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470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潮南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级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生命系统最微观和最宏观的层次分别是()

A.病毒个体B.细胞生物圈

C.细胞个体D.分子和原子生物圈

【答案】B

【分析】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主要用于检测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最微观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宏观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

故选B。

【点睛】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同时,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需要理解记忆。

2.水华和赤潮分别是因淡水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后,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

它们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下列生物中与产生这种现象关系密切的是()

A.蓝藻类B.苔藓类C.草履虫D.细菌类

【答案】A

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和海水长期被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而造成的,当大量含有机物的污水排入水域后,给水华和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基础,加上适宜的温度和气候,使之爆发性繁殖,因而产生了水华和赤潮。

水华中的生物主要是多种蓝藻,赤潮中的生物也有大量的蓝藻和褐甲藻等,故选A。

3.下列概念依次与图中a、b、c、d相对应的一组是()

A.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B.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C.系统、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群落

D.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病毒

【答案】B

【分析】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中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真菌又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详解】A、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其中真菌不是动物,A错误;

B、真菌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

C、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其中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包括群落,C错误;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对于图文信息的转换能力要求较高:

以概念图的形式,综合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知识,综合性较强。

4.小华高烧不退,去医院看病,张医生为其化验血液时,将其血液制成临时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甲和乙(如下图所示)是张医生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观察到的视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

B.在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C.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

D.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

【答案】A

【详解】在使用相同光圈的条件下,与乙相比,甲的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视野比较亮,A正确;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较乙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若将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5.下列物质的组成中不含糖分子的是()

A.DNAB.纤维素C.胆固醇D.淀粉

【答案】C

【分析】

准确理解和记忆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以及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结构。

【详解】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组成,A错误;

B、纤维素属于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B错误;

C、胆固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属于脂质,不含有糖分子,C正确;

D、淀粉属于多糖,基本单位是葡萄糖,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生物体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糖类的种类及其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例如,同样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三者的结构与功能有较大的差异。

6.下列物质中有的是氨基酸,有的不是,以下所有的氨基酸分子中,每种各一个,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物质可能是

①NH2﹣CH2﹣COOH

②NH2﹣CH2﹣CH2OH

③NH2﹣CH(COOH)﹣(CH2)2﹣COOH

④NH2﹣CH2﹣CH2﹣COOH

A.二肽B.三肽C.四肽D.蛋白质

【答案】A

试题分析: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只有①③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物质是二肽,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7.组成玉米的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和所含的碱基种类依次是(  )

A.8种和8种B.8种和5种

C.5种和5种D.4种和4种

【答案】B

【分析】

细胞结构的生物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4种,DNA中的碱基是A、T、G、C四种碱基,RNA中的碱基是A、U、G、C。

【详解】玉米是真核生物,既含有DNA也含有RNA,因此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有8种核苷酸,碱基共有A、U、G、C、T共5种,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分析HIV(RNA病毒)的化学组成,得到下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答案】D

【分析】

HIV病毒属于RNA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物质A的组成元素是C、H、O、N,大分子B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推测A是蛋白质,B是RNA,a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b是RNA的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详解】A、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a→A的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A错误;

B、B是RNA,没有碱基T,有碱基U,B错误;

C、a与a连接是由肽键连接的,肽键的结构是-CO-NH-,C错误;

D、HIV病毒是RNA病毒,遗传信息储存于RNA中,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病毒的结构和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及场所、DNA和RNA的异同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饮食中摄入过多胆固醇会导致血管堵塞,因此胆固醇对人体有害无益

B.用生理盐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涨破

C.用彩泥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是构建概念模型

D.Fe、Mn、Cu、B、Mo都是微量元素

【答案】D

【分析】

理清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制备细胞膜实验的实验原理是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详解】A、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会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因此胆固醇对人体也是有利的,A错误;

B、动物细胞在生理盐水中会保持正常的形态,动物细胞在清水中会吸水胀破,B错误;

C、用彩泥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是构建物理模型,C错误;

D、Fe、Mn、Cu、B、Mo都是微量元素,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

细胞结构和功能、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等知识,要求识记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识记制备细胞膜的原理,识记模型的类型及实例等。

