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500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docx

最新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精品

公安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从警16年来,他一直战斗在灭火抢险的第一线,共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2800余次,抢救群众生命160余次。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7次,受到各级嘉奖16次,先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灭火救援尖兵”荣誉称号,2019、2019连续两年被表彰为“全国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消防部队训练标兵”,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基层标兵、山东省消防总队优秀共产党员,被XX市政府授予“灭火抢险有功个人”、“XX市双拥共建先进个人”,2019年被XX市公安局表彰为首届“十大爱民模范”。

一、赴汤蹈火,灭火救援屡建奇功

面对肆虐的火魔,他英勇无畏,从未退却半步。

1996年8月18日凌晨4时零5分,当奔波劳累了一天的XX市民们还沉睡在梦乡里的时候,一声意想不到的巨响回荡在岛城的夜空。

位于青岛石油公司第一油库孟庄路铁路专用线的槽车油罐爆炸起火。

瞬间,罐内的石脑油急剧燃烧,油火似山洪迸发,汹涌翻滚,汇成了一片火海,节节油罐犹如颗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此时的青岛石油公司第一油库,成了一个随时都可能引起连锁爆炸的火药桶,直接威胁着周边数千居民的生命安危。

危急时刻,时任班长的马刚率领全班人员义无反顾地冲了进去。

凶猛的火焰灼灼逼人,将夜空映得通红。

烈焰灼得面部生疼,浓烟熏得头晕目眩,可他没有后退半步,他的信念只有一个:

灭火,尽快灭火!

保住油罐,才能保住周边数千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怀抱水枪牢牢坚守在离爆炸油罐槽车只有几米远的灭火一线,连续奋战达四个小时之久。

大火扑灭了,而马刚却因呼吸道被严重烧伤当场昏迷,被送入医院抢救。

2019年3月的一天,青岛镇江路科瑞雅洗浴中心发生重大火灾,马刚带领官兵火速赶赴火场。

到达现场时,洗浴中心已被浓烟笼罩,围观群众数百人,现场秩序极为混乱,从火灾现场逃出的一位群众,一把拉住他,焦急的说道:

“里面还有二十多个人没有出来,快救人啊。

”人民群众的生命高于一切。

根据现场情况,马刚同志迅速做了详细的战斗分工,救人灭火同时进行,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困人员,让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

之后,他带领一名班长,组成救人侦察小组,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水枪阵地还没有架设完毕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从洗浴中心西侧正门冲入火场内部进行火情侦察,搜寻被困人员。

火场内部浓烟滚滚,热浪逼人,能见度不足一米,情况极为复杂,包间连着包间,稍有不甚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只能凭着知觉慢慢向前摸索前进,面对装修材料燃烧后散发出的毒气和迎面袭来的阵阵热浪,在呼吸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和战友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丝毫的慌乱,执着着寻找着被困人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空气呼吸器储气已消耗过半,体力也消耗过半,按战斗规程须及时撤退。

但火势仍在蔓延,前进可能意味着伤亡牺牲,撤出就是生还,马刚同志果断命令战士迅速撤出,自己又向内部搜寻侦察。

此时火场内大部分楼板出现坍塌,炽热的高温早已超过人体承受的极限,他顶着熊熊烈火,冒着随时可能被坍塌的楼板砸倒的危险,逐个房间搜寻被困群众,最终在战友们的配合下,成功营救出被困在火场的22名群众。

2019年4月5日,XX市“正大公司”厂房发生特大火灾,20多名员工被困厂房内。

接警赶赴现场后,马刚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随时可能坍塌的碳烤车间内搜寻被困人员,这时车间内钢制建筑结构已经出现大部分坍塌,身边是被火烧的滚烫的钢梁,头顶是随时发生坍塌的钢架,身后是熊熊的烈焰,他没有后退半步,仔细搜索着被困人员。

