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376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docx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2、力:

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条件,同一直线二力合成,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3、密度

 

4、压强:

,包括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

 

5、浮力

 

6、简单机械:

包括杠杆、滑轮、功、功率。

 

7、光:

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

 

8、热学:

包括温度、内能

 

9、电路的串联并联、电能、电功

 

10、磁场、磁场中的力、感应电流

 

11、能量和能

 

二、高中物理知识概览

 

高中物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个部分。

 

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

比如说我们要研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是什么原理。

再如,我们要研究要用多大速度把一个物体抛出地球去,能成为一颗人造卫星?

 

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

 

电学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

重点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

初中电学假定电源两极电压是不变的;高中电学认为电源两极电压是变化的。

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更深更广,由定性分析变为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转变

 

(一)概念性转变

 

1.从标量到矢量的转变。

从标量到矢量的转变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初中我们只会代数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2.速度的概念,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因此,初中学习的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率。

 

3.从速度到加速度的引入。

从位移、时间到速度的建立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我们容易接受这些内容。

从速度到加速度是对运动描述的第二个阶梯,面对这一阶梯我们必须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首先遇到的困难在于对加速度意义的理解,开始时我们往往认为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这就把加速度和速度的改变量混淆起来。

更困难的是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和速度大小、方向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方向之间关系的梳理,都是很难接受的。

 

(二)规律上的升级。

 

概念上的升级必然导致规律上的升级,规律上的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进入高中后,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增多,理解难度加大,致使有的同学不解其意,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2.矢量被引入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由于它的全新处理方法使很多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正、负号和方向间的关系,如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各量的矢量性。

 

(三)方法上的升级

 

1.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物理现象的定性说明和简单的定量描述,进入高中后要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化抽象和数学化描述。

 

2.从一维运动到二维运动。

初中只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而在高中不仅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还要学习二维的曲线运动,并在研究物理过程时引入坐标法,把平面上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分解成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来处理。

3.引入平均值的方法。

这个方法对于研究非均匀变化的物理量的规律是很重要的科学简化法,如变速运动的快慢、变力做的功、变力的冲量等。

 

从初中到高中,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时能从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模仿到思辨。

 

四、如何学习高中物理:

 

1、认真阅读教材,在预习和复习中学会自学

 

很多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们大部分知识是经过自学获得的。

自学能力表现在自己会认真阅读、会独立思考、会查找资料,自己能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能获得知识、能理解与运用知识的基本保证。

同学们上高中要增强自学意识,学会自学,对学好高中各门学科都非常有利。

 

在预习中,对于第一次接触的概念、规律要认真分析。

对于物理概念的学习,有意识地注重三个方向的思考:

(1)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

有什么用?

反映什么问题?

(2)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表达式怎样写?

(3)是矢量,还是标量?

方向如何?

对于物理规律,也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

(1)它是怎么得到的?

(2)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式怎样?

(3)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是什么?

条件是什么?

这样去学习新概念,新规律,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掌握,同时也能改掉死记硬背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

 

2、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学好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但也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问,要先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若还不能解答,再去问老师。

 

3、做好实验,做好练习

 

物理解题规范主要体现在:

思想方法的规范,解题过程的规范,物理语言和书写的规范。

解题规范化训练要从高一抓起,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图,力学中有些习题,如果不画受力图,就不知从何处着手,就不能得出正确结果。

画出受力分析图,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画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快捷途径。

运动学中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其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字母符号的规范化书写一些易混的字母从一开始就要求能正确书写。

受力分析图中,力较多时,如要求用大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弹力,用小写的f加下标来表示摩擦力;用F与F来表示一对弹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F正交分解时的两个分力Fx、Fy、初、末速度0、t,等等。

 

(3)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能使解题思路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比如,有的同学在力学问题中,常不指明研究对象,一上来就写出一些表达式,让人很难搞清楚这个表达式到底是指哪个物体的;有的则是没有根据,即没有原始表达式,一上来就是代入一组数据,让人也不清楚这些数据为什么这样用;有的同学的一些表达式中没有字母的说明,如果不指明这些字母的意义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很显然这些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4)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方程式是主要的得分依据,写出的方程式必须是能反映出所依据的物理规律的基本式,不能以变形式、结果式代替方程式。

同时方程式应该全部用字母、符号来表示,不能字母、符号和数据混合,数据式不能代替方程式。

演算过程要求比较简洁,不要求把大量的运算化简写到卷面上,计算的具体过程可以在草稿纸上进行。

 

4.注意总结归纳

 

物理的题目千变万化,但物理的规律是相对稳定的。

掌握了物理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要有意识地对物理试题或练习题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该类试题(或问题)的二级或三级规律或解题方法。

比如:

匀减速直线运动,要求出若干时间后物体的位移,很多同学在解这类题时总是出错,因为所给出的时间可能超过了物体从初始状态到停止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这类题就可以总结出一个便捷的通用的解题方法出来,今后凡是遇到此类题目,根本不需要深入考虑,直接运用总结出来的这类题的通用解法,一气呵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