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5201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6页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国民经济账户体系.pptx

国民经济统计,第八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矩阵表,第一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般问题第二节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第三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主要总量关系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的矩阵表述和进一步应用,第一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一般问题,8.1.1从核算子体系到账户体系回顾前面几章介绍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各个不同子体系:

不同部分的核算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领域,可以用相应的平衡表予以表述。

但是,不同子体系之间又是相互连接的。

不同子体系间的相互联系,如图81所示。

图8-1不同子体系间的相互联系,生产,非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期初存量,其他物量变化,重估价,期末存量,收入分配,消费,实物,金融,期初国外金融资产,其他物量变化,重估价,期末国外金融资产,进出口,对外金融投资,对外收入分配,8.1.1从核算子体系到账户体系,各子体系的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对国民经济这一统一过程体系的描述。

有必要根据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整合各子体系核算的内容,构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综合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的其他部分,SNA账户体系,全套账户系列账户体系的综合表述,以及对SNA总量的考察;,供给使用表金融资产、负债存量等三维分析人口和就业表,Thefullsequenceofaccounts,机构部门,国外,经济总体,在整个SNA中,账户结构是一致的。

本章的目的在于解释SNA总的账户结构,而不是表述每个特定单位或部门账户的确切内容。

全套账户系列,8.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机构部门),构造的基本依据是关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概括:

以资产负债存量为起点和终点的生产分配消费投资过程。

在具体构造上,其“素材”来自于各个核算子体系,其核算内容与各子体系平衡表的核算内容、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完全一致,只是要按照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存量,予以重新组合设计。

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物量其它变化账户重估价账户资产负债账户,8.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机构部门),重估价账户,收入使用账户,生产账户,期末资产负债账户,期初资产负债账户,金融账户,收入分配账户,资产物量其它变化账户,资本账户,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机构部门),第一种分类:

经常账户存量账户(即资产负债账户)积累账户第二种分类:

经济交易账户其他经济流量账户存量账户,8.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机构部门),流量账户与存量账户,产品(货物和服务)账户生产账户经常初次分配账户账户收入分配账户再分配账户流量账户收入使用账户资本账户积累金融账户账户调整账户资产其他物量变化账户(非交易流量账户)重估价账户期初资产负债表存量账户(资产负债变动表)期末资产负债表,产品(货物和服务)账户:

反映各种产品的供给和使用。

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经常账户记录生产以及收入的形成、分配和使用。

除了第一个账户,其它每个账户一开头都将上一个账户的平衡项记录在来源方。

经常账户的最后一个平衡项是储蓄,在SNA中,它代表由国内或国外生产所产生的收入中没有被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

积累账户记录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以及净值(任一机构单位或一批机构单位的资产与负债的差额)的变化。

积累账户包括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物量其它变化账户以及重估价账户。

积累账户显示了两个资产负债账户之间的全部变化。

判断一个账户是否属于积累账户的依据:

其核算内容是否直接影响到资产、负债或净值的变动储蓄和资本转移、资本形成和其他非金融投资、各种金融交易以及非交易因素对资产、负债或净值的直接影响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和收入使用账户属于经常账户,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各种交易只是影响到收入、消费和储蓄,并不直接影响资产、负债或净值,可以在国民经济总体层次上设置账户,但除此之外,从经济总体来看,还要包括一些超越机构部门核算的内容:

需要设置国外系列账户需要设置货物服务账户需要另外设置投入产出表或供应使用表。

也可以在产业部门层次上设置账户,但只能就生产、收入形成等少数环节设置账户。

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的关系?

8.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8.1.3账户的结构及账户间的联系,

(一)账户的结构,经常账户,使用,来源,积累账户,资产变化,负债与净值变化,资产负债账户,资产,负债与净值,货物服务账户,来源,使用,国外账户,使用(资产),来源(负债与净值),站在国外角度,账户两方的术语,对于增加一个部门之经济价值的交易,SNA采用来源(resources)这样的术语。

例如,工资与薪金是其接受单位或部门的来源。

按照惯例,来源放在经常账户的右方。

账户的左方被称为使用(uses),使用是指减少一个部门之经济价值的交易。

仍以工资与薪金为例,对于支付的单位或部门而言,它们是使用。

积累账户与资产负债账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积累账户的右边被称为负债和净值的变化,左边被称为资产的变化。

在金融工具交易中,负债的变化是指负债的(净)发生,资产的变化则是指资产的(净)获得。

货物服务账户,机构部门的账户序列,刻画了经济的运转过程,其中特别强调收入是如何形成、分配、再分配、用于消费或资产获得的;什么时候应处置资产或发生负债,以获得其它资产或进行超过现有收入的消费。

另一种观察经济的角度则较少关注收入,而是更多关注生产和消费过程:

产品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被使用的。

货物服务账户是SNA中最基本的恒等式之一。

它表达了这样一个观念:

生产范围内的全部产出,加上进口,必定用于SNA其它两方面的基本活动:

货物服务的消费或者积累。

(二)账户中的平衡项,交易账户的平衡项大多出现在左边;资产负债账户,平衡项是净值,出现在账户右边;积累账户中的非交易账户,平衡项为净值的变化,出现在账户右边。

(二)账户中的平衡项,平衡项在账户形式上的作用使单个账户得以平衡使相邻账户得以连接平衡项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增加值、初始收入、可支配收入、储蓄、净借入/净贷出、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国民总储蓄、国民净金融投资、国民财富,(三)机构部门账户和国民经济综合账户的系统表述,国民经济综合账户是国内各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加总,方法是设置多部门并列账户。

举例81多部门并列账户的两种表式.doc,(四)复式记账方法的作用,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复式记账方法,但在交易双方同时使用,结果形成了“四式记账”。

比如,企业以现金向国内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账户间的联系部门内部不同账户之间的纵向联系不同部门在同一账户上的横向联系,第二节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8.2.1经常账户生产账户收入分配账户收入形成账户初始收入形成账户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8.2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8.2.2积累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资产物量其它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8.2.3资产负债账户(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账户)8.2.4货物服务账户8.2.5国外账户,国民经济的循环框架,金融,储蓄(427),实物投资(414),分配,国内生产,流通,本国使用,产品,国内供给(1813),价值,消费(1399),国外,国外,进口(499),出口(540),对外分配(67),对外金融(56),(2353),(1854),(1921),(95),(69),(483),以上构成一个小型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不仅具备收付式平衡表的一般特点,还具有下面的优点:

表内总计平衡,表外借贷对应,数据相互验证,便于观察分析。

I.生产账户,借方:

中间消耗(中间投入)贷方:

总产出(生产成果)平衡项:

增加值(最初投入)该账户并没有覆盖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所有交易,而仅仅覆盖了生产的成果(产出)和生产产出过程中所用掉的货物和服务(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不包括固定资本的逐渐磨损。

后者作为一项单独的交易(固定资本消耗)来记录,就是它,造成了平衡项总额和净额之间的差异。

I.生产账户,为排除产品税因素对产出水平的影响,SNA在生产账户中分别列示“按基本价格计量的总产出”与“产品税净额”;进而又将总产出划分为“市场性产出”和“非市场性产出”,以便研究其内部结构。

0.货物服务账户,借方:

产品来源(国内生产和进口)贷方:

产品使用(消耗、消费、投资和出口)平衡项:

无(或为统计误差)问题:

生产账户与货物服务账户,它们是“经常账户”,还是“积累账户”?

生产账户和货物服务账户的关系,生产账户可以按部门编制;货物服务账户只能按产品编制。

举例:

水电部门、火电部门等:

产品电力能否分部门编制产品账户?

不能。

因为:

同一种产品可有不同用途,且由不同部门生产,各个部门难以分清产品的经济用途。

但对整个经济总体:

生产账户货物服务账户所有部门的总产出(贷方)所有货物和服务的总产出(借方)所有部门的中间消耗(借方)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贷方),生产账户和货物服务账户的关系,生产账户和货物服务账户的关系,生产账户和货物服务账户的关系,此处,国内生产总值不是平衡项此账户包含左右排列式和上下排列式两个结构实例:

P66(第3版);P78(第2版),生产,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积累,对外交易,货物和服务,产出,3604,中间消耗,1883,增加值,1721,出口,540,进口,499,产品税减补贴,133,1399,最终消费,222,固定资本消耗,28,存货变化,376,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贵重物品净获得,II.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收入分配和支配账户全面描述国民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以及收入支配(使用)过程。

包括:

收入形成账户收入初次分配账户:

收入再分配账户收入使用账户,II.1收入形成账户,贷方:

收入分配来源(增加值)借方:

生产税净额、劳动者报酬等要素费用支付平衡项:

营业盈余(净额或总额)总营业盈余(净)营业盈余折旧,II.2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贷方:

营业盈余和折旧的转入要素报酬(含财产收入)的获取借方:

财产收入的支付平衡项:

原始总收入(原始净收入折旧),43,表8-1多部门并列形式的国民经济账户(以生产账户为例),生产账户使用方,45,使用,收入形成账户来源方,来源,46,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使用,47,收入初次分配账户来源方,来源,48,收入初次分配账户使用方,使用,II.3收入再分配账户,贷方:

初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收入税和其他经常转移)借方:

经常转移支付平衡项:

可支配总收入(可支配净收入折旧),II.4收入使用账户,贷方:

可支配总收入借方:

消费支出平衡项:

总储蓄(净储蓄折旧)养老金权益变化调整,可查询SNA,chapter9,收入使用账户的作用,将收入使用过程区分为:

经常开支(消费)积累开支(投资)上述四个收入分配和支配账户中的平衡项(营业盈余、初始收入、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等)多为宏观经济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数据。

储蓄指标的涵义:

收入使用账户的平衡项所有经常账户的最终余额积累账户的来源项交易引致的净值变动(资产负债核算),生产,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雇员报酬1154生产税净额191,积累,对外交易,货物和服务,产出,3604,中间消耗,1883,增加值,1721,出口,540,进口,499,产品税减补贴,133,1399,最终消费,10,初始收入,-38,经常转移,222,固定资本消耗,205,净储蓄,28,存货变化,376,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贵重物品净获得,III.1资本账户,III.2金融账户,资本账户与金融账户的平衡项(关系):

“净金融投资”必然来源于资本账户的“净贷出”,“净金融负债”则必然用于弥补资本账户的“净借入”。

金融账户的特殊地位:

既是金融交易流量的概括反映;又是所有交易核算的合理终结,即从交易流量的角度完成了从生产、分配到使用这一流程的核算循环,合编的积累交易(资本和金融)账户贷方:

储蓄、应得资本转移,负债的净增加借方:

应付资本转移、非金融投资,金融资产的净增加平衡项:

无(或为统计误差),资本和金融账户,生产,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雇员报酬1154生产税净额191,积累非生产资产净获得0金融工具交易10,对外交易,货物和服务,产出,3604,中间消耗,1883,增加值,1721,出口,540,进口,499,产品税减补贴,133,1399,最终消费,6,财产收入,-38,经常转移,222,固定资本消耗,205,净储蓄,-3,资本转移,28,存货变化,376,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贵重物品净获得,10,净贷出,重估价账户,收入使用账户,生产账户,期末资产负债账户,期初资产负债账户,金融账户,收入分配账户,资产物量其它变化账户,资本账户,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组成(机构部门),生产,收入分配和收入使用雇员报酬1154生产税净额191,积累非生产资产净获得0金融工具交易10,对外交易,货物和服务,产出,3604,中间消耗,1883,增加值,1721,出口,540,进口,499,产品税减补贴,133,1399,最终消费,6,财产收入,-38,经常转移,222,固定资本消耗,205,净储蓄,-3,资本转移,28,存货变化,376,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0,贵重物品净获得,10,净贷出,国外账户,第三节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主要总量关系,一个账户就是一个平衡表,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等式,因此,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可以用一系列平衡式表示。

平衡项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身就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总量;平衡项使得不同的经济总量之间密切关联,可以相互推导,由此把整个核算体系串联起来。

你能找出各个账户所体现的平衡式吗?

第四节国民经济核算的矩阵表述和进一步应用,国民经济核算也可以用矩阵予以表述,即国民经济核算矩阵。

矩阵表是一种棋盘式平衡表,行与列交叉形成一个方形结构,实际上是投入产出表的一种扩展应用。

8.4.1国民经济核算矩阵的特点,矩阵的行和列方向恰好可以用来表示账户的贷方和借方两个部位,因而一个账户可以用矩阵表中的一对行列来表示。

矩阵表的纵列表示账户的借方(支出),横行表示账户的贷方(收入),这个规则称为“行贷列借”。

矩阵表中的每个项目都有双重涵义:

既是一个账户的借方,又是另一个账户的贷方。

举例82.doc,矩阵表可以非常概括地、简洁地描述出宏观经济的全貌,其优势在于可以“在看到树木的同时也能看到森林”。

国民经济的循环框架,金融,储蓄(427),实物投资(414),分配,国内生产,流通,本国使用,产品,国内供给(1813),价值,消费(1399),国外,国外,进口(499),出口(540),对外分配(67),对外金融(56),(2353),(1854),(1921),(95),(69),(483),以上构成一个小型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不仅具备收付式平衡表的一般特点,还具有下面的优点:

表内总计平衡,表外借贷对应,数据相互验证,便于观察分析。

利用矩阵表的特点,建立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社会核算矩阵,社会会计矩阵)。

基本规定:

(1)每一对行列代表一个账户;

(2)横行表示账户贷方,纵列表示账户借方(行贷列借);(3)表中任一非零元素既是一个账户的借方项目(所在列),又是另一相关账户的贷方项目(所在行),具体经济涵义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

矩阵中各个位置的经济涵义相对固定。

80,8.4.2社会核算矩阵,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详细程度给出更加详尽的核算矩阵,还可以根据实际分析需要,在不放弃整个核算体系一致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对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某些内容予以细分和扩展,即社会核算矩阵。

矩阵的细分和扩展,既可以是账户(交易)的细分,也可以是部门的细分。

扩展的7阶国民核算矩阵扩展的13阶国民核算矩阵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矩阵(56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