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269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docx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自考题例

只背红色部分,和后面试卷中的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1)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为革命文艺提出的根本方向,指革命的文艺应当为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服务。

毛泽东说: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科用的。

”因此通常把这一方向概括为工农兵方向.

(2)文艺的大众化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科学地阐释了文艺大众化问题,指出所谓大众化,从根本上说:

“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思想感情上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具有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文艺作品来,而不是象过去某些人所说的只限于语言和形式的通俗化。

(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首先论述了革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要求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他认为,为什么人服务,不仅体现和决定着文艺的性质,而且决定着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解决,比如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文艺工作者的团结问题等等。

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4)文艺的源和流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指出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

他用源和流的关系比喻社会生活与文艺作品的关系,说明文艺作品是第二性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

这一观点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解决文艺源泉问题的结果。

(5)“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

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时指出还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借鉴文艺遗产。

这是因为,遗产的形式、方式、技巧和经验都可以供我们借鉴,以便新的文艺创造更雅致些、细致些、高级些、快速些,这就告诫人们,不能以为社会生活是唯一源泉,就拒绝借鉴遗产。

同时,也不能因为要借鉴遗产,就把过去的文艺作品也当成源泉;正如毛泽东所说,过去的文艺作品是流而不是源。

(6),“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这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文艺是作家头脑反映社会生产的产物,不是对生活的被动照搬摹仿,而是有作家头脑的能动的加工改造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就表现在,文艺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典型;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对社会生活本质作出深刻的揭示,能起到帮助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

说“可以”,因为有作家头脑的能动作用,说“应该’,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生动面深刻地反映生活,以有力地发挥文艺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7)“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活》中论及文艺批评时,讲到作品的好坏究竟是看动机(主观愿望)还是看效果(社会实践)时提出这一原则性的观点。

就是说,我们既不能象唯心论者那样强调动机而否认效果,也不能象机械唯物论者那样强调效果否认动机,而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即把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统一起来。

”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的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社会实践及其效果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

”毛泽东还说:

“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及效果,总结经验,研究方法,在创作上就叫做表现的手法。

真正的好心,必须对于自己工作的缺点错误有完全诚意的自我批评,决心改正这些缺点错误。

”这是我们在文艺批评中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8)“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我们的要求是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时指出:

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所谓‘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的斗争”就是指的要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的倾向,以坚持政治与艺术的统一。

这是社会主义文艺永远应当坚持的原则。

(9)‘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即“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为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提出的方针,即“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这是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为了在竞赛和争论中发展科学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

作为无产阶级发展科学文化的方针,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10)“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这是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论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时对这一关系的精辟概括,“人民需要艺术”,是说文艺属于人民,要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

给人民以教育和启发,使人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

”艺术更需要人民”,是说要教育人民,必须先受教育,从人民群众中吸收营养,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艺术的生命所在。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

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

恩格斯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倾向性的见解,他认为

(1)。

①文学可以而且应该有一定的倾向性’②文学不应有政治的倾向

③应当提倡德国人所说的“倾向小说”④倾向应当鲜明而不能隐蔽

2.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是

(2)提出的。

①毛泽东②列宁⑧恩格斯④斯大林

3.马克思批评拉萨尔“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是指人物

(1)。

①写得太抽象化、概念化②过分强烈地表现了时代精神

③没有直接表达时代的声音④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见解

4.马克思说“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意思是

(2)。

①美感就是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②美感不同于人的实际需要的感觉

③美感只有在富裕的基础上才能产生④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产生美感

5.恩格斯对于未来戏剧的理想中所说的“较大的思想深度与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两者的关系应该是

(2)。

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②前者以后者为基础③平行并列的④相互依存的

6.易卜生的戏剧反映的挪威小资产阶级比起德国的来有天渊之别,这表现在这些人们(3)。

①具有胆怯、狭隘的特殊性格②束手无策,毫无首创能力

③有自己的性格和首创独立精神④有革命的英雄主义的精神

7.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乃是

(1)。

①客观存在的事实②普遍存在的规律

③历史发展的偶然现象④对经济决定作用的否定

8.日月星辰没有经过人类劳动的改造。

不是“人化”的自然,它们(3)。

①不能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②不与人类生活发生联系

③也可以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④只有经过改造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9。

