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943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制动液试验方法.docx

制动液试验方法

科威特标准

802:

2000

海湾标准

595:

1995

公路汽车制动液

试验方法

科威特国家工业管理局

公路汽车制动液试验方法

ICS:

GSMO理事会批准日期:

正式公报公布日期:

本标准实施日期:

07-05-1416H(1995年10月1日)

17-06-1416H(1995年11月10日)

17-12-1416H(1996年5月4日)

公路汽车制动液试验方法

1.应用的范围和领域

本标准是有关装有天然或合成橡胶(等苯乙烯丁二烯橡胶)制成的橡胶帽和阀门座的制动系统的公路汽车的非石油基制动液的试验方法。

2.补充参考资料

2.1GS594/1995“公路汽车制动液”

2.2GS______/______“石油产品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的测定”

2.3GS183/1994“测定橡胶的硬度,单位:

国际橡胶硬度标度(IRHD)”

3.目视检查

制动液试样应进行目视检查其均匀性、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的物质、灰尘和沉积物。

容器上标有的信息也应检查,确定其是否符合2.1所给出的海湾标准的要求。

4.测定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应按2.2给出的海湾标准测定。

5.均衡回流沸腾点的测定

5.1装置和仪表

装置应包括下述零件如图

(1)所示。

5.1.1100毫升容积短颈圆底蒸馏水瓶,有8-9毫米内直径的侧管装温度计。

尺寸19/38的地面上的玻璃连接架装在瓶的颈部。

5.1.2温度计应具有下列特性:

测量温度到400℃

刻度为1℃

每10℃有数字指明度数

长度:

413毫米

浸入76毫米

刻度误差不应超过1℃

5.1.3水冷凝器

5.1.4能供给符合规定的热和回流率所要求热的热源。

5.2程序

5.2.1将60毫升应试验的制动液和3或4块多孔瓷制品放入瓶中,将瓶子连在冷凝器上,穿过侧管将温度计牢牢地插入距瓶底不到6毫米的地方,将瓶子安装在一有石棉线的测量仪表上并用支架固定。

5.2.2接通水冷凝器供热,使液体10±2分钟回流,回流速率不应超过5滴/秒。

5.2.3调节热流以获得1或2滴/秒的回流率,经过5±2分钟。

定时的和不变的均衡回流率保持在1-2滴/秒,再经过2分钟作记录(最近一个摄氏刻度),每30秒间隔取的4个温度读数平均值作为平衡回流沸腾点(ERBP)。

图1

测定平衡回流沸腾点的装置

6.测定湿平衡回流沸腾点

6.1装置

装置应包括下列零件(见图2)

6.1.14个腐蚀试验玻璃瓶,配有新的、干净的能提供水蒸气试验密封的螺旋盖。

每个瓶子的容积约为475毫升,内部高度和直径约分别约为100毫米×75毫米。

6.1.24个有盖的玻璃干燥器尺寸如图2所示。

试验前按下述步骤制备干燥器。

润滑干燥器玻璃连接。

每个干燥器装入450±25克的硫酸铵和125±10毫升的蒸馏水。

盐液的表面应在干燥器底板的上表面下45±7毫米。

在整个湿润程序期间,将干燥器放在控制在23±2℃温度的区域,将干燥器和盐液盖上盖子在使用前放置12个小时。

每次试验用新装填的盐液。

6.1.3每一边上应有4个230毫米多孔的瓷制干燥板。

6.2程序

将100±1毫升的试验制动液倒入两个腐蚀试验瓶中的每一个,制备两份完全一样的标准制动液(附录A),迅速将一瓶试验制动液倒入干燥器内。

在试验开始时将标准制动液的水含量调整到0.50±0.05%(按重量),每隔一段时间将含有标准液的每一干燥器顶上的橡胶塞子取下。

用皮下注射器,从每一试验液瓶中抽不到2毫升的试样,并测定其水含量。

在湿润过程中从每个标准液体试样中取出不多于10毫升的试样。

标准试样中水的含量达到3.50±0.05%(按重量计)(两个试样的平均值)时,从干燥器上取下两个试验液瓶并迅速紧紧地盖住每个瓶子。

按5.2测定其均衡回流沸腾点,如果两个均衡回流沸腾点在4℃内是相互一致的,将它们平均以测定湿均衡回流沸腾点,否则重复测量并将4个均衡回流沸腾点平均作为制动液的湿均衡回流沸腾点。

