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852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docx

凸台工艺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设备1

学生姓名

李帅兵

指导教师

***

设计(论文)题目

凸台工艺设计

主要

研究

内容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主要技

术指标

或研究

目标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基本

要求

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韧性和耐磨性。

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

1.夏伯雄,数控技术,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朱明松,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王大伟.刘瑞素,数控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柳河,数控编程,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5.李一民,数控机床,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朱明松,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项目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摘要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

它在机械中主要用于支承齿轮、凸轮以及连杆等传动件,按照结构类型不同,轴可以分为很多种如:

阶梯轴、锥度心轴、空心轴、凸轮轴等,轴的长径比小于5的称为短轴,大于20的称为细长轴,大多数轴介于两者之间,轴用轴承支承,与轴承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

轴颈是轴的装配基准,它们的精度和表面质量一般要求较高。

根据零件的结构类型、及其功能,运用定位夹紧的知识从而完成了夹具设计。

关键词:

轴类零件、轴颈、夹具、工艺分析

 

Pickto

Shaftpartsisoftenmetoneofthetypicalpartsofthemachine.Itismainlyusedforsupportinginmechanicalgear,CAMandconnectingroddriveparts,accordingtothedifferentstructuretypes,theshaftcanbedividedintomanykinds,suchas:

taperspindleladdershaft,hollowshaft,camshaft,axislengthtodiameterratiooflessthan5calledshortshaft,calledtheslendershaftisgreaterthan20,mostlynumberlinesomewhereinbetween,shaftbearings,cooperatewithbearingshaftsectioncalledajournal.Journalisshaftassemblybenchmark,theyhavehigherprecisionandsurfacequalityofthegeneralrequirements.Accordingtothetypeofstructure,anditsfunctions,positioningclampingknowledgesoastocompletethefixturedesign.

Keywords:

shaftparts,journal,jigs,processanalysis

 

目录……………………………………………………………………………………………………………1

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2

4、1夹具的现状与发展6

4、2夹具的作用……………………………………………………………………………7

4、3夹具的分类……………………………………………………………………………7

5、5加工尺寸的切削用量………………………………………………………………14

5、6定工艺过程…………………………………………………………………………14

6、2心轴的加工路径……………………………………………………………………16

谢词19

参考文献20

第一章轴类零件技术要求

1、1尺寸精度

起支承作用的轴颈为了确定轴的位置,通常对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IT5~IT7)。

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尺寸精度一般要求较低(IT6~IT9)。

1、2、几何形状精度

轴类零件的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是指轴颈、外锥面、莫氏锥孔等的圆度、圆柱度等,一般应将其公差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内外圆表面,应在图纸上标注其允许偏差。

1、3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的位置精度要求主要是由轴在机械中的位置和功用决定的。

通常应保证装配传动件的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同轴度要求,否则会影响传动件(齿轮等)的传动精度,并产生噪声。

普通精度的轴,其配合轴段对支承轴颈的径向跳动一般为0.01~ 0.03mm ,高精度轴(如主轴)通常为0.001~ 0.005mm。

1、4、表面粗糙度

一般与传动件相配合的轴径表面粗糙度为Ra2.5~0.63μm,与轴承相配合的支承轴径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0.16μm。

第二章轴类零件的毛胚和材料

2、1轴类零件的选材

轴类零件可根据使用要求、生产类型、设备条件及结构,选用棒料、锻件等毛坯形式。

对于外圆直径相差不大的轴,一般以棒料为主;而对于外圆直径相差大的阶梯轴或重要的轴,常选用锻件,这样既节约材料又减少机械加工的工作量,还可改善机械性能。

   根据生产规模的不同,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中小批生产多采用自由锻,大批大量生产时采用模锻。

轴类零件应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调质、正火、淬火等),以获得一定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

   45钢是轴类零件的常用材料,它价格便宜经过调质(或正火)后,可得到较好的切削性能,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等综合机械性能,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45~52HRC。