列宁所说的在托尔斯泰的遗产申的“没能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具体说来是指(3)。

①“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主张②清洗过的新宗教

③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④“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

10.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的基本问题有(4)。

①自然的人化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③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④艺术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11.最早系统阐明现实主义人物典型理论的是(4)。

①毛泽东②列宁③马克思④恩格斯

12.“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生活都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滞普遍性。

”这就是说

(2),

①文艺作品描写的生活与实际生活没有必然联系

②文艺作品应该把普通的实际生活典型化

③作家的理想也可以是文艺的源泉之一

④文艺不能描写生活中尚不普遍的事物

13.描写战争的小说,(4)。

①应该引起对战争的恐怖②必然煽动读者的战争狂热

③必然陷入资产阶级和平主义④必须首先区分战争的性质

14.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思想,对于变革时期的文艺等意识形式,应当从物质生活的(3)去解释,

①水平②进程③矛盾④需要

15.列宁指出:

“作为俄国千百万

(2)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

①工人②农民③资产阶级④知识分子

16.恩格斯对“充分的现实主义”提出的主要要求是真实地(3)。

①具体描写事物的细节②刻画典型的人物形象

③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④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17.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基础的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的不同在于(3).

①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②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

③从物质实践来解释观念的东西④意识的一切形式可以用批判来消灭

18.“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一论述见于马克思的(3)。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②《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③《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④《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19.邓小平指出:

“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

(2)”。

①不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②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③善于借鉴优秀的文艺遗产④努力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20.列宁说无产阶级的文学事业应当“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这一说法(4)

①.完全抹煞了文学事业的特殊性,②把文艺看成无足轻重的小零件

③导致了文艺刻板一律的公式化④意在比喻无产阶级文学与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

二,多顶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

1.马克思认为,人的审美能力形成的条件有(35)。

①对自然的理性的直观②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③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④把自然作为满足实际需要的对象

⑤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

2.恩格斯指出经济是归根到底对文艺等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这就是说经济对于文艺是(245)。

①直接决定的因素②最后的决定因素

③唯一的决定因素④通过政治等起作用⑤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

3.保尔.恩斯特评论挪威文学时所犯的错误,是把唯物主义当作了(2345)。

①研究历史的指南②剪裁历史事实的公式

③抽象的原则和教条④机械的唯物主义⑤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

4.人是文艺的对象,正确的观察方法的出发点应当是(25)。

①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的人②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

③一般的具有普遍人性的人④想象和设想出来的人⑤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5.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及的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有(1345)的方式。

①理论②道德③艺术④实践精神⑤宗教

6.恩格斯赞誉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因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245)。

①表现了对贵族阶级的深切同情②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

③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④把贵族写成了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⑤描写了代表人民群众的共和党人的形象

7.马克思指出,某些艺术形式只能在物质生产水平低下的时代才能产生和繁荣,例如(23)。

①诗歌②史诗③神话④舞蹈⑤绘画

8.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就是(24)。

①自然自身的演变②人改造对象世界的结果

③自然物的拟人化,④人类对自然界的再生产⑤理念外化的产物

9.恩格斯说他用来衡量《济金根》的标准包括了(25)。

①哲学的观点②历史的观点③艺术的观点④政治的观点⑤美学的观点

10.《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提出并阐明了(134)等观点和思想。

①“创作自由”②“两种民族文化”③党的出舨物原则④文学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⑤建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文化

