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995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docx

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十五套《文言文+诗歌鉴赏》限时训练答案版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一

组别:

姓名:

译文:

8.A9.B10.D

11.

(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节对待他就可以了。

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县人。

宋宣和初年,他从漳州司录升为国子录,后提升为监察御史。

当时(正值)蔡京当权,廖刚奏事议论无所回避。

因为父母年迈,他请求到京城之外去担任地方官员,(于是)任兴化军(今福建莆田市)的知府。

宋钦宗即位后,征召廖刚担任右正言之职。

因为父亲去世,(廖刚辞去这一职务),服丧期满,被授予工部员外郎之职,(后来又)因为母亲生病而辞职。

绍兴元年,(廖刚家乡顺昌)旁边郡县盗贼猖獗,当地官吏们都逃走了,顺昌百姓推崇廖刚来主持大事。

廖刚劝告跟随盗贼的人,让他们返回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不久,别的盗贼进入顺昌地界,部使者下文书请廖刚加以安抚平定。

廖刚派大儿子廖迟去开导盗贼,盗贼知道廖刚父子讲信义,纷纷解散离开了。

不久,廖刚被征召为吏部员外郎,他说:

“古时候,天子一定亲自带兵,用来防备不测,同时也为了增强国君的威望。

希望皇上查考旧的体制,选拔精锐士兵作为亲兵,平时可以用来守卫,战时则用来打仗,这是加强主干力量削弱枝节力量的办法。

”又说:

“国家(现在)艰难到了极点,眼下正要变革图新,像会稽(绍兴)确实不是久留之地。

请重点建设好建康(南京),亲自率领各路兵马前去把守,以免金人窥伺、觊觎。

”因为母亲去世(辞去吏部员外郎之职),服丧期满,又被任命为给事中。

廖刚进言说:

“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能一天没有粮食。

现在各位将领的军队分布在长江、淮河一带,不知道有几万士兵,当初他们都没有粮食储备,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于是提出三条建议,对将校中既能打仗又能耕种的,应当给以特别奖赏,每耕种一顷田,可升一级,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种子,再收些租税。

皇上责令都督府负责此事。

当时朝廷追究章惇、蔡卞误国的罪,不仅降低他们的身份,还下诏不让他们的子孙到朝中为官。

而这时章杰由崇道观任婺州知府,章仅由太府丞提拔负责江东茶盐事。

廖刚把诏书封好送回朝廷,认为如果这样,怎么能显示惩戒,于是都给他们设立祠堂。

当时宋徽宗已经驾崩,皇上每逢初一、十五,还带领群臣遥相祭拜,廖刚进言道:

“礼节有隆盛和减少之分,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盼望您克制自己的感情,只在逢年过节时在家里行家人的礼节。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郑亿年跟秦桧有关系而得到高官,廖刚上疏陈述郑亿年的恶行,秦桧因此忌恨廖刚。

金人背弃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把他们安排到临近藩地去防守,秦桧听到后说:

“这样做想把我放到哪里去啊?

”让廖刚改任工部尚书,而把王次翁任命为中丞。

起初,边关报告送来了,随从官员聚集到大堂议事,廖刚对郑亿年说:

“你(当初)用一家人的性命保证金人(不侵犯我们),现在(金人)背信弃义,你还有什么脸面在朝廷中做官呢?

”郑亿年以奉祠离开。

第二年,廖刚告老还乡。

在绍兴十三年去世。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

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

(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

(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

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二

组别:

姓名:

8、C9、B10、B

四、(23分)

11、

(1)既然参加了英明勇武的军队,自然会让软弱的人具有坚强的意志。

(译出大意3分,“从”“自”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近来的事情,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译出大意3分,“衅难”、宾语前置句式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8、【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C项“乃”,应为“副词,却,竟然”。

再根据上下文词义和用法推断可知A、B、D三项词的解释,均为正确的。

9、【参考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两个短语的含义,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对应。

B项中第一句是高祖的评价,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对家人的要求,属于“善治家”,因而B项为正确答案。

A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优点,不属于“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的品质,也不属于“善治家”。

C项中第一句是王昙首的功绩,第二句是王昙首与家人的关系,均不和题干要求吻合。

D项第一句是皇上的评价,基本可以看作“受赏识”,第二句是王昙首自谦之词,不属于“善治家”。

所以,A、C、D三项均不合题意。

10、【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B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太祖也赏识昙首,晋升他的官职”的信息。

A项是王昙首对基本情况介绍,C项讲王昙首在平定谢晦事后的一件事情,D项讲王昙首化解义康和其兄王弘的矛盾。

A、C、D三项内容符合原文相关内容。

  【参考译文】

  王昙首,琅邪淋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

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

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

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

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

“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

”昙首回答说:

“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

”谢晦说:

“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

”高祖听了高兴。

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

“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

”王弘回答说:

“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

”高祖大笑。

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

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

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

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

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

“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

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

”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

  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

“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这个座椅就没有今天。

”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

“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

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

陛下虽然想要偏袒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怎么办?

