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066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学年高考大市调研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5·湖北孝感一模·1)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营建陪都洛邑没起到拱卫都城镐京的作用

B.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

C.分封商代贵族微子启不利于稳定西周政局

D.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营建陪都洛邑拱卫了都城镐京,故A项错误;姬姓诸侯国分布大体在黄河流域,与当时的主要农业区吻合,故B项正确;利用商代贵族可以更好地管理商代遗民,有利于稳定西周政局,故C项错误;分封功臣吕尚的目的是为了拱卫都城镐京,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湖北荆州一模·1)据《左传》载,代表周王行事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对楚国兴师问罪,“尔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城邦国家与希腊、罗马城邦国家的不同点是(  )

A.血缘关系起到纽带作用B.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

C.农业是城邦的经济支撑D.诸侯僭越破坏宗法制度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城邦国家齐国与楚国有血缘纽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齐桓公代表周王行事,对楚国兴师问罪,反映出两个城邦国家的地位不同,具有自上而下统属关系,故B项正确;问罪的借口与西周礼乐制度有关,与农业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齐桓公代表周王行事,没有僭越破坏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24)商人的宗教观念是万物有灵论,甲骨文卜辞中有祈祷仪式与祭祀仪式的记录……,诸神中有帝或上帝,此外有日神、月神……山神、河神等。

帝或上帝主要具有自然权能与战争权能,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A.商人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商人的宗教观念形成了理论体系

C.商朝的教权高于世俗王权D.甲骨文为后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依据材料“在人事权能上仅作用于商王本身,而不作用于王以外的其他人”,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故A项正确;材料中涉及宗教观念,但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故B项错误;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不存在“教权高于王权”,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4.(2015·湖北武汉4月模拟·24)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

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

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

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

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从“氏以别贵贱”可知,姓氏不分反映出贵贱的差别消失,原因是贵族的地位削弱,故A项正确;地域界限不是划分姓氏的依据,打破民族地域界限不是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平等意识,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瓦解,但宗法观念长期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24)《左传》有云: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材料表明(  )

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

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力与义务的差异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解析】西周时期天子还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所以并未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周公、大公与周王之间是亲属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而赐之盟”说明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属,让其治理地方,体现出了西周贵族集体统治的方式,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周公、大公与周王之间属于同姓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6.(2015·湖北天门高三4月调研·2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 所谓“天”就是天理  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所提及的制度是指宗法制,故A项错误;宗法制带有血缘色彩,不是神秘色彩,故B项错误;“天”是指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不是指天理,故C项错误;“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大意是说这件事情是由天定的,于是都很服气,不易产生纷争;如果说是由人定的,就会起纷争,这说明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故D项正确。

【答案】D

7.(2015·湖北宜昌三模·24)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  )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

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青铜铸造业衰落与战乱,材料未反映青铜铸造业衰落,故A项错误;西周早期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有贵族化的倾向,战国晚期,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说明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折射出贵族政治经济实力的下降,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青铜器的需求减少,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重要工具,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乐制度不可能在战国时期废除,故D项错误。

【答案】B

8.(2015·湖北天门高三上学期期末·24)24.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妾

各子详细信息

妻(正室)

老三(20岁,天性顽劣)、老二(22岁,老成持重)

妾一(侧室)

老大(25岁,天慧聪颖)

妾二(侧室)

老四(18岁,智勇双全)

A.老三B.老四C.老大D.老二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解析】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妻(正室)所生的长子。

从表格中信息可知,老三是妻(正室)所生的次子,故A项错误;老四是妾二(侧室)所生,故B项错误;老大也是妾一(侧室)所生,故C项错误;老二是妻(正室)所生的长子,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5·湖北黄冈二模·24)24.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泰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

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是世卿世禄制。

舍人是指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蔺相如出身舍人,非贵族,但后官为上大夫、上卿,说明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蔺相如因功而提拔,没有提及对秦国存在偏见,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开始,军功授爵只是官爵升迁的一个途径,并不是唯一途径,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当时存在百家争鸣,儒生政治地位并没有大幅提高,故D项错误。

