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949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docx

英语语言学笔记第二章

言语产生和言语感知

人类可以发出各种声音,但只有其中一部分成为语言系统的单位。

正如我们从前面对语言的讨论中所看到的,语言首先是一个"语音符号系统",语音远远早于文字而存在,并且,即使是今天,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还有些语言是没有文字系统的。

因此,语音的研究是语言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考察语音研究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模式。

我们将从语音研究,即"语音学"开始,然后进入语音模式,即"音系学"的研究。

可以想象,语音被说话者A发出,然后,它被传递并被说话者B接收,语音如图2.1所示经历了3个阶段。

言语产生言语感知

(说话者A)→(说话者B)

图2.1言语产生和言语感知过程

语音研究自然地分成三个主要领域,一个领域就是一个步骤。

●发音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

●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的物理特征。

●听觉语音学和语音感知有关。

在本书中,我们只集中讨论发音语音学,不涉及其他的研究领域。

语言学教程2.2言语器官

言语器官,如图2.2所示,也经常被称作发音器官。

它们是人体中参与制造言语的部分。

这些器官,并非仅仅用在言语中,它们的主要功能其实是满足呼吸和进食等基本生理需要。

虽然如此,这些器官看起来是经历了长期的进化以适应言语的各种特定的需要。

因为它们的形成保证了其能有效地在言语行为中发挥作用。

如果去考察人体有多少部分参与了言语行为,你会大吃一惊,它们是:

肺,气管,喉,鼻和口。

在口里,我们需要辨别舌及腭的不同部分。

在喉里,我们还要辨别咽(喉的上部)和喉头(喉的下部,包括声带)。

咽、口和鼻组成了声道的三大腔,口和鼻常被分别称为口腔和鼻腔。

图2.2言语器官(略)

发音以气流作为其能量来源。

大多数情况下,气流来自于肺部,它从肺里被挤出,然后通过细支气管和支气管(通往气管的一些管道分支)。

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语音叫做"肺闭塞音"。

气管的顶端是喉头,喉头的前端是喉结。

喉头包括两对结构,声带和膨胀带。

声带在膨胀带之下并与之平行,它们的前端连接于喉结之后,后端保持分离,所以可以移动到不同的位置:

向里,向外,向前,向后,稍稍倾斜,向上和向下。

从绝大多数发音目的来看,声带只处于三种状态即可:

①分离,②贴近,③完全贴紧。

●当声带分离时,空气容易通过,由此产生的语音叫做"清音"。

辅音[p,s,t]就是通过这种途径产生的。

(图2.3)

图2.3声带位置:

清音(略)

(资料来源:

Roca&Johnson,1999:

15)

●当声带贴近时,气流使其产生震动,形成的声音成为"浊音"。

[b,z,d]就是这样的浊辅音。

(图2.4)

图2.4声带位置:

浊音(最初和最宽的缝隙)

(资料来源:

Roca&Johnson,1999:

16)

●当声带完全贴紧时,空气无法通过,这种状态的结果就是产生喉塞音[此符号与?

相似](图2.5)

图2.5声带位置:

声门塞音

(资料来源:

Roca&Johnson,1999:

22)

喉头面向一个肌肉管道开放,这个管道就是咽,部分的咽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咽的上部连接口腔和鼻腔。

口里的部位对言语产生非常重要。

从前端开始,口的上部包括上唇、上齿、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

软腭可以放低让空气通过鼻腔。

这时如果口腔被堵,发出的就是鼻音。

英语中,[m,n,η]都是鼻音,口腔分别在唇,齿龈和软腭处被堵。

口的底部包括下唇、下齿、舌和下颚(就是下颌)等部分。

在语音学里,舌被分成5个部分:

舌尖、舌叶、舌前、舌后和舌根。

(有些分法称舌的主要部分为舌体或舌背。

有些语言还包括另外一些语音,它们的产生不需要来自肺部的空气,这些语音包括挤喉音、内爆音和吸气音,这些语音常被标成非肺部气流音。

因为这些发音不出现在英语或者汉语中,我们就不详细讨论它们了。

英语语言学教程2.3音段、分化和标音法

2.3.1音段和分化

众所周知,英语的拼写不表明它的读音,譬如,above这个词,虽然它的拼写表示出五个音,但实际上却是四个音。

当这个词被缓慢地发出时,我们能感觉到的四个音段对应于拼写中的"a","b","o","v"。

这样的话,"e"是不发音的。

萧伯纳(1856-1950)曾将fish拼写成ghoti,因为gh在enough中发[f]音,o在women中发[I]音,ti在nation中发[∫]音,由此强调指出了英语的正字法缺乏精确性。

这种发音和符号不对应的原因看起来很简单:

英语的语音超过了它的字母所能代表的音,所以每个字母必须表示1个以上的读音。

但实际情况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古英语中,发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是很有规则的。

一些语音,特别是元音,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很多变化。

还有,很多英语词在历史发展中借自别的语言,所以拼写中的不规则也因为这种借词而变得多见起来。

2.3.2标音法

如果我们考虑不同地区的人的英语有不同的口音这一情况的话,拼写和发音的分歧将变得更为严重。

此外,世界上还有很多没有文字系统的语言,所以我们需要依靠一套符号来记录它们的发音。

因为这些原因,造出一套符号,用它们来描写语言中的发音就变得很有必要。

标音的符号系统有几种,在本书中,我们介绍和使用国际音标(IPA)这套符号系统。

1886年,法国的一群语言教师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

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语音学的实践对教学有重要意义,并想借此推广他们的方法。

他们最初叫作"语音教师协会",1897年改用现在的名称。

协会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出版一本杂志,里面的内容全用标音法来标写。

建立一套语音符号的想法是1886年最先由丹麦语法学家叶斯伯森(1860-1943)提出的。

第一版国际音标发表于1888年8月,它的主要准则是每一个独立的音都有一个独立的字母相对应,相同的符号出现在任何语言都表示相同的发音。

字母尽可能采用罗马字母,新字母和附加符号只有在绝对需要的情况下才使用。

这些准则一直延用至今。

国际音标被修正和修改了几次,现在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地的字典和课本之中。

现在的国际音标系统主要来自于英国语音学家丹尼尔·琼斯(DanielJones)(1881-1967)和他在伦敦大学的同事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的系统,其中的一些特殊字母已经成为为先前无文字语言而新造的正字法的一部分,并被人们所接受。

英语语言学教程2.4辅音

2.4.1辅音和元音

音段分成辅音和元音两类。

声道的某些部位受到压缩或阻碍后,使得气流在口腔里转向、受阻或完全被阻挡,由此产生辅音。

相反,元音的产生不受到这样的阻碍,所以也不会有气流的紊乱或停滞。

理论上,对语音学家来说,任何音要不就是元音,要不就是辅音。

这里有个问题,像hot之类的词,发开头的音时气流会带有一点摩擦,当然这取决于发音时的用力情况,而yet和wet的首成分却很明显是元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方法是认为这些音既非元音又非辅音,而是处于中间状态,常用术语"半元音"或"半辅音"来形容。

当然还有其他的建议,但由于这些只是影响到一小部分音,所以,本书中我们还是保留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区别。

2.4.2辅音

为了发出辅音,至少要有2个发音器官参加。

例如,bad,首音要用到双唇,末音要用到舌叶(或舌尖)和齿龈。

因此,辅音的分类要考虑到若干因素,最重要的是:

(a)发音器官之间的关系,以及气流经过声道的某些部位时的方式;(b)声道的哪些部位发生气流的摩擦、狭窄化或阻碍。

前者就是所谓的发音方法,后者就是发音部位。

2.4.3发音方法

有这么几种发音的方法:

发音器官暂时或相对长时间地关闭口腔通道;发音器官空间缩小;或者,发音器官互相贴近形成不同形状的通道。

(1)塞音(或爆破音):