7.测定pH值

7.1制备试样

将试验的制动液与等容积的由80%乙醇和20%蒸馏水的中性混合液混合。

图2-湿润装置

7.2程序

用装有一经校准的全程(0到14)玻璃电极和一甘汞参比电极的一个pH测量计按7.1测定制备的试样的pH值。

7.3结果

结果应包括精度0.1刻度的pH值和试验时的温度。

8.蒸发试验

8.1装置和材料

8.1.1陪替氏培养盘,直径100毫米,高15毫米。

8.1.2通风干燥箱

8.2程序

8.2.1称4个陪替氏培养盘和它们的盖子的重量,精度到0.01克。

8.2.2将25毫升制动液放进每个盘子,放上适当的盖子,重新称重。

从装满制动液的盘子和空盘子的重量差测定液体的重量。

8.2.3反转盖子并将盘子放到里面,再放入100±2℃的空气干燥箱中46±2小时。

8.2.4将盘子从干燥箱中取出,盖子在上面冷却至23±5℃,称每个盘子和其盖子的重量。

8.2.5将所有的盘子放入干燥箱中再干燥22±2小时。

如果加热过程结束时,平均减少小于60%则中断试验,报告此值,否则继续蒸发过程并称重直到在22小时或最多7天在所有盘子上平均减少递减量达到0.25克。

8.2.6从4个盘子液体蒸发的平均百分数计算蒸发量的减少。

过1小时检查盘中的残存量,用手指擦沉积物试验砂性或磨损性。

8.2.7将4个盘中的液体残留物在-5±1℃垂直位置在试管中贮存60±10分钟,然后迅速移到水平位置,测量在5秒钟内残留物沿管壁的流动距离。

9.相容试验

9.1试样的制备

将制动液和相等容积的按附录A规定的标准制动液混合。

9.2装置和材料

9.2.1离心机,能转动2个或更多个离心机管,控制的速度可在离心机管的尖顶产生600到700的相对离心力。

应按下式计算转动头的转速:

r.p.m(转/分)=1337

式中:

D=转臂的直径(转轴和在转动位置管尖之间所测量的转臂的半径的两倍,单位:

毫米)。

9.2.2符合图3尺寸的离心机管

9.2.3水槽

9.3程序

9.3.1用按9.1制备的试样注入离心机管一直到100毫米刻度。

用软木塞塞住每个管子,并将一个管子放在-40±2℃,22±2小时,另一个管子放在60±2℃,22±2小时。

9.3.2从槽中取下管子,分别检查每个管子是否透明,分层和有沉积物。

9.3.3按下述步骤测定在60±2℃的试样的沉积物百分比(按容积)。

9.3.3.1将放试样的管子放入32到35℃的水槽中5分钟,取下塞子释放压力,再更换它,反转管子20次。

9.3.3.2将管子放在离心机中,用质量和尺寸相同的管子平衡它。

然后按9.2.1规定的速率转动离心机并测定沉积物的容积。

重复此操作直到沉积物的容积保持不变。

图3-离心机管

9.4结果

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9.4.1试样里沉积物和分层不存在的程度。

9.4.260℃试验的试样沉积物的百分比

10.耐水性试验

10.1试样的制备

将3.5毫升的蒸馏水和100毫升的制动液混合。

10.2装置和材料

10.2.1按9.2.1规定的离心机

10.2.2按9.2.2规定的离心机管

10.2.3温度保持在-40±2℃的冷槽。

10.2.4温度保持在60±2℃的干燥器。

10.3程序

10.3.1将混合液倒入离心机管中,用软木塞塞住放在温度保持在-40±2℃的冷槽内22±2小时。

10.3.2从槽中取出离心机管,用干净的无绒的浸泡异丙醇的布迅速擦净。

10.3.3目视检查试样的透明度或是否有分层。

10.3.4反转管子并测定气泡升到混合液顶部所需的时间,单位:

