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5503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docx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大榆树中心小学

 

学情分析

本年组多数同学对美术学科感兴趣,基础较好,个别同学不喜欢画画,基础不好,因此,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绘画技法,工艺制作掌握情况也不同,针对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尽量用易懂,便于掌握语言,方法讲解,并利用范例、图片、资料、课件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容易理解并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照顾成绩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加强练习,使学生都能把知识掌握,学懂、学透,并运用到其它学科。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础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综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本册教材总体分析

本册教材有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等课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为宗旨,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及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观察与想象、创造与欣赏的审美过程中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本册书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技能,认识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应准备文字资料、电教设备、剪刀、胶水、等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1追寻文明的足迹

教学目标:

1、通过书中图片的欣赏,让学生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2、通过资料的收集,让学生更加珍惜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

3、培养学生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今

天,就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

板书课题:

追寻文明的足迹

二、新授教师播放课件《古代文明异国风光》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刚才电脑播放的哪些图片有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收集的资料点击电脑上的图片为同学们做解释。

2、你还收集到了哪些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3、除了课件中提到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知道哪些?

有图片吗?

展示一下!

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全面,通过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留给我们一笔不小的财富,同时我们通过它们也能看到过去的历史中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4、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现实的,那么还有很多已经遗失的古迹,它已成为了一个迹,比如巴特农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军队炮轰致毁;还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它是人们梦想中的花园,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们仍无法寻得根源;还有罗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为年代的久远无从考证。

5、为了保护历史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应该为它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贵地,你会如何做才能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呢?

三、课外拓展其实我们就近来看,在我们中国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迹,九寨沟,故宫,苏杭二州,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更好的保护它们,让他们继续存留下去,把它留给未来。

教学内容2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资源:

教师:

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

搜集世界自然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

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

探访自然的奇观。

二、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1、闪电奇观6月12日早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上空出现的闪电奇观。

2、拉萨日晕7月9日下午3时左右,拉萨出现日晕奇观:

一个内红外紫的光环环绕着太阳,在万里晴空下显得格外夺目。

据西藏气象局的专家介绍,这一现象称为“日晕”,因为天空中出现了由冰晶构成的卷层云,阳光透过这些云层产生折射后,便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颜色。

这是一种正常的光学现象。

3、海天一线9月3日,一道闪电划过美国加州索诺玛郡的亚历山大谷上方的天空,远处沿海的地方水雾迷蒙。

4、火山喷发11月22日,距离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7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出烟尘。

此火山当天喷发了三次。

5、美丽极光由于“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在芬兰南部的海文卡城出现了清晰可见的美丽极光。

6、大堡珊瑚12月3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计划,使大堡礁海域为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保护区,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也是澳大利亚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天然景观。

又称为“透明清澈的海中野生王国”。

7、巨浪杰作9月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著名的邦迪海滩,被巨浪冲上岸的泥沙在沙滩上呈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由于在当地的海岸出现高达五米的巨浪,当局已经提醒观众注意海边的安全。

8、冰雪九寨这是冬季的长海,瑞雪使宽阔的湖面结成了厚厚的冰面,远远望去,呈现一片灿烂的银白色。

在多数游客看来,四川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只有夏、秋两季才是观景最佳时节。

但在去冬今春,观赏银装素裹的冰雪九寨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热潮。

9、雨后飞虹7月7日傍晚时分,一场暴雨过后,宁波江东方向灵桥至琴桥之间的天空中惊现一道横跨南北的美丽“虹桥”,持续时间长达10分钟,十分壮观奇异。

10、扎达土林6月的藏西南,艳阳高悬,苍凉壮阔。

在经过长途颠簸之后,在终于翻越了冈底斯山余脉站在阿伊拉山顶的时候,你会立即被眼前造化神工、壮阔辉煌的自然奇观震得目瞪口呆,那就是举世无双的扎达土林。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例如:

“巨人之路”海岸:

在英国北爱尔兰的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岬角,沿着海岸的悬崖的山脚下,大约有3.7万多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石柱组成的贾恩茨考斯韦角从大海中伸出来,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

被称为“巨人之路”(Giantscauseway)。

艾尔斯巨石(AyersRock):

又名乌卢鲁巨石(UluruRock属澳大利亚土著人语言),位于北领地艾丽斯泉市(AliceSprings)西南方向约34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俗称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肚脐,号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距今已有4-6亿年历史。

因此每年吸引着来自澳大利亚国内外约40万游客前去观赏。

萨加玛塔峰:

为尼泊尔人的称呼,藏语“珠穆朗玛”,藏语意为“圣母之水”。

珠穆朗玛峰位于定日县境内,喜玛拉雅中段的中尼边界上,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峰顶常年积雪。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如:

越冬鸟群生态之美

莫雷诺冰川惊险之美

萨加玛塔峰磅礴之美

维多利亚瀑布壮阔之美

板书设计:

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

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要求:

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四、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教学内容3装饰色彩

教学目标:

1、知道装饰色彩在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2、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了解色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感受装饰色彩的美感。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色彩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色彩对比强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业。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装饰画中的牛与自然界中的牛对比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1、讲授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是提取自然形象中的色彩,进行夸张和对比,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给人以质朴、真挚的感受。

民间的装饰色彩常用补色的对比关系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根据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装饰图案和装饰色彩的?

