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206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docx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清月芬芳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

到,去。

2.劝:

鼓励,奖励;受到鼓励、奖励。

3.课:

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

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

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

游玩,游览;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

7.趣、趋:

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通促,催促。

8.劾:

举报,检举,揭发。

9.白:

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

进谗言,说坏话。

11.害:

嫉妒。

12.闻:

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

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

指斥,指责,驳斥。

14.让:

责备,责怪;谦让,辞让。

15.党:

偏袒,伙同,包庇。

16.矫:

假托,假传。

17.质:

作人质;抵押。

18.次:

临时驻扎(用于军队);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

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

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

因……犯罪或错误,触犯;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

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

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

案件,案情。

监狱:

监管案件。

2.脱:

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

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

只,只是,只要;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

(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

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

别的,其他的,另外的。

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

刚上任、刚到任。

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

辞官。

3.用事:

掌权,主管。

4.视事:

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

办公的地方。

6.逆旅:

旅馆。

7.部曲:

私家军队。

8.祖道:

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

祖,祭祀路神。

9.家人:

平民,老百姓。

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

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

发怒。

12.从子:

侄子。

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

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

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

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通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通促: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

接纳,让……近来;藏。

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

隔阂,矛盾。

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

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

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

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

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

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

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

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

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

征:

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荐、举、引:

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

选拔。

起:

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拜、除、授:

任命,授以官职。

擢、拔:

提升;

主、秉、典:

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知、守,尹:

主管,主持。

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

贬:

降职。

左迁:

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谪:

被流放或被贬职。

罢、免、黜、废:

免官,废弃不用。

放:

驱逐,流放。

出:

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

迁:

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

如:

迁东郡太守。

(《汉书·王尊传》)

徙:

一般的调动官职。

徙王信为楚王。

(《淮阴侯列传》)

调:

调动官职。

调为陇西都尉。

(《汉书·袁盎传》)

调动官职。

再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补:

补充空缺官职。

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汉书·王尊传》

改:

改任官职。

改刑部详覆官。

《宋史·王济传》

出:

京官外调。

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张衡传》)

4.表示兼职:

兼:

兼任。

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领:

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

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晋书·袁乔传》)

判:

高位兼低职。

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宋史·韩琦传》)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署:

代理官职。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后汉书·范雎传》)

权:

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

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

(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

摄、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

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ji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

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执(捉拿)

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甫(才、刚刚)

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

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

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语·越语上》)

主:

掌管。

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

(《文心雕龙·史传》)

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

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

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

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

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

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

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

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

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100个常用的古今异义词

(这里编写的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100个常用词语的古今异义,现在仍然具有的意义没有编录。

A

1、爱——吝啬

异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2、安——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3、北——败北、失败

追亡逐北

4、被——通披

被发行吟泽畔

5、倍——通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本——推究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人欤?

7、比——等到

比及南郡

8、鄙——偏远地区目光短浅

蜀之鄙有二僧

食肉者鄙

9、俾——使

俾入邑庠

10、病——困窘缺点担心责备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人借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也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11、薄——迫近、接近

芳不得薄兮薄雾冥冥

C

12、察——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13、曾——竟

而侯生曾无一言不辞送我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如孀妻弱子

14、诚——确实、实在、的确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5、次——驻扎、停留

秦伯素服郊次

16、除——台阶任命、授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7、存——拜访、看望、慰问

而公子数存之

D

18、殆——几乎、大概

郦远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9、得——能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诚不得已

20、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

短屈原于王

21、度——估计、考虑、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2、多——肯定、赞赏、歌颂

故传天下不足多

G

23、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

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4、故——旧的、以前的、原来的缘故因此、所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既克,公问其故

故木受绳则直

25、固——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6、顾——只是难道

顾吾念之

顾不如蜀鄙之僧

27、鼓——演奏

今王鼓乐于此

28、国——首都、都城地方

去国怀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29、过——拜访、看望

大母过余愿枉车骑过之

H

30、函——盒子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

31、恨——遗憾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32、胡——怎么

田园将芜,胡不归?

33、会——适逢、刚好遇到

会宾客大宴

J

34、疾——痛恨

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

35、既——已经、以后

始皇既没既克,公问其故

36、假——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7、间——间隙、空余时间、偶然暗中、悄悄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小路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侯生乃屏人而间语曰

间至赵矣

38、见——被作第一人称代词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君既若见录

39、就——接近、靠近

金就砺则利

40、厥——其

思厥先祖父

K

41、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42、克——能

克终者盖寡

L

43、类——像

中绘殿阁,类兰若

44、怜——爱惜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5、令——美好

便言多令才

M

46、弥——满更加

弥天大罪

奉之弥繁,侵者愈急

47、靡——没有

靡计不施

N

48、乃——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P

49、畔——通叛

Q

50、期——整

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51、趣——通趋通促

52、请——请允许我拜访、看望约请

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公子闻之,往请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

53、秋——时间

诚危急存亡之秋

54、却——退后、退却

却秦兵三百余里

R

55、让——责备

平原君让魏公子曰

56、如——去、到

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白沙,道海安

S

57、少——责备、批评、嘲笑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58、胜——尽能承受,胜任,禁得起美好的

何可胜道也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59、乘——(辆)兵车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60、适——到刚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

61、示——给……看

请指示王

适得府君书

62、市——买

交广市鲑珍

63、视——比较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64、私——偏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5、属——连缀、连接

衡少善属文

66、数——计算数落、列举罪行几、几个、几次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范增数目项王

67、速——招致

始速祸矣

68、素——白色平素、平时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且相如素贱人素昧平生

69、率——大都、全部

六国互丧,率赂秦欤?

70、爽——差错

无毫发爽

T

71、徒——白白、只是、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为之记徒以吾二人在也

W

72、亡——丢失、遗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以困矣亡羊补牢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73、微——如果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74、委——把……交给

委命下吏

75、唯——希望

唯大王孰(熟)计议之

76、遗——送给

秦遗赵王书曰

77、恶——怎么

天下恶乎定?

X

78、悉——全部、都

悉埋于地

79、咸——全部、都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80、相——表示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帮助、辅助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至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81、向——从前、以前

向吾不为斯役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82、谢——谢罪、道歉谢绝、拒绝告诫、劝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阿母谢媒人闭门谢客

多谢后世人

83、信——确实

闻之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信乎

84、幸——希望皇帝到……去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85、许——多余、左右

一百里许

86、徐——慢

徐趋

87、寻——不久

寻病卒

Y

88、要——通邀

便要还家

89、易——换

请以十五城易璧

90、狱——案子、案件

91、因——沿袭,继续趁机通过,经由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92、遇——对待

然公子遇臣厚

Z

93、再——两次

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4、贼——害、祸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95、识——知道、记得标记

汝识之乎

封识宛然

96、致——表达招致

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97、诸——之、之于

王语暴以好乐,有诸?

投诸渤海之尾

98、族——族灭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9、卒——终于、最终死通猝

卒廷见相如

卒而葬之

卒起不意

100、坐——犯罪因为

王曰:

何坐?

曰:

坐盗。

停车坐爱枫林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