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193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docx

鸽病地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

附  录     

鸽病的快速诊断简明对照表

临床上很多病具有相同的症状,使初学者不易识别。

群翔技术人员把有类似症状的常见病例组合在一起,再把他们的区别点指出来。

使大家抓住一个主要症状或者病变在表中加以对照,可以快速得出诊断结果。

  

1.发生震颤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巴拉米哥(新城疫)

拉绿色稀便,腿麻痹,头颈扭曲、转圈等神经症状,全身震颤。

维生素B6缺乏症

异常兴奋,盲目奔跑,头颈侧弯或收缩,长骨短粗。

头脚抽撞,震颤。

食盐中毒

频频喝水,盲目前冲,共济失调,头后仰或仰卧后双腿在空中乱蹬。

身体水肿、下痢。

高锰酸钾中毒

呼吸困难,腹泻,口腔以及咽喉部黏膜溃疡被染成紫红色或深褐色。

六鞭毛原虫病

拉水样或带泡沫的黏液便,迅速脱水。

2.头颈歪斜,扭曲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头颈

歪斜

扭曲

巴拉米哥(新城疫)

本病流行后期,常遗留一些头颈扭曲、转圈的慢性病鸽。

副伤寒(沙门氏菌属)

有腿和翅的麻痹,拉淡绿色或泡沫状、中心为未消化的饲料的稀便。

维生素A缺乏症

眼睑干涩或流泪,眼睑有分泌物,上下眼睑粘合,角膜可溃疡、穿孔,盲目地走动。

维生素B1缺乏症

幼鸽头颈后仰,震颤,腿部麻痹。

3.眼有分泌物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眼睛有

分泌物

曲霉菌病

眼有块状干酪样物,同时肺部、气囊膜有粟粒大、黄白色圆盘状结节,结节中心一般呈绿色或黑色。

霉形体病

眼睛肿胀,眼睑蓄积干酪样物,气囊膜混浊,有干酪样渗出。

衣原体病

眼炎多为单侧性的、单眼流泪、黄绿色稀粪,脏有纤维素性渗出物。

4.嗉囊胀大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嗉囊

念珠菌病

手摸嗉囊松软,口腔酸臭,上下颚有乳白色伪膜、疏松的假膜。

嗉囊积食

嗉囊有大量的饲料。

嗉囊下垂

嗉囊下垂且松软,手摸有稀薄略粗糙的食料。

嗉囊肿瘤

手摸有不滑动的球状物。

嗉囊炎

病鸽有伸颈动作,嗉囊局部温度升高,手摸时气体和液体的感觉。

嗉囊中毒

渴欲增加,频频喝水,兴奋,肌肉震颤,盲目冲撞,嗉囊有波动感。

5.拉带血粪便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粪便带血

球虫病

粪便中带血丝或拉鲜血粪便,粪便中可查到球虫卵囊。

绿脓杆菌病

头颈歪斜,肝肿大,古铜色,纤维素性腹膜炎和肠炎。

寄生虫

粪便中带血或拉鲜血粪便,粪便中可查到虫卵囊已及成虫。

6.拉白色粪便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便

鸽白痢

白色粪便呈糊状,黏稠,雏鸽症状严重,心肝肺等脏器有黄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

副伤寒

(沙门氏菌属)

白色糊状粪便,有腿和翅的麻痹,关节肿大。

初期拉淡绿色或泡沫状、中心为未消化的饲料的稀便

钩状螺旋体病

白色粪便呈糊状,黏稠,雏鸽症状严重,心肝肺等脏器有黄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

圆线虫病或痛风

粪便呈石灰状,肾和输尿管充满白色尿酸盐,关节和其他脏器有时也有白色石灰样物质沉积。

7.拉绿色粪便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绿色稀便

球虫病

绿色稀便或血色便

巴拉米哥

(新城疫)

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胃肠道有特征性出血,后期会遗留一部分头颈扭曲、转圈的慢性病鸽。

禽流感

(A型正粘病毒)