3、播放教学课件。

观察分析。

十二生肖作品:

摄影作品、写生作品、装饰画、农民画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问题:

对比作品,找出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教师演示:

展示并分析学生优秀作业。

三、运用装饰画色彩表现生肖形象:

讲解作业要求。

学习民间艺术装饰色彩并运用到绘画中,画一幅色彩鲜艳的生肖形象装饰画。

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四、展示评价:

展示作品,组织学生评价。

评价内容:

造型夸张变形,体现民间装饰色彩特点。

五、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一些装饰画。

教学内容4装饰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装饰画的特点,感悟装饰画带给人的美感。

2、通过学习,能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装饰画。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装饰画的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出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资源:

高丽纸、图画纸或刮画纸,水粉工具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幅用石膏版制作的线条比较丰富的装饰画作品,

提问:

你喜欢这些作品吗?

为什么?

二、讲授新课:

1、提问:

你知道它是在什么上画的吗?

欣赏课本上的《乐园之梦》作品。

提问: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2、课件展示人物形象、鸟、植物,分析线条及形象特点。

3、出示课件,欣赏丁绍光的其他作品,分析哪些地方进行了夸张、变形、色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画家的什么感情。

4、欣赏《风》提问:

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

导入法小组探究。

5、提问:

这些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对比?

给你什么感受?

分析课本第11页左边的学生作品,提问:

调色有什么特点?

6、老师示范一幅作品。

铅笔起稿、水粉着色。

三、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用富于变化的线条创作一幅风格别致的装饰画。

四、教师辅导:

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

构图、线条的组织以及颜色的设计.

五、展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评价。

六、课后拓展:

出示部分用对比色画的小粉画,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实践。

教学内容5彩球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插接彩球的创作、设计步骤和方法。

2、用多种纸张完成彩球的制作。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教学重点:

了解彩球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插接规律。

教学难点:

做出新颖美观的彩球作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由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与正方形、正五边形、正五边形与正六边形组合的彩球作品。

提出问题:

说说这些彩球在基本形、外形、色彩、装饰上有哪些特点?

三、探究学习:

1、分析教材,研究设计步骤和方法。

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彩球插接规律,说一说彩球制作步骤。

2、挖掘创新潜力,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作品,说说有哪些好的、新的创意。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分组分工合作,制作出彩球。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观察其它彩球作品。

教学内容6城市雕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发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欣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欣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欣赏方面的基本素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山东卫视的〈阳光快车道〉吗?

〈阳光快车道〉里有个小栏目叫做〈阳光苗苗〉,我曾经看过这样一期:

男主持人对一个刚满三岁的苗苗说;“宝贝,给大家来一个酷一点的动作!

”同学们想一下,在一个刚满三岁的孩子的眼中,什么动作最“酷”?

(停顿,引起想象)——只见他弯腰屈膝,右手拖着下颌,嘴咬着自己的小胖手,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

(请一位男同学上来做老师所描述的语句,教师附加动作,表情丰富,语言有起伏)——非常经典的动作!

这时主持人说;“哇,真的好酷,是思想者!

”(视频打出〈思想者〉的图片。

)同学们看,这就是“思想者”,果然很“酷”。

这是罗丹的雕塑作品。

二、组织教学:

请举例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哪里存在着雕塑?

以及它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是的。

城市雕塑无论如何都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往往是先通过形体给人以直观的美的享受。

当从远处看一尊广场或街头雕塑时,首先接触的是它那并不清晰的“影象”,也就是它那外在的形体。

这一“影象”给人的感觉,或是宏伟崇高、或是宁静沉重、或是升腾飞跃,都是非常之美的。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第15~17页上的图案,提出问题:

你对所提供的城市雕塑图片哪张最感兴趣?

为什么?

(可从功能、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上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

(2)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设计出既富有艺术感染力又和建筑、环境相和谐的城市雕塑作品?

现实生活中的城市雕塑作品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

作为环境文化的主题,你希望看到怎样的城市雕塑作品?

(3)教师小结。

让学生对城市雕塑设计有一个初步印象。

并对书15--17页图片归纳总结。

《立方体柱》:

用不同长短的圆柱体相互连结成一个不规则的立方体,寓意着社会中人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

巧妙的圆形底座衬托出整座雕塑的内在张力,起到了和谐环境的作用。

《火烈鸟》:

位于芝加哥联邦政府中心广场上,几块形状不同的大型红色钢板构成一个抽象的火烈鸟意象结构,整个造型具有强烈的建筑效果,强烈的红色与深色背景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力》:

有3三个不同的跑步姿态组合而成,从每个角度看都会使人感受到无限的空间感和运动感。

人体经过概括及装饰处理后,更体现出一种流畅与力量的美。

《帆》:

这座海上公园的雕塑气势磅礴,造型看上去既像破浪前进的帆船,充分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师生讨论:

如果让我们设计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什么样的造型?