发音器官完全关闭,导致气流无法从口中发出。

区分塞音产生的三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a)封闭阶段,发音器官合在一起;(b)相持或压缩阶段,空气在关闭的器官内被压缩;(c)除阻阶段,形成阻碍的发音器官突然分开,空气迅速释放。

术语上,第三步被称为"爆破",所以名为"爆破音",但是因为爆破音产生过程中有闭合,所以另外的一个名称"塞音"也经常用来指称此音类。

假如气流在口腔中被阻碍,软腭下降,这样空气就通过鼻腔放出,产生的是"鼻塞音",否则它就是一个"口腔塞音"。

虽然两种发音都是塞音,语音学家还是用塞音来指口腔塞音,而用鼻音指鼻塞音。

英语中,[p,b,t,d,k,g]是塞音,[m,n,η]是鼻音。

(2)擦音:

两个发音器官接近,导致气流部分被阻,产生气流的摩擦运动。

这种听得见的摩擦形成的音取名为"擦音"。

英语中的擦音有[f,v,θ,σ,s,z,∫,з,h]。

(3)(中)通音:

发音过程中,一个发音器官向另一个发音器官靠近,而间隔变窄的程度又不足以产生听得到的摩擦音。

发音器官之间的缝隙比擦音大因而不产生摩擦。

英语中,这类音有[w,λ,j](为了印刷方便,[λ]常被表示成[r])。

由于[j]和[w]常常被分析成元音(参看2.4.1中的讨论),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类音是和元音重合的。

(4)边(通)音:

气流在口腔中部受阻,并且,舌的一边或两边和上腭形成不完全的封闭。

边音的通道是一个接近开放的间隙,不会产生摩擦的噪音,因此,它也可以归到通音名下。

[l]是英语中唯一的边音。

其他的辅音发音方法包括颤音、触音或闪音、塞擦音。

发音器官因为气流而产生颤动,形成颤音(有时也叫做滚音)。

一个重要的颤音是[r],如部分苏格兰英语中的red和rye,西班牙语perro(狗)中的"rr"也是颤音[r]。

如一个音只产生一次颤动,即舌只拍打齿龈一次,这种音就叫做触音或闪音。

有些人是区别触音[∫]和闪音[ι]的,但最近,这种区别已经被废除。

触音的一个例子就是美语中代替[t]的一个音,如city[sI∫I],letter[le∫a]。

塞擦音涉及到一种以上的发音方法,它由一个塞音和紧跟其后且处于发音器同一位置的擦音组成。

英语中,church中的"ch[t∫]"和jet中的[dз]都是塞擦音。

[ts,dz,tr,dr]等音在英语中已失去合法地位,因为前两个只用在后缀和外来词里,后两个在口语中常表现为两个单独的音,但在汉语中,[ts(h)]和[ts]均是有效的塞擦音,它们出现在"错"和"做"等字中。

2.4.4发音部位

辅音几乎可以产生于唇和声带之间的任何部位,国际音标表区别了其中11个发音部位。

(1)双唇音:

双唇发出的音。

英语的双唇音包括[p,b,m],如pet,bet和met。

[w]音,如we和wet,有点像双唇通音但又有点不同:

舌体同时向软腭提升,国际音标图将它处理成双唇软腭通音,置于辅音图之外,但是,涉及到英语时,多数语言学家还是把它放在"双唇音"之下。

(2)唇齿音:

由下唇和上齿产生。

如fire和via中的[f,v],发这些音时,下唇提升一直到基本接触到上齿。

(3)齿音:

产生于舌尖或舌叶(取决于口音或语言)和上齿处。

只有擦音(θ,σ)是严格意义上的齿音。

发这些音时,有些说话者将舌尖伸到上下齿之间。

而有些人使舌尖紧靠在上齿后面,在英语中,这两者都是正常的发音,都能被称为"齿音"。

为区别二者,术语"齿间音"有时用来指称前种情况。

(4)齿龈音:

