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510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docx

查看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全部内容古诗词网

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课题组一、研究的背景:

时代的列车已驶入了二十一世纪,今天的小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小学生所面对的是前人从未遭遇过的崭新的时代。

这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知识大爆炸、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一个缤纷繁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斥着喧嚣、浮华与诱惑,令人躁动不安的时代。

置身于这样的时代,是否还有必要让小学生通过大量学习古诗词的途径,来提升他们在古典文学方面的修养呢,

答案显然是毋庸置疑的。

有许多专家、学者早已就此问题展开过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著名作家刘梦溪先生在《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一文中谈到:

“至于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资源熏陶得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

读古人书、与古贤为伍,是一个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现,可以提示人们不要堕入俗流。

有时称赞一个人的文章写得好,会惊叹地说这是古人的文章,这是极高的奖赏。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中国号称诗的国度,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有过“不学诗,无以言”的论断。

这至少启示了我们,一个学生是否好学古诗词,至少会对他的言语能力的发展水平造成影响。

在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唤回归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今天,我们积极引导小学生大量学习古诗词,可以让他们获得许多有益的熏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小学生更多地学习古诗词,已成为了一种社会共识,一种社会时尚。

国家教育部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有七十首古诗词需要小学生背诵。

这些古诗词都是流传已久的名篇,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到耳熟能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利于提高其文化修养。

同时,这些古诗词大多数已经进入了小学课本。

每一册语文教科书里面都编有5,8首的古诗词。

那么,当前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现状到底如何呢,

带着这个问题,课题组于日前面向我校全体五年级同学,针对他们平时诵读古诗词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其统计结果如下:

在“你是否喜欢诵读古诗词”一题的选项中,选择“喜欢”的占50.2?

,“一般”的占47.3?

,“不喜欢”的占2.5?

由此可见,有一半多一点的同学对学

习古诗词很有兴趣,但也有近一半的同学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

在“你现在已能背诵多少首古诗词了”一题的选项中,选择“10首以下”的占5.5?

,“10,20首”的占53.2?

,“20,40首”的占34.8?

,“40首以上”的占6.5?

从中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大多数五年级学生,虽然其在小学阶段的学段已过三分之二,但其背诵古诗词的篇数,都只达到20篇左右,离课标推荐的篇数,差距较大。

导致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何在呢,学生们在问卷中也谈了各自的困难,归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条:

1,古诗词的内容比较深奥~字、词、句的意思不容易读懂。

2,古诗词中的有些字、词与现在的读音不一样~不容易读准。

甚至同一首诗~由于版本不同~用字就可能会不一样~不知到底哪一个版本是正确的~让人感到困惑。

3,有一些字不认识~句子的结构也比较复杂~诵读的困难较大。

4,由于缺乏文学和历史知识~不了解诗人的生活简历及写作背景~很难真正理解诗意~只会死记硬背~缺乏感情。

5,缺乏专门学习古诗词的时间~学生在校的自习时间大多只能应付各科作业,回家后~有的学生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外~有时还要再做一些

家长准备的习题。

6,由于不会运用~背过以后~当时能记住~时间一长就淡忘了。

那么,是否就是由于以上这些由古诗词和学生本身的因素造成了小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困难呢,反观我们的教师、家长、课程以及教学,我认为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也造成了引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困难。

如:

7,一些教师和家长自身就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爱好~对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引导小学生从小学习古诗词的意识~平时对学习古诗词所作的宣传力度不大~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8,学校没有专门的古诗词课程设置~学生所学习的古诗词散见于各册教材之中~学时分散~教学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迅速提高他们的古诗词修养。

因此,现在有几所学校真正能将背诵70首古诗词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又有几名学生真正能把学习古诗词当成了自己的一大兴趣爱好,乃至一种习惯呢,漫步于校园与家庭之内,我们寻常可见的是,许多同学对动画片、漫画书,以及各类电视剧,尤其是武打、枪战片的热衷,却鲜见有自发诵读古诗词的现象,整个社会环境弥漫着一种浮躁而低俗的气息。

刘梦溪先生在文中还谈到:

“读书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还可以使人变得安宁,减少浮躁气。

因此,在现今的校园环境下,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形成一股热爱阅读古代文化经典的浓郁学风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说现代小学生往往也喜欢追求时尚的话,那么,就让学习古诗词成为校园里的一种新时尚吧。

然而,大量学习古诗词的校园新时尚的形成,并非易事。

我们在各个大型书店的文学书架上,各种版本的介绍唐诗和宋词的书籍举目皆是,但前来问津的小学生却甚少。

由此可见,古诗词这类属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类的艺术,由

于上述各类自身因素的制约,其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自然是无法与风行于世的各色漫画、卡通以及《哈里波特》之类的流行书籍相提并论的。

