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515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docx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二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6、“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及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2、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3、“三个代表”的含义。

4、社会主义本质。

5、“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时数:

 

五、教学过程(91aixue):

 

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时    

 

教学内容:

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的:

通过三大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重点: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方法:

讲授法、例证法

 

教学过程(91aixue):

 

一、导入新。

 

在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为世界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却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这是为什么?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又是为什么?

要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第二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惟一正确选择。

 

二、新教学:

 

1、百年悲怆。

 

阅读指导:

P38-39第一段

 

1840年后,中国一步一步论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没有停止过斗争。

中国何处何去何从?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但种种救国尝试都失败了。

 

2、路在何方

 

阅读指导:

P39页的“路在何方”

 

问:

近代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救国历程?

 

答: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讨论:

太平天国运动、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A、脱离广大劳动人民;B、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君主身上;、幻想某些帝国主义大国的同情用支持。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胁迫

 

屈辱的岁月,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地证实了一个结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为什么?

(板书)

 

因为: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总之,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

 

3、小结。

 

三、后复习指导。

 

1、巩固练习:

做相关练习。

 

2、布置作业:

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四、教学后记:

 

第二时:

 

教学内容:

历史的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选择

 

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必然选择

 

教学方法:

对比法

 

教学过程(91aixue):

 

一、前学习指导。

 

旧知识复习、引入:

太平天国、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百年抗争的失败,要救国只能走什么路?

 

二、内学习指导。

 

1、日出东方。

(板书)

 

教学思路:

马列主义(十月革命)→1919、“五四运动”焕然一新→1921、中国共产党产生————→1949、新中国成立,28年奋斗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最锐利思想武器———马列主义。

 

2、开天辟地(板书)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标准。

 

提问: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板书)

 

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区别的标准: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历程。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4)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5)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做出的决定性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三、后复习指导、巩固练习

 

四、教学后记:

 

1“三大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

 “三大革命”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其中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统称为民主主义革命或民主革命。

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弄清“三大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1)“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是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

但两者的联系是性质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两者的区别是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革命。

但两者的联系是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3)“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阅读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4—1949101)

 

(1)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分析: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资产阶级)基础是:

工农联盟;对象是: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开端:

1919年的五四运动

 

(3)完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完成的意义: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近代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活动:

 

第三时

 

教学内容:

“三个代表”砥柱中流

 

教学重点:

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教学方法:

举例法

 

教学过程(91aixue):

 

一、内学习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

 

提问:

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任何政党所不具备也不可能具备的先进性。

 

学生回答,归纳:

“三个代表”

 

2、“三个代表”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板书)

 

学生阅读第二至六自然段内容。

(提问、解答、归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地位)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小结。

 

三、后复习指导。

 

1、巩固练习:

 

阅读有关“三个代表”论述的、报道。

 

2、讨论: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为什么说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必然?

 

3、布置作业: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