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685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资格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格考试试题.docx

《资格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格考试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格考试试题.docx

资格考试试题

资格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培根D.康德

2.实用主义教育学产生于()的美国。

A.18世纪末19世纪初B.20世纪五、六十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3.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制时期的埃及B.原始社会末期的中国C.古代希腊D.奴隶制早期的印度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的学校B.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校C.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D.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

5.欧洲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初等学校是()。

A.行会学校B.文法学校C.教会学校D.导生制学校

6.公立学校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因此公立学校间一般不存在竞争。

这体现了公立学校的()特征。

A.垄断性B.公益性C.非自愿性D.公共性

7.“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

”这是()的观点。

A.华生B.皮亚杰C.杜威D.桑代克

8.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这表现了儿童发展的哪个特点?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个别差异性

9.教师()将是今后教师职业的一个发展方向。

A.专业化B.现代化C.规范化D.制度化

10.我国《教师法》规定初中和高中教师的合格学历分别是()。

A.中师、大专B.大专、本科C.本科、研究生D.大专、研究生

11.“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这是哪位教育家的言论?

()。

A.卢梭B.凯兴斯泰纳C.杜威D.裴斯泰洛齐

12.下列属于社会本位目的论的观点是()。

A.“教育即生长”

B.“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C.“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

D.“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3.一般认为,将美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明确的教育范畴提出来的学者是()。

A.蔡元培B.席勒C.黑格尔D.孙中山

14.下列国家中哪一个国家一直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

A.英国B.德国C.日本D.美国

15.教学进程按照“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做出结论”来安排的教学模式称为()。

A.发现学习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C.设计教学模式D.系统传授知识模式

16.下面哪一条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来的?

()

A.量力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反馈性原则D.主体性原则

17.与班级授课制相对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小组合作教学B.小班教学C.分层教学D.个别教学

18.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称为()。

A.启发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

19.()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教学途径和措施。

A.课堂表扬或批评B.课外辅导C.小组活动D.作业批改和反馈

20.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A.健康的舆论B.共同的目标C.干部队伍D.良好的秩序

21.人数在()以下的团支部可以不设团支部委员。

A.十人B.九人C.八人D.七人

22.罗杰斯在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中提出了“()”的观点。

A.当事人中心B.学生中心C.心理健康中心D.预防中心

23.从学校咨询的历史发展来看,到20世纪七十年代,()成为学校咨询的重要工作内容。

A.决策性指导B.发展性指导C.治疗性指导D.矫正性指导

24.以发现问题为目的的测验称为()。

A.诊断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安置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

25.李小明同学本学期数学期中测验中得了59分(总分为100分),这个分数可以说明以下事实:

()。

A.单就这个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B.小明的数学成绩很差C.小明的数学能力不行D.这次的考题太难

2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A.1986年B.1993年C.1995年D.1996年

27.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由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主要是为了实施教育法和各单行法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换称为()。

A.教育母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28.19世纪下半叶欧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用法律的手段确立义务性的国民教育制度。

这一趋势在教育史上被称作教育的()。

A.制度化B.行政化C.国家化D.学校化

29.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是由()首先提出的。

A.沙塔洛夫B.卢扎诺夫C.赞科夫D.凯洛夫

30.根据布鲁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

A.认知领域、思维领域、动作技能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C.品德领域、智慧领域、身体发展领域D.学科知识领域、个人修养领域、身体素质领域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传统

2.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智育

4.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5.学校咨询与辅导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制度教育学”。

2.简述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3.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4.简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四、论述题(12分)

什么是“知识课程观”?

如何评价这种课程观?

五、案例分析题(14分)

以下是一则课堂教学记录:

课题:

导管功能

教学过程:

老师事先把带叶的枝条插入红色溶液里,放在温暖而有阳光的地方晒几小时。

上课时,将枝条一段一段剪下来,分到学生手里。

他一边讲,一边提问;学生一边剥,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

他们观察到枝条的皮没有变红,中间的髓也没有变红,而是木质部变红了。

学生看了书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木质部里有导管,能输送红色溶液。

有的同学还看到叶子也变红了。

这样,学生就搞清了导管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功能。

请分析这个教学案例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哪条教学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基本要求?