秒。

10.3.5将离心机管放在60±2℃的干燥器中22±2小时。

10.3.6从干燥器中取出管子,检查是否有分层。

10.3.7按9.3.3.2测定沉积物的容积百分比。

10.4结果

结果应包括下列内容:

10.4.1在40℃试验时气泡升到液体表面的时间。

10.4.2在60℃试验时沉积物的容积百分比。

11.低温时的流动性和外观试验

11.1装置

试样玻璃瓶,约125毫升容积,外径37±0.5毫米,总高165±2.5毫米,用软木塞塞住。

11.2程序

11.2.1试验应在-40℃下进行。

11.2.1.1将100毫升制动液倒入玻璃试样瓶中,塞住瓶盖,并放在-40±2℃的冷槽里144±4小时。

11.2.1.2从槽中取出瓶子,用浸异丙醇的无绒的布迅速擦净瓶子,并检查液体是否有分层和沉积物。

反转瓶子并记录气泡升到液体表面的时间。

11.2.2在-50℃进行的试验

11.2.2.1按11.2.1.1的步骤放入-50±2℃的冷槽中6±0.2小时。

11.2.2.2从槽中取出瓶子,擦净,按11.2.1.2进行检查。

反转瓶子,记录气泡升至液体表面的所需时间。

11.3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1.3.1两种温度下液体的清沏度和是否有分层或沉积物。

11.3.2两种温度下气泡升到液体表面的时间。

12.液体稳定性试验

12.1装置

应用5.1所规定的同样装置。

12.2高温下稳定试验的程序

12.2.1将新的制动液试样按5.2.1规定的程序加温到185±2℃,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个小时。

12.2.2按5.2.2和5.2.3测定均衡回流沸腾点。

12.2.3计算液体沸腾点的变化,它应等于热处理前后均衡回流沸腾点之差。

12.3化学稳定性试验的程序

12.3.1按附录A的规定将30毫升的制动液和30毫升的标准制动液混合,按5.测定此混合液的均衡回流沸腾点。

将瓶子加热,使液体在10±2分钟回流,速率为2到5滴/秒。

液体开始回流的最初一刻记录所观察的最高温度。

12.3.2在下面的15±1分钟保持回流速度1到2滴/秒。

再下去2分钟保持同样速率,以30秒钟间隔读取4个读数,平均这些读数并记录下来作为最后均衡回流沸腾点。

计算此最后均衡回流沸腾点和液体回流最初时刻的最高温度之差。

12.4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2.4.1热处理前、后液体沸腾点之差。

12.4.2最初回流时刻与标准制动液体的混合液所记录的最高温度与同一混合液最后平衡回流沸腾点之差。

13.腐蚀试验

13.1试样的制备

制备760毫升的制动液和40毫升的蒸馏水。

13.2装置和材料

13.2.1两组金属板条*,每一板条的面积为25±5厘米2(8厘米长,13*厘米宽,厚度不超过0.6厘米)。

用下列金属制备:

烟熏的铁、钢、铝、铸铝、黄铜、紫铜和锌。

每个板条应有一个4-5毫米直径的孔,距板条一端约6毫米。

*原文为1.3,疑有误—译注

13.2.2标准橡胶杯尺寸如图(4)所示,特性应符合附录B。

13.2.3直壁圆玻璃瓶,475毫升容量,内部高度100毫米,内径75毫米,镀锡钢盖有0.8±0.1毫米直径的通气孔。

13.3.4测量橡胶杯直径的千分卡尺

13.3程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从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或从法国橡胶研究实验室中得到。

图4.标准橡胶杯

13.3程序

13.3.1除了镀锡的铁板条外,用细的金钢砂纸(320A碳化硅防水纸)*擦净各金属板条,并用异丙醇清洗,然后用无绒的干净的布擦干,将板条放入23±5℃的干燥器内至少1个小时。