11一九一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认为,革命作家(125)。

①要深入到广大的工农群众中去观察生活

②要提高政治素养,把握新生事物

③要代表所有的知识分子并为他们呼吁

④应保持艺术的敏感,避免受政治的影响

⑤要努力直接观察和了解工农创造新生活的斗争

12.列宁认为,俄国无产阶级应该研究托尔斯泰的遗产,因为这些遗产可以使广大人民(124)。

①为消灭沙皇专制制度面奋斗②认识彻底铲除土地私有制的必要性

③努力自我修养以提高道德水准④识破官方教会的虚伪和罪恶

⑤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到来不可避免

13.文艺批评之所以是“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因为它(2345)。

①全部的职能就是批判错误倾向②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

③要有力地影响文艺创作的繁荣④有助于开展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

⑤能够促进文艺思想的发展

14.马克思、恩格斯批评拉萨尔在《济金根》中歪曲了厉史的真实,是指他(123)。

①把路德式的反对派看得高于闵采尔式的反对派

②颂扬了贵族运动和贵族的代表人物

③把农民运动及其代表人物放到了次要地位

④把济金根写成了悲劂性的人物⑥描写了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胡登联络农军的情节

15.邓小平指出,各级党委要领导好文艺工作,应当(1345)。

①不要求文艺从属于临时具体直接的政治任务

②尽量少过问文艺,使之离政治愈远愈好

③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提高创作水平

④同文艺工作者平等交换意见,废止行政命令

⑤对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横加干涉

三、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所说的现实主义甚至可以违背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

2.“美的规律”

3.“要观察,就应该在下面观察”4.“我们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

”.

5.“双百”方针.

四、辨断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下列各题先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翔“X”,并简要说明理由。

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

()

2.进行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马、恩关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思想的论述,对于理解文艺的阶级性有什么意义?

z.恩格斯对文学倾向性的基本见解是怎样的?

3.简述毛泽东在《讲话》中关于如何对待文艺遗产的基本观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马克思关于希腊艺术具有永久魅力的论述,对于文艺创作有什么重要启示?

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2.马、恩在致拉萨尔的信中对人物塑造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

有何现实意义?

试题

(一)答案

三、解释题

1.“我所说的现实主义甚至……”见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认为作家如果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方法,从现实出发去反映生活的真实,就可能违背自己固有的见解而揭示出社会关系的本质,这就肯定了现实主义的能动作用。

2.“美的规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认为,人在生产中能把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结合起来,使产品的形式具有肯定人的本质的内涵,这就体现了美的规律。

3.“要观察……”列宁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要求作家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直接观察他们创造新生活的斗争,才能把握生活的本质和主流,明确指出革命作家要以人民的生活为源泉。

4.“我们不应该为了……”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认为,莎士比亚的创作是现实主义的、是从现实出发去真实地再现社会关系的本质,而席勒则是从观念出发,有概念化、抽象化的缺点,从而明确表达了赞成现实主义的主张。

5.“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中提出的,它是无产阶级为发展科学文化和艺术,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提出的,提倡“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四、判断分析题-

1.正确

审美活动要以主体相应的审美心境为必要的前提,否则不能欣赏对象的美。

忧心忡仲的穷人被日常生计压抑了他的审美感觉,因此对最美的景色也会无动于衷。

2.错误

文艺问题上两条战线的斗争,指的是一方面要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作品,从而在文艺上坚持政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五、简答题

1.这有助于理解文艺的阶级性的复杂性。

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要千万百计向统治阶级灌输,从而影响被统治阶级,在他们的文艺上打上统治思想的烙印。

因此,不应把文艺的阶级性简单化,不仅应从本阶级去认识,还应从不同阶级的相互影响去认识。

2.文学可以有倾向,甚至政治倾向,但应当有正确的、进步的倾向,倾向应当在情节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面不应由作者直接说出,要以对社会关系的真实描写为基础。

3必须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艺遗产,要视其对人民的态度和在历史上的意义而给以不同的历史评价和态度,要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创造新文学的借鉴,但继承和借鉴不能代替创造。

六、论述题、

1.要点:

马克思认为,希腊艺术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是因为真实地再现了人类童年所具有的永不复返的美,而且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把人类童年天性表现得最完美。

这就是说,文艺不仅要真实地再现时代的特征,更要真实地显示出特定时代人们的特殊精神世界,写出人们对人性美好理想的追求。

举例

2.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人物的阶级倾向和时代特征,要通过情节的进程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不仅要写他做什么.更要写出怎样做,使具有丰富具体而鲜明的个性。