   40Cr等合金结构钢适用于中等精度而转速较高的轴类零件,这类钢经调质和淬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轴承钢GCr15和弹簧钢65Mn,经调质和表面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可达50~58HRC,并具有较高的耐疲劳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能,可制造较高精度的轴。

   精密机床的主轴(例如磨床砂轮轴、坐标镗床主轴)可选用38CrMoAIA氮化钢。

这种钢经调质和表面氮化后,不仅能获得很高的表面硬度,而且能保持较软的芯部,因此耐冲击韧性好。

与渗碳淬火钢比较,它有热处理变形很小,硬度更高的特性。

2、2轴类零件的切削用量的选择

2、2、1传动轴磨削余量可取0.5mm,半精车余量可选用1.5mm。

加工尺寸可由此而定,见该轴加工工艺卡的工序内容。

2、2、2车削用量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时,可根据加工情况由工人确定;一般可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或《切削用量手册》中选取

第三章轴类零件加工要求方法

3、1轴类零件加工注意事项

在学校机械加工实习课中,轴类零件的加工是学生练习车削技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项目,但学生最后完工工件的质量总是很不理想,经过分析主要是学生对轴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规程制订不够合理。

   轴类零件中工艺规程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工件质量、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一零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加工方法,但只有某一种较合理,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

(1)零件图工艺分析中,需理解零件结构特点、精度、材质、热处理等技术要求,且要研究产品装配图,部件装配图及验收标准。

(2)渗碳件加工工艺路线一般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半精加工→渗碳→去碳加工(对不需提高硬度部分)→淬火→车螺纹、钻孔或铣槽→粗磨→低温时效→半精磨→低温时效→精磨。

(3)粗基准选择:

有非加工表面,应选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对所有表面都需加工的铸件轴,根据加工余量最小表面找正。

且选择平整光滑表面,让开浇口处。

选牢固可靠表面为粗基准,同时,粗基准不可重复使用。

(4)精基准选择:

要符合基准重合原则,尽可能选设计基准或装配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用同一个定位基准。

尽可能使定位基准与测量基准重合。

选择精度高、安装稳定可靠表面为精基准。

3、2轴类零件的热处理

(1)加工前,均需安排正火或退火处理,使钢材内部晶粒细化,消除锻造应力,降低材料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调质一般安排在粗车之后、半精车之前,以获得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3)表面淬火一般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这样可以纠正因淬火引起的局部变形。

(4)精度要求高的轴,在局部淬火或粗磨之后,还需进行低温时效处理。

3、3轴类零件加工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常为两类,一类是与轴承的内圈配合的外圆轴颈,即支承轴颈,用于确定轴的位置并支承轴,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通常为IT5~IT7;另一类为与各类传动件配合的轴颈,即配合轴颈,其精度稍低,通常为IT6~IT9。

(2)几何形状精度主要指轴颈表面、外圆锥面、锥孔等重要表面的圆度、圆柱度。

其误差一般应限制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对于精密轴,需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几何形状精度。

(3)相互位置精度包括内、外表面,重要轴面的同轴度、圆的径向跳动、重要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端面间的平行度等。

(4)表面粗糙度轴的加工表面都有粗糙度的要求,一般根据加工的可能性和经济性来确定。

第四章夹具的设计

一、现状及发展

夹具最早出现在18世纪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夹具已从一种辅助工具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工艺装备。

1.夹具的现状

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

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

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

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能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以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5)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

(1)标准化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已有夹具零件及部件的国家标准:

GB/T2148~T2259-91以及各类通用夹具、组合夹具标准等。

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

(2)精密化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

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μm。

(3)高效化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

例如,在铣床上使用电动虎钳装夹工件,效率可提高5倍左右;在车床上使用高速三爪自定心卡盘,可保证卡爪在试验转速为9000r/min的条件下仍能牢固地夹紧工件,从而使切削速度大幅度提高。

目前,除了在生产流水线、自动线配置相应的高效、自动化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以及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充分发挥了数控机床的效率。

