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7226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docx

山东省恒台一中届高三上学期检测语文试题doc

恒台一中

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检测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部分

1.下列各项中读音、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缜密zhěn铩羽shā开门缉盗唉声叹气

B.俯瞰kàn酾shī酒震古烁今脍炙人口

C.僭越zèn梦魇yǎn头昏脑胀陨身不恤

D.拎līng起胡诌zhōu销声匿迹戮力同心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2)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__新水源,采取人力、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办法,昼夜抗旱灌水。

(3)__发展得这样快,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加倍工作,才不至于落后啊!

A.清静开拓时势

B.清净开辟时势

C.清净开辟时事

D.清静开拓时事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2008年12月9日,浙江省财政厅会议室,《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联合课题立题会在此召开。

B.辛弃疾的《青玉案》描写的是市民元夕观灯(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的情景。

C.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D.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陈景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不仅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更值得今天每一个人学习。

B.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许多发达国家曾为此付出过社会伦理道德几乎崩溃的惨重代价。

C.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

D.药物极易被机体吸收,从而克服了中药吸收慢、见效慢,这是中药配方的最大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高崧墓志与《兰亭序》

日前,南京东郊东晋名臣高崧墓葬有重大发现,其中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重新引发了60年代就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辩的话题。

这两方楷书实证资料,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东晋名臣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

日前发掘的高崧墓中出土的两方墓志,上书“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

墓中还出土了铜砚、墨等书写用具,说明书法在当时已比较流行。

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

在与高崧同时代的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最为著名,因而,《兰亭序》的真伪之争也最令人关注。

据史载,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42位朋友到山清水秀的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市郊),饮酒赋诗26首,最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了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字字精妙。

王羲之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十分珍惜,并作为传家之宝,直传到七世孙智永禅师的弟子辨才手里时,那已经是唐代了。

唐太宗得到后,十分高兴,让人临摹了多本,分别赐给太子、诸王、近臣,从此《兰亭序》摹本散落人间,而真本则被唐太宗殉葬昭陵。

这就是《兰亭序》的传说。

首次对王羲之《兰亭序》提出质疑的是著名学者郭沫若。

他根据当时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推断晋代根本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特别是王兴之是王羲之的族亲,可见,《兰亭序》应属伪作,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为真迹摹本,也值得怀疑。

但这一观点引起了南京著名书法家高二适的反对,他认为现存《兰亭序》应为王羲之真迹摹本,不仅因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可证明楷书字体在六朝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

由于高二适的声望远不及郭沫若,观点不能发表,高老就把文章交给他的老师、国学大师章士钊,章士钊又呈给毛泽东主席。

毛主席还专门作了批示: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这场学术争论影响很大,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郭沫若说:

“还是以后等考古发现吧!

今天,东晋高崧墓志的出土,为《兰亭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句号。

6.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南京东郊东晋名臣高崧墓葬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考古价值的一项是()

A.重新引发了60年代就王羲之《兰亭序》真伪之辩的话题。

B.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

C.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

D.高崧墓葬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证明高崧与王羲之生活在同一时代。

7.下列有关出土的书法作品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志书“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可以推断晋代已经有楷书、行草,《兰亭序》应属真作。

B.郭沫若依据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就推导出现存王羲之草书不是真迹摹本。

C.高二适认为现存《兰亭序》应为王羲之真迹摹本,不仅因为当时就有楷书、行书的记载、传说和故事,而且流传至今的许多碑贴摹本也可证明楷书字体在六朝已经形成,并趋向成熟。

D.郭沫若认为对“现存王羲之草书是否真迹摹本”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东晋名臣高崧墓中出土的铜砚、墨等书写用具,说明书法在当时已比较流行,但不能据此完全断定《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

B.《兰亭序》的真伪之争最令人关注,是因为毛主席专门作了批示: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C.《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因为东晋高崧墓志的出土证明其为真迹。

D.由于高二适的声望远不及郭沫若,观点不能发表,所以大家都认可了郭沫若的观点。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权,字仲谋。

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

“孝廉,此宁哭时邪?

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

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

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

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

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

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

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

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

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

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

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

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

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②濡须坞:

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哭未及息息:

停止

B.领会稽太守领:

兼任

C.公烧其余船引退引:

D.此宁哭时邪宁:

难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而曹公已临其境

B.以为阳羡长因传权旨,为陈成败

C.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表子琮举众以降

D.使丞之郡行文书事惟瑜、肃执拒之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

①策薨,以事授权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用对待师傅之礼事奉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B.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

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

看到孙权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又在濡须之战中取得胜利。

卷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2分)

②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4分)

③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

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

(4分)

答:

(2)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

(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个小题)(6分)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天高地迥,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王勃《滕王阁序》)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苏洵《六国论》)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五、(12分)

16.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

要求:

语言简洁,态度鲜明,不超过50字。

(6分)

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薄。

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答:

17.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出“粉丝”的主要特点,不超过20个字。

(3分)

如今的图书出版界,许多当红作家或学者都拥有数量极大的“粉丝”。

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为“乙醚”,钱文忠的粉丝自称为“潜艇”,于丹的粉丝自称为“鱼丸”。

他们的新书发布和签售受到各自粉丝的追捧,短时间内就能售出二三千本。

难怪有人说,今天的大众阅读已成为“粉丝阅读”。

答:

18.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写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不超过50字)(3分)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

"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猪听了回答道:

"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

答:

六、选考题(18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

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

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

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栻,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

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

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9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

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

也是9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会面。

他要和张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

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

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

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记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

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00年前的中国。

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

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

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

郁悒以终。

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

然而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

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

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

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

可是我知道,这屋瓦回廊,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

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

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

沿着小径来到百轩泉,历代山长的住所。

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

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

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

刘珙是什么人呢?