【答案】A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5·湖北荆门高三1月调研·2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

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

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雅典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

【解析】中央集权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未涉及中央集权统治问题,故A项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有利于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故B项正确;雅典社会不存在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说法有误,故D项错误。

【答案】B

2.(2015·湖北孝感一模·2)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

国君把“卷”剖分为二,由国君执右卷,臣下执左卷。

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

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  )

A.增加国家的收入B.控制地方官吏

C.显示国王的权威D.更好地考核官吏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萌芽

【解析】上计制度的实施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加强,故B项正确;上计制度的实施直接体现出战国时期中央集权的萌芽,与专制主义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考核官吏只是手段,故D项错误。

【答案】B

3.(2015·湖北荆州一模·2)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号始皇帝。

这表明秦王嬴政(  )

A.建立起君主专制集权制度B.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

C.以称谓突出君主至尊地位D.以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

【解析】秦中央和地方官制的建立,标志着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形成,与题干皇帝称号的由来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秦王嬴政将自己与三皇五帝比较,完成统一大业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故B项错误;君主至尊地位也不是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故C项错误;三皇五帝是华夏文明的祖先,秦王嬴政将自己与之比较,意图以华夏文明继承者自居,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5·湖北武昌高三1月调研·25)秦始皇为破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的困局,采取的主要举措是(  )

A.奖励耕战,实现统一B.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南平越族,北伐匈奴D.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解析】题干材料中“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表明分封制破坏,“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表明宗法制破坏;“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表明礼乐制度破坏,这些都反映了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造成中央权力的丧失。

奖励耕战为经济措施,实现统一不能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故A项错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与加强中央集权关联不大,故B项错误;南平越族,北伐匈奴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推行郡县,建立集权制正式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力,防止地方割据,巩固了国家统一,故D项正确。

【答案】D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5·湖北孝感一模·3)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

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代地方行政区划改革

【解析】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答案】C

2.(2015·湖北荆州一模·3)据《通典》载:

“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

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

因循日久,寖以成风。

”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

【解析】武则天等“以文章取士”,以科举制延揽人才,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故A项正确;“以文章取士”,有利于提高了儒学地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以文章取士”,科举考试文史内容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科举制有利于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但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

【答案】A

3.(2015·湖北荆州一模·4)宋仁宗说:

“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

若自朕出,有一不然,难以遽改。

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

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

”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

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君主专制

【解析】题干材料“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表明决策失误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台谏官地位的上升,故B项错误;“付之公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相互牵制,巩固了皇权,故C项正确;宰相与台谏官之间的相互牵制,可能导致行政效率下降,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15·湖北荆州一模·14)1据《隋书·地理志》载,大业五年(609年)设置在黄河中游和河套地区的有18个郡,总户数为55万,以每户五口计,约有275万人。

由此可以推断出(  )

A.原住地少数民族实行了汉化B.边疆军事防务得到巩固

C.魏晋分裂战乱导致人口流失D.地方行政机构日趋完备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代汉化政策

【解析】黄河中游和河套地区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在此设郡管理,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故A项正确;户数的增加与军事防务巩固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该地区户数增加与魏晋分裂战乱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郡内部机构的日趋完备,故D项错误。

【答案】A

5.(2015·湖北襄阳高三1月调研·25)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  )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

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

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

正确;由表格资料反映,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都以三级层次为主,沿袭了前代的制度,故

正确;由表格资料反映,历代下级的行政政区都是县,上级行政政区则有较大变化,故

错误;由表格资料反映,元明清时期在第二层级的政区划分中出现不同划分方式,故

正确;政区层级的调整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6.(2015·湖北荆门高三1月调研·25)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

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设刺史)

【解析】据材料“每州设刺史一人。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设立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汉武帝设刺史监察地方,未涉及解决王国问题,故B项错误;刺史制度是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而不是基层百姓,故C项错误;汉武帝设立刺史,加强了朝廷对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有误,故D项错误。