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胃肠道及全身的出血严重,病鸽震颤等。

8.拉水样稀便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水样下痢

葡萄球菌病

胸肌、腿肌出血,皮肤上可发生溃烂、红色渗血,有的翅膀或趾尖溃烂、干涸。

副伤寒(沙门氏菌属)

粪便中夹有绿色带泡沫的液体和未消化的饲料。

巴拉米哥(新城疫)

初期水样便,中后期以绿色变为主。

六鞭原虫病

小肠呈球形膨大,镜检粪便可发现虫体。

食盐中毒

渴欲增加、嗉囊积水、震颤、兴奋、盲目冲撞。

9.关节炎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葡萄球菌病

水样下痢,关节化脓坏死。

显微镜检查发现特征的葡萄球菌。

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只有慢性病鸽遗留关节炎。

链球菌病

化脓,显微镜检查发现特征的链球菌。

大肠杆菌病

肝脏,腹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拉黄白色稀便。

副伤寒(沙门氏菌属)

肝脏上有坏死灶,拉稀便。

关节痛风

脏和关节均有石灰样尿酸盐沉积。

10.脚爪弯曲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维生素B2缺乏症

脚爪向弯曲,不能伸开,腹泻,鸽后期瘫痪。

维生素D缺乏症

软骨,喙和长骨容易弯曲变形,胸肋和背肋接合处弯,胸骨弯曲,不愿站立。

甘氨酸缺乏症

脚趾麻痹,弯曲变形,伴有羽毛生长不良。

11、羽毛生长不良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羽毛

生长

不良

蛔虫病

书羽毛脱落,皮肤粗糙,有鳞片和裂缝,脚上的皮肤呈石灰状。

鸽螨病

皮肤上可找到疥螨。

碘缺乏症

羽毛过长,边缘卷成花边状,甲状腺肿大。

蛋氨酸缺乏症

羽毛生长不良,胆汁生成不足。

精氨酸缺乏症

羽毛卷曲,松乱。

12.口腔有伪膜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鸽毛滴虫病

伪膜淡黄色干酪样,直接涂片镜检可以见到大量的梨形活虫体。

念珠菌症

伪膜厚、乳白色,极易剥离。

有酸臭味,嗉囊也有伪膜。

维生素A缺乏症

眼睑有干酪物,眼球深陷,可有角膜缺损,眼球干缩,失明。

泛酸缺乏症

伪膜为腺性坏死物,口角结痂,皮肤角化,上皮脱落,脚皮有裂缝、疣状物或角质层,长骨短粗,脱羽。

鸽痘

口腔有痘疹。

口伪膜难剥离,口角、鼻瘤及眼周围均有痘疹。

13.皮下肌肉出血的鸽病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皮下肌肉有出血点或斑

磺胺类药物中毒

血稀如水,肝苍白,骨髓变黄,胸腹腔胃肠道有血液或血块。

维生素K缺乏症

血液不稀薄,肌肉苍白,骨髓变黄或苍白、消化道、腹腔有血液或血块,可因脏突然出血而死亡,补充维生素K可迅速见效。

维生素C缺乏症

教膜、关节及脏器官均有出血,心、肝、肾脂肪变性。

丹毒

脏广泛充血、出血,大腿肌肉变性,肝煮熟状。

葡萄球菌败血症

水样下痢,肝质脆、有出血点及坏死灶

14.胚胎畸形的鸽病,引起胚胎死亡的病鸽

症状

病名

区别点

生物素缺乏症

并趾,腔骨严重变形弯曲。

维生素B2缺乏症

躯体短小,关节明显变形,颈部弯曲。

维生素B12缺乏症

皮肤明显出血,腿肌萎缩,骨短粗。

维生素E缺乏症

胚胎死亡多集中在孵化的第一周和临出雏的头三天。

生物素缺乏症

胚胎死亡多集中在孵化的第一周和临出雏的头三天。

叶酸缺乏症

小雏破壳后不久死亡。

维生素B2缺乏症

在孵化的第二周末死亡增多。

鸽的正常生理指标数值

1.鸽每天维生素和氨基酸的需求量(以500克体重的鸽为标准)

