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896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项目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docx

项目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项目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

实训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制定目标的要求及方法;

2、进一步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制定目标及撰写的技能。

内容与要求

1、不同年龄班选择不同课题制定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可以由教师制定,也可由学生自由选择)

要求:

从“情感态度、知识能力、方法技能”三个方面制定,按要求进行表述。

2、选取同一内容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活动,如选择“磁铁”、“不倒翁”、“沉浮”等课题分别为小、中、大班确定活动名称,制定活动目标。

项目三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实训目标

1、让学生了解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要求;

2、初步掌握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

3、初步具备对某一具体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技能。

内容与要求

1、在幼儿园完成见习活动后,回校开展研讨并进行评价。

2、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分别从幼儿园观摩的活动中选择一个年龄班的活动开展讨论。

3、在讨论的基础上,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环境、幼儿的安民、教师的组织、活动的效果等方面作出评价。

拓展练习

练习一在儿童生活中寻找并形成生成性的科学活动。

练习二在生成性的科学活动作出评价。

表3-1观察认识活动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

观察的技能

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

比较观察不同的对象

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特征

长期系统地观察事物

事物的变化和现象的发生

表达技能

运用语言大胆讲述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运用完整的语言讲述并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

用图画、数字等多种方式记录自己观察的结果

有关观察对象的科学认识

认识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

认识观察对象的多样性

认识各个观察对象的不同和相同

探寻观察对象的变化规律

表3-2观察识型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类别

设计要点

设计思路

观察的技能

物体观察活动包括单个物体观察,同类物体观察及比较观察。

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和交流,并通过指向性问题引导其认识物体的显著特征,或比较两个物体间的异同,或总结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出示观察对象

幼儿自由观察

表达交流

教师引导观察

表达交流

结束或延伸

现象观察活动

现象观察活动的重点在于观察变化的发生。

因此教师可将观察、指导和交流相结合。

根据实际情况,可在观察之后引导幼儿对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讨论。

引出观察对象

(或提出问题)

观察现象

观察中的交流

个别指导

教师组织讨论和交流

活动结束或延伸

户外观察

活动

户外观察活动既有物体观察也有现象观察。

其特点在于户外活动人员分散、验证于组织,可采用分组的方式,在活动设计的环节上应尽量减少集中指导,注重个别指导和个人体验

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分散观察、个别指导

分享和表达体验

活动结束或延伸

系统观察

活动

系统观察活动一般用于观察动、情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故观察周期较长、环节较多,需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要求,有步骤地观察。

并结合主题活动或日常生活参与记录、管理等活动。

提出要求

熟悉观察对象

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

做好观察

交流新发现

展示结果

表3-3实验探究型活动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

科学好奇心

注意到新异的事物或现象

愿意探究新异的事物或现象

对新异的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能力

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获得发现

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并用自己的经验来加以检验

能根据已获得的资料合理推断、得出结论

能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理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表3-4在“沉与浮”活动中不同年龄段目标的制定

目标

小班

中班

大班

认识目标

初步感知沉浮现象

感知物体沉浮现象并将物体按沉浮分类

初步感知水的浮力作用

能力方法

目标

简单表述观察到的沉浮现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现象

想办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使浮在水面上的物沉下去

情感态度

目标

体验游戏的乐趣,喜欢参加活动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体验“闯关”的快乐

表3-5讨论交流型活动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

适用年龄段

例举

表达

交流

技能

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愿意与同伴交流讨论

中班、大班

大班:

“保护水资源”

大胆表达自己对洁净水和污染水的感受

大胆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河水污染现象

倾听、理解和评价他人的观点

中班、大班

中班:

“动物的尾巴”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会从别人的讲述中获取有关动物尾巴的科学知识

借助图画、表格、动作、形象等方式表达

中班、大班

大班:

“牛奶营养好”

学习用调查、记录等方法了解不同人群喝牛奶的情况:

分小组作用将调查结果用图画、表格表现

科学知识和

经验

丰富有关讨论主题的科学经验

中班、大班

中班:

“多种多样的取暖器”

通过收集资料和讨化了解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取暖器的种类有很多;

知道不同的场所应选用不同的取暖器

学习在采择和鉴别信息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

大班

大班:

“认识高速公路”

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了解调整公路上的设施及其功能;

通过讨论了解高速公路的行车规则

案例四活动名称:

沉与浮

小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沉浮现象。

2、简单表述观察到的沉浮现象。

3、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初步感知沉浮现象,学习简单表述观察到沉浮现象。

将苹果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葡萄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教师分别将苹果和葡萄放到水里,问:

什么沉下去了?