13.3.2称每个板条的重量到0.1毫克,按13.2.1的顺序在一无镀层的钢螺栓上装配每一组,因此板条是处于电接触。

除铸铁外,弯曲板条,在距板条自由端6厘米处相邻板条间至少有3毫米的分离。

将板条装配件浸入异丙醇中以消除指印,然后用钳子操作。

13.3.3测量两个标准橡胶杯底座的直径,精度到0.2毫米,按2.3所述的海湾标准测定每一杯子的硬度。

将每个杯子放入玻璃瓶内,使杯子的凸缘朝上。

13.3.4将一金属板条装配件插入每个杯子中,有螺接的一端与杯子凹面相接触,自由端在瓶里向上,倒入足够数量的制动液蒸馏水混合液在每个瓶中盖住金属板条,在板条顶上10毫米。

拧紧盖子,将瓶子放入100±2℃的干燥器中120±2小时。

13.3.5从干燥器中取出瓶子,并在23±5℃下冷却60-90分钟。

用钳子将金属片从瓶中取出,在瓶里的液体中搅动金属板条装配件以除去粘附的松弛的沉积物。

13.3.6取出板条用水冲洗清除粘附的液体,并用浸有异丙醇的无绒布擦净各个板条。

检查板条是否有腐蚀和坑点,放在23±5℃的干燥器中至少60分钟。

称每个板条的重量,精度0.1毫克。

测量每个板条的重量差,并用金属板条的总面积单位:

厘米2除此差值;平均同一金属每两个板条所测的重量差值。

13.3.7用钳子将橡胶杯取出,将每个杯子在瓶里的液体中摇动清除粘附的松弛的沉积物,在异丙醇中漂洗杯子并用空气干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颗粒尺寸如下:

62.5微米或更大3%,19.5微米或更大94%,75微米尺寸的颗粒不应超过0.1%。

13.3.7用钳子将橡胶杯取出,将每个杯子在瓶里的液体中摇动清除粘附的松弛的沉积物,在异丙醇中漂洗杯子,然后用空气干燥。

13.3.8检查杯子是否有诸如表面脱落和气泡等分离现象。

从液体中取出杯子后在一分钟内测量每个杯子底座的直径和硬度。

13.3.9按7.检查瓶里剩余的液水混合液,测量其pH值。

摇动混合液悬浮和均匀分开沉积物,按9.3测量100毫升沉积物的容积百分比。

13.4报告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3.4.1每种金属重量的变化

13.4.2杯子硬度和底座直径的变化

13.4.3制动液水混合液沉积物的容积百分比和其pH值。

14.抗氧化试验

14.1装置和材料

14.1.1几件标准橡胶杯(见附录B)

14.1.2约22毫米直径,和约175毫米长度的试管。

14.1.3约120毫升容量的玻璃瓶

14.2程序

14.2.1按13.3.1制备两组铝和铸铁试样,称每一板条的重量精度到0.1毫克。

14.2.2将每种金属板条装在没有镀层的钢螺栓上,用一锡箔(99.9%锡,0.025%的铅)最大12毫米2面积,厚度0.02到0.06毫米,将板条的每端分开。

14.2.3将30±1毫升的制动液倒入玻璃瓶加入60±2毫克的苯基过氧化物试剂和1.5±0.05毫升蒸馏水。

塞住瓶子,摇动内含液防止溶液到塞子上。

将瓶子放入70±2℃的干燥器120±10分钟,每15分钟摇动一次,使氧化物溶液均匀。

从干燥器中取出瓶子不要扰动塞子并在23±5℃的空气中冷却120分钟。

14.2.4将1/8左右段的标准橡胶杯放入两个试管中的每个试管的底部,将按14.2.3制备的10毫升试验液加到每个试管内。

将金属板条装配件放入每个管子,板条自由端在橡胶上,溶液盖住板条长度的一半左右。

装有螺栓的一端仍然在溶液外,将两个管子用软木塞住,在23±5℃下直立贮存70±2小时。

松开塞子并将管子放在70±2℃的干燥器内168±2小时。

14.2.5取出并拆卸金属板条,检查板条有无胶质沉淀。

用浸有异丙醇的无绒布擦净板条,检查表面有无坑点或粗糙不平。

将板条放入23±5℃的干燥器中至少60分钟。

称每个板条的重量,精度0.1毫克。

14.2.6用总面积,单位:

