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50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恩来外交小故事Word格式.docx

当周恩来致词已毕,举杯敬酒时,酒杯里竟空空如也。

周恩来的随员急忙跑去,把聘请的波方招待员们从呆滞状态中唤醒,去斟酒。

原来,当周恩来陪波方贵宾入场时,把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人们只顾看啊,鼓掌啊,……招待员们竟忘了及时斟酒。

后来,客人邀周恩来跳舞,他那娴熟的舞步,多彩

的舞姿,使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倾倒。

一些西方国家的大使不断地点头,纷纷赞叹道:

“妙极了,妙极了!

2、巧妙应对: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加完亚非会议后,来到首都雅加达。

这天下午,在雅加达中国大使馆举行招待会,中国代表团同六百多名华侨代表见面。

对于这个招待会,一名外国记者做了两则报导,一则是:

“有人说,‘在共产中国’老年人是得不到尊重的。

四月二十七日,在大使馆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所留住的或与之谈话的都是年纪最老的来宾们。

不是地位最高的、最有钱或最有名望的,而是头发最白、脸皮皱缩的。

”另一则是:

“周恩来也招呼在大使馆帮忙守卫的军警们进去坐一下,并且跟他们谈很多话,还请他们吃东西,以致他们之中大都受了感动。

3、主动握手:

一九五五年四月,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会议期间,周恩来利用各种机会开展外交活动,促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一次,中印友好协会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向周恩来呈献礼物。

在呈献礼物的仪式进行过程中,周恩来趋前与中印友协全体工作人员握手。

印尼交通部高级职员达希尔·

打益勃的手因受伤而扎了纱布。

由于药水的渗透作用,包扎的纱布看起来有点脏。

当周恩来向他伸手时,他不敢伸出手来。

周恩来却微笑着主动握住他的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放下。

4、骨肉情深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胜利结束,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后,从万隆来到印尼首都雅加达。

整个印度尼西亚二百多万华侨,不分地区和阶层,共推选出六百多名代表来到雅加达,要见一见从伟大祖国来的亲人。

二十七日下午二点,在中国大使馆举行招待会,中国代表团和华侨代表见面。

激动的讲话,热烈的掌声,眼中的泪水,都使人感到一种骨肉团聚的激情。

三点左右,招待会结束了,六百多名华侨代表向站在大门口的周恩来握手道别,这是需要花许多时间的,而且他的右臂活动不便。

有关方面通知华侨代表不要等待握手,可以走了。

但是周恩来一边微笑着说:

“不要紧”,一边依然和跟他辞别的来宾们握手。

5、顶风冒雨

一九五七年,周恩来应邀访问斯里兰卡,当他在群众欢迎大会上讲话时,突然下起雨,主人立刻给他打上了伞。

周恩来看到群众并没有雨具,就坚决推辞开了。

他精神抖擞地站在风雨中发表了支持斯里兰卡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长篇演说。

第二天,几乎当地所有的报纸的大标题都是:

“周顶风冒雨。

6、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

“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

真不该!

”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

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

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

他说:

“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尽管中美当时处于敌对状态,但周总理一贯的思想,还是把当权者和普通美国民众分开。

在谈判桌上横眉冷对,那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

但会场外,他可是统战高手,尽量做工作,力图潜移默化。

他对普通美国民众一直是友好的,包括新闻记者在内。

所以,在那个美国记者主动要和周总理握手时,周总理没有拒绝。

但这个记者看来纯粹要使周总理难堪,否则不会自己主动握手,然后又懊悔不迭地拿手帕擦手。

周总理在他擦手之前,也不会意识到他会这样做。

当时大堂里人很多,就看你周恩来下不下得了台。

所以周总理也拿出手帕擦手。

请注意两人做法不同的是:

记者擦完手后仍把手帕塞回裤兜,而周总理是擦完手后把手帕扔进了痰盂。

周总理的意思是:

你的手帕还能用,我的手帕因为擦了以后沾染了你的细胞,你这无耻小人的病菌,再也不可能洗干净使用了,所以我就把它扔到痰盂里去。

7、巧妙应答,不亢不卑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

“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

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

“这并不奇怪。

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

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

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

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8、为什么叫“马路”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

“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

”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

“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

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周总理把“马路”的“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

9、交换礼物

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

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

“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

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周恩来总理听后,随口问道:

“国务卿阁下,不知贵国政府将用什么来交换?

”基辛格说:

“月土,就是我国宇宙飞船从月球上带回的泥土,这应算是地球上没有的东西吧!

周总理哈哈一笑:

“我道是什么,原来是我们祖宗脚下的东西。

”基辛格一惊,疑惑地问道:

“怎么?

你们早有人上了月球,什么时候?

为什么不公布?

周恩来总理笑了笑,用手指着茶几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认真地对基辛格说:

“我们怎么没公布?

早在5000多年前,我们就有一位嫦娥飞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广寒宫住下了,不信,我们还要派人去看她呢!

怎么,这些我国妇孺皆知的事情,你这个中国通还不知道?

”周恩来总理机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让博学多识的基辛格博士笑了。

10、“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

“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

”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

这位朋友对我说:

“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

”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11、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

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

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

“不看对象,对牛弹琴”。

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

“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行了。

”电影放映后,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12、“中国有多少个厕所”

一个美国记者刁难周总理,问:

“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

”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

“两个!

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