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7006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docx

届高考生物专题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三设计酶的相关实验

»—、“对照实验法”设计酶的相关实验

应用1:

“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催化作用典例1.食虫植物是一种会捕获并消化动物的植物,为了验证其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

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适宜温度的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试管1、2中加入适量

双缩脲试剂,试管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加分泌液加水

1

2

蛋白液」

加分涪液加水

3

4

■爱白块』

>

 

实釜①

实翰②

A.如果试管1中出现紫色反应,即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B.实验②的观测指标能证明分泌液中有蛋白酶

C.由试管2、3构成的对照实验,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D.实验①是对照组、实验②为实验组,两组一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解析】试管1中蛋白液没有分解的话也会出现紫色反应,A错误;实验②中如果蛋白块变

小的话,说明分泌物中含有蛋白酶,B正确;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由四支试管构成的实验得出实验结论,C错误;试管1和2形成对照,试管3和4形成对照,实验①和实验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不能形成对照,D错误。

【答案】B

应用2:

“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高效性

典例2.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表所示。

试管

组别

实验处理

加入3%HO(mL)

温度

加入试剂

试管1

2

常温

/

试管2

2

90C

/

试管3:

2

:

常温

2滴3.5%FeCl3溶液

试管4

2

常温

2滴20%肝脏研磨液

对该实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上表的实验处理中,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两个自变量

B.试管2中因为没有加入任何试剂,所以应为空白对照组

C.若试管4和试管1组成对照实验,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D.若要研究酶的高效性,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试管4和试管3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二者均是自变量,其他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等为无关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

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由此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因此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

应用3:

“对比实验法”探究酶的专一性

典例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

淀粉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出现砖红色沉淀

乙组:

蔗糖溶液+新鲜唾液t加入斐林试剂t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丙组:

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T加入斐林试剂T?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B.三组实验都应该在37C条件下进行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检测

【解析】因为蔗糖被蔗糖酶催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有还原性,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

色沉淀,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必须水浴加热至50~65C,B错误;唾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

粉,不能水解蔗糖,蔗糖酶才能水解蔗糖,故该实验能验证酶的专一性,C正确;如用碘液

代替斐林试剂,则三个组都不会出现蓝色,无法检测,D错误。

【答案】C

应用4:

“梯度法”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或pH)

55C。

下表是他为此进行的验证实验,

典例4.小张查阅资料得知,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但因各组结果相同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以下改进措施中可行的是()

试管

实验温度

3%淀粉溶液

2%a-淀粉酶溶液

1min后碘液检测

1

50C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2

55C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3

60C

2mL

1mL

溶液呈棕黄色

注:

溶液呈棕黄色即表示没有检测出淀粉。

A.将实验温度改为0C、55C、100C

B.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1mL

C.将a-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

D.将碘液改为斐林试剂

【解析】各组实验温度下实验结果溶液均呈棕黄色,说明淀粉均被分解完毕,反应速度过快。

证明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55C,可将实验温度改为0C、55C、100C,0C和100C温度下,a-淀粉酶变性失活,反应后溶液均为蓝色,A正确;将淀粉溶液体积改为1mL,

反应会更快的完成,B错误;将a-淀粉酶溶液浓度改为1%可减慢反应,但不确定1min后0C和55C下淀粉是否会有剩余,C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斐林试剂使用时需

要加热,会改变自变量,D错误。

【答案】A

卜二、对点增分集训

1.关于探究酶特性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为底物

B.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

C.若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D.若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液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

【解析】若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值,因变量是酶活性,应该选择

过氧化氢做底物,A错误;酶的高效性是和无机催化剂相对而言的,因此如果探究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可选择无机催化剂作为对照,B正确;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会

改变反应的温度,因此如果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选择碘液检测实验结果,C错误;

因为蔗糖是否发生水解,都不与碘液反应,因此如果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专一

性,不能用碘液检测实验结果,D错误。

【答案】B

2•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相关表述有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相关实验

A

酶催化具有咼效性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H202分解可用带火星卫生香复燃程度为观察指标

B

酶催化具有专一性

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用碘液检测淀粉和蔗糖是否

被水解

C

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

可用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温度,无关变量为PH

淀粉酶的量等,可用碘液检测

D

pH影响酶的催化活性

可用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因变量为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解析】验证酶催化具有高效性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自变量是过氧化

氢酶、Fe3+,因变量是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燃烧的猛烈程度表示或气泡产生速度表示,A

正确;验证酶催化具有专一性可通过比较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自变量是淀粉、蔗糖,因变量是加斐林试剂水浴,有无砖红色(沉淀)出现,不能用碘液检测,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水解,B错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60C热水、沸水、

冰块),无关变量为PH淀粉酶的量等,因变量是加碘后溶液颜色的变化,C正确;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不同pH处理过氧化氢酶,观察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变化,D正确。

【答案】B

3•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3%±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下列有关结论的描述中,从表中找不到实验依据的一项是

