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251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docx

行政领导学简答题

《领导学基础》简答题

1、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

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

    

(1)领导的自然属性产生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其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即任何社会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的标志。

(2)领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即领导的社会属性。

    (3)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2、按照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领导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1)自然式领导

(2)专制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4)专家式领导,也称专家辅佐式领导(5)专家集团式领导。

3、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1)儒家。

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道家。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

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

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

(4)兵家。

兵家以谋略著称。

4、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

(1)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

(2)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3)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5、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1)一条基本线索:

即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

(2)两个研究方向:

一是从研究领导者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6、简述西方领导理论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

(1)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

这主要体现为对政府首脑或领袖素质与行为的研究。

(2)企业领导领域。

西方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普遍认为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他们的领导学著作也往往冠以管理学的专业用语。

 (3)军事领导领域。

这主要体现在对战争中的领导艺术的研究。

7、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贡献

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即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的函数。

此外,这一理论还认为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领导者、被领导者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上。

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使领导具有更强的艺术化色彩,并且使得人们对领导的判断不再局限于道德范畴。

8、简述领导权力的发展过程

(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

(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3)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

 9、简述领导权力的特点

(1)无形性

(2)依附性(3)可塑性(4)对象性(5)强制性(6)目的性(7)交换性(8)垄断性(9)诱惑性。

 10、领导权力与权威是截然不同的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或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

权力与权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相互作用的。

(1)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

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并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

(2)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①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②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③权力与权威的影响时限不同④权力与权威的作用效果不同。

综上所述,领导者只有同时具备法定的权力与个性化的权威,才能实行最佳领导,并取得最好的绩效。

11、简述领导权力的结构

领导权力的结构是指,领导权力的各种构成要素依附于一定的组织机构并且进行有序性活动的过程中构成的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的总称。

(1)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主要包括领导权力主体、领导权力客体和领导权力载体这三种构成要素。

(2)领导权力的动态结构是由领导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赋予领导权力的静态结构以生动的实际内容。

12、简述行使领导权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1)正当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5)权变性原则。

13、简述领导授权需要遵循的原则

(1)适当原则

(2)责任原则(3)可控原则(4)信任原则(5)考绩原则。

1

    14、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特征

(1)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权谋私

(2)权力腐败的主要内容为寻租与造租(3)权力腐败的主客体趋向法人化与集团化(4)权力腐败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5)权力腐败的新形势不断涌现。

    15、简述领导权力腐败的危害

(1)权力腐败直接损害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并可能造成危及根本的合法性危机

(2)权力腐败直接消解了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民主化方面发展的积极力量(3)权力腐败阻碍了行政与经济体制的变革(4)权力腐败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5)权力腐败己经并将继续对经济收人的分配产生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6)权力腐败完全可能造成优秀人才的外流和埋没(7)权力腐败会导致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

16、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领导体制除了具备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这两种根本属性之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1)系统性

(2)根本性(3)全局性(4)稳定性。

    17、简述领导体制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有助于协调各级各类领导机构(3)有助于造就更优秀的领导者(4)有助于建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良性关系(5)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增强领导活动的效率与活力(6)有助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18、简述领导体制的结构

领导体制的组织结构作为领导内部各个基本要素的组合形式及相互关系与联系方式,主要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

直线式、职能式、混合式和矩阵式。

    19、简述领导体制的类型

(1)集权制与分权制

(2)一长制与委员会制(3)完整制与分离制(4)层级制与职能制。

    20、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领导种管理。

    21、简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演变历程

(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

这一阶段就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的阶段

(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

22、简述领导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与生物体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能够通过反馈作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或修复,以维持支持的结构与功能,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

    领导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基本要素为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

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23、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是领导活动中的基本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协调统一又矛盾冲突。

它们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给予认可,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领导者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下属的需求并对下属的需求予以适当的满足;领导者通过经常有效的沟通,与下属分享信息,帮助下属了解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

   