搜索结束后,马刚同志又带领战士从南侧冷库部位出两支水枪强行深入内攻灭火。

由于南侧没有入口,他带领几名战士冒着高温浓烟利用火钩强行进行破拆,在打开两个入口后浓烟伴着烈火瞬间冲出,他硬是怀抱水枪向前挺进,把烈焰压了下去,进入到库房后温度急剧升高,头顶是不断落下的火苗,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向前一步就多一份生命的危险,而马刚同志没有丝毫退意,坚持向前,因为他知道在冷库的右侧就是整个车间的氨气储罐,一旦火势蔓延危及氨气储罐,后果将不堪设想。

最终,南侧冷库的大火全部被扑灭。

在火灾现场清理过程中,马刚带领官兵继续深入火场寻找遇难者的遗体,他们冒着氨气刺鼻的气味和尸体的异味,与其他参战官兵一点点将压在遇难人员身上的钢板杂物全部清理掉,将已面目全非、支离破碎的遗骸挖出。

特别是在清理风机箱内四具遇难者尸体时,他进入到充满氨气的几平方米的风机箱内,跪在上面,面部几乎和烧焦的尸体贴在一起,手脚并用的把四具烧焦的尸体全部扒了出来。

整个战斗历时60余个小时,他几次换下疲劳的战士,自己却不曾离开过一线火场半步,直到战斗结束,马刚累倒在归队的路上。

二、勇救群众,为群众的安危舍生忘死

“我是消防队员,是人民的消防队员,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得冲在最前面。

”马刚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带领官兵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危急的现场。

他,坦然面对生死,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一次又一次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19年11月9日,青岛水泥厂发生生产事故:

5名正在水泥半成品储罐中清理罐壁结块的工人因工作台塌陷,坠入了米深的罐中,生死未卜。

接到支队救援命令后,马刚迅速带领中队官兵赶赴现场。

时间就是生命。

经现场勘查,马刚迅速做出了利用被困人员自身固定的保险绳绑住被困者向上牵引,同时在罐底放料使矿渣堆面降低的营救方案。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储料塌陷造成严重伤害,他没让中队战士们进罐,只身一人进入罐内反复多次勘查情况实施营救。

很快三名被埋较浅的工人被安全救出。

而最后一名工人被储料埋至脖子处,巨大的压力挤压使他疼痛难忍,感到绝望,要求放弃营救,而此时罐内壁贴附的储料开始松动并出现了滑落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塌方,危险越来越大。

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马刚再一次选择了将危险留给自己,他又一次进入了危机四伏的水泥罐,与被困职工交流,稳定被困工人的情绪,鼓励他坚定信心。

救援人员实施救援一个多小时后,被困工人身体部分失去知觉,渐渐支持不住。

他冒着被掩埋的危险再次一人进入罐中与被困工人对话,防止发生昏迷,并一直陪在被困工人旁边。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被困2个多小时的工人安全救出。

中央电视台对这次救援行动进行了专门报道。

5.汶川地震发生后,接到公安部、省公安厅下达的消防部队紧急驰援灾区的命令后,马刚同志和153名青岛消防官兵第一时间火速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到达灾区后马刚和战友们立即展开救援工作。

他和35名官兵携带沉重的救援器材,冒着不断的余震、塌方、泥石流,徒步强行军17个小时冒死进入震中映秀。

在映秀发电厂展开救援行动。

在营救电厂已被埋三天女工虞锦华时,因埋压位置比较深,营救难度非常大。

虞锦华的弟弟告诉他,姐姐身体极度虚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营救行动在异常艰难的进行着。

从16日开始,余震不断而且越震越强,每小时都会发生几次。

余震发生时,无论是外围支援的战友们还是内部作业的他,都感到大地和整个坍塌的楼房在剧烈晃动。

大量的石块和渣土从废墟顶上掉下,身处废墟深处的他随时都有被再次掩埋的危险,马刚同志不抛弃、不放弃,和战友们经过5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救出被困150小时的虞锦华。

虞锦华的弟弟当场就给马刚下跪,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这一举动,带出了灾区人民对公安消防队员的感恩之情,带出了警民鱼水情深,带出了人民消防队员的神圣责任。

当中央电视台播放青岛消防官兵们在映秀镇营救虞锦华成功的镜头时,青岛的市民们感到无比自豪,纷纷在互联上发表信息说:

“青岛消防,好样的!