种类

数量

种类

数量

维生素A

200单位

泛酸

0.36毫克

维生素D3

45单位

叶酸

0.014毫克

维生素E

1.0毫克

蛋氨酸

0.09克

维生素C

0.7毫克

赖氨酸

0.18克

维生素B1

0.1毫克

缬(xie)氨酸

0.06克

维生素B2

1.2毫克

亮氨酸

0.09克

维生素B6

0.12毫克

异亮氨酸

0.055克

维生素B12

0.24微克

苯丙氨酸0

0.09克

尼克酰胺

1.2毫克

色氨酸

0.02克

生物素

0.002毫克

群翔强效维他肝精完全按此标准研发配制而成

2.鸽的正常生理指标

鸽的

性别

体温

(℃)

心跳

(次/分钟)

呼吸

(次/分钟)

红细胞(万/毫米3)

白细胞(万/毫米3)

血液量(毫升/100克体重)

血红蛋(克/100毫升)

雌鸽

40.5

120

30-40

3.23

13.05

8

15.97

雄鸽

42.5

180

3.10

18.55

4.72

3.鸽的正常饲养管理指标

项目

差异

指标

体重

轻型品种

250-300克

信鸽及中型品种

450-500克

重型品种及肉鸽

1000克

饮水量(天)

春季

20-30毫升

夏季

50-60毫升

秋冬季

30-40毫升

食料量(天)

占体重的1/10

20-100克

孵化期

不分季节

17~18天

 

鸽常见病介绍

一.呼吸道感染症(RespiratoryInfectious)

病因:

鸽子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是一种多病原体诱发的混合感染,引起发病的病原体包括:

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原虫、寄生虫等,其发病率依次为鸽毛滴虫、衣原体、支原体、病毒感染最为普通,它们平时以潜伏状态存在于健康鸽体,与机体呈现平衡状态而不出现任何症状,但当鸽子遇到集鸽挤笼、疲劳、紧迫、气候恶劣、免疫抗病能力下降、大量病原体入侵或新的病原体入侵时,便会同时兴风作浪助虐而发病。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时鸽舍中最常见的疾病,且大多数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中以鸽毛滴虫最为常见,而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合并毛滴虫混合感染最为棘手,病毒混合感染死亡率极高。

传染途径:

直接接触、空气、粪便、污染的饮水或饲料。

主要症状:

幼龄鸽于选手鸽最易感染发病。

先由个别鸽发病而很快蔓延到整个鸽群,发病鸽表现为感冒、起痰、流鼻涕、打喷嚏、鼻泡变脏、黑鼻、黑舌、口腔发炎、气门红肿增厚、咽喉痰丝、粘液柱(柱样粘液丝)喉咙浓痰、气管炎、支气管炎、翔喘、喘息、口呼吸、呼吸罗音(呼吸时喉咙痰声)、肺炎、气囊炎、单眼伤风、鸽痘、并发毛滴虫感染。

二.消化道感染症DigestiveInfectious

病因:

鸽消化道感染性疾病通常是先在一种病原体感染发病的情况下,而导致的肠道菌群平衡失调,从而继发多病原体混合感染,其中常见的病原体有:

细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其中以球虫(原虫)、沙门氏菌(致病菌)致病菌、大量病原体侵入或抵抗力减弱时,就产生肠道菌群平衡失调而发病。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是鸽舍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不但病残、死亡率高,且往往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疗程不足而遗留消化不良、肠道吸收不良、长年水结便(肾性多尿)、带菌鸽(舍传染源)等后遗症,并且影响赛鸽体质、体能和赛绩。

传染途径:

直接接触,粪便污染饲料、饮水和用具。

主要症状:

当年幼龄选手鸽最易感染发病。

往往是在通过集训感染,经过潜伏期即开始由个别鸽先行发病,继而传播蔓延到整个鸽舍群体,主要发病症状表现为:

腹泻、水便、绿便、粘液便、后期水节便、脱水、呕吐、食欲不振、嗉囊炎、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发育不良、神怠、精神萎顿、急速消瘦、肉质松软。

三.鸽毛滴虫病Trichomonosis

病因:

鸽毛滴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寄生虫,成鸽毛滴虫感染通常情况不产生明显症状,而幼鸽在初次感染或者成鸽在大量病原体入侵的情况下,以及在机体抵抗力减弱和其他疾病感染发病的情况下,可导致本病从感染状态进入发病状态,并会呈现一种混合感染状态,严重发病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大量的鸽死亡。

鸽毛滴虫对鸽具有极强的先天亲和能力,也就是说鸽子对毛滴虫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免疫抵抗能力,即使是在管理最良好的鸽舍,鸽毛滴虫感染的检出率通常也在80%以上,因而鸽毛滴虫是鸽友平时所应该关心认真对待的疾病且需要定期反复进行清理的鸽原虫类寄生虫病之一。

传染途径:

主要是通过饮水、交吻、哺育鸽乳浆感染。

毛滴虫寄生在鸽子口腔、咽部、食道及嗉囊粘膜层,当鸽子喝水及哺育仔鸽时,便会经由饮水、鸽乳、咽喉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乳雏鸽,导致产生僵鸽,此外,刚破壳落巢的初雏,未及时愈合的脐带创面,也能被毛滴虫局部感染而导致毛滴虫脐带溃疡,继而全身感染而夭折,雏鸽毛滴虫感染也是平时最常见的造成乳雏鸽发育不良而导致淘汰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症状:

感染鸽:

一般轻度感染可无明显症状,常见口咽粘液增多,掰开嘴检查时,可见上颚与咽之间有柱状粘液丝(称粘液柱)。

发病鸽:

遇应激、紧迫、抗病力下降,或其他疾病感染时发病,幼鸽及免疫力低下鸽尤易感染且往往会反复发病,发病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口咽型:

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

起痰,黑鼻,口痰丝,消瘦,懒飞,羽毛松乱粗糙失去原有光泽,体质虚弱,神怠无精打采常闭眼,进食时频频引颈,食量减少,引水增加,排糊状便,黏便,水便,继发球虫感染产生绿便,口咽部见粘液柱,点状或片状淡黄色干酪样结节状溃疡,上盖苔膜样上皮坏死(俗称生癀),轻轻擦可被揩去,揩去后见小红点或片状溃疡,如若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或处理不当也可直接导致死亡。

2.脐型:

多见于乳鸽和雏鸽,临床表现为:

下颌扩大,叫声频频而低吟,脱水而通体干而发红,体有腥臭味,排棕黄色糊状便,脐部收缩不良,形成黄色干酪样溃疡,脐周围触摸有硬块,雏鸽通常发育成僵鸽,或突然死亡。

3.脏型:

往往由脐部、消化道黏膜深部感染进入体引起全身感染,幼鸽表现为:

无神无力,羽毛逆立,毛脏而不整,抓之僵呆而无力,消瘦,肛口积粪,拉稀糊便或绿便,本型死亡率甚高,解剖可见肝脏有黄色干酪状结节样坏死,心包膜,气囊典型的毛滴虫黄色病灶,溃疡。

(注:

鸽毛滴虫感染会产生粘液柱,出现粘液柱却不一定就是毛滴虫感染,不过它提醒应该进行呼吸道清理了)。

四.鸽球虫病Coccidiosis

病因:

球虫为单细胞原虫性寄生虫,是鸽舍中最普遍也是最需要关注的肠道疾病,秋虫通常以小肠为主要寄生肠断,但不是一定都是。

球虫侵入肠壁黏膜后,在粘膜上皮细胞进行繁殖,从而破坏肠壁组织引起下痢,腹泻,且球虫病又往往是伴随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同时发病,如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毛滴虫或流感,正粘病毒,巴拉米哥,副粘病毒,腺病毒等造成混合感染,球虫发病时也可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

