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134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河北滦县一中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河北滦县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卷Ⅰ(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2.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

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4.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A.程颢B.朱熹C.王守仁D.李贽

5.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6.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家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7.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8.某书云:

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方言区域自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9.“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之处是(  )

A.西晋都城是洛阳B.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B.造纸术已经发明D.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10.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

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B.山水画C.文人画D.风俗画

1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B.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12.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依然是民生问题。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特别强调的是(  )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建立福利社会D.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13.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

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

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

”袁世凯这样做(  )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14.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

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

“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15.新文化运动勃兴之际,胡适、黄远镛、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这一观点()

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

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恢复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

16.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7.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发展资本主义B.反对专制统治C.反抗外来侵略D.实行救亡图存

18.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19.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③①④②

20.某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

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教育(  )

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

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D.实施“211工程”计划

21.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

ABCD

22.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入场:

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B.外景:

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

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

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3.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

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C.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D.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24.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那人教他唱。

唱歌的犯人很吃惊:

“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

”这个伟人回答:

“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

”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25.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这样的改变始于(  )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6.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27.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

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

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9.“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说明二者学说的共同点是(  )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0.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谚语为载体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下表中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反映的相关史实

A

两汉时期谚语:

“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B

西方谚语:

“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C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广义相对论

D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

31.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D.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32.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A.达尔文     B.法拉第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33.下列两个科学巨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B.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C.两人都对科技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两人的重要贡献在本质上一样的

34.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35.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

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卷Ⅱ(非选择题,共30分)

注: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

36.(16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二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

“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

”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

“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

”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材料三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

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分)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4分)

 

37.(14分)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在14—18世纪也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

它们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别归纳这五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思想主张。

(5分)

 

⑵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近代中国维新思潮也借助中国其他思想作为武器,回答这种“借助”的体现和根本原因。

(2分)

 

⑶与欧洲比较,中国思想解放在背景和效果方面有哪些特点?

(4分)

 

⑷你从上述近代史上中外思想解放潮流的分析中得到哪些启示?

(3分)

 

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答题纸

36.(16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

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分)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4分)

 

37.(14分)

37.(14分)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在14—18世纪也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

它们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别归纳这五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思想主张。

(5分)

 

⑵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近代中国维新思潮也借助中国其他思想作为武器,回答这种“借助”的体现和根本原因。

(2分)

 

⑶与欧洲比较,中国思想解放在背景和效果方面有哪些特点?

(4分)

 

⑷你从上述近代史上中外思想解放潮流的分析中得到哪些启示?

(3分)

 

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CCD6-10DDBDC11-15DDCBA16-20CDDBC

21-25CABCB26-30ACABC31-35BAABB

二、非选择题

36.(16分)

(1)喻意: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2分)

影响: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并长期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分)

(2)影响: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反映在艺术上书法强调精神气度,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4分)

(3)不同:

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

(4分)

目的: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分)

(4)相似之处:

①都借助外来文化作为思想武器。

②都进行过激烈争论。

③都否定专制暴政,主张民主政治。

④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

(4分,任答两点即可)

37.(14分)

(1)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或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5分)

(2)中国:

借助儒家思想;(1分)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1分)

(3)背景:

资本圭义发展程度相对低;思想解放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

受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影响。

(3分)   

   效果:

没有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摧毁封建制度,昙花一现,很快结束了。

(2分)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思想解放也会推动社会的变革。

(3分)

河北省滦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CCD6-10DDBDC11-15CDCBA16-20CDDBC

21-25CABCB26-30ACABC31-35BAABB

二、非选择题

36.(16分)

(1)喻意: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

(2分)

影响: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并长期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分)

(2)影响:

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反映在艺术上书法强调精神气度,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4分)

(3)不同:

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卢梭批判儒学。

(4分)

目的:

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

(2分)

(4)相似之处:

①都借助外来文化作为思想武器。

②都进行过激烈争论。

③都否定专制暴政,主张民主政治。

④都推动了各自的社会变革。

(4分,任答两点即可)

37.(14分)

(1)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或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5分)

(2)中国:

借助儒家思想;(1分)   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

(1分)

(3)背景:

资本圭义发展程度相对低;思想解放与挽救民族危机相结合:

受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的影响。

(3分)   

   效果:

没有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从而摧毁封建制度,昙花一现,很快结束了。

(2分)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思想解放也会推动社会的变革。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