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163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docx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22adc389d1964024a4eb0e7b5f4ac7f8

绝密★启用前

【市级联考】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一模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生理过程在黑藻和蓝藻细胞中都能发生的是(  )

A.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B.在线粒体内膜上O2和[H]结合生成H2O

C.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D.在细胞核中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

2.细胞器会随细胞代谢水平和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进行体育锻炼,骨骼肌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多

B.叶片黄化过程中,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C.某些植物细胞在成熟过程中,液泡体积会逐渐变大

D.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中,中心体数量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3.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细胞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消耗ATP

B.缺氧25min内,神经细胞的K+外流受到抑制

C.缺氧处理20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

D.缺氧处理20min与l0min相比,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低

4.为探究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秋水仙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属于自变量

B.温度属于无关变量,会影响实验结果

C.变异细胞类型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

D.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贻贝通常固着在海滩区域的礁石上生活,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能进入贻贝的居住区域。

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B.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小

C.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海星可能通过捕食作用影响贻贝的分布

6.如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不考虑变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代中女孩患病率低于男孩

B.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共有3种基因型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个体可能不携带致病基因

D.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Ⅲ2和Ⅲ4不可能为患病男孩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7.镉(Cd)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研究Cd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脯氨酸对杨树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Cd[mg/kg]

脯氨酸[m•mol/L]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气孔导度[mol/(m2•s)]

胞间CO2浓度[μmol/mol]

0

0

21.42

0.37

240.87

100

0

14.09

0.24

308.19

10

21.43

0.34

248.34

20

20.61

0.30

253.30

注:

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1)在Cd浓度为100mg/kg的条件下,杨树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判断依据是______。

(2)据表可知,Cd胁迫下CO2______(填“是”或“不是”)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因素,判断依据是______。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脯氨酸具有______作用。

8.某病人在清晨空腹时进行手臂静脉采血化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葡萄糖

4.8

3.9~6.1

μmol/L

胰岛素

6

1.5~15

uU/ml

甲状腺激素

>200

50~160

nmol/L

促甲状腺激素

0.08

0.27~4.20

μIU/ml

(1)空腹时,该病人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和______。

(2)该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的原因是______。

与患病前相比,该病人体内血糖分解速率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采血后,一次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

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抽血测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现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胰岛素含量的最高值______(填“之前”、“同时”或“之后”),原因是______。

9.荒漠化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之一,通过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治沙最多的国家,并为世界治理沙漠提供了宝贵经验。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群落角度分析,荒漠化过程实质上是______的过程,通过治理,沙漠变为绿洲,说明人类活动可以______。

(2)沙漠治理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由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灌木,主要原因是______。

(3)荒漠化土地适合甘草等抗早植物生长,这些植物能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治沙改土效果,这体现了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______。

10.某二倍体闭花受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R、r控制,茎的颜色有紫色和绿色,由等位基因D、d控制。

现有一红花紫茎植株自交,后代表现为红花紫茎:

红花绿茎:

白花紫茎:

白花绿茎=3:

1:

3:

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确定:

①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针对上述实验结果中红花:

白花=1:

1,有人提出了两种观点进行解释:

观点一:

红花植株只能产生一种雄配子,即雄配子R致死;

观点二:

红花植株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即雌配子R致死。

①为证明观点一,进行如下实验:

取红花植株的______,获得单倍体幼苗,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若所得植株表现型为______即可证明观点一正确。

②通过杂交实验也能证明上述哪种观点正确,请写出杂交方案并预期支持观点一的实验结果。

______

11.Bar基因存在于青麻、黑麦草等生物体内,其编码的酶可使除草剂草丁膦失去毒害作用。

培育转Bar基因大豆,对于控制豆田杂草有重要意义。

为了把Bar基因导人大豆细胞,需将Bar基因插入pUcl8质粒中构建中间表达载体,然后与Ti质粒重组为重组表达载体系统。

如图为pUcl8质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利用黑麦草与大豆进行有性杂交的方法让大豆获得Bar基因,原因是______

(2)构建中间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筛选出含有Bar基因的重组质粒,需将Br基因插入到pUcl8质粒的______中形成重组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在添加______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的即为含中间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

(3)中间表达载体需插入到Ti质粒的______中才能将Bar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原因是______。

(4)可通过______法直接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细胞的原生质体。

导入Bar基因的原生质体需______,经脱分化形成______,再进一步分化才能获得转Bar基因大豆植株。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详解】

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不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B错误;黑藻和蓝藻都能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C正确;蓝藻细胞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B

【解析】

【分析】

1、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细胞的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工厂,代谢旺盛的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

【详解】

细胞器会随细胞代谢水平和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变化,长期进行体育锻炼,骨骼肌中线粒体的数量会增多,A正确;叶片黄化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会增多,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体对蓝紫光的吸收增多,B错误;植物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由多个小液泡汇集成大液泡,液泡体积会逐渐变大,C正确;连续分裂的动物细胞中,中心体数量会发生周期性变化,间期加倍,分裂期结束减半,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对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3.B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中枢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故自变量为缺氧时间,因变量是静息电位数值。

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

【详解】

静息电位的维持需要钠钾泵参与,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A正确;由图可知,缺氧25min内,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少,说明K+外流先逐渐增多,然后又减少,B错误;由图曲线可知,缺氧处理20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C正确;由图曲线可知,缺氧处理20min与l0min相比,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绝对值较大,即兴奋性低,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膜电位变化、神经传导、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有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探究的能力,难度适中。