(2)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领导者的决策效能有赖于被领导者执行与实施的程度;领导者权成的大小取决于被领导者心理认同的程度;被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者的命运。

    24、领导环境发展过程依次为适应环境、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因为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三个方面,这三个过程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具有时间上的相继性和逻辑上的继承性。

在实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环境发展的受阻、停滞乃至倒退。

    25、制度性领导环境包含几个层次的含义,它们的关系怎样

制度性领导环境主要包含三层含义:

(1)社会体系性制度,它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体系;

(2)规模法度性制度,即路线或政策性制度;(3)程序准则性制度,即在一定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为准则。

    这些层次含义的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

(1)规模法度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必以社会体系性制度为基础而产生,程序准则性制度必以规模法度性制度为基础而产生,这种因果关系决定了三种制度在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时候会有所差别;

(2)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

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变化速度不同,三者的变化难度依次减小,而变化频率却依次增大;(3)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关系不同,基本的情况是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性制度决定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而程序准则性制度往往需要由行政组织的机构来决定。

    26、文化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它们的关系怎样

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1)物的层面,即物质文化。

它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基础;

(2)精神的文化,或称解释的文化;(3)制度的文化。

它是精神文化转化后的一种表达形式。

   文化的上述三个层次彼此推动、相互影响,在交互渗透中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构成了文化结构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保障,合理的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精神文化是文化结

构的主导,规范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在三个层次文化的互动中,制度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它把人们相互之间及其与自然界之间的现实的物质关系,提升为一种权力意志的精神表现,另一方面,它又选择精神文化的某些部分,具体化为社会行为和组织构建的实践。

因此,制度文化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析粱,它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

27、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

(1)内化功能;

(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28、简述领导素质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质;

(2)道德素质;(3)能力素质;(4)知识素质;(5)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

29、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

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禀赋、智力等等心理因素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

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30、简述领导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

(1)乐观的情绪;

(2)坚强的意志;(3)广泛的兴趣;(4)开朗的性格。

31、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

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如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

     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个人的知识有限,集体的知识就可以全面广泛得多。

还应强调指出的是,学历与实际水平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

因此,在选择领导干部时,除了重视学历之外,还必须注意考察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

     领导群体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

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

智能主要包括:

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领导班子应包括不同智能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32、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

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

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

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

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33、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34、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2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

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

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

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

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

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

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

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

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

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35、简述领导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

(2)社会性;(3)动态性;(4)强制性;(5)扩张性和渗透性;(6)复杂性。

36、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

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

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

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

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

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

    

(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

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

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

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37、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1)目标因素;

(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38、简述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

(1)导向佳;

(2)服务性;(3)感染性;(4)非我性;(5)多重性。

    39、冲突等同与竞争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

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

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40、非正式群体不是因为完成组织任务而是自发产生的,所以领导者不应该承认非正式群体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正式群体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类型。

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领导者不但要对正式群体进行科学的规范和有效的领导,而且要对正式群体中大量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对待非正式群体,领导者首先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承认其客观存在的普遍性,承认其作用和能量对工作的影响,并将其列人管理范围,决不能视而不见或放任自流。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

因此对非正式群体的无知或鸵鸟政策是极其有害的。

41、简要说明决策的特征:

(1)目标性;

(2)预见性;(3)选择性;(4)实施性。

    42、简述领导决策的要素

(1)决策者

(2)决策信息(3)决策目标(4)决策备选方案(5)决策情势(6)决策后果。

    43、如何认识领导决策的公正原则

社会公共利益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的问题。

无论是赢利性的,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在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

比如对于非赢利性的政府组织来讲,就面临着对有限的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即“决策使谁受益”,涉及的是分配公平的问题;而对于以赢利性为目的的企业来讲,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的问题。

比如保护环境、提供安全服务以及保障劳动安全等问题。

社会公正问题既是重要理论问题,又是紧迫的实践问题。

   44、简述德尔斐法的特点:

(1)匿名性;