马刚,好样的!

”在地震灾区,经过连续96小时的连续战斗,马刚同志和他的战友成功的营救出四名被困群众,而在部队回撤时,他却因脚部受伤严重感染,被直接送进了医院。

三、苦练精兵,不断提高抢险救援本领

做为年轻的特勤大队副大队长,马刚是青岛消防支队有名的业务尖兵,多次在上级组织的业务比武竞赛中夺冠,为支队赢得荣誉。

针对日益复杂严峻的火灾形势,他时刻牢记“练为战”的指导思想,苦心钻研业务理论知识,总结实战经验,创新训练模式,组织实施训练,并担任了全国首个航空消防站空降分队队长。

编写了“直升机低空索降、滑降,机载吊篮救人,直升机超低空水平面救人”等消防航空训练科目教案。

在训练场上他是个“狠”角,他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兵,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一丝不苟,官兵们有时候不理解会报怨,他只回以一句话“过硬的身体和业务素质,是你真正救人保命的根本,在人民群众危难之中最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冲的上、打的赢”,官兵们一听这话,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是打心底里是“服”了。

2019年6月率机降分队成功参与了XX市海上救人空中救援行动,并在实战中积累了直升机救人的经验。

2019年6月,2019年8月成功完成了XX市公安局反恐演习和全国消防地方警力增长现场会的表演任务。

马刚同志认真总结、归纳自己多年的实战经验,将组训理论和练兵实践有机结合,提炼出“431马刚组训法”,即:

四练、三考、一讲评。

四练:

练体能、练技术、练装备、练战法:

三考:

达标考核、晋级考核、定期考核:

一讲评:

训战讲评。

省公安消防总队2019年11月在青岛召开现场会,将“431马刚组训法”在全省消防部队深入推广,为提高基层消防中队组训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马刚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消防队员,但他心中装着人民,无私地奉献、服务人民,他的生命才更有价值、人生才更有意义。

他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消防队员最崇高的誓言:

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保持做人的本分,做尽职尽责的人民警察

XX市XX区XX区,居民居住基础条件较差,远近都知道的“水淹片”。

辖区常住人口1985户,人口5521名,人户分离258户,出租房屋356户,外来人口1000余人。

重点管理人口21名,纳入视线管理人员52名,特点人员25名,特长人员11名。

中等企业7个,门头房3个,商品贸易市场4个,中等娱乐场所8个,中小饭店25家,中小美容美发店21个。

我管辖的社区主要特点有十多:

即老人小孩多;残疾人员多(67人);低保家庭多(118户);外来媳妇多(60余个);酗酒滋事多;居民生活矛盾多;出租房屋多;外来人员多;困难企业多(6个);待建危房多(900余户)。

付出真情,才能赢得民心。

在实际工作中,他转变工作理念,不能简单的为工作而工作,带着责任去工作,带着情感去工作,带着激情去工作,带着事业追求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干好工作,才能让领导满意,才能赢得群众满意,赢得民心。

首先他开展了社情和民意调查,很快获得工作切入点的信息,许多居民反映门牌号码与实际不相符、不统一,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这是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居民的急盼,就是我工作的首选。

随即他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一头扎到社区居民楼院中,夹着派出所大户口簿,每天一身汗水和尘土,逐楼、逐院、逐户进行核对纠错,然后再入户校对小户口簿。

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了600户居民门牌号码规范和统一问题。

这种务实的工作态度,高效的工作效率,认真的工作态度,真诚的工作形象,很快赢得社区居民广泛的认可。

他们说这个新来的警察与以前打过交道的社区民警不太一样,是个办事实在,讲究信用,牵挂民心的警察。

就喜欢我这样没有架子、不打官腔、平易近人的社区民警。

为落实市政法委提出的在居民住宅安装防盗钉工程,确保安装质量,让社区居民满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借助群众逐渐熟悉他,他克服年龄偏大、工作体力消耗大等实际困难,连续加班加点近二个月时间,为800户居民安装了防盗钉,把市政法委提出的“钉子工程”,做成了“民心工程”。

许多居民看到他这么大年纪,整天楼上楼下忙个不停,说他干起活来根本就不象个警察。

一分汗水,一份真情,换来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他用自己的一片真心、真情和汗水,改变了部分群众对警察的偏见。

2019年冬天,他在下社区工作途中,外管区的一群众向我反映,说其它管区有一位80多岁独居老大娘,其住房昨晚被楼上严重漏水,老人目前正在家中害怕发愁,问他管不管,这种危情岂能不管!