(4)柔性化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

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

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

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

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

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夹具的作用

(1)保证加工精度

采用夹具安装,可以准确地确定工件与机床、刀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工件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加工精度高而且稳定。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用夹具装夹工件,无需找正便能使工件迅速地定位和夹紧,显著地减少了辅助工时;用夹具装夹工件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以使用多件、多工位夹具装夹工件,并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采用夹具后,产品质量稳定,废品率下降,可以安排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3)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

使用专用夹具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例如,在车床或摇臂钻床上安装镗模夹具后,就可以对箱体孔系进行镗削加工;通过专用夹具还可将车床改为拉床使用,以充分发挥通用机床的作用。

4.1夹具的概念

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和引导刀具)的一种装置。

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和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地夹紧。

4.2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在车床上用来加工工件内、外回转面及端面的夹具称为车床夹具。

车床夹具多数安装在主轴上;少数安装在床鞍或床身上。

车床夹具按工件定位方式不同分为:

定心式、角铁式和花盘式等。

4.3夹具的分类

4.3.1专门化分类:

(1)通用夹具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在一定范围内可用于加工不同工件的夹具。

例如,车床上三爪卡盘和四爪单动卡盘,铣床上的平口钳、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等。

这类夹具一般由专业工厂生产,常作为机床附件提供给用户。

其特点是适应性广,生产效率低,主要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的生产中。

(2)专用夹具专用夹具是指专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具。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操作迅速、方便、省力,可以保证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但设计制造周期较长、制造费用也较高。

当产品变更时,夹具将由于无法再使用而报废。

只适用于产品固定且批量较大的生产中。

(3)通用可调夹具和成组夹具其特点是夹具的部分元件可以更换,部分装置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零件的加工。

用于相似零件的成组加工所用的夹具,称为成组夹具。

通用可调夹具与成组夹具相比,加工对象不很明确,适用范围更广一些。

(4)组合夹具组合夹具是指按零件的加工要求,由一套事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部件组装而成的夹具。

由专业厂家制造,其特点是灵活多变,万能性强,制造周期短、元件能反复使用,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试制和单件小批生产。

(5)随行夹具随行夹具是一种在自动线上使用的夹具。

该夹具既要起到装夹工件的作用,又要与工件成为一体沿着自动线从一个工位移到下一个工位,进行不同工序的加工。

4.3.2按使用分类:

由于各类机床自身工作特点和结构形式各不相同,对所用夹具的结构也相应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按所使用的机床不同,夹具又可分为:

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磨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和其他机床夹具等。

4.3.3按夹紧分类

根据夹具所采用的夹紧动力源不同,可分为:

定心式夹具、角铁式夹具、花盘式夹具、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夹具、电动夹具、磁力夹具、真空夹具等。

4.4定心式车床夹具

在定心式车床夹具上,工件常以孔或外圆定位,夹具采用定心夹紧机构。

4.5角铁式车床夹具

角铁式车床夹具:

在车床上加工壳体、支座、杠杆、接头等零件的回转端面时,由于零件形状较复杂,难以装夹在通用卡盘上,因而须设计专用夹具。

这种夹具的夹具体呈角铁状,故称其为角铁式车床夹具。

4.6花盘式车床夹具

这类夹具的夹具体称花盘,上面开有若干个T形槽,安装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和分度元件等辅助元件,可加工形状复杂工件的外圆和内孔。

这类夹具不对称,要注意平衡。

4.7定位原理

4.7.1完全定位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夹具中的定位元件所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惟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当工件在x、y、z三个坐标方向上均有尺寸要求或位置精度要求时,一般采用这种定位方式。

4.7.2部分定位

工件定位时,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必须使工件完全定位。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条件下,少于六个支撑点的定位称为部分定位。

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部分定位可简化定位装置,在生产中应用很多。

如工件装夹在电磁吸盘上磨削平面只需限制三个自由度。

4.7.3过定位(重复定位)

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一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一般情况下,应该避免使用过定位。

通常,过定位的结果将使工件的定位精度受到影响,定位不确定可使工件(或定位件)产生变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过定位是应该避免的。

过定位亦可合理应用虽然工件在夹具中定位,通常要避免产生“过定位”,但是在某些条件下,合理地采用“过定位”,反而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这对刚性弱而精度高的航空、仪表类工件更为显著。