10.分析以下四种细胞器,错误的说法是

A.丁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B.乙是由单层膜围成的网状结构,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C.丙内含有多种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D.上述四种细胞器的膜参与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答案】D

试题分析:

A项,中心体存在于动物与低等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即A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A项。

B项,乙是滑面内质网,主要合成脂质,即B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B项。

C项,丙为液泡,其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和无机盐等多种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即C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C项。

D项,丁为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即D项表述错误,故选择D项。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

细胞器

11.下列物质中,其形成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系的是()

A.呼吸酶B.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分泌蛋白D.性激素

【答案】C

【分析】

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胞内蛋白主要是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的,不需要运输到细胞膜外,如呼吸酶。

【详解】A、呼吸酶属于胞內蛋白,不需多种细胞器加工,A错误;

B、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属于胞內蛋白,不需多种细胞器加工,B错误;

C、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都有关,C正确;

D、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不属于蛋白质,不需多种细胞器加工,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理解并记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明确各选项中所列物质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合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叶绿体中可进行ATP合成,但不能形成ADP

【答案】B

【详解】核糖体无膜结构,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组成酵母菌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会有ATP生成,D错误。

【点睛】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它能很好地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且为细胞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细胞,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并尽可能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

例如复习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从有无细胞核

角度将细胞进行归类并记住相关的常见实例。

②从分布(植物、动物、原核与真核细胞共有)、结构(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成分(含DNA、含RNA、含色素)、功能(能产生ATP、能半自主复制、与有丝分裂有关、与分泌蛋白有关、与主动运输有关、能产生水、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归类。

③拓展:

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等等。

13.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

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进一步进行实验

D.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C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则“生物性状主要由细胞核决定”,新组合的“伞藻”将来长出何种形状的帽,是由细胞核决定。

【详解】由于实验是将伞柄嫁接到假根上,所以证明了伞藻的伞帽由假根决定,A错误;该实验没有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B错误;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这说明乙的伞帽形成可能与假根有关,该实验中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的功能,要证明细胞核的功能必须再增添对照实验,C正确;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伞帽乙,假根中有乙细胞核和部分乙的细胞质,伞柄中有部分甲的细胞质,不能说明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错误。

14.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卵细胞膜上的①具有识别功能

C.b可表示肌细胞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③有关,与②无关

【答案】B

【分析】

图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①表示糖蛋白,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

a运输方式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是主动运输;b运输方式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是自由扩散;细胞间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详解】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②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A错误;

B、①表示糖蛋白,能进行细胞识别,B正确;

C、有糖蛋白的一侧代表膜外,而b的运输方向是Ⅱ→Ⅰ,是由膜内运输到膜外,可表示二氧化碳的运输,不能表示肌细胞吸收氧气,C错误;

D、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和③都有关,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

15.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

【答案】D

【分析】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影响因素是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影响因素包括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以及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详解】甲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用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甲运输不受影响。

乙物质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用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细胞膜上没有载体蛋白,则乙运输被抑制。

故选D。

16.如图为某洋葱表皮细胞依次放在a、b、c三种不同外界溶液浓度中的状态,据图判断三种外界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  )

A.a>b>cB.b>a>cC.c>a>bD.c>b>a

【答案】C

【详解】据图分析,图中c细胞质壁分离程度最大,细胞失水最多,说明c的外界溶液浓度最大,a失水较少,说明细胞外液浓度比细胞液稍大;而b保持原状,说明细胞外液浓度与细胞液差不多。

综上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浓度关系为c>a>b,故选C。

17.动物或人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下列哪个过程提供的()

A.淀粉水解为葡萄糖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葡萄糖分解D.ATP水解为ADP和Pi

【答案】D

【分析】

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葡萄糖,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为蛋白质,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详解】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释放的能量,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

故选D。

18.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人体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酶最适pH不同。

如图表示某种消化酶催化效率与pH的关系,据此推测该酶最可能是(  )

A.肠脂肪酶B.胃蛋白酶

C.唾液淀粉酶D.胰蛋白酶

【答案】B

【分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该酶的最适pH值为2左右,而在人体中只有胃部的酶在pH值为2时催化效率最高,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将一新鲜叶片放在特殊