厘米2除以每个金属板条的重量差就可得到由于腐蚀作用重量的减少。

平均两个试件所测的量。

14.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4.3.1金属板条表面上的可见坑点和粗糙不平。

14.3.2在金属板条上形成的胶质沉淀。

14.3.3每个板条重量的减少,单位:

毫克/厘米2。

15.橡胶试验

15.1装置和材料

15.1.1由合成(苯乙烯-丁二烯)或天然橡胶制成的标准橡胶板,其特性分别由附录B和附录C规定。

15.1.2容量约250毫升(内径50毫米,内部高度约125毫米)并有一镀锡钢盖的玻璃瓶。

15.2程序

15.2.1将2个合成橡胶标准杯分别放入两个玻璃瓶中的一个。

每个瓶中加75毫升的制动液。

在70±2℃下加热一个瓶子70±2小时,另一个瓶子在120±2℃下加热70±2小时。

15.2.2让瓶子在23±5℃下冷却到90分钟。

将杯子从瓶中取出,迅速用异丙醇清洗并用空气干燥。

15.2.3检查杯子有无诸如气泡或脱落等分解现象。

从液体中取出杯子15分钟内测量每个杯子基座的直径和硬度。

15.2.4用天然橡胶制成的标准杯子重复15.2.1-15.2.3的步骤。

将瓶子在70±2℃下加热70±2小时。

15.3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诸如气泡或脱落的橡胶的分解或底座直径和硬度的变化。

附录A

标准制动液

序号

成分

组成

重量%

1

二亚乙烯基二醇一乙基醚

51.70

2

二亚乙烯基二醇一丁脂醚

2.26

3

二缩三个丙二醇甲基醚

5.12

4

聚环氧烷三醇,运动粘度在38℃,20℃时相对密度1.064,200±10厘沲

5.30

5

1,2亚乙基二醇

2.47

6

二甘醇

1.34

7

丙二醇

2.45

8

甲基异丁基甲醇

4.30

9

聚丙二醇,平均分子量2025

2.30

10

聚丙二醇,平均分子量150

1.30

11

丙二醇单篦麻醇酸脂

3.30

12

起反应的篦麻油聚丙二醇

1.90

13

乙-甲基,2,4戊二醇

2.80

14

二亚乙烯基二醇1,2氧化乙烯1,2氧化丙烯1,2亚乙基二醇,相对密度在20℃时为1.058,运动粘度在38℃时为440±22厘沲。

3.16

15

二亚烯基二醇1,2氧化乙烯,1,2氧化丙烯,在38℃时运动粘度为56.5±3厘沲。

8.85

16

硼砂1,2亚乙基二醇冷凝液(25%四硼酸钠,无水的)

0.25

17

二酚基丙烷

0.53

18

硝酸钠

0.01

19

四硼酸钠

0.10

20

四硼酸钾

0.18

21

磷酸三(邻甲苯脂)

0.10

22

33%氯基咪唑盐溶液

0.01

23

钾篦麻油皂(中性无水)

0.18

24

N苯基吗啉

0.09

附录B

制造标准合成橡胶杯的橡胶特性

特性

要求

硬度

63±3国际橡胶硬度标度

抗拉强度

最低17.5兆帕

最大伸长

最小350%

在125℃下70小时后的抗拉强度

最多减小30%

在125℃下70小时后的最大伸长

最多降低50%

在125℃下70小时后的硬度

增加0到10个国际橡胶硬度标度

附录C

制造标准天然橡胶杯所用橡胶的特性

特性

要求

硬度

63±3国际橡胶硬度标度

抗拉强度

最低21兆帕

最大拉伸

最小500%

在70℃下70个小时的抗拉强度

最多减小25%

在70℃下70个小时的最大拉伸

最多减小25%

在70℃下70个小时后的硬度

增加7个国际橡胶硬度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