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276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docx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文件

浙交院教〔2006〕22号

关于开展2004年设置和招生专业(新专业)

自评工作的通知

各系(分院):

为了迎接浙江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院2004年设置和招生的汽车电子技术、市场营销、汽车运用与维修(两年制)、数控加工技术、数据库管理与应用5个新专业的检查工作,现要求各系(分院)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附件1)做好各项自评工作,并建立新专业自评工作的组织机构,组织学习指标体系,规范各种背景材料,制定自查的工作计划,边查边整改,于6月10日完成自评报告(格式参照附件2)交教务处。

附件:

1.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2.自评报告格式

 

二○○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

新专业自评通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06年3月28日印发

附件1:

浙江省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的组成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专业设置背景及招生情况

1.1专业设置背景

1.2招生情况

2.专业建设计划与教学基本条件

2.1专业建设计划

2.2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

2.3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2.4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3.教学建设与教学基本条件

3.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3.2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3.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4专业图书资料

3.5教学经费

4.师资队伍建设

4.1师资队伍建设及实施

4.2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及专业负责人**

4.3教师职业道德

4.4主讲教师

5.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5.1课程教学大纲及执行情况*

5.2实践教学环节大纲及执行情况*

5.3教学档案

5.4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6.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6.1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6.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6.3科学研究

7.教学状态与教学效果

7.1教学满意率与较满意率*

7.2知识、能力、素质状况

7.3学风*

7.4竞赛获奖情况*

7.5体育合格率

7.6等级考试通过率

8.特色项目

注:

**关键项目,*核心项目。

二、基本要求的等级及内涵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及要求

结果

A

C

A

B

C

D

1.专业设置背景及招生情况

1.1专业设置背景

新专业申报材料符合实际,论证明确,社会需求调查材料详实,校内建立新专业条件具备

新专业申报材料符合实际,有社会需求调查材料,校内建立新专业条件基本具备

1.2招生情况

招生数符合要求:

计划完成≥90%,按计划数报到率≥80%

招生数符合要求:

计划完成≥85%,按计划数报到率≥75%

2.专业建设计划及人才培养

2.1专业设置背景

专业建设计划科学合理,内容充实,对专业建设有指导作用

专业建设计划基本合理,内容比较全面

2.2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

专业建设计划实施措施有力,资金投入有保证,成效显著。

高职院校有专业(专业类)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常开展活动

专业建设已付诸实施,资金投入能基本保证建设需要,有成效。

高职院校有专业(专业类)建设指导委员会

*2.3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符合社会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鲜明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2.4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培养目标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人文与科学素质提高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培养、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发展;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合理,执行情况良好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培养目标要求,课程及实践环节设置合理,执行情况尚好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及要求

结果

A

C

A

B

C

D

3.教学建设与教学基本条件

*3.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有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良好;重视重点课程建设和优质课程建设;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材内容的更新,教材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必修课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推荐教材或规划教材;重视自编教材建设。

有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计划,有一定的效果;教材内容基本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多数必修课选用优秀(或规划)教材,注意教材内容更新。

**3.2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专业基础(技术)实验室及实验室已建成,实验室面积及装备能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要求;实验开出率≥95%,大部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80%,效果好;重视实验内容更新,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专业基础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已建成,实验室面积及装备能基本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要求;实验开出率≥90%,实验室能向学生开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40%

*3.3实习实训基本建设

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有合作协议,实施情况良好。

有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3.4专业图书资料

校图书馆内本专业图书资料和系(二级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校图书馆和系资料室图书资料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3.5教学经费

学校有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教学经费持续增长

学校有新专业建设专项经费投入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及要求

结果

A

C

A

B

C

D

4.师资队伍建设

41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实施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科学合理,措施得力,实施效果显著;师资进修提高有年度计划,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和继续教育,重视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有良好的发展态势

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和师资进修培养年度计划,并基本实施

**4.2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及专业负责人

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2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人数≥50%;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人数≥50%,专业负责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有从企业单位现职高级技术管理专家中聘请的兼职教师,有专职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数量满足教学要求,实践能力强

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基本合理;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人数≥1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人数≥35%;专任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人数≥20%,专业负责人具有副高职称;实践教学环节指导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实践能力较强

4.3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有好的典型事例

教师能努力搞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

4.4主讲教师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课至少有1门以上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50%(特殊专业除外);教授和副教授都承担主讲任务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门课至少有1门以上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40%(特殊专业除外)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及要求

结果

A

C

A

B

C

D

5.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5.1课程教学大纲及执行情况

课程教学大纲规范、齐全,教学安排合理,执行情况良好

课程教学大纲齐全,执行情况尚好

*5.2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及执行情况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及指导书规范、齐全,教学安排合理,执行情况良好