【答案】A

7.(2015·湖北荆门高三1月调研·26)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

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

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

【解析】材料主要涉及官吏的出身问题,不能说明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官吏的出身问题,并未涉及儒学,无法体现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和“魏晋时期则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和门第”可知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 ,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天下大同,无法体现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15·湖北宜昌高三一调·24)北宋石守信原本作战勇猛且一向“重义轻利”,但自从“杯酒释兵权”发生之后,他忽然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对他的这一“表现”,《宋史》如此评价道:

“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由此可见“杯酒释兵权”(  )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造成了人才浪费

C.导致将领普遍的不满D.致使功臣自污以自保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

【解析】“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拥兵对皇权构成的威胁,而非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在于“杯酒释兵权”后大将行为的变化,而非强调人才荒废,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其他将领的态度,故C项错误;“杯酒释兵权”的原因就在于大将对皇权潜在的威胁,而石守信通过自污,减轻皇帝的顾虑,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5·武汉高中毕业生2月调研·24)贾谊说: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辗转运送),其远在五百里而至;……秦不能分尺寸之地,…一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弗轻能至也。

”作者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

A.分封制下赋税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中央集权下租税征收成本大幅增加

C.秦朝的苛政导致民众赋役负担沉重D.汉初的郡国并行严重威胁中央财政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政治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商周时期都城在天子统治的中央,辗转运送各种赋税,最远也不过五百里,秦统一六国之后,运输成本增加“一钱之赋,数十钱之费”。

作者比较的目的不是在于说分封制下的赋税运输成本低而是在说明当时中央集权导致运输成本增加,故A项错误;B项正是说明租税的征收运输成本增加,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题目无意强调也没有涉及民众赋役负担的增加,更没有提及苛政,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故D项错误。

【答案】B

10.(2015·湖北武汉4月模拟·25)下表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本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  )

开凿时间

河道走向

起止点

隋朝运河

隋炀帝时

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

涿郡—余杭

元朝运河

元世祖时

呈南北垂直形状

大都—杭州

表1

A.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

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中心的变化

【解析】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是宋代后,与隋朝运河开凿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不是隋朝和元朝运河开凿的原因,故B项错误;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而不是促进对外贸易发展,C项“外向”特征错误,故C项错误;从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弃洛阳,直取北京连至杭州,体现出两朝都城的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11.(2015·湖北武汉5月模拟·25)西汉有“三选七迁”的说法,“三选”指“徙吏两千石及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都陵”,“七迁”指“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后……且实关中。

”“三选七迁”体现的统治思想是(  )

A.强干弱枝B.重农抑商C.以孝治国D.重土安民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根据题干中对“三选七迁”的解释,可知其目的是将地方豪强和原七国贵族迁徙到靠近中央政府的地区,以方便中央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控制,因而体现出了强干弱支的思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和商业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孝道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保障普通百姓安居乐业的相关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A

12.(2015·湖北武昌高三5月调研·24)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

“五十年来,通谱之俗遍于天下,自非明物察伦之主,亟为澄别,则滔滔之势将不可反矣。

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

”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

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

C.科举制的实行D.士庶之分严格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解析】“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反映出当时庶族地位的上升。

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庶族地位的上升无关,故A项错误;五代时期仍然有士族官员修家谱,宗法制没有崩溃,故B项错误;庶族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跻身统治阶层,社会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士族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表明士庶之分不再严格,故D项错误。

【答案】C

13.(2015·湖北天门高三上学期期末·26)26.《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

“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

A.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

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朝议谏诤制度

【解析】唐朝的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皇权,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从材料“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专断,不重视纳谏所致,因此唐太宗吸取此教训,注意纳谏,完善谏议制度,故B项正确;唐朝六部的行政职能是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唐朝开科取士广纳人才,故D项错误。

【答案】B

14.(2015·湖北黄冈一模·25)25.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这反映出汉唐时期(  )

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

C.翼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唐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