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

桧怒,风言者逐之"。

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

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

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9.开头一段写海德堡"哲学家小径"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0.作者在第8段中提到的“不灭的抗争力量”指的是什么?

请加以说明。

(2分)

 

21.综观全文,作者在回顾岳麓书院的兴衰历史时,表达出了哪些看法?

(6分)

 

22.最后一段写道: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

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

(1)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4分)

(2)"最深邃的起点"指的是什么?

(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调查,完成19—22题。

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

邢佰英

这些天,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

但是,一纸喜报换来的并不都是如愿以偿的笑脸。

6月19日夜,山西省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原因是他“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

8天之后,同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因为女儿的高考分数达到了二本录取分数线,自己又无力凑够学费,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南官庄村农民李海明在家中上吊自尽。

为何悲剧总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

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如何?

他们更需要哪些帮助?

5月10日—6月20日,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北京锐智阳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高考贫困生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

本次调查覆盖北京、安徽、湖南、广西、云南、山西、四川等11个省(区、市)的16所高中,共回收贫困高考生问卷322份,高中教师和校领导问卷89份。

调查显示,82.3%的贫困高考生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支出大。

平均每年每个贫困高考生家庭的子女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平均家庭总收入(4756元),超过2/3的家庭入不敷出,有81.0%的家庭总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

在农村,因子女教育花费大而造成家庭致贫、返贫的事早巳不是新闻了。

江西省赣州市某村的一名考生家长说,以前指望孩子通过读书跳出农门,现在发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费一路看涨,不少家庭供到半路,就揭不开锅了。

村里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在调查涉及的地区中,贫困生约占32.7%,西部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品学兼优者占52.2%。

调查发现,11.5%的贫困生在高中期间曾经辍学,12.7%的人囚交不起学费可能放弃上大学。

调查中,62.8%的高中教师认为,能否支付大学第一年学费往往决定着贫困生能否圆大学梦。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六成贫困高考生表示自己不能凑齐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82.5%的贫困生认为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80.3%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可以改变命运。

“我听说大学里有助学贷款,还有奖学金。

我先贷款,再挣奖学金,假期还能想办法打工赚钱。

”家住沂蒙山区的张慧今年9月就要成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了,头一年的5000元学费是父母东拼西凑筹集的。

对于未来,她充满了信心:

“已经考上了,再难都要熬过去,往后就能替家里分忧了。

和张慧一样,由学校提供的助学贷款已经被33.8%的贫困高考生认为是最有效的资助方式。

相比之下,最贫困的那部分人(25.5%),明显对社会经济资助更为渴望。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助学贷款的总量,但却无法满足同样逐年增长的贷款需求。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8月,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约1562万人,其中贫困大学生奶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

截至2005年12月底,在全部大学生中,获得助学贷款者的比例仅占14.6%。

这说明,约有178万贫困大学生未能取得助学贷款。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人是主动放弃贷款和社会资助的。

家住安徽省固镇县马林村洪庄、就读于固镇一中高三(10)班的张莹莹在调查中说:

“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我会尽量靠自己的能力和亲戚的支持完成学业的。

面对上大学后将面临的经济困难,94.7%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后将争取获得奖学金”,88.2%的人“希望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收入来补贴生活费”。

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大学期间要省吃俭用甚至假期不回家,以降低生活开支。

19.结合文中调查,简要概括高考贫困生的生活状况。

(4分)

 

20.文章开头的悲剧令人痛心,结合全文分析,如何避免悲剧在收获的季节里重演?

(4分)

 

21.本文在新闻调查情况的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

(4分)

 

22.调查中有位同学说“不想申请社会资助是不想被别人看不起”,高考贫困生该如何消除这种想法,社会该为此做点什么?

(6分)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南极的企鹅是种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可以在水中游嬉,也能在陆上行走。

然而,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它们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

  在将要上岸之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也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U形线。

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请以“沉潜”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

1.B(A开门揖盗C僭越jiàn殒身不恤D拎līn起)

2.B清静:

多指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

没有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开拓:

除了“开辟”义,还有“采掘前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的意思。

开辟:

打通,开拓。

但多和表抽象义的词语搭配,如开辟“航线、未来”等。

3.AB句中“慷慨解囊”用在支援人家,为别人排忧解难上,语境错误。

C句中的“弹冠相庆”是贬义词,感情色彩用错了。

D句的“磨洋工”指的是出工不出力,意思理解错误了。

4.DA.课题不同于课本、教材,不能用书名号;书名号可改为引号,原来的引号改为单引号。

B.括号内的内容说明的是元夕,故应紧挨元夕放在后面。

C“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中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隔开。

5.BA“不仅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的主语是“精神”,应改为“不仅值得每个科技工作者学习和借鉴”;C一面对两面;D成分残缺,“克服”缺少宾语“弊端”“弊病”等一类的词。

二、

6.D(“高崧墓葬出土的两方珍贵的楷书字体砖质墓志,证明高崧与王羲之生活在同一时代”牵强附会)

7.B(应该为“郭沫若依据60年代南京出土的东晋王兴之夫妇、谢鲲等墓志均为隶书字体这一事实,推断晋代没有成熟的楷书、行草,特别是王兴之是王羲之的族亲,……”)

8.A(根据原文,B、C、D因果关系不成立)

三、

9.C(引,退)

10.A(而:

但是;为:

做,担任/介词,给;以:

介词,用、凭借/连词,相当于“而”;之:

到达/助词,的)

11.D(①是权力交接,③是张昭所为,④是说曹操)

12.A(文中只说对张昭以师傅之礼)

13.

(1)郡里推荐他为孝廉,州里推举他为茂才(秀才)。

注:

“察”“举”译对各得1分。

(2)(您)竟然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