工作社区有界定,为民排难无界限。

随即他赶去处理,很快就查明了漏水原因,找来了其居委会人员、居民小组长、漏水住房的房主,现场组织人员帮助老人清理了被水浸泡的物品,并按照老人的要求,向造成漏水责任的房东进行了经济索赔。

直到下午2点多钟他才冒着寒风和细雨离开老人住处。

至今,每当这位老大娘谈起此事,仍非常激动。

诚信为民,才能感动民心。

群众需要时能及时找到,群众求助时能充分信任,群众危难时能第一时间见到,需要群众时能主动提供帮助是我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点;话要说到、事要办到、力要帮到、心要尽到是他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出发点。

入户走访中,他了解到两释人员王某某7年无户口、无身份证,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对公安工作有不满情绪,并准备上访,成为社会隐患。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根据政策,查户口底簿,不到一个月就给他补办了户口簿、身份证并登门送到王某某手中,使他改变了对公安工作的看法,消除了抵触情绪,放弃了上访念头。

他体会到,社区民警在工作中,没有诚信度就没有满意率;没有诚信就没有群众的信任,为民办事不能开“空头支票”;要注重“循环效益”。

答应群众的事情,再忙也要挤时间去做,再难也要想方设法去做,再累也要克服困难去做。

失去诚信就会失去民心。

包容关心,才能获取民心

宣传大道理,交流小道理,包容无道理,尊重人、欣赏人、包容人、理解人、关心人是他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小事做细,实事做实,难事做透,心事做热是他做群众工作的目标。

根据市政法委统一部署,对居民自己安装的外凸超出规定的防护拦,要限期进行改装。

他所在的社区共有36户的防护拦不符合安全要求。

经过说服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35户居民自行改装了防护拦,仅剩大港一路号徐某某家,是他责任区里的唯一“钉子户”。

但他不怕碰钉子,百般刁难,采用藤萝式工作方法终于将其劝服。

可当登门商量改装事宜时,他们提出,平时没有时间,只有星期天。

言下之意,你们警察星期天还能不休息?

当他星期天早上8点钟带着改装人员赶到他家时,他们很惊讶,随即又提出自己购买的防护拦存放在离他们家较远的一个废品收购站里,并说人家星期天休息不上班,不行等几天再改装。

他说收购站的人员我可以帮你联系,到了废品收购站,他们又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说防护拦体积比较大,又压在十几米高的废品堆里面,很难取出来。

他不由分说与废品站人员一起动手,把其防护拦拖了出来。

这时候,他们又提出新问题,说防护拦体积太大,不好往家里拉,等找到合适的运输工具再说吧。

他从附近找来一辆拾荒人员使用的小推车,将其防护拦运到他家。

毅力较量仍在继续,改装到一半时,他们又提出,家境不好,要求改装费用减少,否则就不想再改装了,他当即表示同意,可以酌情考虑。

当下午5点钟完成了该户防护拦改装工程后,竞忘记了一天的工作疲劳,中午饭未吃也未感觉到饥饿。

这件事深深感动了这对老夫妻,主动向他表示了歉意。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做群众思想工作,就象开把锁,光有热情是不够的,更需要是正确把握法、理、情运用适度,要有度量、耐心、真诚和智慧,选择正确的开锁方法是开锁的关键,哪怕是生锈的锁也能打开,开锁的过程往往也是开启民心的过程,改变一人、一户就有可能影响到一群人,一座居民楼。

