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化学平衡状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6807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2化学平衡状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2化学平衡状态.docx

72化学平衡状态

一、选择题

1.(2014·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某可逆反应aA+bBcC+Q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K≠1),反应热为Q。

保持温度不变,将方程式的书写作如下改变,则Q和K数值的相应变化为(  )

A.写成2aA+2bB2cC,Q值、K值均扩大了一倍

B.写成2aA+2bB2cC,Q值扩大了一倍,K值保持不变

C.写成cCaA+bB,Q值、K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D.写成cCaA+bB,Q值变为原来的相反数,K值变为倒数

解析: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化学计量数有关,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但数值与计量数有关,故AB错误;方程式反过来,反应热数值相等正负号相反,K值互为倒数,C错误,D正确。

答案:

D

2.(2013·重庆卷·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是(  )

A.4个           B.3个

C.2个D.1个

解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得出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然后逐项分析。

反应E(g)+F(s)2G(g)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54.0;由b到83.0%可知转化率是增大的,温度升高,G的体积分数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是吸热的,由此可知f>75.0,故b

915℃、2.0MPa时,G的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为75.0%,设总的物质的量为4mol,则E为1mol,G为3mol,根据反应E(g)+F(s)2G(g)可知:

生成3molG,消耗1.5molE,所以E的转化率为

×100%=60%,②正确。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ΔS>0,③正确。

因为该反应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④正确。

答案:

A

点拨:

知识:

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熵变,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能力:

化学图表问题的解读、分析能力,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试题难度:

较难。

3.(2014·河北省名校名题俱乐部高三研

(二))下列各项反应中,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的是(  )

A.2SO32SO2+O2

B.H2PO

+H2OHPO

+H3O+

C.Fe3++3H2OFe(OH)3+3H+

D.CH3COOH+OH-CH3COO-+H2O

答案:

D

4.(2013·江苏省苏北四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

Ni(s)+4CO(g)Ni(CO)4(g)

已知该反应在25℃、80℃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5×104、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g)、CO(g)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v(正)<v(逆)

C.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

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Ni(CO)4(g),达到新平衡时,CO的百分含量将增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的应用等,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表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A错;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g)、CO(g)浓度均为0.5mol·L-1,

=8>2,则反应逆向进行,即v(正)<v(逆),B正确;恒温恒压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Ar,则原反应体系分压降低,平衡逆向移动,C错;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的Ni(CO)4(g),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则CO的百分含量减小,D错。

答案:

B

5.(201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

PCl3(g)+Cl2(g)PCl5(g)。

有关数据如下:

PCl3(g)

Cl2(g)

PCl5(g)

初始浓度(mol/L)

2.0

1.0

0

平衡浓度(mol/L)

c1

c2

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10min内,v(Cl2)=0.04mol/(L·min)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l2为1.2mol

C.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变大

D.平衡后移走2.0molPCl3和1.0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mol/L

答案:

C

6.(2013·安徽卷·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4(s)+CO(g)MgO(s)+CO2(g)+SO2(g) Δ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解析:

通过题给条件,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分析平衡移动后各量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图像进行判断。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气体的质量增加,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A项正确。

B.方法一:

增大CO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CO2的量虽然增多,但平衡时CO增加的量要比CO2增加的量要多,所以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减小。

方法二:

因为容器的容积不变,增加CO的物质的量,相当于增加了CO的浓度,由于反应物中只有CO为气体,根据“等效平衡”原理,增加CO的物质的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增大压强的过程,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应该减小。

C.增加SO2的浓度,虽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温度没有改变,所以平衡常数K不变。

D.MgSO4是固体,虽然它的质量增加了,但平衡并不发生移动,所以CO的转化率不会因为MgSO4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

A

点拨:

知识:

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平衡移动后各个量的变化关系,平衡常数。

能力:

考查通过对表格和图像的观察,获取有关感性知识,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试题难度:

中等。

7.(2013·江苏省淮安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已知2SO2(g)+O2(g)2SO3(g) ΔH=-akJ·mol-1(a>0)。

恒温恒容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经过2min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放热0.025a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2min内,v(SO2)=0.25mol·L-1·min-1

B.若再充入0.1molSO3,达到平衡后SO3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C.在1min时,c(SO2)+c(SO3)=0.01mol·L-1

D.若恒温恒压下,在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molSO2和0.05molO2,平衡后反应放热小于0.025akJ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计算能力。