什么浮起来了?

2、进一步感知沉浮现象,表述观察到的沉浮现象。

幼儿拿自己的水果(苹果、葡萄)放入水中边玩边观察,把自己的发现跟身边的同伴说一说。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启迪。

分组边实验(将苹果、桃、梨、枣、圣女果投入水中)边说:

“XX”沉下去了,XX浮起来了。

4、初步学习分类。

游戏:

送水果回家。

每人每次送一样水果回家。

要求把在水中沉下去的水果送回有“↓”标记“家”,把在水中浮起来的水果送回家有“↑”标记的“家”。

5、评价,小结。

中班: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沉浮现象并将物体按沉浮分类。

2、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沉浮现象。

3、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活动过程

1、萌发探究欲望,记录第一次分类结果。

猜一猜:

物品(积木、磁铁、玻璃球、塑料泡沫板)投到水里会怎么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猜想结果。

2、实验验证。

试一试、说一说。

XX沉入水底了,XX浮在水面上。

3、再次萌发探究欲望,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更大范围的分类。

找一找、记一记:

活动室里还有哪些东西会沉入水底,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

4、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发现问题的焦点在有没有“孔”上。

议一议、想一想:

为什么塑料筐沉下去,塑料盆却浮在水面上。

(小组合作)

5、萌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活动延伸

为什么木夹子有的完全浮在水面上,有的半浮在水中?

请你们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究。

大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水的浮力作用。

2、想办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使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下去。

3、体验“闯关”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实验、观察、交流,感受浮力。

幼儿将手中的空塑料瓶压向水底,再松开手,然后交流各自感受。

(在向下压的过程中明显感沉到水中有一般力量往上顶)塑料瓶为什么压下去又浮上来了呢?

小结:

水是有浮力的。

2、经历“猜想——验证——表达”的过程,萌发探究欲望,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增强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闯关游戏:

第一关:

猜一猜:

硬币放入水中会怎么样?

试一试:

幼儿人手一枚硬币,自己做实验。

说一说:

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关:

猜一猜:

有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

试一试:

幼儿4人一组,分工合作品。

可以借助活动室里的玩具材料做实验。

说一说:

你们是怎么做的?

(将硬币放在木板、泡沫塑料板等上面)

第三关:

猜一猜:

有没有办法让浮在水面上的塑料瓶沉入水底?

试一试:

幼儿4人一组,分工合作。

可以借助活动室里的玩具材料做做实验。

说一说:

你是怎么做的?

(在瓶里装上水、在瓶上压上磁铁等)比一比:

看看哪一组用时最少,得分最高。

小结:

将物体放入水中,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起来,这就是浮力的作用。

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就能让浮力为我们服务。

3、萌发继续探究的欲望。

延伸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利用了浮力作用呢?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以后去探讨。

(设计者: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汤荃荃,选自《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第10期)

 

案例五活动名称:

《有趣的静电现象》(大班)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了解、“静电”现象,熟悉摩擦生电。

2、能在情境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并学习用完整的语句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激发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探索与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吸管人手一根,卷纸片等操作材料若干。

2、场景设置:

(1)小池塘场景(由一盆清水及小纸船构成)。

(2)舞者场景(由小天使舞者图片、瓶座等构成)。

(3)柳条场景(由绿色纸质柳条构成)。

(4)流水场景(由洗手池中水龙头流出的细细的水流构成)。

活动过程

1、以魔术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教师魔术导入:

(出示吸管)将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轻轻靠近纸片,让幼儿观察吸管是否有变化;然后将吸管藏到桌子底下,边摩擦边说“变变变”,再拿出来轻轻靠近纸片,用眼神或动作提示幼儿观察吸管上的变化。

(2)幼儿对魔术的揭秘,感知擦生电现象。

2、通过对魔术的揭秘,感知摩擦生电现象。

(1)对现象进行猜测、交流

指导语:

“为什么小纸片主动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来变这个魔术的呢?