方法

观察结果

1

常温下自然分解

氧气泡少而小

2

常温下加入Fe3+

氧气泡稍多而小

3

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极多而大:

4

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

氧气泡少而小

A.酶的作用条件温和B•酶变性后就失活

C.酶有专一性D.酶有高效性

【解析】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均能催化过氧化氢水解产生水和

氧气。

比较1、3组的观察结果,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产生量远远多于自然分解,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A错误;3、4组对比,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氧气泡少而小,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B错误;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

而该实验只涉及

的化学反应,若证明酶的专一性,自变量应是酶的种类不同或底物的不同,

一种过氧化氢酶和一种过氧化氢底物,因而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C正确;2、3组对比,

加入鲜肝提取液的一组氧气泡的产生量明显高于加入Fe3+的一组,说明酶有高效性,D错误。

【答案】C

4.下列实验设计的思路,正确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用碘液检测可验证酶的专一性

B.用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FeCb溶液催化HQ水解可研究酶的高效性

C.进行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水解实验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D.胃蛋白酶在pH为3、7、11的溶液中水解蛋清可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解析】碘液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所以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的实验应该用斐林

试剂检测,A错误;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含有淀粉酶,属于生物催化剂,FeCb溶液属于无机

催化剂,两者对比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正确;过氧化氢的分解受温度的影

C错误;胃蛋白酶

响,所以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Q水解实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的适宜pH为2左右,所以设计的pH取值不合理,D错误。

【答案】B

5.下图新鲜土豆片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不正确的是(

 

A.量筒中短时间内有大量气体产生,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量筒中最终生成的气体量不变

说明化学反应速

A正确;新鲜土豆

【解析】根据图示装置,新鲜土豆片提供过氧化氢酶。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

率快,由此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过氧化氢酶,

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目,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

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B正确;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HQ)已经

消耗完,C错误;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量筒中由于底物没有增加,所以最终生成的气体量不变,D正确。

【答案】C

6•下表所示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

试管

纤维素悬液(mL)

2

2

2

纤维素酶液(mL)

1

1

1

反应温度(C)

30

40

50

斐林试剂(mL)

2

2

2

砖红色深浅

++

+++

+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及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是还原糖的生成量

C.纤维素被水解成了还原糖

D.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为40C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从表

格中处理的方法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检测还原糖的生成量。

该实验只设置了三个温度,

40C下酶的活性相对较高,但不能说明40C就是该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D错误。

【答案】D

7.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实验编号

探梵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A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胸溶液可洛性淀粉溶液谀液

C

pH对酝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融液

D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淙粉酶溶液町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解析】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可以利用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正确;根据酶的专一性,蔗糖酶不能使淀粉水解,C错误;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因此不能用淀粉作为底物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

【答案】B

&某同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与酶有关的实验研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专一性

B.该装置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滤纸片进入烧杯液面到浮出液面的时间(t3-t1)来表示

【解析】不同滤纸上分别附有等量过氧化氢酶、Fe3+,可用于探究酶的高效性,A错误;由

于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也会分解,所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过氧化氢为实验对象,即该装置不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

的自变量是pH,若将装置中的过氧化氢溶液设置成不同pH,该装置能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

的影响,C错误;酶促反应在酶与底物接触时开始,其速率可用滤纸片从进入液面之时到浮出液面的时间(即t3-t1)来表示,D正确。

【答案】D

9•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1

3

1cm瘦肉块+4mL蒸馏水

37C水浴;pH=1.5

2

3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37C水浴;pH=8

3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4

3

1cm瘦肉块+4mL胃蛋白酶

0C水浴;pH=1.5

内瘦肉块的体积变化。

(4)1、2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一致,则温度为无关变量。

【答案】

(1)37C水浴;pH=1.5

(2)pH探究pH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3)相同时间内瘦肉块的体积变化(或记录瘦肉块消失所用的时间)

(4)无关

10.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

为了研究酶之间的

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试管号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mL

淀粉酶溶液

2mL

2mL

淀粉酶+蛋白酶(等量混

合)

4mL

4mL

蒸馏水

2mL

2mL

碘液

2滴

2滴

双缩脲试剂

2mL

2mL

预期颜色变化

不变蓝

紫色

(1)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

b.

(2)请简述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3)实验过程中,

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4)①处

预期的颜色变化为,理由

【解析】

(1)该实验运用了碘液和双缩脲试剂,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

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在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A

液1mL,摇匀;再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最后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3)在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即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因此

为了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相同,防止液体体积的差异影响对颜色的观察,在实验过程中,

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mL的蒸馏水。

(4)试管3中同时加入了淀粉酶和蛋白酶,由于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就是蛋白质,因此淀粉酶被蛋白酶分解,淀粉没有被水解,因此淀粉遇碘变蓝,即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蓝色。

【答案】

(1)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液4滴,

(2)先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向试管中注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最后观察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3)保证各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相同,防止液体体积的差异影响对颜色的观察

(4)蓝色淀粉酶被蛋白酶分解,淀粉没有被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