A项,在2min内,v(SO2)=0.0025mol·L-1·min-1;B项,“再充入0.1molSO3”等同于“再充入0.1molSO2和0.05molO2”,此时相当于加压,反应物平衡转化率提高,达到平衡后SO3的质量分数增大;C项,根据硫原子守恒,该反应体系中任何时刻都有c(SO2)+c(SO3)=0.01mol·L-1;D项,2SO2(g)+O2(g)2SO3(g)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随着反应正向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减小,而恒温恒压条件下则相当于在原恒温恒容反应体系的基础上加压,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平衡后反应放热大于0.025akJ。

答案:

C

8.(2013·四川卷·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列出平衡三段式,逐项分析。

A.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得在前2min内生成Z为0.08mol,故v(Z)=

=4×10-3mol/(L·min)。

B.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逆)

C.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1.44。

D.因该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和相等,其他条件不变时,再充入0.2molZ,达到平衡时,其作用效果相当于保持Z的物质的量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X的体积分数不变。

答案:

C

点拨:

知识:

反应速率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等效平衡。

能力:

考查考生根据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考查考生对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中各项的理解,在表达式中用到的是各项的平衡浓度而不是物质的量。

试题难度:

中等。

9.(2012·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1molX气体跟amol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Y(g)b(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

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

,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a=1,b=1B.a=2,b=1

C.a=2,b=2D.a=3,b=3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简单计算,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难度中等。

先根据X的转化率为50%列出三段式;

 X(g) + aY(g)bZ(g)

起始:

1molamol0mol

转化:

0.5mol0.5amol0.5bmol

平衡:

0.5mol0.5amol0.5bmol

再根据密度与物质的量成反比,结合三段式,得等式:

(1+a)/(0.5+0.5a+0.5b)=4/3,只有A选项符合该等式。

答案:

A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H2(g)+

X2(g)HX(g)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解析:

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分解率的计算。

设分解率为x

 

H2(g)+

X2(g)HX(g)

始态  0    0   1mol·L-1

平衡态

xmol·L-1 

xmol·L-1 (1-x)mol·L-1

K=

=10

解得x=

≈17%

答案:

B

11.在容积均为500mL的Ⅰ,Ⅱ,Ⅲ三个密闭容器(容器体积恒定不变)中分别充入1molN2和2.5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

N2+3H22NH3 ΔH<0。

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N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H2)=3v(N2)时,可以说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平衡状态

B.在tmin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Ⅱ和Ⅲ

C.在tmin时测得c(N2)Ⅲ=1mol/L,若再向Ⅲ中充入1.5molN2和1molNH3,H2的转化率不变

D.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后,容器Ⅰ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难度较大。

A项,没有指明H2和N2的正逆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错;B项,从图中不能看出N2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故无法说明已达平衡,错;C项,tmin时Ⅲ中的平衡常数为

=4,再充入N2和NH3,此时Q=

=4,平衡不移动,则H2的转化率不变,正确;D项,平衡相对分子质量=总质量÷总物质的量,由质量守恒定律知,总质量不变,该反应为体积缩小的反应,Ⅲ中N2的含量最大,故总物质的量最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错。

答案:

C

12.(2013·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CH4(g)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的ΔH>0

B.压强p1>p2>p3>p4

C.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mol2·L-2

D.压强为p4时,在Y点:

v(正)<v(逆)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A项,由图知,随着温度升高,CH4平衡转化率增大,则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正确;B项,由反应可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CH4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p4>p3>p2>p1,B错;C项,1100℃时CH4转化率为80%,则平衡时CH4、CO2浓度均为0.02mol·L-1,生成的CO、H2均为0.16mol·L-1,故K=

=1.6384(mol2·L-2),C错;D项,Y点未达到平衡,达平衡时CH4转化率会增大,则表明反应仍需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即v(正)>v(逆),D错。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广东卷·31)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3对海水中I-的氧化。

将O3持续通入NaI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

(1)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①I-(aq)+O3(g)===IO-(aq)+O2(g)ΔH1

②IO-(aq)+H+(g)===HOI(aq)ΔH2

③HOI(aq)+I-(aq)+H+(aq)===I2(aq)+H2O(l)Δ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

I2(aq)+I-(aq)I

(aq),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Fe2+对O3氧化I-反应的影响(反应体系如图1),某研究小组测定两组实验中I