居民李某,在不明白户口迁移政策的情况下,拿着个人夫妻投靠申请材料找他,要求为其受理夫妻投靠手续。

当他如实告诉她,暂时还不符合有关政策不能受理时,她竞当着我的面把申报材料扔到地上,气愤而去。

半年后,得知她符合申报条件时,他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她,到派出所办理申报手续,她说没有户口材料了,要办我还要到外地去补办。

当他从抽屉里取出她以前扔下的原始材料时,她一下了愣住了,当即眼含泪水,动情的说:

“陈警官,我以前对你不了解,只听其他人说你是一个为人正派、热心帮助群众办事的好警察,我总有点不相信,现在我终于信服了,以前所做实在对不起你。

”不久她的户口申报被批准,专门与她的亲戚,带着礼品到派出所来感谢他。

几年来,他先后为她本人、丈夫、女儿、女婿、外孙等五人办理了户口,使这个特殊家庭(残疾贫困)得到了特别的关爱。

她逢人就说:

“认识陈警官,是我们全家人的福气,我们一家人永远不会忘记他。

细微铺垫,才能渗透民心。

社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尊重群众,尊重规律,通过细微的前期铺垫,将公安工作渗透到群众中。

十法对人:

打击违法人、帮教重点人、监控视线人、规劝麻烦人、发挥特长人、利用特点人、常访知名人、救助贫困人、关注孤寡人、尊重外来人;

八法入户:

防范宣传入户、征求意见入户、排忧解难入户、代办户口入户、监管帮教入户、排查案件入户、法律帮助入户、调处矛盾入户;

八法铺垫:

信息铺垫、信誉铺垫、尊重铺垫、语言铺垫、辐射铺垫、亲情铺垫、家访铺垫、智慧铺垫;

六法渗透:

情感渗透、心理渗透、意识渗透、行为渗透、法理渗透、理念渗透。

通过这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9年4月,大港纬四路二号居民院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居民小组长宋某某当面向他表示,不为别的,就为陈警官平时为群众办那么多实事的份上,他一定要把这个盗窃犯抓住。

结果不到半个月,真的把这个盗窃犯抓住了,受到了区政法委表彰和奖励。

提升魅力,才能留住民心。

干社区工作要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向群众灌输社区管理新理念,使群众明白社区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同时,要通过细致的工作,达到知民之愁,察民所虑,排民所忧,并与群众共同研究解决社区事务,从而使群众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维护社区治安。

他所管社区有118余户居民,享受城市低保补贴,客观形成了人员结构、生活质量、人员素质、家庭矛盾、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给社区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为此他感到,社区居民脱贫,首先要解决精神脱贫。

他逐户工作,灌输社区工作共同管理的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想办法把那些弱势人员从家里拉出来,提供社区平台,发挥这部分群众的作用,消除自卑感,争取赢得社会的尊重。

2019年,率先在全市组建了一支十余人社区低保人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由他亲自制定培训计划,实施讲课,组织考核,持证上岗,统一标志,规范巡逻工作的时间、内容、路线、方法和管理要求。

为了看楼护院,有的巡逻人员患上癌症,也不吭声,带病坚持巡逻,有时连续坚持二个多月执行深夜点到凌晨5点的守候任务,他们毫无怨言,不计报酬。

他们家中都有病人,却都顾不上照顾,一切服从社区治安巡逻工作需要,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受到了上级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用义务巡逻队员的话说,这种转变,一是于对社区工作的重新认识,一是陈警官人格魅力的感染。

为使巡逻队员能够安心社区巡逻工作,他提出一个口号“只要你为社区建设做贡献,社区就不会忘记你”。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从未失信。

每当他们及家人遇到困难,需要社区帮助时,他和社区居委会人员都会主动,以不同的方式送去温暖、送去爱心、送去关怀。

这支巡逻队的建立,既为其他低保人员提供了生活选择的借鉴,又大大减少与化解了社区弱势家庭的生活矛盾,也弥补了社区治安防范力量的不足,实现了“三赢”。

前年,青海路6号合资企业老板王某某,在工作接触中,因对他人格表现表示敬意,专门从东北老家稍回一盒人参送给我,被他当面婉言谢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