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079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考(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这种说法被后代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不是“同”,是要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

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

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下产生的。

如:

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可以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

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

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为学止于是耶?

”取《近思录》读之,有省。

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

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

“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

既别,肖其像事之。

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

有来学者,辄辞之曰:

“己尚未治,何以治人?

”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

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

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

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

“毋惊贺黄门。

”钦闻之,往谕曰:

“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

”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

“吾父也,愿教之。

”钦曰:

“惟不杀人,祸可恨。

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

良民何畏焉?

”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

“贺黄门无嫚语。

”环跪钦里门。

钦曰:

“吾固知有是也。

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

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

”众散去,乱遂定。

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

“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

”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恩谊,正伦理,厚姻成,睦宗党。

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

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

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

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

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躬拜床下床:

卧具,睡床

B.必宥尔,无恐宥:

宽恕。

C.磨砻淬厉,成其器业磨:

磨炼

D.弘治改元,用阁臣荐用: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钦听其论学其孰能讥之乎

B.罗拜而泣呼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钦做官,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B.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

C.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

D.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4分)

(2)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

(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8—9题。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8、“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分)

9、这首词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1),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2),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4),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5)浊酒一杯家万里,。

(《渔家傲·秋思》)

(6),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王安石:

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个性名片:

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

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人物简介:

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人情世故一回,借着牡丹花开,很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

作为主家和上司,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

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

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目中无人地岿然不动。

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载,依然做不到官场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

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利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到皇帝身边。

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在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

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口。

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

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

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但神宗的1069年,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政知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调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

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日,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

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

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

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

他靠真枪实弹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都埋头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

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

他正经得连自己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

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

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直接就上缴给夫人。

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

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

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凶猛的敌人,也很难找到攻击他的破绽来。

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宋代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B.包青天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目中无人,固执己见。

C.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到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矫情地拒绝入京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D.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

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制定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E.王安石做宰相,俸禄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他把富贵视如浮云,清廉自律在当时实属难得。

(2)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王安石能“官拜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请简要分析。

(6分)

(4)王安石的人生信条是“无私交才是王道”,你赞同这样的看法吗?

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B.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C.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B.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C.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燃煤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

D.有人认为,灞桥纸是不是西汉的产品,值得进一步考证,有人从这些纸上辨认出与正楷体相仿的字迹,据此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晋代的产品。

14、下列语句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诗说: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②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③光景却是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④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

⑤看古诗便可知道

⑥四围的大海与四围的群山

⑦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

A.⑤⑥⑦①④③②B.⑥⑦⑤①④②③

C.①②⑦⑤③⑥④D.①③②④⑥⑦⑤

15、参考示例,就“考碗族”和“奈特儿家庭”两种职场现象,做劝勉或者警醒式点评。

(每则不超过30字)(5分)

【示例】

软实力:

是相对于知识文凭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或者写字漂亮或者有气质等各种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点评:

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职场现象:

考碗族,奈特儿家庭】

(1)考碗族:

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

(2分)

点评:

(2)奈特儿家庭:

专心事业,收入丰富,却很少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家庭。

(3分)

点评:

16、下面是自来水公司的一则停水通知,其中多处存在用语不当的问题,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

(6分)

亲爱的自来水用户:

(1)改为;

(2)改为;

(3)改为。

五、作文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一天上午,父亲邀我到林中漫步,我高兴地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问我:

“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我仔细地听,几秒钟之后我回答:

“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

父亲说:

“对,是一辆空马车。

我问:

“您又没看见,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

父亲答道:

“从声音就能轻易地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

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后来我长大成人,遇见“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的人,我又想起父亲在我耳边说的这句话。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科期考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7.翻译

(2)“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

”(6分)——你们是我的同乡,今天不幸走到这一步,然而我暗自替你们担忧,负责城防的军队不久就会到来,怎么办呢?

(评分:

若等:

你们,1分;判断句,1分;窃,暗自,私底,1分;不即,不久,1分;“如之何”,怎么办,1分;句子大意、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贺钦,字克恭,世代居于定海,父亲贺孟员,按军籍隶属辽义州卫。

贺钦年少时聪慧,学习举子业每每轻视它说:

“做学问就终止于此吗?

”得到《近思录》阅读,有所省悟。

成化二年凭进士(身份)被授予户科给事中。

由于大旱向皇帝上书尽力规劝,又用言官旷废职守招来灾祸,自我检举请求辞职。

适逢陈献章被征召来京,贺钦听他讲学,感叹说:

“卓绝的品性不显现,最纯真的道理还被埋藏,世间(社会)即使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当天就向皇帝上书解除官职离去,遵照弟子礼师事陈献章。

已别后,画了陈献章的像供奉他。

贺钦的学问专门研读《五经》、《四书》、《小学》,希望反过来要求自己履行,主张恭敬谨慎,用以收敛浮躁放荡的内心。

有前来学习的,他总是推辞说:

“我自己还没有学好,如何教导别人呢?