什么样的色彩?

达到什么功能?

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

(5)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可见的城市雕塑作品,说说各自印象最深的城雕作品并谈其理由。

(通过要求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思考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了解到城市雕塑在生活所起的作用,以及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发展趋势及设计方法。

)城市雕塑的概念:

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三维造型艺术品。

设置在公共环境中赋予人们感受和联想的室外雕塑。

它是城市形象的一个代表,一面镜子,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雕塑是一门有“加”有“减”的艺术,从功能上讲,它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社会的审美理想,也是表达雕塑家本人思想感情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城市雕塑的环境设计心理;

(1)、城市雕塑可以具有形态的诱惑性。

(2)、城市雕塑中的趣味性。

(3)、城市应让人们产生愉悦。

(4)、城市雕塑中的神秘感。

(5)、城市雕塑应具有独特的魅力。

(6)、城市雕塑还可以有美中不足之美。

四、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结合课本的范例,让学生欣赏国内外经典城雕作品,分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雕塑作品富有亲和力?

哪些雕塑作品是象征性的,哪些是追求和环境相协调或具有互补性质的?

雕塑设计和建筑的关系是截然的吗?

(2)通过实例来分析艺术设计规律,说明艺术设计不能脱离生活这条原则,在欣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五、表达感受,层层深入。

(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补充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价的方法。

教师;城市雕塑的表现主要让人们在动态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艺术的风采。

它以醒目的色彩、宽大的尺寸和体量占据空间,形成环境特有的风貌,它是一门纯观赏性的艺术,通过形体给人一直观的没的享受。

(3)介绍下雕塑的制作流程:

[1]、制作小模型;[2]、放大泥塑;[3]、翻模;[4]、制作出成品;[5]、安装。

六、布置作业,学会评述。

(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有关城市雕塑的知识,结合自己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

城市雕塑的表现主要让人们在动态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艺术的风采。

它往往以醒目的色彩、宽大的尺度和体量占据空间,从而形成当代城市环境所特有的风貌。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形象的一个代表,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立体艺术形式。

具有以形感人,以形美化环境的功效,并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2)讨论:

如果让你给自己的校园设计一雕塑作品,你将如何表现个性?

你会运用哪些文人内涵?

选择用什么样的造型风格?

教学内容7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综合版画的技能技巧。

教学难点:

材质与技法的选择与构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导言:

还记得版画吗?

你对于版画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版画的种类与技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作品及学生作品。

小组讨论、分析:

①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来制版的?

②运用了哪些综合材料和技法。

2、启发学生尝试探索新的制版方法和技法。

小组讨论、分析:

你发现了什么新奇有趣的制版材料?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

用丰富的制版资源和灵活方法,制作综合版画。

学生实践操作、练习。

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

课后再探索用其它的技法或材料印制综合版画。

 

教学内容8装饰柱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教学重点:

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

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

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检查用具准备

2、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

回答:

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

(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

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

(可以联想古代建筑)教师总结:

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

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3、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

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

学生回答:

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

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

戏剧脸谱立体纸塑手工折纸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五、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内容9精彩的戏曲

教学目标

⑴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⑵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化妆和设计。

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根据所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四、教学方法

⑴现代化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⑵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五、教学设计

⑴组织教学

⑵导入

老师和学生做“猜猜猜”的小游戏

提出问题:

猜一猜老师做的这种手势在什么场合中出现过?

出示课题:

精彩的戏曲(板书)

⑶新授

① 组织学生整理汇报

师:

在上堂课我留给大家一个任务,让大家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收集有关戏曲方面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

能用收集到的资料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

(播放课件)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我国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

京剧 国粹(板书)

*京剧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京剧角色中除了旦角之外还有哪些角色呢?

学生活动:

把各自收集的资料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适合归纳:

生 旦 净 丑(板书)

(多媒体课件:

四大行当的剧照)

② 师:

请同学们根据我刚才的介绍,来看看他们属于哪个行当。

学生踊跃回答,而且知识点掌握得很准确。

师:

“生”为男性人物,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为女性人物,可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老旦等。

“丑”为反派、滑稽人物,分文丑、武丑等。

“净”专指花脸,为威武粗纩、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

他可以根据角色的需要,用各种油彩在脸上勾画出图案,固定的角色有固定的图案,这便是我们常见的戏曲脸谱。

我们来看看脸谱好吗?

③ 简单介绍有关京剧脸谱知识(课件欣赏各种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化妆艺术,大多出于“净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