”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

  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

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

因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

  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

“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失栋梁之材你?

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又是属于谁呢?

哪有到吴郡任职的道理。

”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

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

  元嘉七年,昙首去世。

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

“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

”皇上说:

“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罢了。

【答案】

12、

(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

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三

组别:

姓名:

解析:

6.A欺负:

欺骗,对不起。

7. A项使后面的“疾苦”一词名词化/与“为”一同构成被动句式。

C项他们/你。

D项于是/乘机。

  

 8.亏:

对……有损。

大化:

良好的社会风气;D句应译为:

因敬爱父亲而受罚,这样该不会有损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吧。

9. ③是吏民对韩延寿理政方法的反映,⑤是诸生代门卒的原因,⑥是骑吏父亲的做法,都与韩延寿理政特点无关。

10.D项“严格约束下属”错。

【参考译文】

韩延寿字长公,是燕地人。

霍光提拔韩延寿到颍川担任谏大夫。

颍川多豪强大户,难以治理。

在这之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颍川同类的人为私利相互勾结的风气,所以结合串通官吏百姓,让他们相互揭发,颍川从此把这当作风气,百姓之间产生很多怨怒仇恨。

韩延寿想改变这种风气,教育百姓以礼让为先。

恐怕老百姓不听从,便召集郡中被乡里人信任的长者老人数十人,摆酒设宴,亲自与人们相互应对,用礼节迎接,询问徭役、风俗及百姓所痛恨、困苦的,给他们陈述和睦相处、亲近友好、消除嫌怨的方法。

年长的人认为便利,可以推行,于是和他们商议制定婚丧嫁娶的仪礼规格,要人们大体依照古礼,但不能越过法律,老百姓遵从他的教导。

几年后,韩延寿迁官为东郡太守,黄霸代替了他的官职,就沿袭他的做法而把政事治理得很好。

韩延寿作为官吏,崇尚礼节仁义,喜好古代教化,所到的地方一定聘用贤士,以礼相待,他广泛征求意见,善于接纳劝谏的良官;修建学校,在春天、秋天举行乡间射戏,陈设钟器,弹奏乐器,倡导官职调动、宾主相见的礼节,等到汇集考试练习比武时,设置刀斧旗帜,练习射箭和驾驭车马的本领。

修建城墙,收取赋税,事先宣告它的日期,来期望一起完成这件事,官吏、百姓严肃畏惧而跟从。

又设置了正、五长,带头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不准容留坏人。

乡里之间有不正常的情况,官吏就会立即知道,坏人不敢进入他管辖的边界。

刚开始人们好像觉得麻烦,后来都因觉得便利而安于他的管理。

他接待官吏,给以很多的恩惠但纪律严明。

有人欺骗或辜负了他,他总是自己责备自己:

“难道是我对不起他们吗?

他们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呢?

”官吏听说后,都自己非常后悔,有的竟然自杀,经抢救,人没有死,但因此成了哑巴说不出话来。

延寿听说了,对着掾吏流下了眼泪,派医官诊治,厚待他的家人。

韩延寿有一次出行,临上车,有一个骑马的官吏迟到了,他便下令让功曹把处罚的结果上报给他。

等回来到了官府门前,有一个门卒挡住了他的车,希望韩延寿听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韩延寿停下车问他,门卒说:

“今天早上您驾车出门,我等了很久您还没出来,我的父亲来到官府门前,不敢进去。

我听说后,急忙出去迎接,恰好您登车出门。

因为尊敬父亲而被处罚,(这)岂不是有损教化吗?

”韩延寿在车上挥了挥手说:

“如果没有你,我差点不知道自己犯了大错。

”回到官舍,他就召见了门卒。

门卒本来是个书生,听说延寿贤能,只是因为没有让自己得志,所以临时当了门卒,韩延寿于是接待并任用他。

他在东郡三年,有令即行,有禁则止,案件大减,天下名列第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案】肝胆:

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

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

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

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意思接近即可)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四

组别:

姓名:

三、11.B13.B14.C

四、15.

(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

这是什么缘故呢?

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

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1.【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贼”在本句中不是“偷窃”的意思,而是“残害、杀害”的意思。

13.【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本文属论说性文言散文,其具体行文是先从反面起笔,进而阐述“兼爱”的好处,然后借第3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沦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

在本题所列举的6个相关语句中;句②指出“强者不压迫弱者”的做法,单指一方,不符合“兼爱”(互相仁爱)之意;句③是作者批评天下士人不识辨利害的现象,不直接体现“兼爱“的主旨;句⑥只论及施行“兼爱交利”的必要性,强调的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实行,与“兼爱”主旨没有直接关联。

以上3句均与体现本文主旨无关,含此3句的选项应排除。

14.【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分析文章内容及鉴赏评价的能力。

C项中“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明显错误,作者在文中列举晋文公、楚灵王、勾践的事例,旨在说明“兼爱”的可行性,并非说明“兼爱”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是其故何也?

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答案】

(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

这是什么缘故呢?