幼儿猜测讨论。

教师可以让幼儿亲手摸一摸吸管,试试空间有没有他们猜到的胶水或糨糊粘在上面,同时鼓励幼儿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扩宽思路来想象。

(2)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指导语:

“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自己去试试,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吗?

提供吸管、卷纸、碎纸片等材料让幼儿尽情操作,教师观察、引导。

指导语:

“会变这个魔术?

请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将自己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进行展示,并表述。

(3)小结,认识“摩擦生电”是一种静电现象

教师重新淙桌面上的“摩擦生电小魔术,”突出吸管在卷纸上摩擦这一动作。

幼儿描述观察所得,巩固学习语“摩擦”

指导语:

“你们想不想再变一次魔术?

教师对操作过程进行小结:

“吸管经过摩擦后,轻轻靠近小纸片,小纸片就会“跳”上不定来了。

这是一种生活中觉的静电现象。

(4)幼儿认识|复述词汇“摩擦生电”、“静电”。

3、创设四种情境,让幼儿在合作与独立操作中体验物体间静电现象的产生过程,了解静电与生活密切相关。

(1)幼儿集体进入操作情境1:

自动航行的小船。

指导语:

“有了静电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纸片,还能做别的事情吗?

这里有许多的纸船停在水边,请你用带有静电的吸管去靠近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幼儿到水盆边操作。

教师指导重点:

突出对吸管与卷纸摩擦后靠近小船会产生静电的认识。

“你的小船有什么变化?

你是怎么做的?

”每次吸管靠近小船,小船都能航行吗?

为什么?

(2)幼儿自由分区,自主在情境中探索另外三种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师介绍三种游戏情境:

A.小天使舞者正等着音乐的响应起,准备表演节目;B.柳条因为没有风,正静静地垂着;C.细细的水正在静静地流着。

操作要求: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对静电现象进行独立探索。

幼儿分区进行独立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引导幼儿用完整语这程和结果。

操作情境2(舞者起舞);小天使舞者在被带有静电的吸管冥顽会顺着吸管转圈;操作情境3(会飞的柳条):

纸质柳条被靠近后飞了起来;操作的情境4(扭动的水流):

水流被靠近后会扭动着跳舞。

教师小结:

“在用摩擦后带静电的吸管轻轻靠近轻薄或细小的材料时,它们都动起来了,这就是静电的力量。

4、在更多的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受,认识静电现象

(1)讨论与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

“你在生活中曾遇到过静电吗?

幼:

(回忆自己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时被“电”着,梳头发根根竖起,脱衣时“磁磁啦啦”的声音和点点火花、玩滑梯时“刺啦刺啦”的声音……

师:

“被“电”着是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

“疼、麻……”

(2)感知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

出示多种材料如毛衣、布、皮毛、碎块、胶棒、玻璃、荧光棒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体验它们之间的静电现象。

(3)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提供笔和记录纸,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记录法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4)要求幼儿以自己的记录单与他们交流,并表述:

用什么和什么相互摩擦,能否产生静电”。

(5)初步掌握一睦去除静电的方法,如“双手触墙”等。

5、结束部分:

师幼在自由操作实物、体验更多静电现象中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

幼儿与父母共同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幼儿可将收集的资料带回园内创设相关主题墙。

活动反思

本活动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优势。

通过教师创设的四个情境,知愉快的游戏中充分地制造静电——一次又一次摩擦吸管;体验静电——一次次轻轻靠近物体感知静电——对一些物体的吸引作用,如:

小天使舞者顺着吸管转圈,小船被吸管靠近就动了,柳条被告靠近后飞了起来,水流被靠近后跳起了舞,等等。

这就将无形的静电转化成了有形的反应,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丰富具体的感性经验,在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认识、了解科学现象,同时在教师适时的归纳和概括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幼儿在积极探索中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并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设计者:

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幼儿园、黄玲霞、选自《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年第5期

案列六活动名称:

巧取珠子(大班)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社区我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积极的尝试操作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在问题情景中能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

将木珠和铁珠放在脉动瓶中;小棒、乞怜子、铁丝、吸管、磁力棒、双面胶每组一份;操作筐、两种颜色的幼儿记录单,记录单的架子和记号笔。

教师材料;幼儿实验材料一套;透明胶、记录单、粘贴纸;视频展示仪、数码相机。

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教师:

你们看过电视里的智多星吗?