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大纲及指导书齐全,执行情况尚好

5.3教学档案

教学档案(教学日历、教案、教学研究记录、试卷、学生实验、实习报告、学生实习笔记簿)规范齐全

教学档案基本齐全

5.4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

严格执行学校教学规章制度,有结合专业教学和建设的规章制度

能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6.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6.1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有院级或院级以上立项研究项目(每年至少1项),并取得实际成效;教师有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

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有院级或院级以上立项研究项目

*6.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课程实行考教分离;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数≥30%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和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师能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数≥15%

6.3科学研究

大部分专业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立项科研,专业有明确科研方向,有科研成果和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每年2篇(项)以上(高职要求可适当降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应用科技研究或技术服务人数比例≥30%

近半数教师参加校级以上立项科研,专业有科研方向和科研课题,教师有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高职要求适当降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应用科技研究或技术服务人数比例≥15%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等级及要求

结果

A

C

A

B

C

D

7.教学状态与教学效果

*7.1教学满意率与较满意率

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和较满意率≥90%

学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满意和较满意率≥70%

7.2知识、能力、素质状况

由专业提供报告及有关资料和现场调查,综合评价高

由专业提供报告及有关资料和现场调查,基本达到培养目标

*7.3学风

学生主动学习,勤奋进取,遵守纪律,学习积极性高,考风良好;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人数多,效果好

多数学生学习努力,遵守纪律,考风尚好;多数学生能参加课外科技文化活动

7.4竞赛获奖情况

学生获得省市级竞赛奖或校级竞赛前三名

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并在竞赛中获奖

7.5体育合格率

大学生体育合格率≥95%

大学生体育合格率≥90%

7.6等级考试通过率

外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比学校平均水平高10%

外语及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到学校平均水平

8.特色项目

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本专业特有的、在学校和社会有一定影响的、得到公认的项目

三、评价结果分析

项目分类数目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关键项目**3

核心项目*9

A≥8C≤2

A≥6C≤3

C≤4

关键项目有1项D或核心项目有2项D或所有项目中D≥4

一般项目16

无D

D≤1

D≤4

附件2:

自评报告格式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监理专业

自评报告

 

二○○四年六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本情况

1专业发展与沿革

工程监理专业是依托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创建于1958年(当时为中专),毕业生分布全省各地,现已成为全省交通系统的技术骨干力量。

为适应交通土建工程人才需求,在1986年至1989年与浙江工学院联办招了四届五个班级的三年制大专班。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试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班,本专业在1995年交通部组织的全国交通中专路桥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中,被评为A级,并确定为重点专业点,在全国交通类中专学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我院在1999年3月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后,于同年9月开始招收高中后三年制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职生。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浙江省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根据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我院于2001年申报新增工程监理专业,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设置,并于2002年开始招生。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应用公路工程监理及管理技术,从事现代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监理、管理和施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监理单位或施工企业,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监理、管理和施工等技术工作。

2专业现状

2.1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专职教师18人。

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2人,其余15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其中9人已经完成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学习。

在职称结构上,有6人具有副高职称(其中副教授3人、高级讲师3人),占专职教师的33.3%;中级职称9人,占专职教师的50%。

实践教学人员8人,全部具有本科学历,目前本专业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5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在保证专业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在教材建设方面,与交通系统的几所高职院校合作编写专业课程的教材,我校承担了一门课程的主编、两门课程的参编任务。

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方面,目前已完成浙江省交通厅立项课题“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测混凝土强度曲线研究”。

浙江省交通厅立项课题“浙江山区高挡墙稳定性评价及防护加固对策研究”和部级科研项目“高速公路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与加固设计智能化系统”正在研究中。

近两年,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共27篇;有1人获得学院优秀教学奖,2人获得学院“教坛新秀”称号。

2.2实训实习条件

本专业拥有土工实训室、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桥梁结构检测实训室、路基路面实训室、专业电算实训室等10个专业实验和实训室,使用面积达1235平方米,由于专业的特殊性,校园及周边地区用作我院本专业测量实训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总资产约200余万元。

本专业除了上述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场地外,还与多家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签订了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已签约单位有杭州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浙江省公路/水运咨询监理公司、浙江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等5个单位。

2.3本专业现有学生状况

目前,工程监理专业共有在校生132名,其中2002年招收高中毕业三年制两个班87名,2003年招收高中毕业三年制一个班45名。

第二部分自评综述

1专业设置背景及招生情况

1.1专业设置背景

本专业申报前,对行业及岗位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对人才需求进行了预测,并对我院增设此专业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认真分析。

申报材料符合实际,论证明确,社会需求调查材料详实。

专业师资条件、教学基础设施、实践教学条件、图书资料及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等方面均已具备建立此新专业的条件。

自评等级:

A

1.2招生情况

2002年和2003年本专业招生情况见下表。

年份

计划招生数

完成招生数

计划完成率(%)

报到学生数

按计划数报到率(%)

2002

100

100

100

87

87

2003

50

50

100

45

90

自评等级:

A

2专业建设计划及人才培养

2.1专业建设计划

本专业制订有专业建设计划,内容包含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等主要方面,专业建设计划科学合理,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对专业建设有指导作用。