工件本身刚性和支承刚性的加强,是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有效措施,生产中常有应用。

大家都熟知车削长轴时的安装情况,长轴工件的一端装入三爪卡盘中,另一端用尾架尖支撑。

这就是个“过定位”的定位方式。

只要事先能对工件上诸定位基准和机床(夹具)有关的形位误差从严控制,过定位的弊端就可以免除。

由于工件的支撑刚性得以加强,尾架的扶持有助于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所以工件安装方便,加工质量和效率也大为提高。

4.7.4欠定位

按工序的加工要求,工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而未予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在确定工件定位方案时,欠定位时绝对不允许的。

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背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支撑点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在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出现过定位。

4.8夹具的组成

4.8.1定位元件

它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加工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和机床加工运动间的相对正确位置。

4.8.2夹紧装置

用于夹紧工件,在切削时使工件在夹具中保持既定位置。

4.8.3对刀、引导元件或装置

这些元件的作用是保证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

用于确定刀具在加工前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对刀元件,如对刀块。

用于确定刀具位置并导引刀具进行加工的元件,称为导引元件。

4.8.4连接元件

使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的元件,保证机床与夹具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4.8.5夹具体

用于连接或固定夹具上各元件及装置,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件。

它与机床有关部件进行连接、对定,使夹具相对机床具有确定的位置。

4.8.6其它元件及装置

有些夹具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要有分度机构,铣床夹具还要有定位键等。

以上这些组成部分,并不是对每种机床夹具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任何夹具都必须有定位元件和夹紧装置,它们是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关键,目的是使工件定准、夹牢。

4.9夹具的功用

4.9.1能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于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精度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水平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4.9.2能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要划线找正,可显著地减少辅助工时;工件在夹具中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可加大切削用量;可使用多件、多工位装夹工件的夹具,并可采用高效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4.7.4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

根据加工机床的成形运动,附以不同类型的夹具,即可扩大机床原有的工艺范围。

例如在车床的溜板上或摇臂钻床工作台上装上镗模,就可以进行箱体零件的镗孔加工。

第五章轴类零件工艺路线

  

(1)轴类零件是常见的零件之一。

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

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2)对于7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0.8~0.4μm的一般传动轴,其工艺路线是:

正火-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各表面-精车各表面-铣花键、键槽-热处理-修研中心孔-粗磨外圆-精磨外圆-检验。

   (3)轴类零件一般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以实现基准统一的方案。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钻中心孔工序常在普通车床上进行。

在大批量生产中常在铣端面钻中心孔专用机床上进行。

   (4)中心孔是轴类零件加工全过程中使用的定位基准,其质量对加工精度有着重大影响。

所以必须安排修研中心孔工序。

修研中心孔一般在车床上用金刚石或硬质合金顶尖加压进行。

   (5)对于空心轴(如机床主轴),为了能使用顶尖孔定位,一般均采用带顶尖孔的锥套心轴或锥堵。

若外圆和锥孔需反复多次、互为基准进行加工,则在重装锥堵或心轴时,必须按外圆找正或重新修磨中心孔。

   (6)轴上的花键、键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一般安排在外圆精车之后,磨削之前进行。

因为如果在精车之前就铣出键槽,在精车时由于断续切削而易产生振动,影响加工质量,又容易损坏刀具,也难以控制键槽的尺寸。

但也不应安排在外圆精磨之后进行,以免破坏外圆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7)在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中,应当安排必要的热处理工序,以保证其机械性能和加工精度,并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

一般毛坯锻造后安排正火工序,而调质则安排在粗加工后进行,以便消除粗加工后产生的应力及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淬火工序则安排在磨削工序之前。

(8)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

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5、1传承轴图样分析

图5.1

   

(1)图5.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

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

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2)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5.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

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

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5、2选择零件材料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5、3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法

1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

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可为:

粗车→半精车→磨削。

2加工时,由于切削余量大,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一般采用卡顶法,尾座顶尖采用弹性顶尖,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

但是,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