他是干什么的?

(想出办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教师:

我们也来做一回智多星。

2、出示铁珠和木珠,创设问题情景

(1)教师:

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木珠、铁珠)

教师:

你们玩过珠子的游戏吗?

今天,我们用一只瓶子和这两只珠子来玩个游戏。

(创设问题情景一:

教师把珠子放进瓶子里)

(2)提问:

用什么办法把珠子取出来?

(把瓶子倒过来,请一名幼儿操作取出珠子。

教师:

这个方法又快又简单,你们都想到了吧?

(创设问题情景二:

教师用透明胶固定瓶子)

(3)引导幼儿观察现在瓶子怎样了?

(粘住了)

提问:

在瓶孱不能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瓶中的珠子取出来?

(可以加水进去;可以用乞怜子夹出来;可以用钩子勾上来。

3、幼儿猜想和记录,并交流不同的想法

(1)根据幼儿回答的情况,引出“用其他东西来帮助我们”。

(2)出示材料,认识材料。

(3)出示记录单,了解猜想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教师:

这是记录单

(一),你们能看明白吗?

哪些地方不明白?

《巧取珠子》记录单

(一)姓名:

珠子

选用材料

小棒

筷子

铁丝

吸管

双面胶

磁力棒

铁珠

木珠

(引导幼儿完整了解记录单:

各种图的意思;问号和手的意思;猜想和实验记录的地方;猜想并统一记录的符号;两种珠子都要猜想并记录。

(4)幼儿记录自己的猜想

(5)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想:

选了什么材料?

准备怎么做?

为什么用这个办法?

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选了不一样的材料?

是怎么想的?

4、幼儿进行实验和记录,验证猜想,教师巡回指导

(1)第一次实验;

明确实验记录的要求:

回到记录单一,再次明确:

实验后要记录,记录的地方,统一“取出”和“没有取出”两种记录符号。

提出实验前的要求:

就选的材料进行实验,然后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两颗珠子都要做实验;听到音乐声,就要拿着记录单回互座位上。

幼儿第一次实验验证并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第一次实验后交流:

用猜想的材料取出珠子了吗?

为什么?

用了什么办法?

教师小结:

大家发现有的材料可以取出珠子,有的材料不容易取出珠子。

才XXX智多星已经想到了,用几种材料一起来帮忙。

我们再来做实验。

(2)再次实验:

出示实验记录单

(二),了解记录要求。

《巧取珠子》记录单

(二)姓名:

珠子

选用材料

小棒

筷子

铁丝

吸管

双面胶

磁力棒

铁珠

木珠

教师:

我们要将这次的实验记在另一张记录单上,这张黄色的记录单和刚才的那张不一样,你能看明白吗?

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明确记录单二不同于记录单一的几个地方:

“选用材料”表示你用了哪些材料,实验结果记在右面手的下面,1和2表示可以做两次。

幼儿再次实验和记录:

教师提醒几个问题:

实验完一次,记录一次;可以把已经取出的珠子放进瓶里,再用其他的方法试试;两种珠子都要实验;听到音乐声,把记录单贴在前面的粘粘板上。

(教师巡回指导,并用相机拍下幼儿取珠子的不同方法。

幼儿交流实验情况:

教师简单小结:

刚才,几位小智多星介绍了取出珠子的方法,取出铁珠的方法有……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5、教师总结

教师:

今天的智多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出了取珠子的不同方法,真棒!

或许,用这些材料还能有其他的方法,我们以后再去试一试。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很容易出现东西掉进瓶里、洞里或是缝里的情况,只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都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帮助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试一试:

如果瓶子里掉进去的是玻璃珠,能用什么方法取出来。

(设计者: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戈柔《早期教育》2009年第6期)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