自评等级:

A

2.2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

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措施有力,本专业与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并建设,达到资源共享,至2002年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04.3万元,2003年主要建设内容是“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投入资金90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资金投入有保证,成效显著。

本专业有由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站、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公司测试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的技术或管理专家和院内骨干教师共6人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主要对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讨,对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评审,正常开展活动。

自评等级:

A

2.3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应用公路工程监理及管理技术,从事现代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监理、管理和施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公路工程、市政工程监理单位或施工企业,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监理、管理和施工等技术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符合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校企合作,以产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对学生实行“多证制”。

本专业采用“2.5+0.5”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的前2.5年中主要是在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得到职业能力的基本训练,在最后半年是到校外实习基地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受到实际业务训练。

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特色鲜明。

自评等级:

A

2.4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

本专业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培养计划体现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了以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选修课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着重强调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构建了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课外教育安排,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开设选修课、开展各种人文素质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继续发展;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合理,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43.8%。

培养计划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评审,执行情况良好。

自评等级:

A

3教学建设与教学基本条件

3.1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有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学院重视重点课程的建设,投入专项资金用于重点课程的建设,本专业的《桥梁工程技术》、《测量技术》两门课程作为首批院级重点建设课程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4年5月通过院专家组评审。

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材内容的更新,教材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必修课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推荐教材或规划教材;与交通系统的几所高职院校合作编写本专业课程教材,我院承担了一门课程的主编、两门课程的参编任务,并有部分自编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

自评等级:

A

3.2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技术)实验室及专业实验室有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等10个,实验室面积1235m2,装备能满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的要求;实验开出率达100%。

大部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撰写实验报告方面的实践能力。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课程占有实践的课程总数的比例为82.4%(14门/17门)

自评等级:

A

3.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训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本专业校内有集工程测量、道路建筑材料试验、工程检测试验等为一体的较为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现有建筑材料实训室、专业电算实训室、测量实训室、沥青实训室、结构检测实训室等,面积达1235m2。

有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有协议的有杭州交通工程集团公司、浙江省公路/水运咨询监理公司、浙江交通工程建设集团等5家,实施情况良好。

自评等级:

A

3.4专业图书资料

学院图书馆现有本专业教学参考图书10600多册,期刊近70种。

学院图书馆还配置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等。

系资料室也已有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

专业图书资料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自评等级:

A

3.5教学经费

学校重视新专业的建设,投入新专业建设专项资金1万元,且本专业与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一并建设,达到资源共享,至2002年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00余万元,2003年建设内容主要是“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投入资金90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学院生均教学经费从2002年的1958.8元增加到2003年的2258.9元,教学经费逐年持续增长。

自评等级:

A

4师资队伍建设

4.1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及实施

学院制订有《“十五”期间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科学合理,注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在浙江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下,投入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教师的引进和在职教师的培养,措施得力,实施效果显著。

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已列入学院上述规划。

近三年,本专业已引进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2名。

师资队伍进修有年度计划,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都参加研究生课程进修,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要求取得硕士学位,今年已有五位教师撰写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的硕士论文;每年都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专业和教学进修以及到生产第一线参加实践以获得工程背景;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和继续教育,重视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提高,教师队伍发展态势良好。

自评等级:

A

4.2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及专业负责人

专业师资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合理:

专任教师18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为6人,占33.3%;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人数为3人,占37.5%,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5名,占83%;专业负责人为副高职称;从企事业单位现职高级技术管理专家中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担任部分专业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指导教师8人,数量满足教学要求,实践能力强。

自评等级:

B

4.3教师职业道德

自1999年学校升格以来,学院领导一直十分重视教风建设,倡导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加强教风建设的力度,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采用宣传教育和加强管理相结合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在全院范围内认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学纪律的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教风建设,不断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激发了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本专业教师安心教学工作,自觉遵守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纪律,教书育人,教学态度认真负责。

任课教师每学期按规定上交教学资料(授课计划、理论教学手册、实践教学手册等),认真备课、讲课、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

不擅自调课、停课,教学秩序稳定。

绝大多数教师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参加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取得一定的效果。

学院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提高,如参加硕士课程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到生产、建设第一线获取工程背景等;本专业先后有2名教师到杭州市交通集团在03省道萧山东复线第三合同段杭甬运河大桥工地实践。

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近两年,本专业有1人获得优秀教学奖,2人获得“教坛新秀”称号。

自评等级:

A

4.4主讲教师

本专业有专业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职业技术课)共16门,每门课程至少有1名或1名以上主讲教师,已开设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12门,主讲教师高级职称4人,比例为33.3%。

自评等级:

D

5教学管理与教学基本文件建设

5.1课程教学大纲及执行情况

课程教学大纲较准确地贯彻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服从课程结构与培养计划的要求。

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借鉴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学模式,参照CBE(能力本位教学)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大纲的体例,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