产生于舌尖或舌叶和齿龈隆处。

在此部位的发音有[t,d,n,s,z,λ,l]等。

在英语中,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集合。

(5)后齿龈音:

产生于舌尖和后齿龈处。

这样的音包括[∫,з],如ship和genre。

有些系统里,这个部位也叫做腭龈音。

(6)卷舌音:

舌尖或舌叶后卷,使得舌尖或舌叶的下部与后齿龈或硬腭形成阻碍。

英语的卷舌音,如red中的"r"取决于口音,有很多说话者已经完全不用这个音了。

(7)腭音:

产生于舌前和硬腭处。

英语中唯一的腭音是[j],如yes和yet,但许多人用腭擦音[c]发he或Hugh中的"h"音。

(8)软腭音:

由舌后和软腭产生。

发这个音时,舌后部抬升抵住软腭,英语的例子是软腭塞音[k,g],如cat和get,软腭鼻音[η],如sing。

苏格兰词loch,元音后接的就是软腭擦音[x]。

汉语"和"的首辅音也是软腭擦音[x]。

(9)小舌音:

产生于舌后和小舌处。

小舌是软腭后端的一块小突起,由软组织和肌肉组成。

标准英语中没有这个音,但在某些北部乡村口音的英语中有时可以听到小舌擦音[x,倒я],如try和dry中的"r",而在另外一些语言中这类音是标准音。

(10)咽音:

产生于舌根和咽腔处。

由于生理上的困难,这个部位的音是很少的。

阿拉伯语有喉擦音[h,f]。

(11)声门音:

由两条声带互相靠近发出。

hat和hold中的[h]常被描写成声门擦音,而有些人认为将它看成元音更为实际。

声门塞音[与?

相似]指声带贴紧,其后部形成压力,呼吸被屏,然后突然释放气流产生的音。

在这种发音状态下,声门塞音其实不如说是不发出声音。

声门塞音在fat[fae?

t]和pack[pae?

k]等词中经常出现,许多英语使用者在button[bΛ?

n]、beaten[bi?

n]和fatten[fae?

n]等词中也发这个音来代替[t]。

2.4.5英语中的辅音

正如我们所注意到的,很多情况下,英语的发音取决于说话者的口音和个人喜好,即使是英国英语也有不同的口音。

虽然还没有什么标准来规定英语的发音,但有一种发音在英语教学中是最常用的典范发音,它就是"标准发音"(RP),很多人称它为BBC英语或牛津英语。

标准发音起源于英格兰的东南部,在整个英格兰,它被中上层或上层阶级使用,同时又广泛应用于私立教育系统中,大部分BBC的新闻广播员都说这种英语。

表2.1是英语辅音标准发音表。

表2.1英语辅音表

发音方法发音部位

双唇音唇齿音齿音齿龈音后龈音硬腭音软腭音声门音

塞音pbtdkg(?

鼻音mnη

擦音fvθσsz∫эh

通音wλj

边音l

塞擦音t∫dэ

很多情况下,两个音会共用一个发音部位、一种发音方法。

这些成对的辅音可以用清浊(参看2.2节)来区分,左边是清音,右边是浊音。

现在英语辅音可以用如下的方法加以描述:

[p]双唇清塞音

[b]双唇浊塞音

[s]齿龈清擦音

[z]齿龈浊擦音

如果不需要区分清浊的话,只用到两个特征就够了。

[m]是"双唇鼻音",[j]是"腭通音",",[h]是"声门擦音"[l]可以称作"齿龈边音"或简单地称为"边音"

英语语言学教程2.5元音

2.5.1元音描写的原则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于气流是否受阻(2.4.1)。

在发元音时,没有类似发辅音时产生的气流受阻的现象,因此,描写元音不能沿用辅音的描写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依据四个原则对元音进行描写:

●舌头抬升的部位--前、央或后。

●舌头沿上腭抬升的程度。

通常,我们区别三个或四个度:

高、中(经常分成中高和中低)和低。

●唇的开合度--唇的圆或展的不同程度。

●软腭的位置--发口腔元音时抬升,发鼻化元音时下降。

关于舌位的高低还有一点需要说明。

舌的高度还可以根据发音时双唇跟随舌头的高低而发生的圆展变化(圆唇)被描述成闭、半闭、半开和开。

图2.6对此有详细的说明。

(中间图形用文字表达)

高(闭)i(不圆唇)(半开)u(圆唇)

中高(闭)e(不圆唇)(半开)o(圆唇)

中低(半闭)ε(不圆唇)(开)反c(圆唇)

低(开)a(不圆唇)(开)a(不圆唇)

图2.6基本元音唇的位置

应该指出,因为舌和腭的发音位置涉及到的是非常细微的位置移动,所以是很难进行精确描写的,并且由于个体说话者的口型差异,所以不可能有绝对的价值判断。

2.5.2基本元音理论

基本元音系统的想法最初由A.J.埃利斯(A.J.Ellis)于1844年提出,A.M.贝尔(A.M.Bell)在他的《可视的言语》(1867)中付之实践。

我们这里所探讨的是最著名的一个系统,由丹尼尔·琼斯(DanielJones)从1917年开始在他的一系列著作,特别是他的《英语语音学纲要》(OutlineofEnglishPhonetics)(1962)中提出。

他认为,主要元音是一套被任意定义的元音,它们固定而无变化,为语言的实际元音的描写提供一个参照。

人们在解释主要元音时,经常会从不同的语言中选取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所以不能就此以为主要元音就是以这些例子为基础的。

基本元音图(或四边形图)是一套标准的参考点,它们建立在发音判断和听音判断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这里,舌的前、中和后部得到了区分,并形成了舌位的四个高度:

●舌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不能产生听觉上的擦音;

●舌头能达到的最低位置;

●两个中间位置,将中部的空间分成了听觉上相等的两块区域。

接下来此系统又定义了八个"主要"基本元音,与此相关,可以进一步定义出一套"次要"基本元音。

读者在考察这些元音位置时可以参照国际音标的元音。

注意,这些符号成对出现,靠右的表示圆唇元音,靠左的表示非圆唇元音。

按惯例,八个主要的基本元音从1到8排列如下:

CV1[i],CV2[e],CV3[ε],CV4[a],CV5[α],CV6[ο],CV7[o],CV8[u]。

前面的5个是非圆唇元音,CV6、CV7和CV8是圆唇元音。

通过颠倒圆唇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到次要基本元音:

CV9[y],CV10[φ],CV11[oe],CV12[CE],CV13[ο],CV14[Λ],CV15[γ],CV16[ω]。

再将其他次要基本元音加入这些序列:

舌位处于[i]和[u]中间的元音被表示成[i-](不圆唇)和[u-](圆唇)。

此外,央元音[a]的舌位既不高也不低,既不前也不后。

这个元音经常被称为中性元音。

国际音标还提供了其他一些记录常用元音的符号。

这些符号是[I,Y,V,(反e),θ,э,β,e,ae]等。

最后还有一点是有关基本元音的抽象性的问题。

想象一下,为了发出[a]音,舌头移动到中间位置(不高不低,不前不后),而基本元音能够到达距离这个中间位置最远的位置,它们代表了理论上元音位置的极点:

超越这些元音位置的发音器官的运动会产生摩擦或接触。

记住,所有的基本元音都是单元音,它们的性质在发音过程中不会改变。

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双元音。

2.5.3元音音渡

正如英语和汉语,语言常常会区分发音过程中性质恒定的元音和发音过程中性质有听觉上的变化的元音之间的区别,前者就是纯元音或单元音,后者就是元音音渡。

如果舌头只运动一次,这种音渡叫做双元音,舌头运动两次的音渡叫做三重元音。

英语的双元音音渡出现在way[weI],tide[taId],how[hau],toy[toI]和toe[tou]等词中,三重元音出现在wire[waIa]和tower[taua]等词中。