”不久,跟随他游学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

像这样十多年,虽然足不出户,然而听闻、仰慕他品德节操的达官贵人,没有不亲自来他坐榻前拜见的。

弘治改用新年号,由阁臣推荐,起用(贺钦)为陕西右参议。

皇帝的诏书到来,他母亲恰好病故,于是上书恳请辞职。

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搜刮辽东田地,辽东百姓惊恐,思谋作乱。

义州因为地方长官贪婪残暴,变乱先行发生,(作乱者)聚众抢劫掠夺,互相告诫说“不要惊扰了贺黄门”。

贺钦听到后,前往告知他们说“你们是我的同乡,今天不幸走到这一步,然而我暗自替你们担忧,负责城防的军队不久就会到来,怎么办呢?

”大家开始时声势盛大,到这时知道后悔了,环绕下拜并流泪呼喊:

“你是我们的父亲啊,希望你教导我们。

”贺钦说“只要不杀人,大祸可解。

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安分守法的老百姓有什么害怕的呢?

”一会儿,有人说负责城防的军队果真到了,大家又大声喧嚷:

“贺黄门没有轻侮的言辞(似与上下文不谐,疑“嫚语”应为“谩语”或“漫语”)。

”环跪在贺钦的里门旁。

贺钦说:

“我本来知道会是这样。

城中像这样骚乱,负责城防的长官怎么会不发兵呢?

兵虽然到了,你们没有杀人,一定会宽恕你们的,不要害怕。

”大家散去,变乱于是平息。

当时又有把诱杀诈称为战场抓获(冒功之举)的边关将领,上司查验不出实情,(那边关将领)一见到贺钦就马上惭愧地伏在地上说:

“别人可以欺骗,我怎么敢欺骗贺先生呢?

”贺钦极高的道德修养达到了感染改变别人的地步。

贺钦居家,增厚恩德情谊,端正人伦道德,厚待姻亲,亲善宗族乡党。

冠礼、婚嫁、丧事、祭祀始终遵循古时的礼制,没有根据的话语丝毫不听,子孙后辈必定用孝悌的道理熏染陶冶。

日日改变,月月教化,一乡人都乐于行善。

乡里风俗沉溺于不正统的异端,办理丧事都作佛事,吃酒肉,及至奢侈越礼,不合法度,贺钦以自己的行动来作表率。

贺钦晚年更加喜好《易经》,专心研究象数,手不释卷,大臣不断推举引见,最终没有被起用。

年轻时曾隐居在医无闾山,因此用医闾自号,人们于是称他为医闾先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9、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2分),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2分)以及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2分)。

(每个点应该顺带有一点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默写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2)①通过鲜明对照,高度评价王安石,低调有本分,文品与人品无可挑剔。

②赞美王安石卓尔不群,对其变法失败深表理解与无奈。

③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每点2分)

(3)①皇帝支持。

神宗主张改革,信任王安石,使其官拜参政知事(宰相职),权倾朝野。

②文品卓著。

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

③政绩斐然。

25年里,王安石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全部大获成功。

④人品可贵。

他不贪色、不爱财。

(第一点必答,2分;后三点任答两点,每点2分。

(4)我赞同王安石“无私交才是王道”的人生信条。

理由如下:

①无私交,才能一心为民力主改革。

王安石变法不怕树立政敌,不怕伤及情面,无论在地方还是朝廷,积极推行新法。

②无私交,才能光明磊落,令人仰止。

久在官场的王安石,依然做不到官场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

变法虽然失败,但即便是他最凶猛的敌人,也很难找到攻击他的破绽。

③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认为“多个朋友多条路”,千方百计寻找靠山,编织关系网,常常以权谋私,徇情枉法,最终祸国殃民,害人害己。

所以,我认为“无私交才是王道”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若不赞成,理由合理充分也可,但酌情给分。

观点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联系实际2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A【解析】B项“历历在目”,意为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只用于具体事物,不能用于抽象的情感。

C项“细大不捐”,指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

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D项“不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局面危急。

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协调。

14、B

15、答案不唯一。

评分建议:

点评要有针对性,有“劝勉”或“警醒”意味,语言表达顺畅准确。

【参考答案】

(1)考碗族:

对自己职场的规划可以多种多样,各行各业都有“金饭碗”。

(2分)

(2)奈特儿家庭:

事业不是生活的唯一,感受生活,享受亲情,人生会更美好。

(3分)

【解析】解答时仔细体会原文使用的词语,找到错用处并进行改正。

如面对用户一般用“尊敬的”,更显庄重;“正告”过于严肃,应用“敬请”;如果用“否则”,与后文“带来不便”不搭配,可以改为“以免”;“敬谢不敏”的意思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用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查证”的意思为“调查情况以求证事实”,这是一个通知,询问即可,不需要证实。

只需找出三处并修改。

五、作文

17、写作指导

  仔细研读材料,不难发现:

这是一则“以事喻理”的哲理故事,材料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马车越空,声音越大。

”这句话的“空马车”指那些才能低,内涵少,知识贫乏而喜欢夸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