4.C

【解析】

【分析】

1、秋水仙素可以诱发基因突变,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作为化学因子诱发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2、秋水仙素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

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

由于探究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浓度和作用时间,所以秋水仙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属于自变量,A正确;由于秋水仙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属于自变量,所以温度等属于无关变量,需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变异细胞类型中只有染色体数目变化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而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验,C错误;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所以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增加海星,使得贻贝的分布区下限上升,除去海星,则贻贝的分布区下限下降,说明海星可能通过捕食作用影响贻贝的分布。

【详解】

贻贝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据图分析,除去海星,则贻贝的分布区下限下降,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大,B错误;贻贝通常固着在海滩区域的礁石上生活,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能进入贻贝的居住区域,说明海星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但海星不是外来物种,C错误;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能进入贻贝的居住区域,使得贻贝的分布区下限上升,说明海星可能通过捕食作用影响贻贝的分布,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6.D

【解析】

【分析】

该图中没有典型的“有中生无或无中生有”典型图谱,可假设不同的遗传方式进行判断,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该图显示的遗传病遗传方式比较多,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伴X显性遗传病。

【详解】

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女孩患病率低于男孩,但由于该家族Ⅲ代中个体数目较少,所以女孩患病率不一定低于男孩,A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中个体的基因型只有Aa和aa两种,B错误;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基因型为Aa,由于Ⅱ2有病,基因型为aa,则Ⅲ2的基因型是Aa或aa,一定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子病母必病,由于Ⅱ1和Ⅱ4正常,则Ⅲ2和Ⅲ4不可能为患病男孩,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推断该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7.能在Cd为100mg/kg的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大于0,能积累有机物不是在Cd胁迫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加的缓解Cd的胁迫

【解析】

【分析】

据表分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脯氨酸的浓度和是否有镉胁迫,因变量有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

数据表明,脯氨酸具有缓解镉胁迫的作用。

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据表分析可知,在Cd浓度为100mg/kg的条件下,杨树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能够积累有机物,所以杨树能够正常生长。

(2)表中数据表明在镉胁迫下,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镉胁迫下二氧化碳不是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

(3)由表格数据表明在镉胁迫下,随脯氨酸浓度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使用脯氨酸可以缓解镉胁迫。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表格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和数据表格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8.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之后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从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血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解析】

【分析】

1、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

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2、分析图表:

该人的甲状腺激素偏高,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

【详解】

(1)空腹时,该病人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2)该病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的原因是:

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与患病前相比,该病人体内血糖分解速率升高。

(3)采血后,一次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

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抽血测量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现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胰岛素含量的最高值之后,原因是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使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从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岛素浓度升高和血糖浓度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人体血糖浓度的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具体作用。

9.群落(次生)演替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灌木比草本植物更高大,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更占优势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解析】

【分析】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详解】

(1)荒漠化过程实质上是群落(次生)演替改变的过程;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灌木比草本植物更高大,在争夺阳光的竞争中更占优势,因此沙漠治理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由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演变为灌木。

(3)荒漠化土地适合甘草等抗早植物生长,这些植物能通过固氮作用增加土壤肥力,具有良好的治沙改土效果,这体现了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为:

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哪些生物能够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群落的存在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实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红花、紫茎遵循花药进行花药(花粉)离体培养都是白花植株杂交方案:

以红花植株为父本(Rr),白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正交),以白花植株为父本(rr),红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反交)预期实验结果:

正交后代全为白花,反交后代红花:

白花=1:

1

【解析】

【分析】

据题意分析:

红花自交,后代红花:

白花=1:

1,新出现白花,说明白花为隐性性状,且亲本红花为Rr;紫茎自交,后代紫茎:

绿茎=3:

1,说明紫茎为显性性状,红花紫茎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

1)×(3:

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

(1)据分析可知:

①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红花、紫茎;②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①为证明观点一,进行如下实验:

取红花植株的花药进行花药(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若观点一正确,红花Rr产生雄配子R致死,只有雄配子r,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为rr,所得植株表现型都是白花植株。

②以红花植株为父本(Rr),白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正交),以白花植株为父本(rr),红花植株为母本(Rr)进行杂交(反交),若观点一正确,正交时,红花植株为父本(Rr)只产生r配子,后代全为白花,反交后代红花:

白花=1:

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利用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考查。

11.黑麦草与大豆之间存在生殖隔离lacZ氨苄青霉素和XgalT-DNA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显微注射再生出细胞壁愈伤组织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1)由于黑麦草与大豆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利用黑麦草与大豆进行有性杂交的方法让大豆获得Bar基因。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可以将培养基中的Xgal水解,使菌落呈蓝色,否则菌落呈白色。

因此,构建中间表达载体时,为了便于筛选出含有Bar基因的重组质粒,需将Br基因插入到pUcl8质粒的lacZ中形成重组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在添加氨苄青霉素和Xgal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菌落呈白色的即为含中间表达载体的大肠杆菌。

(3)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根据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

(4)可通过显微注射法直接将重组表达载体导入大豆细胞的原生质体。

导入Bar基因的原生质体需再生出细胞壁,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化才能获得转Bar基因大豆植株。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