试题2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 )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 )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 )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 )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 )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_____科学。

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__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______。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斯巴达教育和______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______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______。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__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_____与受教育者已有______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_____活动、_____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_____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_____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______、___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广度______、_____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_____与_____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______,安静型与______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____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动机水平______,最有利于激发_____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

动作对象的______,动作进行的______,动作结构的_____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______和_____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

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试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鲁纳  D.柏拉图

  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师说》

  3.普及教育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是一个( )

  A.积极过程  B.能动过程  C.被动过程  D.主动过程

  5.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始于( )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中国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 )

  A.知识  B.知识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说的“学不躐等”体现了( )

  A.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8.教师教育观的核心是( )

  A.质量观  B.素质观  C.教学观  D.学生观

  9.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

  A.政治观点的教育  B.思想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10.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B.开展了班级活动 C.形成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是一种______现象,是______的活动。

  12.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

  13.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和教育。

  1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______,又是教育工作的______。

  15.德育过程与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二者之间是一种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16.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年龄特征表现的是学生身心特征的______性;个别差异表现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______性。

  17.“发现法”的倡导者是______;“掌握学习”的创立者是______。

  18.学校、______、______三结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19.我国的道德核心是______精神,是德育的重点内容;自觉纪律既是教育手段又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以教学为主?

  21.为什么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学生为什么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3分)

2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过程规律。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5.下列哪一项更准确地表达了人的心理过程的内容(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过程 D.个性、情绪、情感和认知过程

  26.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弧  B.反射  C.感应性  D.感受性

  27.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2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以下哪一项( )

  A.知识的感知  B.知识的理解  C.知识的巩固  D.知识的运用

  2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是受下列哪种情绪影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30.下列哪项不是测验量表应具备的条件( )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主试

  31.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是( )

  A.真实坦诚  B.互相接纳  C.自然、适度  D.第一印象

  32.感觉是对( )

  A.直接作用于自己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种反映

  B.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C.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

  D.直接作用于自己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一种反映

  33.人的技能也被称之为( )

  A.天才  B.能力  C.才能  D.熟练

  34.尽管刺激不完整,但人们仍把一个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恒常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3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______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______的过程。

  36.感受性是指人对______的感觉能力。

它是动物心理反映的______形式。

  37.集中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发散思维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8.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______,而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______。

  39,智商是指一个人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比值。

  40.行为疗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41.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______和______。

  42.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有______、原型操作和______。

  43.动机按其持续的时间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七、简答题

  44.影响创造想像的因素有哪些?

  45.简述遗忘规律的内容。

  46.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怎样?

  47.注意的品质特征是什么?

  八、论述题

  48.举例分析制约能力形成发展的条件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B 7.C 8.D 9.D 10.C

  二、填空题

  11.社会 培养人

  12.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3.遗传 环境

  14.出发点 归宿

  15.教育 发展

  16.共 个

  17.布鲁纳 布卢姆

  18.家庭 社会

  19.集体主义 目的

  三、简答题

  20.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是由学校的性质决定的。

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要做到以教学为主,首先要求在时间上,大部分用于教学,使教学有时间上的保证;其次,在内容上,以学书本知识为主,教材吸取人类的科学成果,价值高,有严密的学科体系。

此外,在组织形式上,以课堂教学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当然,以教学为主,并非教学惟一,应注意防止不正确倾向的出现。

  2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1)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育方针及政策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要通过教师来实现;

  (3)教师总是一定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方向。

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对学生的政治态度有着直接影响;

  (4)教师闻道在先,经过专业训练,懂得教育方法,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人。

  2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而决定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同时,学生本身所具备的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特点,也说明学生处于客体地位。

  从另一方面看,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具有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始终是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特点,作为有自觉性和独立性的人,决定了他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23.建立学制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归结起来,主要依据有4点:

  

(1)学制建立首先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科学不发达,不可能出现技术和专业学校。

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才出现了现代学校体系。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学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反映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并为其统治阶级利益服务。

因此,学制在专业设置、入学条件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的确立,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成长经历不同的年龄阶段。

每一阶段,各有其年龄特征。

在确立学制时必须适应这种特征。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每个国家的学制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过程,建立学制时,要吸收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适合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参照和吸收外国学制中有益的经验。

  四、论述题

  24.知、情、意、行,是品德构成的四个要素,对其培养和提高,达到统一和谐发展,是德育过程一个基本规律。

  知即品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行为准则的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和评价,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原因。

  情即品德情感,是指人们伴随着品德认识所出现的爱与恨、喜欢与厌恶等内心情感体验,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意即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行为过程中顽强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作出的反应,是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

  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学生品德的这四个因素,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德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

  25.C 26.B 27.A 28.B 29.B 30.D 31.C 32.D 33.D 34.D

六、填空题

  35.表象 新形象

  36.适宜刺激 初级

  37.求同 求异

  38.生理基础 心理表现

  39.智力年龄 实际年龄

  40.系统脱敏 厌恶疗法

  41.指向性 集中性

  42.原型定向 原型内化

  43.长远动机 暂时动机

七、简答题

  44.

(1)创造性动机。

它是创造想像得以开展的动力。

  

(2)原型激发与联想。

创造想像往往要靠联想来启发人们的思维,进行创造想像。

  (3)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像是一种严密的构思过程。

受思维活动的控制、支配和调节。

  (4)灵感和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