.2(最大)

水溶性酸

MgKOH/100ml

<10

水份

痕迹

机械杂质

闪点(闭口)

65(最大)

凝点

0(最小)

低位发热量(LHV)

KJ/kg

41870

1.2.3燃烧设备参数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二次风仓

8

前后墙各4个

分级风仓

8

前后墙各4个

2

一次风喷口

16

EI-XCL双调风旋流式

标高:

25.85m

二次风喷口(内/外)

16/16

标高:

25.85m

乏气喷口

16

标高:

21.94m

分级风口

64

标高:

19.35m

3

一次风温

150

THA工况

二次风温

342.6

THA工况

磨煤机入口风温

360

THA工况

4

一次风率

7.86

THA工况

二次风率

58.55

THA工况

乏气风率

11.59

THA工况

分级风率

22

THA工况

5

一次风速(喉口)

m/s

20.0

THA工况

二次风速(内环)

m/s

19.2

THA工况

二次风速(外环)

m/s

37.5

THA工况

乏气风速

m/s

21.5

THA工况

分级风速

m/s

38.8

THA工况

6

油枪

16

机械雾化,气动驱动

炉前燃油母管压力

MPa

≦3

单支油枪出力

T/h

1.4

7

高能点火器

16

气动驱动

8

油火检

16

9

煤火检

16

10

火检冷却风机

2

离心式

制造厂家

NEWYORKBLOWER

型号

290ALUM

风压

Pa

>7000

11

燃油吹扫蒸汽

压力

MPa

1

温度

150   

12

吹灰器

76

湖北戴梦德

炉膛吹灰器

30

IR-3D短伸缩式

前、后墙各11台,左右墙各4台

水平烟道吹灰器

18

屏过、高过、高再各6台

竖井烟道吹灰器

24

IR-545长伸缩式,低再8台,

低过14台,省煤器2台

空预器吹灰器

4

IK-AH/B半伸缩式

出入口各一台

13

烟气侧、风侧阻力(设计煤种)

A

锅炉本体烟气侧阻力

Pa

1873

炉膛和水平烟道对流受热面

Pa

132

尾部烟道对流受热面

Pa

767

空气预热器

Pa

974

B

锅炉本体二次风侧阻力

燃烧器

Pa

1807

空气预热器

Pa

956

C

锅炉本体一次风侧阻力

燃烧器(包括弯头)

Pa

1475

空气预热器

Pa

555

1.2.4承压设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水循环系统

循环回路

76

汽包总长度

mm

21100

汽包筒身直段长度

mm

19100

封头壁厚

mm

170

SA-299

汽包内径×壁厚

mm

1775×185

SA-299

旋风分离器数量

108

分前后三排,直径为

φ292mm

旋风分离器出力

T/h

9.613

下降管数量

4

下降管规格

mm

φ508×45

材料为:

SA-106C

分配管数量

106

分配管规格

mm

φ133×12

SA-106C

水冷壁管数量(上/下)

972/780

水冷壁管规格

mm

φ60×6

SA-210C,管间节距:

75mm

汽水引出管数量

110

汽水引出管规格

mm

φ159×14

SA-106C

饱和蒸汽引出管数量

30

饱和蒸汽引出管规格

mm

φ133×12

2

顶棚过热器

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数量

1

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规格

mm

φ244.5×40

SA-106C

顶棚过热器管数量

140

顶棚过热器管规格

mm

φ76×8

SA-213T12

3

包墙管

竖进前墙上集箱规格

mm

φ245×40

SA-335P22

前/后/侧包墙管数量

186/186/162

前侧墙/后侧墙

分别为:

54/108

前包墙管规格规

mm

φ42×9/5.5

后/侧包墙管规格

mm

φ42×5.5

SA-213T12

包墙管下集箱规格

mm

φ219.1×36

SA-106C

竖井隔墙管数量

186

竖井上部隔墙管规格

mm

φ51×6.5

SA-213T12

竖井下部隔墙管规格

mm

φ51×5.5

SA-213T12

水平烟道侧包墙管数量

106

水平烟道侧包墙管规格

mm

φ42×5.5

SA-213T12

水平烟道两侧墙

上/下集箱规格

mm

φ219.1×36

SA-106C

连接管规格

mm

φ133×12

SA-106C

4

低温过热器

低过入口集箱规格

mm

φ244.5×45

SA-106C

低过水平进口管组数量

186

两圈并绕,

横向节距:

112.5mm

低过水平进口管组规格

mm

φ51×5

SA-106C,SA-213T12,SA-213T22

低过悬垂出口管组数量

93

四管圈并绕,S1=225mm

低过悬垂出口管组规格

mm

φ51×5

SA-213T12

5

屏式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每组片数

12

22管圈并绕,分前后2组,

横向节距:

1500

屏式过热器管规格

mm

φ51×6~8.5

SA-213T12,SA-213T22

屏式过热器进口联箱规格

mm

φ533.4×55

SA-335P22

屏式过热器出口联箱规格

mm

φ533.4×65

SA-335P12

6

高温过热器

高过入口集箱规格

mm

φ533.4×60

SA-335P22

高过入口管组进口分集箱规格

mm

φ168×28

35根,SA-335P22

高过入口管组数量

35

11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600

高过入口管组规格

mm

φ51×6~8.5

SA-213T22,SA-213T91

高过出口管组进口分集箱规格

mm

φ193.7×36

35根,SA-335P12

高过出口管组数量

70

8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300

高过出口管组规格

mm

φ42×7.5~8

SA-213T22

集汽联箱规格

mm

φ812.8×90

SA-335P91

7

再热器

再热器进口集箱规格

mm

φ609.6×32

SA-106C

再热器水平管组数量

186

3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112.5

再热器水平管组规格

mm

φ60×4.5

SA-210,SA-213T12

过渡管数量

93

6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225

过渡管规格

mm

φ60×4.5

SA-213T12

再热器垂直管组数量

93

6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225

再热器垂直管组规格

mm

φ60,51×6.5

SA-213T12,SA-213T22,SA-213T91

再热器出口集箱规格

mm

φ863.6×65

SA-335P22

8

省煤器

省煤器下集箱规格

mm

φ323.9×45

SA-106C

省煤器水平管组数量

186

2管圈并绕,横向节距:

112.5

省煤器水平管规格

mm

φ51×5

SA-210C

省煤器悬吊管数量

2

横向节距:

225

省煤器悬吊管规格

mm

φ60×8

SA-213T12

省煤口上集箱规格

mm

φ244.5×32

SA-106C

省煤器到汽包导管规格

mm

φ244.5×25

SA-106C

9

水容积(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529/206.5

省煤器(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26/26

包括给水管

锅筒(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51/25.5

水冷壁(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155/155

包括下降管供水管及引出管

过热器(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160/0

包括包墙管

再热器(水压试验/正常运行)

m3

131/0

10

膨胀指示器

燃烧器区域

4

B﹠WB28006.0-90

尾部竖井下集箱

4

B﹠WB28006.0-90

集中下降管

4

B﹠WB28006.0-90

水冷壁下集箱

4

B﹠WB28006.0-90

汽包

2

B﹠WB28006.0-90

再热器进口集箱

1

B﹠WB28006.0-90

省煤器进口集箱

1

B﹠WB28006.0-90

再热器出口集箱

1

B﹠WB28006.0-90

二级过热器出口集箱

1

B﹠WB28006.0-90

1.2.5金属壁温计算汇总表(在设计压力下)

名称

管子

温度(℃)

外径mm

壁厚mm

材料

介质

温度

金属平

均温度

金属最高温度

1

省煤器管组

60

8

SA-213T12

291

506

51

5

SA-210C

288

371

2

低过水平管组

51

5

SA-213T22

452

468

51

5

SA-213T22

451

468

51

5

SA-213T12

437

447

51

5

SA-210C

393

398

3

低过出口管组

51

5

SA-213T22

462

474

477

51

5

SA-213T22

462

474

477

4

屏式过热器

(下降管束,顶

棚以下部分)

51

6

SA-213T12

432

501

518

51

6

SA-213T12

425

503

523

屏式过热器

(上升管束,顶

棚以下部分)

51

8.5

SA-213T22

502

552

574

51

8.5

SA-213T22

497

547

568

51

8

SA-213T22

488

537

557

屏式过热器

(顶棚以上部分)

51

6

SA-213T12

438

438

51

6

SA-213T12

438

438

51

6

SA-213T22

502

502

51

6

SA-213T22

502

502

51

51

SA-213T22

502

502

5

高过进口管组

(顶棚以上部分)

51

7

SA-213T22

451

451

451

51

8.5

SA-213T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