浓度和体系pH,结果见图2和下表。

编号

反应物

反应前pH

反应后pH

第1组

O3+I-

5.2

11.0

第2组

O3+I-+Fe2+

5.2

4.1

①第1组实验中,导致反应后pH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的A为________。

由Fe3+生成A的过程能显著提高I-的转化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第2组实验进行18s后,I

浓度下降。

导致下降的直接原因有(双选)________。

A.c(H+)减小

B.c(I-)减小

C.I2(g)不断生成

D.c(Fe3+)增加

(4)据图2,计算3~18s内第2组实验中生成I

的平均反应速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利用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分析及计算,逐步解决问题。

(1)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可得总反应为2I-(aq)+O3(g)+2H+(aq)===I2(aq)+O2(g)+H2O(l),则ΔH=ΔH1+ΔH2+ΔH3。

(2)所给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①第1组实验中,pH升高是因为反应消耗了H+。

②图1中的A为Fe2+,由Fe3+生成Fe2+的过程中,I-被氧化为I2,因此I-的转化率显著提高。

③导致I

浓度下降的原因是c(Fe3+)增加,使c(I-)减小,平衡I2(aq)+I-(aq)I

(aq)逆向移动。

(4)v(I

)=

≈5.5×10-4mol·(L·s)-1。

答案:

(1)O3(g)+2I-(aq)+2H+(aq)===O2(g)+I2(aq)+H2O(l) ΔH1+ΔH2+ΔH3

(2)K=

 (3)①H+被消耗,其浓度降低 ②Fe2+ Fe3+氧化I-生成I2,使I-的转化率显著提高 ③BD (4)反应时间:

18s-3s=15s,I

浓度变化:

11.8×10-3mol·L-1-3.5×10-3mol·L-1=8.3×10-3mol·L-1,v(I

)=

≈5.5×10-4mol·(L·s)-1

点拨:

知识:

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

能力:

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能力。

试题难度:

中等。

14.(2012·广东深圳中高三模拟)300℃时,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2D(g) ΔH=Q,2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molD。

(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已知K300℃”或“<”)。

(2)在2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上述反应从逆反应方向进行,开始时若加入C、D各

mol。

若使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该加入B________mol。

解析:

(1)若温度越高,K越大,则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

(2)生成0.8molD,则反应掉0.4molB,剩余1.6molB,c(B)=1.6mol÷2L=0.8mol·L-1。

v(B)=

=0.1mol·L-1·min-1,由化学计量数知,D的反应速率应为B的2倍,故v(D)=2v(B)=2×0.1mol·L-1·min-1=0.2mol·L-1·min-1。

(3)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故A的转化率不变。

(4)将C、D折算成A、B,则相当加入2molA和2/3molB,容器体积固定,若浓度相同,则说明起始时物质的量相等,故B还应加入2mol-

mol=

mol。

答案:

(1)

 >

(2)0.8mol·L-1 0.2mol·L-1·min-1

(3)不变 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4)4/3

15.(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防止和治理其对环境的污染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g)、1molO2(g)和0.2molSO3(g),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若往容器中再加入2molSO2(g),则重新达到平衡时SO2的总转化率________50%(填“>”“<”或“=”)。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2NO+O2(g) ΔH>0,反应过程中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请回答:

①依曲线A,反应在前3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若曲线A、B分别表示的是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由此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浓度”“压强”“温度”或“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①2N2O5(g)4NO2(g)+O2(g);

②2NO2(g)2NO(g)+O2(g)。

若达平衡时,c(NO2)=0.4mol/L,c(O2)=1.3mol/L,则反应②中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N2O5(g)的起始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mol/L。

解析:

(1)增大二氧化硫的浓度,导致二氧化硫自身转化率减小。

(2)①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前3min氧气浓度增大了0.035mol/L,所以平均反应速率为0.0117mol/(L·min);②从图像变化的趋势来看,B相对于A来说,反应速率增大,NO2浓度减小,所以只可能是温度。

(3)利用反应①和②可以求出当c(NO2)=0.4mol/L,c(O2)=1.3mol/L时,

①2N2O5(g)4NO2(g)+O2(g)

4xx

②2NO2(g)2NO(g)+O2(g)

2y2yy

x+y=1.3mol/L,4x-2y=0.4mol/L,

解得:

x=0.5mol/L,y=0.8mol/L。

所以,反应②中NO2的转化率为80%。

由①反应生成的O2的浓度为0.5mol/L,知N2O5的起始浓度应大于1mol/L。

答案:

(1)< 

(2)①0.0117mol/(L·min) ②温度

(3)8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