(2)多轮反馈沟通;(3)预测结果的统计特征。

    45、危机发展的过程阶段:

(1)前兆阶段;

(2)爆发阶段;(3)持平阶段;(4)危机解决阶段。

    46、危机就是突发事故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一说到危机,人们很容易就把它与突发事故或紧急事故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它们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那些能够预防的"危机"都只能称之为问题,只有那些无法预知的、被忽视的、具有颠覆力的意外事故,才算得上真正的危机。

而它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人们的疏忽而酿成的悲剧。

危机是威胁决策者的核心价值或根本利益的,迫使决策者在信息不充分和事态发展高度不确定情况下,需要迅速决策的不利情势的集合。

    47、危机就是机会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这是一种比较绝对的观点,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因素。

就危机而言,危机并不是绝对的坏事,危机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在汉语中,"危机"是"危"与"机"这两个不同词义的组合,"危"具有困难、危险的含义,泛指事件来得突然,事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临界值和既定的阈值,给人以很大压力。

"机"具有机会、时机、契机的含义,指事情变化的枢纽与重要关系的环节。

危机具有双重性,只有抓住时机,危机才是机会。

48、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思想

(1)单纯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无法解释现代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全部原因;

(2)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其成长过程需要消耗各种稀缺的资源,也就是说,需要消耗资本投资;(3)人力投资的结果是将货币资本或财富转换为人的知识和能力形态,使人力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4)人力投资的目的是要获得投资收益。

   49、简述人力资源的特征:

(1)能动性;

(2)增殖性;(3)开发性;(4)时效性;(5)消耗性。

    50、简述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将人只视为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

    

(2)传统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

因此,在人事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比较强调管制、监控等方面的功能;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主体,注重的是塑造组织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态度和发展激励、保障、服务、培训等引导性、开发性的管理功能。

    (3)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智慧才能,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拓潜"的功能。

    51、领导选才的原则

(1)因事择人。

因事择人就是以事业的需要、职位的空缺为出发点,根据职位对人员资格的要求来选拔人才,由此做到以事定职,以职选人,人事相宜;

(2)公开公平。

公开是指在选拔人才时要公告通如、公开进行,并将最终结果晓之于人,并接受群众监督。

公平是指凡具有应聘资格的公民,便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利与机会,而不受其种族、性别、年龄、出身等诸方面的限制;(3)竞争择优。

坚持竞争择优的原则,就是指在公开公平的前提下,让求职者依靠自身的素质进行竞争,用人单位择优选拔人才。

    52、领导用人的特点:

(1)关键性

(2)覆盖性(3)破格性(4)争议性;(5)动态性;(6)准确性。

    53、期望理论对领导者的启示有哪些

(1)要正确认识目标价值;

(2)要重视目标难度设计;(3)要注意目标价值与期望概率两个激励因素的配合使用。

    54、激励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目标激励法;

(2)荣誉激励法;(3)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4)尊重激励法;(5)情感激励法;(6)公平激励法;(7)宣泄激励法;(8)危机激励法;(9)领导行为激励法;(10)正强化训练法;(11)全方位激励法。

    55、现代社会讲究效益,所以领导只用人才,不必养人才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用养并重的原则。

领导者不仅要用才,更要爱才、护才、养才,以避免人才的浪费与搁置,要建立一套完整、配套的人才保护培养制度,以解决人才的后顾之优,为其不断成长与成熟创造条件。

同时,在用才养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潜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使人才辈出而不会后继乏人。

56、简述现代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

(1)时代性;

(2)相对稳定性;(3)能动性。

    57、简述思维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思维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思维对象、思维主体和思维方法是思维活动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要素。

思维对象是思维活动的原材料;思维主体是具有认识能力及相应思维结构的人;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进行加工制作的方式、工具和手段。

在思维活动中,思维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构成了思维主体和思维对象发生联系的中介和桥梁。

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人们的思维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58、如何理解“任何思维方法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辨证统一”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