赛鸽的球虫感染率为90%-100%左右。

尤其是在高温、潮湿气候闷热环境下,球虫极易滋生繁殖,使鸽舍球虫大肆繁殖,球虫卵密度明显增高,导致大量孢子卵囊被鸽吞入,导致球虫病发病蔓延。

鸽子为球虫的天然寄生宿主,它与鸽毛滴虫所不同的是:

鸽通过少量反复吃进球虫卵囊开始,从而刺激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球虫免疫抗体,使鸽子逐渐产生了对于球虫感染的抵抗力,在体尤其是在肠道形成势均力敌和平共处的平衡状态,并不引起发病。

对于初生雏,它却可以从乳浆中获得母源抗体,除非在新虫种导入的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病,如后随着乳浆供应量的逐渐减少,抗体补充量也相应逐渐减少,雏鸽的易感风险也就逐渐增大。

传染途径:

鸽子吞食一枚球虫卵囊,便可产生250万个裂殖体—250万个球虫,球虫整个生活周期约5天,自球虫卵囊吞入到出现症状鸽子发病约6-7天,球虫生活史极为复杂,鸽子所排出的新鲜球虫卵囊,起初对鸽子并不具有感染力,卵囊暴露于含氧空气中,在20-30摄氏度的一定湿度下,经过18--30小时的发育成为具有感染力的成熟孢子卵囊,孢子卵囊被鸽子吞入后,经过消化液作用将卵囊壳消化,释放出4个子孢子,子孢子由肠隐窝处入侵进入肠粘膜上皮细胞,发育成长成球形的球虫滋养体,球虫滋养体先进行数代无性分裂繁殖,成为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配子体成熟后再进行有性繁殖受精后形成合子,再发育成卵囊从肠壁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症状:

消瘦,水便,粘便,多饮水,无故呕吐,耐持力下降,倦怠,乏力,羽毛失泽,肉质松软,肛门污秽,继而水绿便,下痢,失水,胸肌变暗,失水加重产生“削肉症”,死亡。

但是临床上真正出现血便的并不多见。

轻度感染由于成鸽对球虫已具有相应的免疫抵抗能力,肠道通常情况下都能保持在一种菌群平衡的优势状态之下,即使在球虫感染状态下也可以始终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状态。

但当幼鸽在初次感染,尤其是在气候恶劣饲养条件突然改变或育雏过频,营养不良,强烈应激,艰难赛程,长期紧迫,体力不济,疾病感染的情况下,舍球虫孢子卵囊的密度就会在短期急剧增高,造成鸽子在短期被吞入了大量的具有感染力的卵囊,或新品种球虫的出现导入,最常见的却是在其他病原体侵入机体的情况下,形成球虫混合感染而发病。

五.蛔虫Ascaridia

病因:

属于一种最常见的肠道蠕虫,虫体呈白色或乳白色,虫体长约2-6公分,体圆形粗约1毫米,两端尖,依靠带有吸盘的口器吸附于肠壁,从食糜中吸取营养,雌虫体形明显大于雄虫。

传染途径

每一条雌性蛔虫一生能产卵1千万枚,蛔虫卵的抵抗力极强,在潮湿的环境下可生存160天以上,未受精蛔虫卵不能孵化,受精卵在体外进行孵化,发育成熟后即成为具有感染力虫卵,虫卵被鸽吞入后在肠管孵化成幼虫,经3次蜕变后,即穿过肠壁进入肠血液循环至体循环,然后旅游进入至肺循环-肺泡-气管-咽喉吞入再次进入消化道,通过16天的旅程回到肠管正式落户,继续发育为成虫,进行配对生殖,自感染卵至成虫生活史全程约21天。

主要症状:

蛔虫与鸽争夺营养物质/营养素缺乏/倦怠乏力/飞行能力下降/生长迟滞/消瘦/神经质/肝脏损坏/消化不良/肠道梗塞/腹腔鼓胀/下痢//吐虫/排虫……

六.绦虫Tapeworm

病因:

属于一种大型肠道蠕虫,虫体呈白色或乳白色,体扁呈带状,根据头节口器吸盘不同而分为各种不同种类绦虫。

其身体是由许多体节连接而成,故又称“带虫”或“节虫”,每个体节几乎成正方形,长约2-3毫米,触之能动但不能蠕动,每个体节都有独立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能自体受精产卵。

每个体节中都包含有数千个绦虫卵。

传染途径:

绦虫生活史较特殊,鸽与鸽之间不会互相传染,必须借助于中间宿主,包括蚂蚁、甲虫、蛞蝓(鼻涕虫)、苍蝇、蟑螂、蚱蜢等,这些中间宿主噬食了鸽子排出的绦虫体节后,绦虫卵在这些中间宿主体发育成熟,待等鸽子吞吃了这些中间宿主或他们所排出的粪便即被感染。

鸽子吞吃这些中间宿主的原因或许与某些矿物元素缺乏、饲料蛋白质供应不足等有关,此外尚与鸽子食癖异常和饲料沾染有关。

主要症状:

粪便中时可见有绦虫体节排出,或有时可见肛门有面条状虫体拖出。

鸽子表现:

营养不良,体能赛绩下降,消瘦,神经质,食癖异常,消化不良。

七.体外寄生虫Externaparasites

病因:

鸽子常见体外寄生虫有:

羽虱,鸽蚤,恙虫,吸血壁虱,吸血蝇。

传染途径:

鸽子间相互传染,鸟或人、衣服、用具间接传播带入。

主要症状:

主要对鸽子造成羽毛破坏,吸血而引起贫血、神经质、啄羽不断、夜间跺脚(跺脚症),体能赛绩下降,发育迟缓、消瘦、羽毛断裂、羽毛脱落、羽毛蛀洞、皮屑增多、皮肤红点。

八.病毒感染症(VirusInfectious)

病因:

常见的鸽病毒性疾病主要有:

鸽痘,巴拉米哥,腺病毒,疱疹病毒,病毒感染性疾病不同于其它微生物感染,由于病毒是寄生于机体的细胞,其繁殖依赖于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进行转录增殖,组合成病毒的核酸-DNA是直接整合于机体细胞的基因上,而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尚难以辨别,瞄准病毒感染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一般在出现病毒感染的症状时,其体的病毒已经增殖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若至此时才使用药物来进行抗病毒治疗已经“为时已晚”,病毒一旦入侵机体之后,其首先是摧毁动物及体的免疫防御系统。

病毒感染正因为有以上多种原因的存在,因而使人们对于病毒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至今尚有大量的课题有待于研究攻克。

传染途径:

直接接触,空气(气溶胶),排泄物,饮水污染,饲料污染,人员与鸽舍用具。

主要症状:

鸽痘:

鸽痘病毒引起,潜伏期4-7天,幼鸽多发,皮肤粘膜痘疹、鼻部、喙周、口腔、眼睑周围、肛周、脚趾、裸区、痘疹、吞咽困难、气道阻塞、毛滴虫球虫继发感染、死亡。

巴拉米哥:

副粘病毒引起,又称新城疫,鸽瘟,潜伏期4-7天,眼结合膜炎、厌食、粘绿便、常大量饮水、急性脱水、精神萎顿、斜颈歪头、羽翼下垂、足麻痹、神经麻痹、急性死亡、肾损害;病后长期水节便,终生高度免疫,一般不影响育种。

腺病毒:

腺病毒引起,又称硬嗉囊,幼鸽下痢症,潜伏期3-5天或更长,应激紧迫发病。

呕吐、硬嗉囊、肠炎、大肠杆菌、球虫混合感染、腹泻、脱水、爪凉、体轻、粘绿便、血便、死亡。

疱疹病毒:

鸽疱疹病毒引起,又叫呼吸道感染症,多为病原体混合感染,平时潜伏状态,鸽传染性喉头气管炎、咽喉疱疹、粘膜疱疹、流鼻涕、打喷嚏、黑鼻、黑舌、起痰、口呼吸、呼吸困难、气喘、血痰、喉头炎、肺炎、气囊炎、气道阻塞、死亡。

流感病毒:

正粘病毒引起、鸽流感、潜伏期2-5天,流泪、流涕、喷嚏、呼吸罗音,倦怠、精神萎顿、耸毛、食欲下降、咳嗽、喉头水肿、头面水肿、鼻前窦饱满、黑舌、肌肉发绀、瘫痪、下痢、暴卒。

九.衣原体病ChlamydiosisInfetious

病因:

衣原体病又称饲鸟病、鸟疫、过去又称鹦鹉病、鹦鹉热、俗称单眼伤风,它和支原体病都属于一种介乎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衣原体也有释作“披衣菌”。

传染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此外也能通过呕浆、交吻、排泄物等,污染饲料、饮水、保健砂、器皿、工具等传播;蚊蝇及某些吸血类昆虫、体外寄生虫亦能传播本病。

主要症状:

衣原体病是鸽子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轻度感染鸽可毫无症状,幼龄鸽较成年鸽易感染且发病严重,关棚死翅鸽较家飞鸽发病严重。

其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为:

眼结合膜炎、流泪、眼睑炎、鼻炎;呼吸困难、喉咙咯咯痰声,食欲减退、腹泻、肠炎、体重减轻、腹膜炎、气囊炎、肺炎、心包炎、肝炎、肝脾肿大、死亡、且多数发展成为慢性带菌鸽。

由于本病的病原体很难从鸽舍彻底清除,本病往往易与其它呼吸道疾病相混淆产生继发感染,尤其是与支原体病,如仅依赖于临床症状来进行鉴别诊断还存在一定困难。

十.支原体病MycoplasmosisInfetious

病因:

支原体又译为霉形体,霉浆菌,是一种缺少细胞壁的微小原核微生物,其介乎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传染途径:

直接密切接触,通过气体(气溶胶)交流进行传播,此外也能通过呕浆、交吻、排泄物等、污染饲料、饮水、保健砂、器皿、工具等传播,也可经由其他禽鸟直接接触或者粪便接触而传播导入。

主要症状:

本病潜伏期4-21天,主要症状为流鼻涕、咳嗽、鼻窦炎、(鼻前窦肿胀而饱满);眼结合膜炎、气囊炎、呼吸道罗音、喉咙痰声咯咯、气囊壁增厚、珠状咽喉白点、片状干酪样渗出物、跛行或喜卧巢、跗关节炎、翼关节炎、趾、跖垫肿胀、排白色(尿酸或尿酸盐)绿便;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肝脾肿大、肾肿大、肺炎、输卵管炎、生长停滞。

本病鸽感染的死亡率并不高,其多数死亡于并发症、窒息或继发感染,本病容易与其它呼吸道病相混淆,尤其是与衣原体病,仅靠临床表现鉴别极难。

鸽病常见原因

A.引起鸽子消化道疾病的常见原因:

生理因素环境因素饲料因素水源因素营养失衡原虫因素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免疫因素药物因素中毒因素

紧迫因素肿瘤因素酵母过量

B.引起鸽子呕吐的常见疾病:

腺病毒感染病毒性嗉囊炎硬性嗉囊炎念珠菌病细菌性嗉囊炎

毛滴虫病肠道寄生虫药物、农药、异物(羽毛)吞入中暑食道损伤饮水不洁

C.会引起鸽子嗉囊炎的常见疾病:

鸽毛滴虫病念珠菌病腺病毒感染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饮水不洁

D.会引起鸽子咽喉口腔白点的常见疾病:

鸽毛滴虫病支原体病念珠菌病(鹅口疮)鸽痘病菌性疱疹

E.会引起鸽子流泪、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