装置内,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测得氧气释放速率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光照强度(klx)

0

2

4

6

8

10

12

14

O2(μL/cm2·min)

-0.2

0

0.2

0.4

0.8

1.2

1.2

1.2

 

A.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0.2μL/cm2·min

B.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光合作用释放O2与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基本相等

C.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0.8μL/cm2·min

D.当光照强度超过10klx,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

【答案】C

【分析】

据题干,装置中测得的氧气释放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

【详解】A.据表分析,光照强度为0时,叶片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则该叶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0.2μL/cm2•min,A正确;

B.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叶片释放O2的速率是0,说明此时光合作用释放O2与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基本相等,B正确;

C.当光照强度为8klx时,该叶片释放O2的速率是0.8μL/cm2•min,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率是0.2μL/cm2•min,说明实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速率为0.8μL/cm2•min+0.2μL/cm2叶面•min=1μL/cm2•min,C错误;

D.当光照强度超过10klx,该叶片释放O2的速率和呼吸速率均不变,说明此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提高,D正确。

答案选C.

【名师点睛】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考查常以表格或曲线图的形式,要弄清表格或曲线中的数据表示的是实际光合或净光合,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净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

(1)如果光合强度用葡萄糖的量表示,那么,“产生”、“合成”或“制造”葡萄糖的量是指总光合强度,而“积累”、“增加”或“净产生”葡萄糖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如果光合强度用CO2的量表示,那么,“同化”、“固定”或“消耗”CO2的量表示的是总光合强度,而“从环境(或容器)中吸收”或“环境(或容器)中减少”C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3)如果光合强度用O2的量表示,那么“产生”或“制造”O2的量指的是总光合强度,而“释放至容器(或环境)中”或“容器(或环境)中增加”O2的量则指的是净光合强度。

20.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3和SiO2的作用,进行了4组实验来验证,四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④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

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绿叶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四种色素的溶解度相同

B.①可能是由于未加CaCO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C.②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D.③可能是由于未加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

【答案】A

【详解】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A错误;若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B正确;若实验中所加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则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因为色素不溶于水,C正确;若未加SiO2,可能导致研磨不充分,即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D正确。

2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反应的场所相同——都只有细胞质基质

B.二者释放的能量多少不同——有氧呼吸少,无氧呼吸多

C.二者都有共同的终产物——CO2

D.二者反应的实质相同——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答案】D

【分析】

解答本题需明确: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在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区别和联系,如场所、过程、产物和能量变化情况等。

【详解】A、对于真核生物而言,有氧呼吸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反应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无氧呼吸还有部分能量储存于酒精或者乳酸中,释放的能量少,B错误;

C、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C错误;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的实质相同,都是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D。

22.在①②③④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不同添加剂,体外培养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一段时间后,对培养的细胞采用显微镜观察和化学方法分析,结果如下:

①中的细胞为圆饼状,无核;②中的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③中的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④中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甲胎蛋白含量增多。

①②③④培养皿中细胞发生的变化依次

A.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B.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C.细胞衰老、细胞癌变、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D.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癌变

【答案】B

分析】

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涉及较多详细的知识点,需要及时的归纳总结、准确记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①中的细胞为圆饼状,无核,则该细胞为红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

②中的细胞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这是细胞衰老的特征,说明造血干细胞逐渐衰老;

③中的细胞裂解,溢出大量细菌,这说明造血干细胞因细菌感染而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④中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并出现甲胎蛋白,这是细胞癌变的特征,说明造血干细胞发生细胞癌变。

故选B。

23.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酚酞遇到NaOH呈现紫红色反应

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D.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表示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时,可采用琼脂块、NaOH、酚酞作实验材料,观察NaOH在琼脂中的扩散速度.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

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解:

A、本实验原理是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A正确;

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B正确;

C、实验中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C错误;

D、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D正确。

故选:

C。

考点:

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24.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答案】D

【分析】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

【详解】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应该先解离,让根尖酥软,再漂洗去盐酸,接着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最后制片、观察,所以制作洋葱有丝分裂装片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故选:

D。

25.如图所示,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到的该植物组织切片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b区细胞

B.观察染色体最好图乙中的A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