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550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读书笔记 11200字.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11200字

三一文库(XX)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读书笔记11200字〕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成果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2)马克思主义的列宁主义阶段

  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并且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阶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6.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4.运动与静止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造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都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7.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

  9.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10.规律这一范畴,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最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实践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高哦你好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型的唯一标准。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的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是相对立的统一。

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

真理是讲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要求认识要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

价值是指外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

(1)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的改造世界,以实践成果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真理的价值。

(2)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必定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实现需要的满足。

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他的功能上。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作用。

  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7、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2、社会存在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

生产方式。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6、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社会发展的经济动力与阶级斗争动力是联系在一起的。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

阶级斗争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7、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

  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

  8、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9、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10、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其统一性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

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

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

  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5、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9、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0、资本的循环周转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它属于商品的流通过程。

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殖,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

在此阶段产业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足人们的需要。

  1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1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2、正确认识国家垄断的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资产阶级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3、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

  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

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的自我扬弃,它不仅使资本主义获得了再发展的可能,而且深刻影响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客观依据之上的科学结论,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

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理论上致力于社会制度的分析。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一种“历史谬误”、“人世间的祸害”,必须尽快代之以最好的社会制度。

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