再者,我们还观察和体悟到,优秀的文化典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优秀的古诗词不仅深受成人喜爱,小学生最初也是十分喜欢吟诵古诗词的,有些学生往往在幼儿园里就开始诵读骆宾王的《咏鹅》之类的古诗词。

但现行的古诗词课堂教学,却让小学生渐渐地产生了畏难情绪,降低了兴趣。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

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内容的解析上,围绕着一首古诗词,往往要从诗人的简历到写作背景,乃至每一个字、词、句,一路解读分析下来,显得繁琐而又庞杂。

而且,这样的教学显然超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少、差、慢、费”的过程,学生们经历得多了,自然会对古诗词产生敬而远之之感。

综合上述种种因素,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如果不能有所作为,在小学阶段这一个人行为习惯及兴趣爱好的最佳形成期,通过自身的积极投入和探索,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难以真正将古诗词艺术的根植入儿童的心灵的。

二、研究的内容:

经研究,本课题决定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古诗词课堂教学改革

我们试图通过改革我们的古诗词课堂教学行为,营造一种更利于学生“自主感悟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氛围,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2、七十首古诗词的诵读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向小学生推荐了70首古诗词。

我们准备将这七十首古诗词按其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和难易程度划分一下,制订出低、中、高三个学段学生的古诗词学习目标。

并研究如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这七十首古诗词的兴趣,并顺利达成欣赏和吟诵各自学段古诗词的目标。

3、古诗词拓展学习

古诗词的学习决不应该仅仅停留在70首古诗词的学习上。

我们还应该探讨如何促使学生将古诗词学习活动的触角延伸到70首古诗词之外,去自主学习更多的古诗词,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古诗词修养。

三、研究的重点:

经本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我们将重点研究的策略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经典诗词课例引路

鉴于上述由于现行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弊端,我们首先要从古诗词的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来开展古诗词学习策略的研究。

具体改进措施设想为以下两点:

(1)提高教师素养

指的是语文教师应带头学习古诗词,一方面迅速提高自身的诗词修养,一方面也是给学生带个好头。

俗话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学生们都有向师性,要是全体语文教师都能时时处处学习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言谈举止间,能引经据典,随口吟诗的话,在学生中必然会引起积极的反响,引发磁场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一定范围内掀起学习古诗词的高潮。

例如,本人所任教的五(3)的学生,由于受到我的感染,喜爱古诗词的同学已占到了60?

,且仍有上升的趋势。

2)关注作品本身(

古人云:

“好读书,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想在这里引用这两句话,是时时要提醒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时候,千万不要落入繁琐解读分析的窠臼之中。

台湾作家蒋勋在,,艺术概论,,一文中谈到:

“真正使我们进入艺术欣赏核心的,永远是艺术作品本身。

分析性的资料或许有佐助的好处,但绝不能代替艺术欣赏经验本身。

为此,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学习李商隐的诗的时候,“李商的生卒年代、李商隐的出生地、李商隐做过什么官、哪一年中进士,这些是属于理知范围的资料,我们在其他课程中,都可以有机会得知。

这种理知的训练也比较容易用考试来测验一个人的用功程度。

例如:

李商隐生于哪一年,可以设计成是非题,或选择题,答案也只有一个。

“但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一下子说出了我们自己的心事,使我们经验到生命中那种自负而心酸的记忆,使我们仿佛感觉到一种至死无悔的爱的执著,使我们一刹那经验到宇宙间一种生命本质的庄严,使我们有了生命的慨叹、观照,使我们对这似乎又可爱又可怜的生命有了一点点领悟,这些,远远超出一般是非题与选择题的判断,也远远超出理知的范畴,是我们与自己、与历史、与亘古宇宙的对话,没有人可以测验,也没有人可以判断。

由此,如果我们能在引导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时,不要纠缠太多的是非对错的问题――不深究诗人的生活经历与写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把精力放到赏析精华诗句上来,让学生反复吟诵,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从多种角度和多种纬度进行多元解读,一定会使学生更加喜爱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内容本身,也是在这个往往形式超过内容本身的时代中作出的一件回归本真之举。

2、系列活动激趣

我想,在平时的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或者是专门组织的古诗词课外活动中,我们的教学和活动之所以不吸引学生,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因为我们教学和活动存在着随意大,缺乏系统性所造成的。