2.5.4标准发音中的元音

如辅音一样,我们将介绍英语标准发音中的元音形式。

不同的作者会使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元音。

表2.2中是过去和现在使用的一些音标版本。

前面的四列表示的是英国版词典使用过的一些符号。

1990年,伦敦大学学院语音学系主任和当代英语发音的权威约翰·威尔斯(JohnWells)出版了他的《朗文发音词典》。

这是一本英语发音的重要著作,它给出了英国英语和普通美语中大约75,000个词的发音,拉迪福吉德(Ladefoged1993:

76)指出,"每一位对英语发音有着强烈兴趣的人都应该使用这本词典。

"第二列和第三列是《剑桥国际英语词典》(CambridgeInternationalDictionaryofEnglish,1995)和《牛津高级英语词典》(Oxford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1995年第5版)中使用的符号,它们大致相同,沿用了威尔斯的系统。

第四列则代表了观点上的一个主要转变。

这一系统被《新牛津英语词典》(TheNew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1998)所使用,其作者声称:

"我们的音标反映了现代英语的实际发音,而不像一些年代已久的系统,它们反映的是三十年代播音员和私立学校的标准发音。

"(p.xvii)这一版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元音符号上:

●用[a]取代了[ae],如bat,表明这是一个更低的元音;

●用[ΛI]取代了[aI],如bike和fire,表现出起音的变化;

●用[ε:

]取代了[ea],如hair,这是一个元音合并的现象。

1997年以后这个符号系统被所有牛津词典所使用。

表2.2英语元音发音的一些标音系统

关键词WellsCIDEALDNODEKKPrator&LadefogedRadford

19901995199519981953Robinett19851993etal.1999

beati:

i:

i:

i:

iyiyii:

bitIIIIIIII

beteeeεεεεε

bataeaeaeaaeaeaea

boxοοοοαaοο

boughto:

ο:

o:

o:

o:

oooo:

bootu:

u:

u:

u:

uuwuu:

butΛΛΛΛΛaΛΛ

birthэ:

э:

э:

э:

a:

э:

arээa:

farα:

α:

α:

α:

αaαα:

putuuuuuUuu

fateeIeIeIeIeeyeIeI

bikeaIaIaIΛIaIayaIaI

coatauouauouauauoowauouou

toyoIoIoIoIoIoyoIoI

howavavavavavawavav

(一个元音用两个符号表示时,左边的那个是绝大多数英国英语使用者的读音,右边的那个表示多数美国英语使用者的读音。

第五、六列是美国语言学家如J.S.凯尼恩、T.A.诺特在《美国英语发音词典》(1953)和C.普拉特、B.罗宾奈特在《美国英语发音手册》(1985年第4版)等书中使用的符号。

有意思的是,这里有些"长"元音是用两个符号表示的(如[iy]),而有些双元音却用单个符号表示(如用[e]表示[eI])。

最后两列是在语言学课本中使用的语音符号。

拉迪福吉德的《语音学教程》(ACourseinPhonetics,1993年第3版)是一本在初学语音学的学生中极有影响的书。

他在这本书里使用的符号系统已经与第二版(1982)不同了,因前一版本是以国际音标的1979年版本为基础的,而现在的版本则以国际音标的1989年版本为基础。

既然拉迪福吉德对威尔斯的词典高度赞扬,所以他在第三版使用的符号与威尔斯的版本(1990)是有极大的相似性的。

莱得佛德等人(Radfordetal.)的《语言学教程》(Linguistics:

AnIntroduction,1999)是本世纪末语言学的重要导论教材。

用伦敦大学学院语言学教授尼尔·史密斯的话来说,"这本导论,出自当今一些最有名的语言学家之手,它很快会成为市场上的领头书籍。

"他们在该书中所采用的符号,除了还未确定[aI]是否应该代替[ΛI]之外,其他与牛津系统相比已经极为相似。

以上比较显示,到了九十年代,尽管还有分歧存在,但语言学家和词典编纂者对于英语的元音音段还是达成了一致。

有些问题还未解决。

首先,因为口腔实际上非常之小,所以一些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