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6915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x

广东省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本试卷全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卷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都属于自养生物,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乙是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C.细菌都

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D.图中的“甲→乙”构成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如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固定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

D.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4.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D.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便获得了该兔子能量的10%~20%

5.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

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6.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D.进行A

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以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B.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C.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属于行为信息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9.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10.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指的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

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

1

C.F2基因型的比为1:

2:

1D.测交后的比为1:

1

12.麦穗有芒对无芒为显性,鉴别一株有芒小麦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方法是()

A.杂交B.自交C.测交D.观察性状

13.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

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

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数目必须相等,但I、Ⅱ桶内小球大小可不等

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甲、乙重复3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

14.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15.已知一批胚的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B.1∶2∶1C.3∶5∶1D.4∶4∶1

16.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与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17.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

B.

C.

D.

18.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统计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

B.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1/4。

C.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YYRr和YyRr。

D.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黄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1/6。

19.人类多指基因(T)对手指正常(t)是显性,白化病基因(a)对肤色正常(A)为隐性,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

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几率是()

A.1/8B.1/2C.1/4D.3/8

20.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

A.白眼雄果蝇占1/2B.红眼雌果蝇占1/4

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21.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卵细胞B.精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初级精母细胞

22.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对下图中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②③④⑤

B.③⑤为有丝分裂,分别为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3.某雄性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将该动物的精巢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

A.2N和3NB.N和2N

C.2N、3N和4ND.N、2N和4N

24.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aXb,Y,YB.AXb,aY,Y

C.Xb,aY,YD.aXb,Y,Y

2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A.4种和4种B.2种和1种

C.4种和1种D.2种和2种

26.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和

次级卵母细胞

27.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人类探索基因神秘踪迹历程中,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提出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基因)控制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

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演绎法 ②假说—演绎法 ③假说—演绎法

B.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C.①假说—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假说—演绎法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28.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控制白色。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

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雄果蝇

29.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

30.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谱图。

(设甲病与A、a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B、b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是隐性基因

B.控制乙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C.Ⅲ8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D.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1/4

3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③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④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32.下图是某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碱基互补

C.①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⑨是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片段

33.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B.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C.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

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

34.胰岛B细胞内存在某个DNA分子,已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上G+C占60%,A占24%,则在另一条链上A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比例为(  )

A.60%B.24%C.8%D.16%

3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36.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的DNA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其子代的DNA进行梯度离心,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B.第二次分

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D.亲代的DNA应为⑤

37.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B.配置培养基的成分只适合S型细菌生长和繁殖

C.转化的有效性与提取的DNA纯度密切相关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38.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

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或鸟嘌呤

39.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经测定一个由n

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中,包含了m个基因,则每个基因的平均长度为n/2m个脱氧核苷酸对

C.人体细胞内的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是遗传信息,只能通过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

40.“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

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形成对照

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白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

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

D.将S型细菌的各种因子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培养R型细菌,观察是否发生变化

41.右图为真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

f代表4个核糖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mRNA,b、c、d、e可为多肽

B.最终合成的b、c、d、e在结构上各不相同

C.合成a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D.该图表明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42.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4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D.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

44.DNA一条链的一段碱基排列顺序为“—CTCGAT—”,以其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则此段mRNA决定的氨基酸序列由左至右为(  )

密码子:

CAU为组氨酸;CAG为谷氨酰胺;CUA、CUC为亮氨酸;GUC、GUA为缬氨酸(起始);GAG为谷氨酸;GAU为天冬氨酸。

A.—亮氨酸—天冬氨酸—B.—谷氨酸—亮氨酸—

C.—谷氨酰胺—缬氨酸—D.—缬氨酸—组氨酸—

45.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分析可知(  )

A.基因1和基因2一般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的同一个细胞中

B.图中①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过程需tRNA的协助

C.④⑤过程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血红蛋白结构的不同

D.过程①②③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46.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

A.遗传物质B.tRNA

C.mRNAD.rRNA

47.合成一条含1000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需要转运RNA的个数、信使RNA上的碱基个数和双链DNA上的碱基对数至少依次是(  )

A.1000个,3000个和3000对

B.1000个,3000个和6000对

C.300个,300个和3000对

D.1000个,3000个和1000对

48.经测定,胰腺细胞中酶原颗粒(无活性酶)可达到胰腺细胞自身蛋白质总量的40%,由此可以推测细胞内哪种物质的数量比一般细胞多?

(  )

A.mRNAB.DNAC.基因D.染色体

49.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

A.DNA和信使RNA上B.DNA和转运RNA上

C.信使RNA和转运RNA上D.染色体和基因上

50.右图所示的结构的正确含义是(  )

A.信使RNA的某一片段B.四个密码

C.一个基因分子D.DNA分子的某一片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51.(10分)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进行能量流动研究的结果[单位为×107J/(h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碳元素进入草原群落的途径是    (填图甲中字母)。

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    (大于、小于、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

(2)据图乙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J/(hm2·a),能量从鼠传递到狼的传递效率为     。

(3)据图中的能量值分析,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在该生态系统中,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狼和鼠的气味属于    信息;狼和鼠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信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2.(10分)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鸟的基因型有种,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雌鸟的羽色是。

(3)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父本的基因型为,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

53.(10分)图1中的曲线表示某生物(2n=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中某物质数量的变化。

图2中a、b、c、d、e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图1图2

(1)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__数量变化(每空1分)。

(2)图a~e中与曲线②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细胞a、b、c、d、e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曲线中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

(4)与体细胞相比,a~e细胞中核DNA含量加倍的是________。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10分)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

产生的n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噬菌体

细菌

DNA或核苷酸

32P标记

31P标记

蛋白质或氨基酸

32S标记

35S标记

 

(1)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如果此DNA分子复制3代,则得到的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DNA分子和含31P的DNA分子的比例为    。

 

(2)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连续复制4代,需要环境中提供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为      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32S元素,由此说明__

______;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元素,这是因为。

55.(10分)从克里克的中心法则,到RNA的干扰机制,科学家们不断探索遗传信息的流动的机制。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双链RNAmRNA

RNA的一条链位通过碱基配对把复合mRNA被切断毁掉,

于RISC复合体上体连接到mRNA链上蛋白质不能合成

RNAi机理

DicerRISCRISC

Dicer只与双链RNA结合,把

双链RNA切割成较小的片段

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发现了RNA干扰现象(RNAi),他们认为:

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

Dicer能特异识别双链RNA,以ATP依赖方式切割由外源导入或者由转基因、病毒感染等各种方式引入的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

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

 

(1)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指出的遗传信息传递路径包括(请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后来R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中又发现了、信息传递路径。

根据RNAi机理,RNAi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的 过程受阻。

(2)通过Dicer切割形成的SiRNA使基因“沉默”的条件是SiRNA上有  

的碱基序列。

(3)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若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请根据所学知识作出两种合理的解释:

①         ;

        。

广东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上)高二级模块考试·理科生物

答案及说明

1-5BCDCC6-10DBCCB11-15BBCBA16-20BADBC21-25CDDDB26-30DCBDD31-35BCDCD36-40ABDAD41-45BCDBB46-50CAAAD

51.(10分)

(1)a 大于 抵抗力

(2)2.5×1011 3%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化学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2.(10分)

(1)6;是

(2)

黑色;灰色

(3)AaZbW;AaZBZb;3:

3:

2

53.(10分)

(1)有丝 染色体 

(2)e、b 

(3)a、d、e ④⑤⑥

(4)a、d、e 

(5)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54.(10分)

(1)31P 32P 1∶4(3分)

(2)15×(a/2-m)(2分)

(3)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 35S,子代噬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