就拿课堂中的古诗词教学来说吧,一学

期就那么几节课,纯粹是浅尝辄止式的学习,怎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古诗词持久的兴趣和确保各学段古诗词诵读目标的顺利达成呢,所以我们在语文课程之外,可以专设一个古诗词欣赏和吟诵的活动课程,设计出一系列的专题性学习活动,带领学生遨游古诗词乐园。

本课题组的5位研究成员分属一、三、五年级,跨越三个学段。

因此,我们准备根据各自学段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不同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顺利实现各自学段的古诗词学习目标。

具体活动设想有:

(1)以诗人或题材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

笔者所任教的是五年级,本人在认真翻阅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并进行了分类之后,发现70首古诗词涉及到的诗人一共有43位。

其中入选2首或2首以上作品的有14位。

这14首诗人都是响当当的大诗人了。

按入选作品的多少分,李白有7首,杜甫、苏轼各4首,白居易、杜牧、王安石、王维各3首,王之涣、王昌龄、刘禹锡、李绅、陆游、范成大、杨万里都是2首。

这14位诗人的作品就有41首,占了70首古诗词的一大半。

我想如果将这14位著名诗人的作品按诗人为主线开展专题性学习活动的话,学习效率将大为提高。

每次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一位诗人的生平简历、写作背景及诗作展开。

其中生平简历和写作背景适当涉及,以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为主,诗作则以其入选作品为主,并适当延伸拓展到其它诗作。

整个活动摒弃繁琐分析,突出学生的自主欣赏和吟诵的过程,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深刻的体验。

而剩下的29位诗人每人只有一首作品入选,这29首诗歌又可以按题材的不同分成田园山水诗和边塞军旅诗等几类。

我想如果能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以题材为线索的专题性学习活动来学习这些诗歌的话,一定也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文包诗趣味小故事创作和交流活动

三年级的刘志宽老师在研究中提出,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创作和交流文包诗趣味小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古诗词,可以将许多有关的诗词背景及内容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在相互交流许多有趣的诗词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便学到许多诗词知识,背会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3)诗配画或画配诗实践和交流活动

一年级的王燕、林怡和蔡薇老师提出,如果能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围绕一些诗词名句进行诗配画或画配诗的形式来开展诗词实践学习活动的话,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诗词知识讲座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真正进入古诗词的殿堂,通过组织诗词知识讲座和学习心得交流会的形式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也有必要。

四、研究的时间

本课题研究时间预期为二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05年11月—2006年1月:

启动阶段。

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

召开课题组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围绕本课题写好各个子课题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并确定各自学段的古诗诗欣赏和吟诵目标,并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

6年2月—2007年1月,具体实施阶段。

第二阶段:

200

实验班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方案,展开深入而持久的研究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适当修改自己的研究方案,使之趋向完善。

课题组要对实验班的活动进行跟踪听课和调查,定期组织成员总结交流,并认真记好研究笔记。

第三阶段:

2007年2月—2007年6月,结题阶段。

五、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论著,积累理论知识,开阔视野,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2、实验研究法:

在一至六年级三个学段中,分别选一至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并以此为单位承担相关学段的研究工作。

3、个案分析法:

一方面针对实验班中比较突出的现象加以分析并与其他班级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经验以便推广;另一方面,对学生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个别研究分析,从而发现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六、研究的分工:

组长:

龚志伟

职责:

1、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制订好课题计划;

2、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研究交流本课题进展情况;

3、具体负责自己学段的研究工作;

3、平时经常深入班级听课与有关教师进行探讨;

4、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带头写好课题研究论文、总结,最终组织成员认真写好结题报告。

组员:

刘志宽、林怡、蔡薇、王燕

职责:

1、具体负责组织各自学段的研究工作;

2、积极参加课题组研讨会议;

2、每个研究阶段制订好课题研究计划,写好论文或研究实施报告。

七、成果的体现

1、在校园里营造一种古诗词研究氛围,使我校语文教师对古诗词教学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形成我校开放式古诗词教学的独特思路。

2、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顺利背诵70首古诗词,并有拓展学习其它古诗词的兴趣。

3、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古诗词教改措施和活动模式。

八、研究的保障:

1、教师的投入

本次课题研究活动目标的顺利达成,必须有一支具备较深古诗词修养的师资队伍。

他们的投入工作是本课题成功的关键。

2、时空的保证

本次课题研究,如果得不到活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保证,也无法顺利实现目标。

3、家校的配合

这次课题研究,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九、探讨的问题

1、本次课题研究的选题是否适切,

2、研究内容的设定是否科学,

3、研究策略的定位是否合理,

执笔:

龚志伟

2005-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