要放到现实关系中,特别是在揭示了社会关系本质的背景中去表现人物的本质特征。

其现实意义在于:

人物形象既要有深刻的历史深度,又要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不能概念化、抽象化,真实地描写社会关系,重视对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描绘,以生动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

试题

(二)

一.单项选择

1.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恩格斯特别强调了(4),

①经济对文学艺术的决定作用②经济是决定文艺的唯一因素

③政治是决定文艺的直接因素④经济是最告决定文艺的因素

2.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的作品和学说所反映的是

(2)的时代。

①从十九世纪初到1861年改革以前②从1861年改革到1905年革命之前

③从1861年改革到1917年二月革命之前④从1861年改革到1917年十只革命之前

3.在毛泽东看来,所谓“文艺的大众化”,其实质在于(4).

①文艺的形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②文艺要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

③要把文艺普及工作放到第一位④文艺家与人民大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

4.“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解决。

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就是说(4)。

①党不要过问文艺②作家不必听取他人意见

③要给文艺创作以绝对自由④要尊重艺术生产的特殊规律

5.斯大林认为,对于那些揭露和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的作品

(2)。

①不能允许其出版②应据其总倾向给予评价

③允许出版但要加以批评④应使其成为文艺创作的主流

6.“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一论断体现的是(4)。

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②机械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③对传统“镜子”说的继承④能动的反映论

7.无产阶级的党的出版物的原则的基本内容在于

(1)。

①写作事业应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

⑨提倡不受任何限制的完全自由的写作③全面地为所有的人服务

④努力反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8.从马、恩对“莎士比亚化”的提倡中,可以看到他们在人物塑造问题上的一个重要见解是2。

①人物的思想倾向要鲜明直接地表现出来

②人物的思想倾向要通过情节发展自然流露.

③要写出入物的普遍性以传达时代精神

④人物要理想化而不要概念化

9.我们研究的领域是远离经济领域。

其发展的偶然性愈多,它的曲线就愈是曲折。

如果画出曲线的平均轴线,那末,研究的时间愈长,范围愈广,这轴线就愈是

(2)。

①远离经济发展的轴线②接近经济发展的轴线

③同经济发展的轴线相交错④看不出与经济发展轴线的联系

10.“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

”比如

(1)。

①史诗与神话②史诗与舞蹈

③神话与诗歌④舞蹈与音乐

11.马克思关于艺术是人类头脑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主要肯定了艺术的

(2)。

①社会性质②特殊性质③意识性质④上层建筑性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

(2)。

①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②审美能力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⑧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④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3.“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是

(2)中的观点。

①《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④《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14.恩格斯要求,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应当通过对

(2)的真实描写,来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的乐观主义。

①社会生活②现实关系③人物性格④典型环境

15.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3)。

①人格化②理想化③形象化④个性化

16.在致保尔·恩斯待的信中,恩格斯把挪威小市民同德国小市民相比较,是为了把挪威小市民阶层的

(1)作一定程度的研究。

①特殊性②阶级性③社会性④历史性

17.所谓“充分的现实主义”同一般的现实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1

①真实她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②更加充分具体细节真实③塑造体现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④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倾向

18,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的信中,用黑格尔所说的“这个”来强调的是人物性格的

(2)。

①典型意义②个性描写③时代精神④社会本质

19.马克思指出,人在生产中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这里所说的“内在的尺度”指的是(4)。

①对象的客观尺度②体现对象内在本质的尺度

③人自身的内在本质④体现了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尺度

20.(3)指出:

“无产阶级对于过去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须首先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

①恩格斯②列宁③毛泽东④邓小平

二、多项选择

1.“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这说明(235)。

①音乐只有少数天才才能欣赏

②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③审美能力是感受美的必要条件

④音乐的美依存于有音乐感的耳朵

⑤音乐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2.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想基础的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不同,它是(24)。

①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②始终站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