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

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第“

(1)句翻译重点有三;一要准确译出关键词。

例如“比期年”“说之”“能之”。

二要灵活译出句式特点。

比如“是其故何也厂这是一个含有判断的疑问句,应当灵活译出。

三要结合语境,灵活翻译。

如“朝有黧黑之色“中的“朝”字,一般情况下是“朝廷”的意思,在此应灵活翻译为“朝廷的臣子”才准确。

(2)句重在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于以准确翻译。

句中关键词有“利”“恶”“从而”,三者分别涉及对一词多义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的翻译。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者”字短语的准确翻译。

第(3)句的翻译难度较大,既涉及到宾语前置句“此何难之有焉”的识别与翻译,也涉及到省略“上不以(之)为政“的识别与翻译,还涉及到古今异义诃词“以为“的翻译。

除此之外,还涉及到重点实词“特”的翻译及文化常识(如“上”在古代文言文中多指君主或皇上)。

若能抓住以上几点并予以很好的落实,我们就可以准确翻译出句子的意思。

【译文】

    墨子先生说:

“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按照这个原则来处理事务。

”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

墨子先生说:

“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和睦、协调,这就都是天下的大害。

    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

墨子先生说道:

“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

”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

墨子先生说道:

“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的生命就象自己的生命。

”所以诸侯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互相爱惜,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互相爱惜,就会相互和睦、协调。

天下的人都互相爱惜,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

凡是可以不使天下产生祸患、掠夺、埋怨、愤恨的,都是因为相爱的缘故。

所以仁者称赞它。

    可是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

“对!

这样的兼爱固然是好的。

即使如此,要做到这样是很难的,而天下还是老样子。

    墨子先生说:

“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祸害的原故。

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缝的裘,束着牛皮腰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入宫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

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士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著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著墙然后才站得起来。

等到一年,朝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

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

从前越王勾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私下派人放火烧船,试探他的将士说:

“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

”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

将士听到鼓声,打乱了队伍,争先恐后上前,死在火海里的近臣达一百多人。

越王才鸣金让他们退下。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

“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

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

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和这些事不同的好事。

爱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

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

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来施政,而士人不用它行事的缘故。

所以墨子先生说道:

“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

这是圣王的治世方法,天下的大治道径,不可不努力去做啊。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五

组别:

姓名:

17.4分

(1)坚守,固守

(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18.2分B

19.6分

(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

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

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

”李侃说:

“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说:

“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

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

杨氏说:

“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

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

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

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

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

他们的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

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

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14.1分《游褒禅山记》

15.3分B

16.4分“雪”隐喻了白发(1分)。

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

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

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1分)。

(文言文+诗词鉴赏)限时训练六

组别:

姓名:

8、B(服政:

指服役纳税)

9、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是景公听取晏子劝谏后的正确做法)

10、D(表现晏子还是景公有争议,另三个故事未能看出晏子的“刚正不屈”)

11、……出游/睹……食/睹……

(1)用尽财物不能够完成赋税,费尽体力不能够完成劳役,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尸体到处都是。

(2)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博取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参考译文】

    一年冬天景公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有没掩埋的饿殍,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梅少白博客晏子劝谏说:

“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并下令不要他们服劳役,也不要向他们征税。

因此每当桓公将要出游时,老百姓都高兴地说:

梅少白博客‘君王幸而能到我们乡里来巡游吧!

’如今君主您冬日郊游,住在都城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倾家荡产也不够交纳赋敛,筋疲力尽也下够您役使,百姓饥寒交迫,饿殍载道,而君王却不闻不问,这就失去做国君德行了。

财穷力尽,百姓凭什么拥戴国君;骄奢淫佚,国君谈不上爱护人民。

上下离心,君臣不亲,这是夏、商、周三代衰亡的原因啊!

如今您重蹈三代的覆辙,我担心君王的公族就要危亡,君位将被异姓代替了。

”梅少白博客景公说:

“是啊!

国君只顾自已享乐而忘了百姓的疾苦,只知横征暴敛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我的罪过太大了。

”于是下令埋葬饿殍,拿出公粮来救济贫民,并令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一年之内不服劳役。

景公三个月没出去游览。

  景公让马夫饲养他所心爱的一匹马,那马突然暴病死了。

景公大怒,令人拿刀去支解养马的人。

这时晏子正赔侍在景公身旁。

梅少白博客左右拿刀上前,晏子阻止了他们,然后问景公道:

“尧舜支解人,从谁开始的?

”景公很惊恐地脱口而出:

“从我开始。

”就没支解养马人。

但又说:

“把他投入监狱治罪。

”晏子说。

“这人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而死,我请为君王教训他一番,叫他知道自已的罪过,然后再送进监狱治罪。

”景公说:

“可以。

”晏子就历数其罪道:

“你有三大罪状:

君王命你养马,你却让马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又是君王最心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这件事必然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到这件事必然要轻视我们的国家。

你杀了君王的马,使老百姓对君王积下了怨恨,我们的军队也要被邻国打败,达是第三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